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元
一节历史课低效还是高效,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好坏的标准,同时也成为听评课教师关注的焦点。历史课堂使师生的心路历程有了怎样的变化,收获了哪些知识与思考,获得了怎样的身心体验,是考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重要指标。客观地说,师生从走进课堂到走出课堂,总会发生一些变化,收获一些东西,好像每节课都是有效的。但是课堂的有效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有的课堂能对师生产生终生的影响,有的课堂只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日积月累的差异就导致人的素质的差异,人的生活状态的差异。华东师大的聂幼犁教授在其主编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中明确指出:“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因此,每一节课的有效性都不可忽视。近期我市举办了高中历史同课异构教学教研活动,这次活动显示了教学有效性问题的重要性。本文结合这次活动情况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看法。
一、深入研究教材,有效整合和建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决定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同的教材由不同的施教者处理,最终体现在一节课中的内容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一节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中,既要依据课程标准重视对基本理论的传授,同时又不要局限于课本,敢于安排一定量的实践内容,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教学设计从“教什么”入手,在分析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从“怎么教”入手,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选用恰当的媒体,具体直观地表达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教学绩效做出评价,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控教学设计各个环节,以确保教学取得成功。
如本次同课异构的课题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由李老师(具体单位和姓名略去。下同)与谭教师共同执教。这两位教师从不同角度对这节课进行了重新整合和建构。李老师根据课标的要求和自己的研究心得将本课整合为“一、印象·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二、考证·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三、拷问·明清——敢问路在何方?”三个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给学生以强有力的思想冲击,既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也符合高二文科班历史教学的需要。谭老师敢于打破教材格局,重组教材内容,重新选取“军机处、奏折、礼仪、科举制”四个视角,“多角度看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他们俩都很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但这两节课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李老师在“拷问·明清——敢问路在何方?”一目的教学中完全可以进一步优化,不至于拖堂。谭老师则只选取“军机处”一目进行教学,似乎有点背离课标的要求。
二、落实课程理念,有效引导学生“活学”历史
教学的有效性是作用在学生身上,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却习惯于只论及教学的技法。一堂历史课上得好不好,首先是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比如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环节、教态、教具使用等,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关注不过是他们的发言次数、活动气氛而已,也就是看其对教师教学配合的程度。当然,这样的教学有效性是很难被学生认可的。再有一个传统的有效性指标,就是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即我们常说的“在这节课上基本知识落实了没有”。因为我们把知识等同于教科书知识,所以这类评语意在强调对课本知识的落实,结果使死记硬背、照本宣科成了历史教学特别是其中的知识教学的通病。
但新课程改革打破了这个规矩,教学的有效性是针对学生的需求而言的,即使我们依然重视教师的教学设计,但设计不是为教而做的技术性程序,而是为学而做的生成性过程。英国学者汤普森指出:“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而是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 如《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从教科书的角度看,主要安排了三个目,即“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出现、军机处的设立”。课标对本课的要求为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两位教师在讲清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都不约而同地引导学生“活学”历史。如谭老师用多媒体打出下列材料:
[视角1]唯以一人治天下——军机处
材料一 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材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视角2]君臣间的秘密——奏折
材料 原为密知地方情形, 四季民生, 雨旸如何, 米价贵贱, 盗案多少等事!
后内外臣工无论是本职、本地或临近、偏远省份的一切地方之弊, 吏治之勤惰, 上司之职操, 属员才品的优劣, 营伍是否整饬, 百姓生计如何等等, 都属奏事范围。
并凡有作弊,或关系民生者,皆可风闻入奏!
[视角3]尊君卑臣的礼仪
材料 臣子对君主的称呼: 臣参见陛下! 奴才叩见皇上!
然后谭老师根据这些材料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促使学生生成新的认识。上述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视角来看待历史,我们从中可以体味到“活化”的历史知识,不只是生动的、益智的,更重要的是其中蕴藏的生命力,而且这种生命力不是让历史教学或历史知识变得有趣那么简单。每位学生一定能够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知道的东西,并了解到“知道它们”的好处。
三、精心选取史料,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史料是历史学科的基石,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抽掉史料,历史学科这座大厦就会坍塌,历史思维能力也就要面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困境。在本课教学中,李老师为了说明明清时期我国社会已经明显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而统治者依然抱有“天朝上国”的观念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这一史实,以更好培养学生“适乎世界之潮流”的历史发展观和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的精神。他用多媒体打出如下史料:
材料一 它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 。
——马嘎尔尼
材料二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五百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许在马可·波罗时代以前好久,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发展程度。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材料三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大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材料四 中国社会已落后于西方,但历史经常被迷雾笼罩着。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戴逸
李老师打出材料并不急于提出问题,而是让学生阅读材料后自己提出问题,互相讨论问题并得出问题的答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巴尔扎克曾说,问题“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质疑能力是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之一。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培养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关键,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授之以渔,有效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地“教”,避免无效地“教”。“有效地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最终达到了不需要教的目的。
在本课的教学中这两位教师都注重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例如李老师在分析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分析时,就用多媒体呈现了以下内容。
原因跨度:原因=历史+现实
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客观
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
通过教学学生不但掌握了朱元璋废相的原因,而且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学习也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这充分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新课程理念。
总之,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此不再一一枚举。但是所有方法与途径皆有赖于教师对课程的认识和开发,无论我们是将课程视为“预成的学科”“预期的计划”“行动的目标”,还是理解为“应获得的经验”“法定的文化”以及“师生间的对话”,若缺少了有自觉的、有理想的教师,所谓的课堂教学有效性都将毫无意义。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参考文献
[1] 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李惠军.笃学行思录——一个历史教师团队的教学随笔[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3] 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得失[M].上海:三联书店,2005.
注:本文系作者参与的2011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环节优化的研究》子课题“内容的整合”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JG11234。
(责任编辑 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