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国梅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教学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才会使他们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才能直接推动学生去探求新知识。笔者经过多年的地理教学,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求知欲
传统教学以“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为主,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做笔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媒体是教的工具,教材是教的内容,教学大纲是教的大纲,教学计划是教的计划,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反映,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一句话,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学生没有或很少有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的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是不平等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出的要把教学看做是一种交往和沟通,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先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为学生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城市化》时,我先让学生着手搜集城市化发展的地理资料,为专题讨论发言做准备。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上网了解我国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从而开阔了视野,通过整理资料又锻炼了他们的分析归纳能力。然后,让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给学生搭建相互交流、能力展示的平台,讨论后让学生在教室中模拟设计城市化功能区,模拟演示城市化发展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堂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在表演活动中获得知识。
二、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训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用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过程中把所学知识及时以问题方式提出,让学生讨论完成。如学习《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时,我问学生:“为什么新疆会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的现象?”这一提问,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学习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有一对双胞胎,由于出生的地点有差别,结果姐姐比妹妹后出生,这可能吗?”学生顿时活跃起来,都用怀疑的目光望着我。此刻,我再讲解国际日期变更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用所学知识试图解决之前提出的问题。这样通过精心设疑,从而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如在复习中国地理“西北地区”一课时,教材对该地区农业发展状况随降水量变化而变化这一重难点的阐述较简单。为了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这一规律,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投影出“西北地区草原和荒漠分布图”,让学生分组讨论植被分布规律,再投影出“中国降水分布图”,讨论降水变化特点及与植被分布规律之间的关系,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充满激情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灵活运用各种趣味语言
教师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引言,适当制造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新课的导入可采用歌谣、谚语、古诗文、顺口溜、故事、游戏、猜谜语等趣味较浓的形式,这样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其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黄河时引用“跳进黄河洗不清”“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来讲述黄河流失的泥沙和富足的“塞上江南”河套平原;讲云贵高原的地形与气候时用“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来形象描述地形的崎岖和阴天多降水多的状况;讲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时,运用顺口溜“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使学生正确理解界限划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颇感兴趣,记忆也较快。
总之,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思想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以愉快的心情自觉学习,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此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农村高中师生关系构建研究”。学科分类:E4-中学文科-地理。立项编号:GS 【2013】GHB1191。
(责任编辑 陈剑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