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青海神话

2014-03-17 22:47断弋
百科知识 2014年6期
关键词:日月山文成公主西王母

断弋

或许是因为青海的山太过高贵、太过雄奇,便是神仙也愿意选其当作栖息人间的领地。譬如在中华民族的创世纪神话体系中,横空出世的莽昆仑便是神人交融的最初圣地。正是从这里开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王母临汉、黄帝创世、大禹治水……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穿过这些混沌的神话,开始普照华夏大地。

不断演绎的西王母神话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其最为世间所知,常引为故事者,有昆仑山与西王母。”千百年来,经过老百姓的口口相传,昆仑俨然成为天下神仙的集聚地。中国人对昆仑山情有独钟,还在于他们一直坚信躲在神话故事背后的正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祖先身影。巍巍昆仑便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正所谓赫赫我祖,来自昆仑。也正是源于昆仑的文化地位和创世功劳,古人特地尊崇它为万山之宗、河岳之根。

这座装满了太多瑰丽想象的神话之山,因为地理偏远,在古人心目中已近世界边缘,加上山脉长达2500余千米,宽130~200 千米,平均海拔5500~6000米的恢宏气势和伟岸英姿,使得古人油然产生“可望不可及”的敬畏之心。这座神奇的大山承载着祖先太多的想象以及人文性格的暗示,在某种情结里,昆仑也俨然成为中华民族的神话之源和精神之根。

倘若揭开神话神秘的面纱,你会发现,这些可与西方古希腊神话相媲美的创世纪神话并非空穴来风,恣意的想象力背后是源于中华文明最古老、最生动的历史真实。我们不妨考证一下当年那位“住瑶池、种蟠桃”的西王母(王母娘娘)。

西王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知名度、也是最早的女仙。然而,她最初的形象却很是“不堪”。如果按《山海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的字面描写,西王母最初应是个界于半人半兽的女“怪”,而非仪态万方的神仙。然而,如果不望文生义,而是深入了解、实地考证,你会发现另一个答案。

这要从当地一种古老的习俗谈起。在青海河湟地区至今还流传一种“跳於莬”的古老习俗。“於莬”就是老虎的意思。在跳於莬的过程中,舞者往往赤裸上身,并在身上涂满虎豹的斑纹,腰系红布,后打结成尾状物,并用白纸条将蓬乱的头发扎起,这一切都与西王母的“行头”有几分相似之处。而这种奇怪的装扮只是远古氏族图腾崇拜的古老遗传罢了。据专家考证,西王母真有其人,不过不是神仙,而是距今3000~5000多年前的远古时期、青海湖以西游牧部落的一位女酋长。《山海经》里关于“豹尾虎齿”的描述,可能只是一种部落流行的美容图饰罢了。

西王母真实存在的另一旁证便是现存古籍表明,自两晋到明清乃至民国时期,青海草原地区、昆仑山南北都有大量的女王部落存在(譬如有名的苏毗部落),这大概也是先民女性崇拜的古老习俗吧。如今,在青海省天峻县西南20千米处,一座独立的小山西侧有一口深十几米的山洞。据学者考证,这便是5000多年前西王母古国女首领的居所,名为西王母石室。在青海海晏县金银滩草原上,也有西王母古塔遗址。另外,在格尔木市西部还有一条东昆仑河,它的源头是一个叫“黑海”的湖,传说是西王母的“瑶池”。

然而,拥有一个石洞和一洼湖水的西王母太过普通,无法给人以足够的震撼力,更无法令人称奇。在后人的想象中,创世纪的历史本应更加完美和神奇。于是,神话开始不断演绎,西王母的形象也渐渐从简陋走向华丽,从真实走向传奇。在非正史的《汉武帝内传》古籍里,赐汉武帝3000年蟠桃的西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已经完全幻化成仪态婀娜、艳压群芳、伺仙如云、威仪天地的女神了。

富于想象力的地域传奇

与西方神仙谱系完全不同的是,中国的诸位神仙并没有独立的神格体系和严谨的社会关系。人与神的界线相当模糊。大概也只有中国的老百姓可以随意将人推向神位,甚至自己苦心修炼,都可以得道成仙。中国人的想象力太过充沛,现实与传说的界线也往往被泛滥的想象力冲垮。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但凡一方百姓喜欢的人,往往都会在自然或不自然间被推上神的宝座,并附会以更多的地域传奇。如大唐时的文成公主,当年她远嫁到吐蕃,有很长的一段路程是从青海经过。于是,当地的百姓抓住难得的机缘,开始按自己的意愿演绎文成公主的青海传奇。如那座著名的日月山,传说当年文成公主经过日月山时,看到山的东面一派繁荣景象,再看西面,则是一派荒凉景色,她触景生情,想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于是拿出日月宝镜,想看看繁花似锦的长安美景。又突然记起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一咬牙,便将日月宝镜摔在日月山上。当时的日月山叫 “赤岭”,因为文成公主这一摔,竟摔出一个纪念的新名字来。这个故事自然是后人附会而来,如今的日月山两侧修建有日亭和月亭,均为八角砖木结构,彩绘飞檐,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当地人如此虔诚,也是为了纪念那位伟大的公主。

