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例童年反应性依恋障碍的诊治过程谈亲子教育

2014-03-18 17:24姚惠侠张亚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亲子障碍患儿

姚惠侠,张亚红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童年反应性依恋障碍是依恋障碍的一种类型,发生于婴幼儿及童年早期,表现为与严重的儿童教养不良有关的儿童社交关系模式的长期异常,伴有情绪紊乱,有安慰无效的恐惧、愁苦,而且保持高度的警觉,与同伴交往差。这种教养不良包括对儿童心理虐待或忽视,身体虐待或忽视,如长期对儿童舒适需求和(或)鼓励要求的不理睬,对婴儿冷淡、忽视或虐待,甚至故意的伤害,在婴儿病痛时也不关心、不爱护,不提供诊疗和足够的营养,以及对婴儿躯体需要时不理睬,饥饿时不喂养,主要养育者的反复变换等[1]。本文报告一例童年反应性依恋障碍病例的诊治过程,由此说明早期正确的亲子教育对儿童性格、情绪及人际交往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1 病例

1.1 病例介绍

患儿,男,5岁半,10个月之前一直由母亲抚养,跟母亲的依恋关系很好,10个月之后由奶奶抚养,奶奶患高血压病,担心自己摔倒会伤及孙儿,故从来不抱患儿。待患儿会走路后,奶奶对患儿的行为有诸多限制。渐渐地患儿和奶奶在一起时显得拘谨,不敢说话,和父母在一起时也逐渐变得拘束,不许父母亲吻自己,晚上睡觉不许妈妈陪着。在公共场合表现为退缩、害怕。3岁上幼儿园后,教师反映患儿拒绝与其说话,跟小朋友玩耍时有冲动行为,被别的小朋友伤害后不会告诉父母。近半年来患儿不愿上幼儿园,不愿去奶奶家,只要奶奶在,患儿就沉默,即使跟父母也不说话。

家族中无精神病患者及类似病史。

1.2 体检与诊断

体检:生长发育正常,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

精神状况:紧张、退缩,不与医护人员交流,不让医护人员牵手,很想要医生手中的玩具但又说玩具不好。

诊断:根据ICD-10诊断标准,诊断为童年反应性依恋障碍。

1.3 治疗经过

通过心理评定,找出家长育儿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孩子需要解决的问题。治疗过程:第一,依恋关系重建。首先教会父母与孩子说话时的表情、语气等技巧,然后通过游戏互动让患儿感受父母亲的爱抚,如拥抱、爱抚、亲吻等。同时让患儿在游戏中拥抱父母,抚摸父母的手、脸等暴露皮肤,甚至亲吻父母的脸等,互相体验爱与被爱的感觉,逐渐建立依恋关系。这个过程需要两周时间。第二,解决孩子在社交中的矛盾心理。由治疗师与患儿建立亲密关系,治疗师在与患儿交往中,发现患儿的矛盾心理及时纠正并给予正确指导,通过游戏让患儿学习正确的人际交往模式,多次练习内化成自己的行为方式,这个过程也需要两周时间。通过以上治疗患儿逐渐变得爱说话,胆子也变大了,在医院不再拘谨,并且能静下心来画画或者听治疗师讲故事。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儿母亲反映患儿回家后能与小区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并且能主动跟邻居打招呼;愿意去奶奶家了,跟爷爷奶奶交流正常。

2 讨论

2.1 依恋关系与亲子教育

童年反应性依恋障碍的发生主要与婴儿的生活环境有关,抚养者长期对婴儿身体或心理的虐待或忽视,以及频繁更换抚养人,都可能导致本病,若存在反复长期亲子分离同时伴随虐待、忽视等情况,则儿童患病的可能性极大[1]。本文介绍的患儿由于更换抚养人,抚养过程缺乏亲子互动等因素,使患儿产生不安全感,形成了自卑、回避等性格特征以及人际交往障碍。由此可见,依恋关系不仅对儿童的性格产生影响,而且对情绪及人际交往也产生影响。安全的依恋关系能使儿童对情绪进行有效调控,有利于儿童学习和掌握人际交往技巧,而良好个性、正确的人际交往技巧是早期亲子教育的内容之一。

2.2 亲子教育

2.2.1 概念 亲子教育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婴幼儿与家长的互动为核心内容,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和爱护婴幼儿身心健康,开发潜能,培养个性,使新生人口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为宗旨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早期教育。亲子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更强调父母、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促进婴幼儿人格的健康发展和父母自身素质的提高。

2.2.2 内容(1)教育家长。家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个驿站,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朋友。创造轻松和谐的家庭育儿环境,掌握丰富的育儿知识,保持育儿热情是培养安全依恋关系的基础,主动接触、观察、了解,读懂孩子发出的信号,准确理解孩子言行背后的含义,并作出及时反馈,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而产生安全感。同时,注重与孩子的交流与互动,使孩子产生对父母亲的信任与亲近感。总之,家长不仅要学会从情感上关心孩子,从人格上尊重孩子,从日常行为规范上教育孩子,而且要抓住儿童发展和学习的敏感期进行有计划、循序渐进的教育,使孩子在快乐、轻松的亲子关系中健康成长。

(2)亲子活动。家长与孩子在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上进行亲子活动,活动必须生活化、游戏化、音乐化、自然化。生活化,指活动材料是孩子熟悉的、喜欢的,又是在家庭中可以找到的,家长在与孩子游戏时不会因为材料不易寻找而影响亲子游戏的开展。游戏化,从孩子的年龄特点考虑,组织亲子活动时可以游戏的口吻、游戏的方式进行,使孩子在玩中学到本领。音乐化,为孩子和父母提供一种亲子之间的音乐互动环境,并不刻意向孩子教授什么知识或技能,而是让孩子在旋律和节奏中积累情感,进行感官体验。基于这种对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再认识,我们在设计亲子活动课程中更需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自然化,是指经常带孩子到草地、公园等地方做游戏、散步,让孩子在大自然中体验亲情,探究童年的乐趣。

综上所述,亲子教育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基础,在平等、信任、尊重孩子人格的前提下,通过各种训练和游戏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个性,使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可以说,亲子教育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与动力,对其健康成长起决定性作用。家长和孩子在整个亲子活动中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同样也使家长体会到了自身价值,并促进了家庭的温馨与和睦,最终使我们的社会更和谐地发展[2]。

猜你喜欢
亲子障碍患儿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白血病·患儿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