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安顺
2010年7月,一个难得的中午,我独自与小学语文名师王崧舟老师在北京昌平的雪雅小庄吃饭,我问了王老师一个向很多人问过的问题,当今中国,有谁在做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而且做得好的?
王老师略作思考,用肯定的语气对我说,山东的陶继新老师和广州的陈琴做得不错,可以找他们。
我大喜!王老师的语气和眼神给了我力量。难得啊,终于有人解答了缠绕在我心中很久的一个问题。立马向王崧舟老师要了两位的手机号,并给两位发了短信,相约见面机会。
于是,就有了9月在河南许昌与陈琴老师的相见,聊到深夜两点多,我就这样走进了“素读”的天地。
“素读”就是不求理解地大量地熟读背诵经典篇目,这是日本人对我们传统私塾和书院教学方式方法的总括。无意中,陈琴老师借用了这个概念,在她的课堂上大胆地开始了实验。这一迈开脚步,就是近20年的时光。
在最近的两年里,我因了解陈琴而接触到“素读”,因“素读”而走进“素读”的课堂,因课堂而接触到可爱的孩子,因可爱的孩子而接触到可亲的家长,因可亲的家长而让我深深地走进了眼下的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深处。
她的课堂是开放的,不仅家长可以随时推门进课堂,其他对“素读”感兴趣的同行也可以推门进课堂。
当我走进课堂时,班上的小家伙们只是转头看了一眼,打量了一会,就又进入了他们的读书之中,课堂教学一切正常。
或许他们见多了大人们,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出他们并不在意我的到来,这使我骚扰他们的愧疚感立刻去了大半。我决定在他们的班上多待一会,在这个班上多听几天课。
课上得很精彩,在我意料之中。孩子们正常地举手,也正常地开小差;正常地争论,也正常地说出一些常识的错误;正常地抢答以表达自己思考的正确,也正常地走神以表达对某几分钟课堂的无所谓;大声地慢读、快读、交叉读、唱和、吟诵,也有个别孩子无声地默读,但整堂课,内容充实,语文课内的知识点学得到位、准确、快速,语文课外的大量诵读也行云流水,见缝插针,举一反三,不断联想、回味、比较。孩子们兴趣盎然,老师也神采焕发。
最难得的是上午课结束,孩子们排队去吃饭。二年级的小家伙,精力好极了,一排队,他们就像跃入大海的鱼儿一样,自由得浑身有说不出的舒畅,所以他们不停地说啊,讲啊。不过,我惊奇地注意到,无论他们如何地忘我,但是队形没有乱,在前面的始终在前面,在后面的始终在后面,可以隔着几个同学相互对话,但没有跑出队列破坏整个队形。我盯得很紧,内心很温暖,闹是孩子的天性,但闹而不乱则是教化的功效。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多次来到这所美丽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除了观察孩子们的在校生活,与陈琴老师的同事交流,拜访华南师大的专家,与学生的家长深入访谈,与已经毕业的学生的父母座谈,特别是与陈琴老师的外校同行的一次采访,让我非常震撼。
是2011年11月的一天下午,陈琴老师让天河区银河小学的杨杰老师带着四个孩子来华师附小接受我的访问。当我与他们五位访谈结束时,一个疑问更加凸显在我的脑海里:是什么力量让这么一位弱小的女教师,要发自内心地让孩子们努力向上呢?这些普通学校的小孩子为什么在经过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后,从外形到内心变得如此强大?
其实,我所有的听课、所有的访谈、所有的观察,都围绕着一个问题,是什么让我们的生命状态得以改良?
2006年11月到2009年4月,我有幸参与了《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出版工作。同时,也让我得到了一个信念,就是文化是有力量的,它能改变人的生命状态。
但是我有点不得其解,如何让文化的力量渗透到每个人的生命中去。我就是带着这个疑惑出发的。
在陈琴老师的“素读”教学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素读”教学,如果得法,如果禁得起诱惑,如果耐得住寂寞,那么,它是可以让人爱上文化的。
首先体现在孩子们的学习状态上。陈琴老师班上有几个小男孩,不仅体格健康,显得很阳光,而且读书时的投入,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陶醉。我亲眼看到这批孩子,在读书时,拍桌子打节奏都觉得不过瘾,干脆站起身,挥舞着小拳头,使劲地从上到下地做机械运动,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读得下去。我问陈老师,这也是你的教学要求吗,陈琴老师一脸茫然,回答说也不知道他们为何要这样做。还有一个孩子在大家大声读书时却并不急着开口,似乎在默读,似乎又在自言自语,好像并不很专心。后来在一次亲子诵读晚会上,我领教了这个不开口读书的小姑娘的厉害,她竟然是小小主持人,在大家集体背诵略显中断之时,总能听到她大声带读。孩子们在“素读”的课堂上没有最精彩的优等生,也没有最差的形单影只的卑微的差等生,他们很阳光,整个团队都显得很阳光。
其次体现在家长的认可上。陈琴老师的课堂不仅向所有家长敞开,而且有经验的家长还可以参与一点点的管理和教学,比如带孩子们去郊游,去外地游学,带孩子们晨读,组织亲子诵读晚会等。有个叫小玉的家长,不仅因孩子结识陈琴老师,而且孩子的爷爷也参与到“素读”之中,爷爷、妈妈和孩子,三个人一起在小区集体诵读经典,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读书画面。后来陈琴老师从广州来到杭州,结果班上有位家长就陪着孩子举家迁到杭州,始终不离“素读”课堂。
第三,众多的“素读”教师正在成长。自从我走进“素读”的天地,就不断地与全国乃至全球的语文教师、家长交上了朋友,而所有这一切都因为陈琴,都因为“素读”。仅我知道的,如天河区的林美娟老师、杨杰老师、朱学英老师,山东章丘的彭泓老师,江西南昌的邓锦芸老师,等等,都一个个成长起来了。
一个认定经典就是人生的底色,就是人性的基础,就是美好的追求的人,她的言论和实践一定会让他人同样感同身受,这不就是文化的力量吗?这不就是“素读”的魅力吗?
“素读”让人爱上文化!
(作者单位:中华书局经典教育推广中心)
(责任编辑 刘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