侯凤霞
(陇南师专,甘肃 陇南 746000)
简析鲁迅小说中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形象特征
侯凤霞
(陇南师专,甘肃 陇南 746000)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他在小说中以强烈的启蒙主义思想、彻底的反封建精神刻画了孔乙己、祥林嫂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本文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对鲁迅小说中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形象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鲁迅;小说;人物形象
鲁迅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者,他一生的小说创作始终围绕两个重大题材,一个是反帝国主义,另一个是反封建主义。前者多表现在他的杂文中,后者则集中表现在其小说中。鲁迅有3部小说集,即《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收录小说二十多篇,就在这为数不多的小说中,却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一大批被侮辱被损害者的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封建思想压迫下的下层民众的悲惨生活。他们不仅生活水平极其低下,更重要的是精神上被封建族权、夫权所压迫,几经挣扎,终无所逃,有的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样的人物形象散见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中,主要有以下几类。
这类人物如孔乙己、陈士成等。他们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同时也是封建文化不自觉的维护者。《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在咸亨酒店唯一一个穿着长衫而站着喝酒的人。他读书,但没有考中,没能凭借科举走上光耀门楣的道路。科举制度使其思想变得迂腐,为求取功名,他一生的精力都被科举考试耗尽了,却始终一无所获。他放不下面子,不屑参与社会劳动,又不会营生,最终丧失劳动能力,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性,弄得穷困潦倒,沦为小偷,在饥寒交迫中死去。尽管如此,他终没能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的“长衫”,他的心灵早已被封建科举毒害。但他对造成自己这种困境的社会永远只有哀求,没有任何愤怒和反抗,他带着肉体和精神上的迂腐与麻木离开了那个他渴望得到幸福的世界,他是封建文化和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从孔乙己身上可以看出,封建文化在中国知识分子思想中根深蒂固,旧式的知识分子与封建文化有极其密切的联系,他们基本上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封建文化,鲁迅通过对他们思想行为的描绘,告诉我们在中国进行反封建主义革命的艰巨性。
这类人物如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她们的不幸遭遇代表了旧时深受族权、夫权压迫的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在表现这类人物形象时,鲁迅集中地展示她们的婚姻问题,这几乎成了所有矛盾的焦点。她们所持的生活态度和幸福观也具有旧时代妇女的共同特征。尽管这些人物性格有很大的差别,但她们的思想观念近乎一致。《祝福》中的祥林嫂同旧中国其他妇女一样勤劳、朴实、善良,同时也遭受封建统治阶级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丈夫死后,她忍受不了刻薄的婆婆,到鲁四老爷家做活,虽然受主人无情的剥削,却始终“比男人还勤快”,“一个人能干四个人的活”。她和许多人一样,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对幸福充满了渴望,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渴望凭借努力过自己认为的幸福生活,希望通过劳动养活自己,过踏踏实实的日子,这是作为一个人最起码的生存权利。但在当时的社会,她不但不能拥有这样的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祥林嫂的挣扎与抗争,完全是自发的,而且带有浓厚的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色彩。为了反对再嫁,她进行“出格”的反抗,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她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支配下进行挣扎与反抗的,这就决定了她不但无法摆脱悲剧的命运,而且最终只能走向死亡。她临终时渴望有灵魂,这样她就能在死后见到儿子;她又希望没有地狱,这样她就可以在死后不被锯成两半。她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并不具备认识能力,也无法知道造成自己人生悲剧的真正原因。《离婚》中的爱姑是一个泼辣大胆极具反抗意识的农村妇女,她15岁时被三茶六礼、明媒正娶到夫家,在丈夫姘上小寡妇并绝情地要求离婚时她坚信自己无过错,敢于坚持自己的主张,与丈夫闹了三年多,最后夫家请出七大人来调停:“公婆说‘走!’就得走。莫说府里,就是北京、上海,就是外洋,都这样。”七大人轻描淡写一句话决定了她一生的命运。爱姑所有的反抗被这一句话彻底摧毁,理想信念在瞬间破灭。