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宗魁
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把2014年GDP增长目标定在了7.5%。虽然与2013年的目标一样,过去两年实际经济也都平稳地实现了7.7%的增长,但经济的各种问题在累积。
房地产面临调整风险,日益膨胀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债务需要去杠杆,一些行业产能过剩挥之不去,改革也会出现一些短期负效应,2014年经济目标的实现无疑也更困难了。
要么是政府对经济的问题估计不足,过于乐观了;要么为实现7.5%的目标,将有比2013年更多的刺激政策出现。从经济增长和改革之间的关系看,意味着2014年的改革不会太牺牲经济增长,改革的重点可能更集中在负面经济影响较小的领域。
1-2月份经济数据表现非常糟糕,投资、消费和出口全面大幅下滑,工业增速仅为8.6%,比2013年下降1.1个百分点,是2009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经济失速风险在加大,如果政府没有相应的刺激政策的话,7.5%将成为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20年不破的目标
很多人认为,不用把政府制定的目标太当回事,因为过去各种目标经常没能实现。但年度GDP目标不一样。
自1994年实行用GDP衡量经济总量并制定增长目标以来,除了1998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外,实际经济增速从来没有低于当年的增长目标。大多数年份,经济实际增速都是远远超过目标值,这体现出政府在GDP上拥有良好的信誉。
无信则不立,商鞅徙木立信,魏文侯不失虞人之期,齐桓不背曹沫之盟,都是信字当头。
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力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信誉,有信誉的政策才能更有效的影响预期,提振市场的信心。
在1月底《证券市场周刊》发起的一季度“远见杯”中国宏观经济预测调查中,机构们对2014年GDP增速的预测均值就是7.5%。当时,不少专家对本刊记者表露,经济增长趋势仍是下行的,但政府很可能把增长目标定在7.5%,鉴于可能存在的政策刺激,所以预测2014年GDP增长在7.5%左右。
总理在谈到7.5%的经济增长目标时,有一段很耐人寻味的解释,“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求和可能。”
这说明,政府肯定考虑过下调经济增长目标,但为什么没有下调呢?关键在“需要和可能”。一方面是信心的需要,要让大家建立增长稳定的预期;另一方面,也是就业和改革的需要,经济如果再继续下行,就业可能出问题,而改革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做保障。“可能”则说明政府依然有一定的空间来应对经济的下行,做好了刺激的准备。
年初经济失速,需要刺激
年初以来,各项经济数据下行均超预期,一季度GDP增速很可能跌至7%附近。
过去两年经济也一度偏离增长下限,但货币政策始终收紧口袋,M2增速稳步下降,新增信贷增速也保持平稳。以往那种一见形势不妙,就大放水的货币政策模式已经改变。
其实,2013年经济增长目标得以顺利完成,主要靠了投资。因为消费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比2012年反而下降0.3个百分点,外需则是负贡献。
如果单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是在下降,但反映在GDP上的资本形成却在加速,这主要得益于房地产的优异表现。2013年房地产投资增长19.8%,比2012年上升3.6个百分点;商品房屋销售面积增速从2012年的1.8%大幅上升到17.3%,商品房销售额也从10%上升到26.3%。
那么,2014年“保7.5”靠什么呢?消费短期内不可能改善,外需也是看别人脸色的事情,改革的效果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释放,短期内能够依靠的还是投资。
没有收入提高做保障,谁会增加消费呢?如果缺乏收入分配的改革,贫富差距没有改善,居民社会各方面保障得不到提高,老百姓又怎么敢增加消费呢?缺乏了这些条件,刺激消费等于空中楼阁,近期消费的加速下滑就是明证。
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仅11.8%,比2013年12月大幅下降了1.8个百分点,几乎是2004年以来最低的消费增长水平。
大家普遍对2014年发达国家的复苏很乐观,从而对出口改善抱有很大期望,但不要忘了,欧美国家的恢复更多靠了货币刺激,实体经济是否具有持续的竞争力和增长动力,很值得怀疑。而且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在持续下降,指望出口是不太现实的,不拖后腿就万幸了。
1-2月出口同比下降了1.6%,2月份还出现了23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对G3国家和金砖国家的出口增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1-2月对美国出口仅增长1.3%,远低于2013年四季度9%左右的增速,近期数据显示,美国经济的复苏远没有想象中的好。2月份,美国ISM非制造业PMI指数下降到51.6,是四年来最低水平,其中就业指数从1月份的56.4跌至47.5。过去三个月,美国非农就业增长令人失望,远低于2013年月均20万人的增加水平。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4.7%,也比2013年四季度的增长低了很多。
连一向看多房地产的任志强都认为,2014年房地产市场将面临风险,预计房屋销售10%的增速都难保。一些三四线城市已经出现下行迹象。所以,未来房产投资增速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1-2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9.3%,比2013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年初整体的投资水平也在加速下降,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仅增长17.9%,比2013年大幅下降了1.7个百分点。
那怎么办?要保住7.5,除了避免房市过快调整外,还需要加大基建投资的力度。
此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调控的论调明显比以往温和,“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等字眼并没有出现,只是强调“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表明政府已经对地产调整风险有所觉察。“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表明政府要改变过去“一刀切”的房地产调控模式。
2013年的刺激出现在三季度,2014年可能会提前,岁末年初,中国经济增速又重新进入了下行通道。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对本刊记者判断,“1-2月经济数据可谓全面下滑,一季度的GDP增速估计会滑向7%,如果要确保实现全年7.5%的目标,刺激政策需要马上推出。”
有媒体报道,央行可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应对经济的下行。不过,春节后资金面供给仍然相对宽裕,银行间利率水平也在往下走,但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却在下降,这说明是资金的需求在萎缩。此时,货币放松的作用可能不很大,徐高认为,“需要适当放开地产的调控,并加大基建投资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