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裕青
高效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化以及学习形式和策略的多样化。学生借助一定的生本教辅资料开展高效学习,在此背景下,生本教学资源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辅助学习的作用,生本教学资源的开发显在化,直接化。而在为期仅一年的高考备考中,开发符合学情的生本教材有助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树立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和方向,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一、高考备考复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1.盲目性、无序性。在这一环节学习时产生的困惑和问题,到下一环节时又重复出现;学生在备考复习中不能围绕重点和主干知识积极有效地探讨;学生学习缺乏系统目标,不善于设计阶段性学习方案。
2.被动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课堂教学往往沦为教师的“天下”,过多包办代替。
3.浅表性。在课堂实践中,由于教师怕耽误时间,对学生启发不够,对试题的深入挖掘不够,所以学生做一题会一题,学习能力不能有效增长。
因此,进行题型分析有助于学生克服上述毛病,实现高效学习。下面介绍笔者在近年高考政治备考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二、题型分类策略分析
(一)明确目标
高考政治的几级能力目标是进行题型分类训练的最好依据。根据不断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训练中培养学生分辨题型的能力。
做题要找准题眼,即找准考查的重点或主旨所在,这是解题的关键和突破口。
选择题讲究一击即中,平时坚持让学生限时训练。根据题目难度一题以30秒到1分钟为宜,有难度的计算题可以延时至2分钟左右。
主观题答题循规律讲套路,准确运用三术语“课本术语、材料术语和时政术语”,答案力求简洁措辞优美。
(二)教师在开展题型训练中的核心思想
1.把握学生的起点,关注学生的发展,选样本做好跟踪记录。题型训练的开展一定是依据本届学生的特点,从其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面出发。选样本做记录,便于教师观察学生学习行为是否有效,可以帮助教师灵活修订备考方案,使教有实效,学有所成。
2.提供有用的研究材料,如各类试题,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训练。
3.试题设计讲梯度,由浅入深。
4.题型分类训练进展到一定阶段时,由学生组织汇报课。建构主义学习观非常强调对话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之间进行的交流起着主要的教育作用。一个人通过加入、联合和批判地考察别人的观点来进行学习,通过互动还可以产生各种新见解。”
(三)实施步骤和反思
题型训练要分阶段,稳步推进。
1.8月份:集体导学。教师进行本年度高考试题解读,渗透题型分类思想,组织学生做好考点归纳。
2.9月份~11月份:题型分析与选择题限时训练。
几种主要的选择题类型“计算型、因果型、漫画型、图表型、组合型、理解性”以专题方式,先练后评。采用一课一练的方式,16题的数量可以在30分钟、20分钟、16分钟、8分钟逐级递减的时间范围内进行训练。
笔者刚开始在这一阶段进行选择题精练的时候,也担心会疏忽对主观题的关注。但是,笔者所在学校高三的绝大部分学生基础差,选择题是他们的主要拿分点,因此,坚持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合理的。
3.12月份~第二年3月上旬:主观题分类训练。
一般可以把主观题分成体现型、意义原因型、措施型、图表型、评析型、探究开放型等。仍按专题方式,讲练结合。根据题目难易度,有时可以当堂完成,有时可以前一晚上发给学生先看例题。做后归纳解题技法以及考点关键词总结。
这个阶段通常已经是二轮复习了,在经过了一轮复习之后,学生对整个科目已初步形成了考点网络体系,需要对重要考点和高频考点进行细化、深化。因此,主观题的思路分析和答案要点整合要双线完成。
4.3月中旬~4月份:自查自纠。
以各省区近三年的高考卷为依托,要求学生尝试找出类型题,归纳做题方法和技能。此时是全市模拟考和各校联考的阶段,在频繁的考试中,不断以学生的易错题进行刺激,使学生掌握学法,提高信心。
总之,学生素质、各项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仅从一两节课的检测结果来衡量学生学习能力成长是有失全面、客观的。学生高效学习要有更大的起色,仍需教师及早调整教法,运用学法设计教案和学案,时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