仅仅一句话,就彻底粉粹了一个人几年的艰辛和努力,多么可悲啊,勇敢的爱姑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是在新思想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新青年,他们受个性解放、婚姻自由思想的影响,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整个社会的腐朽和周围人们的歧视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也同爱姑一样遭遇了失败。子君在强大而顽固的封建势力和世俗偏见面前勇敢地宣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子君是一个勇敢的反封建的女子,在当时的社会,她能冲破藩篱勇敢追求婚姻自由是多么难能可贵。但她的思想也存在两个弱点:一是她还无法完全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仍把“出嫁从夫”视为当然,并未取得真正的解放;二是子君的思想带有浓重的爱情至上色彩,涓生说不爱她了,她的精神就完全崩溃了。可以说,封建思想制造了涓生和子君的悲剧,但子君和涓生却代表了当时绝大部分追求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新青年,他们追求新的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社会的黑暗腐朽,最终被黑暗势力所吞噬。这些人物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抗争,都有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她们所有的抗争和努力都在封建思想意识的支配下进行,她们都摆脱不了封建思想的影响。鲁迅通过对她们悲惨命运和痛苦思想经历的揭示表明,在当时中国的社会大环境下,个人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抗争去实现追求与理想,哪怕像祥林嫂那样卑微的要求都不可能实现。
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位作家像鲁迅一样对中国农民表现出如此厚重诚挚的情感。他对农民的描写是从考察中国革命的群众基础这个角度出发,挖掘剖析农民精神上的弱点。《故乡》中的闰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西瓜地里,那脖带银项圈、活泼、机灵、能干的小英雄,经过二十多年岁月的打磨已变得异常迟钝,“他头上是一顶破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多子,饥荒,苛税、官、兵、匪、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不仅使他生活贫困,更使他的精神麻木。面对多年不见的儿时挚友,他十分木然地叫了一声“老爷”。作者通过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政治、经济制度对广大农民的剥削和压迫,封建意识形态对广大农民的麻痹与毒害,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阿Q正传》是鲁迅描写中国农民生活和精神境界最深刻的小说。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他被公认为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功的农民典型形象,在他身上集合了中国农民正反面的一切特点。他非常贫穷,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只能靠帮工挣饭吃。他社会地位极其低下,甚至连姓赵的权利也被赵太爷剥夺了,但他却对封建文化及思想全部接受。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他经常在处于逆境时,把自己看成胜利者而沾沾自喜,以化解失败带来的屈辱。另外,阿Q还有一个性格特点,那就是忘却。他把别人对自己的侮辱,在短时间内有意识地全部忘却,健忘到近乎麻木。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麻醉剂,它使得阿Q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悲惨命运,虽然受尽欺凌,可是阿Q认为革命是大逆不道,是造反,够杀头的罪。但从举人老爷等人的恐慌行为中,他朦胧地感觉到革命对自己这样的穷人是有利的,于是也想革命了。在阿Q的想象中,革命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赵太爷、秀才、假洋鬼子,甚至小D、王胡,统统杀掉,一个不留,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宁式床,统统都搬到土谷祠去。这就是阿Q的“革命畅想曲”。在这种想象之下,他发出“革命”的喊声,但却没有真正认识到革命的意义所在,即革命是为了解放像阿Q这样的被压迫者。鲁迅通过阿Q的悲剧深刻地揭示封建制度和文化在中国有牢固的基础,而农民群众对封建文化不自觉的认同吸收和对新思想的麻木冷漠乃至抵触,使他们注定成为封建统治强有力的支柱,所以中国革命就是对农民进行的思想启蒙教育,后来的实践证明鲁迅这一思想的正确和深刻。
总之,鲁迅的小说对封建制度、封建道德观念、封建等级观念做了深刻的揭示。妇女、农民和底层知识分子是受封建传统道德摧残最严重的。一方面,他们为了幸福努力追求科举,追求婚姻,面对种种压力,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撞得头破血流;而另一方面,面对社会的种种矛盾,他们却在不断地被压抑甚至扭曲。他们的变形不是个人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社会得不到解放,个人是无法找到幸福和出路的。
I210.6
A
1671-1246(2014)13-0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