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婕,汤继芹,田 梦,袁 琳,娄天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康复治疗学专业就业现状调查及需求分析
吕文婕,汤继芹,田 梦,袁 琳,娄天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残疾人事业迅速发展,社会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本文以山东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康复治疗学专业就业现状及社会需求,并提出相应对策以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要求。
康复治疗学专业;就业现状;专业需求
现代康复医学是一门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互渗透,多学科融合的技术学科[1]。西方康复医学起步较早,经过近60年的发展,其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已走到世界前列[2]。我国现代康复医学从1982年开始发展[3],康复医学教育体制还未正式确立,专业队伍建设缺乏连贯性、持续性[4],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5]。此外,要达到政府提出的2015年实现全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我国将至少需要35万名康复技术人才[6]。山东省大多数二甲以上医院均已设置康复科,但人员分工混乱,出现一人分饰多角的现象,如作业治疗师常兼职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很多康复科室的学科带头人是由临床科室转岗而来。为了解目前康复治疗学专业就业现状和社会需求,特开展此次调查。
对山东中医药大学近3年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学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在调查的152人中,68人选择考研,占44.74%;84人已经参加工作,占55.26%。
2.1 就业形式
调查结果显示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对就业很有信心,大多数人持乐观态度,满意率达89.00%,但也有18.00%的毕业生对单位规模、薪酬、个人发展空间和日后从事的专业岗位感到担忧,且这种趋势有所上升(2011年毕业生当年就业满意率达92.00%,2013年毕业生满意率仅为81.00%)。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仅占2.13%。从统计数据还可以看出,选择考研推迟就业的人数在逐年增加。
2.2 就业地区
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工资待遇及生活质量较好,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大;近半数人选择省内就业,原因是离家较近,工作方便;有12.77%的学生选择跨省就业,且这些学生中有80.00%是男生;只有2人愿意到人才紧缺的边远地区工作。可以看出,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更看重工作环境。
2.3 就业目标
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首先考虑的是薪酬,占61.07%,个人发展空间仅占23.00%。过分看重薪酬,不重视个人将来的发展,会使康复事业出现短视现象,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2.4 就业需求
通过电话访问和实地调查,发现山东省济南市38家医疗单位共需要康复治疗师125人,其中需要本科生94人,研究生14人,博士1人,专科生16人,且大多单位明确要求仅需男生。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大学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能发挥自己最大专业潜能的岗位,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调动各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大学生充分就业,才能使学历教育真正成为学力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从统计数据来看,山东省康复治疗专业人才需求较大,但由于用人单位对康复治疗专业毕业生的性别有明确要求,致使多数优秀毕业生选择考研或转行。出现就业需求旺盛与实际就业不畅矛盾的另一主要根源在于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专业知识不扎实、对就业信息了解不够、就业视野狭窄、家庭因素影响等。
4.1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首先要克服负面心理因素影响,建立积极的就业心态[7]。学校应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8],帮助学生认清形势,从实际出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合理定位[9]。其次,学生还要树立服务基层的思想,到人才紧缺的地方工作。此外,学校要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10],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引导学生尽早进行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提高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
4.2 提高传统医学基本技能
康复医学和传统医学有很高的相融性[11],在学习康复专业知识的同时,注意结合传统医学知识,运用针灸推拿等技能增强康复疗效。在操作方面,要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尽快实现由学生向治疗师角色的转变。学校在医学相关专业教育中,要注意普及康复知识,培养学生基本康复意识。
4.3 拓宽就业渠道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必然向边缘性相关性学科发展、延伸,诸如医事法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10]。医学生竞聘岗位也不应局限于医院,要向多方面、多领域发展。学校应通过多个平台宣传就业知识、信息,用人单位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发布就业信息,让更多的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
4.4 完善康复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在开展康复相关专业教育时,应在重视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对不同技能人才的培养[1],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专项技能。各技能人才需平衡发展,减少“混合型”人才,增加“专项型”人才。用人单位要加强康复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发挥和开拓现有康复人才资源的潜力[4]。
[1]李建军,刘松怀,张凤仁.我国康复医学相关专业高等教育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6):376-377.
[2]何成奇.美国康复医学的现状与趋势[J].现代康复,2000,4(12):1884.
[3]卓大宏.中国当代康复医学发展的大趋势[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1-3.
[4]郑洁皎.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5):30-32.
[5]康莉,陈淑敏.发展我国康复事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4):121,147.
[6]戴红,卓大宏,卫波,等.我国康复治疗技术岗位需求预测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12):739-742.
[7]王滨,杨旭辉.就业之初不可忽视的心理效应[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96-97.
[8]王巍,田晓梅.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104-107.
[9]黄紫华,李雪如.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8-30.
[10]徐晓慧.对医学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N].新西部,2012-02-03.
[11]朱燕,严隽陶,张宏,等.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学四年制理学学士培养实践[J].中国康复,2009,24(4):287.
G526.5
B
1671-1246(2014)13-0110-02
山东中医药大学SRT项目“康复治疗学专业就业状况调查及需求分析”(2012-31);山东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YZ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