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新国
学习历史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历史教学应该回答的问题。其实,很多人已经给出了答案。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简明扼要,非常经典!国人也有类似的说法,如“科学给人知识,历史给人智慧”。这是著名化学家、北京大学傅鹰教授的一句名言。他解释说:学习科学中的定律、定理、学说等,让人可以得到知识,然而了解这些知识的产生背景和过程,科学概念变迁的来龙去脉,前人为寻求这些知识所付出的代价,走过的弯路,记取前人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有助于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成功,这才是宝贵的财富,才会使人聪明。这样的历史甚至是比知识本身更为宝贵的财富,科学史正是一门研究和积累这样的宝贵财富的学问,当然就是一门给人智慧、教人聪明的学问。傅鹰教授与培根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古今中外的观点惊人地相似,都强调学习历史对人们获得智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说到智慧,很多人自然会想到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把诸葛亮当成智慧的化身,甚至把诸葛亮当成智慧的代名词。在《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中,周瑜对诸葛亮的才能很是嫉妒,有一次他利用孙刘联军的箭支快用完之事,故意挤兑诸葛亮,想要他在10天的时间内造出20万支箭,这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但诸葛亮胸有成竹,因为他早已暗观天象,知道此后第三天必定起大雾,于是想出了草船借箭之计。到那天,诸葛亮向鲁肃借来几十艘船只和百余兵丁,锣鼓齐备,并且在船上遍扎草人,行驶到曹营对面擂鼓呐喊。诸葛亮猜测曹兵在大雾天不会出战 ,只会射箭退敌。果不其然。在曹兵乱箭之下,几十万支箭全扎在草人之上,诸葛亮估计箭支早已有20余万。历史上诸葛亮确有其人,而且很有智慧,但并不像《三国演义》中那样神乎其神。“草船借箭”也确有其事,只不过主角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裴松之在注《三国志·吴书二·吴主传》时曾引用《魏略》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是发生在赤壁大战结束5年后的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之事。当时曹操与孙权对垒于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口),初战曹军大败,便坚守不出。某日孙权见江面有薄雾,便乘一艘大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营前观察军情。曹操生性多疑,不敢出战,即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孙权的船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得行将倾覆,于是令调转船头,让另一侧再受箭。待两侧受箭均衡后,即安然返航。《三国演义》的作者移花接木,把孙权草船借箭变成诸葛亮草船借箭。这说明草船借箭的智慧是真实的,其中的智慧正如荀子所说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即借助有力的外部条件(大雾天气、曹操多疑)达到目的。中华民族是很有智慧的民族,无数中华儿女的智慧造就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走进历史我们会发现其中的智慧。
庄子在《逍遥游》中讲了一个不龟手之药的故事:宋国有个人擅长配制使手不冻裂的药,他家世代以漂洗丝绵为业。有人听说这事,愿出百金购买这个秘方。宋国人想:我世代漂洗丝绵,收入不过几金,现在一下子就可得百金,还是卖给他吧。那人买了秘方后,就去游说吴王。恰好吴国与越国打仗,冬天,吴国士兵涂了那种药,手脚不冻裂,最终打败了越军。于是吴王就给那个宋国人封赏了土地。故事说明智慧是有层次的,宋国人的智慧和受吴王封赏的人的智慧显然属于不同层次。同时智慧极具弹性,可大可小,大则可济天下,小则可提高个人的生命质量。治国平天下需要的是智慧,维持生存需要的也是智慧。或者说,英雄豪杰有英雄豪杰的智慧,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智慧。
我们都熟悉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应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其实爱迪生并不是在讨论天才的问题,他说的是他以及无数成功人士的成功“秘笈”。很多人只看到爱迪生头上“发明大王”的光环,却不知道爱迪生在几万次实验的过程中所流的汗水,以及无数次失败带来的痛苦。无独有偶,某集团副总裁对员工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任何人想成功都必须依靠两点:第一,靠悟性;第二,靠拼命。但是,拼命,是最好的悟性!”副总裁的话也是对爱迪生名言的注解:悟性就是灵感,拼命就是流汗,没有汗水也就无法获得灵感。
历史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向历史借智慧是我们继承这份遗产、整理这些智慧资源的好办法。向历史借智慧中的“借”其含意取自“草船借箭”,相当于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提出的“拿来”,即要懂得如何取舍,批判地继承,可见“借”也是需要智慧的。
人类的不断进步靠的是智慧的传承和创新,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要传承智慧,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创新。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