在日月山的西边还有一条从东向西流的倒淌河。虽然河水倒淌的奇观其实是受地势的影响自然形成,可当地人更愿意附会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也与文成公主有关。话说当年文成公主和亲入藏经过此地,从这里继续往西就不能再坐轿子,必须骑马才能进入草原。文成公主想到从此远离父母之邦,一去难返,不由流下眼泪。一路上,公主的眼泪竟流成了小河,从此,草原上就有了这条从东向西流的倒淌河。如今,当地依然流传着“过了日月山,两眼泪不干”的动人民谚。

被推上神位之前的文成公主还无法做到超然,她依然需要神灵的庇护。当她经过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贝纳沟时,发现这里溪流涓涓、林木茂盛,景色非常秀丽,加上当地藏族百姓的盛情款待,便决定暂住下来,同时令工匠在沟内悬崖峭壁上雕凿了大日如来等9尊佛像、大小佛塔和重要经文等数十处,并用汉文亲自撰文著述其事,以方便和佛祖沟通交流,求得心灵的安慰和神灵的保佑。70年后,唐蕃第二次联姻,当金城公主赴藏路过此地时,看到文成公主命随行工匠雕凿的佛像颇为感怀,遂令侍从工匠和当地匠人一起维修庙宇,并赐名“文成公主庙”。 而在当地藏族同胞的眼中,这两位宛若仙人的大唐公主曾授予他们开荒种田、织布、酿酒、歌舞等技艺,又带来佛祖的庇护,可谓功德无量。在他们心中,也早已将这两位公主奉为他们祭拜的神灵。千余年来,藏族同胞非常敬仰两位公主,常常千里迢迢来此顶礼膜拜,使得这座古老的庙宇至今香火不断,酥油灯长明。endprint

神话的发源与成长

青海的神奇地理好像颇适合神话的发源和成长。

譬如位于共和县黑马河乡与石乃亥乡交界处,有一个藏语称作“窝博”洞的无底洞,当地人更愿意称其为神仙洞。洞口前的草地上有用碎石块砌成、呈方形的供奉神仙的天然吉祥物。而在吉祥物的四周,遍布刻满经文的石片。虔诚的信徒认为,要拜青海湖必须先拜神仙洞。每年春夏之交,许多信徒都会千里迢迢赶来朝拜,他们坚信钻一次神仙洞,就能消除百灾、终生平安。

小说《西游记》里唐僧师徒4人取经回来,在通天河遭难落河后的晒经台在青海也可以找到真实的“原型”。在通天河大桥南岸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岩石上面平坦光滑,旁边有一古松,树上挂满经布,这就是有名的晒经台。如今,当地藏族牧民还会在晒经台周围挂起经幡,垒起桑台,经常在此敬佛祭河。

位于乐都县城南21千米处马圈沟口的瞿昙寺,曾经上演过一场“歌声退贼兵”的人间奇迹。话说清朝初年正是瞿昙寺香火鼎盛之时,有一次,一股土匪突然包围了瞿昙寺,连续围困数天,想让寺内僧俗水断粮绝后不攻自破。随着时间的推移,寺内人心慌慌,情况越来越危急。这时,一位老汉率领大家唱起了“花儿”,歌声像风一样传向四面八方,在黑夜中越传越远。香客、脚户还有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被惊动了,大家用“花儿”应和,纷纷奔向瞿昙寺。歌声从四面涌来,响成一片,土匪贼兵愈听愈慌,在遍野传来的“花儿”声中,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作鸟兽散。从此,清静的寺庙敞开大门,每逢六月十五的庙会,寺里都会隆重举办“花儿会”,用歌声释放快乐、展示力量,并以此纪念一段不平凡的往事。

其实,在许多神话背后,说到底还是缘于科学的力量。譬如上文所说的瞿昙寺,虽是传统的木结构古建筑,可600多年来安然无恙,不怕洪水,也从不惧雷击。这一切都与传说中的瞿昙寺“有避水珠,水不能侵;有避火珠,火不能近”的神话无关,而是缘于古人的巨大智慧。寺院能免遭洪水之灾,是因为古人巧妙利用地势,选址得当,因为寺庙靠山前地势开阔,坡度平缓,便于修建建筑物和排水,而且靠山与侧山之间各有一溪,一左一右按地势汇入瞿昙河,同时也就起着天然排洪沟的作用。关于防雷,则是缘于瞿昙寺靠山高200多米,而寺院最高的建筑隆国殿则高26米,于是,主山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防雷天线,以山顶为圆心,四周有一个伞形的保护区域,而寺院恰在这个范围内。如果尊重自然,并学会巧妙地利用自然,那么人类的智慧就会绽放出神奇的力量。

【责任编辑】王 凯endprint

猜你喜欢
日月山文成公主西王母
日月山
西王母信仰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新时代“文成公主”
——西北民族大学于洪志教授
女娲补天
西北民族大学原创歌剧《文成公主》创作背景及剧情介绍
日月山以西
松赞干布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