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传统译论的颠覆及其翻译策略研究

2014-03-16 05:15李奕戴日新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女性主义译者译文

李奕戴日新

(1.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外语部,湖南长沙 410004;

2.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

3.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素质教育部,湖南岳阳 414000)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传统译论的颠覆及其翻译策略研究

李奕1戴日新2,3

(1.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外语部,湖南长沙 410004;

2.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

3.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素质教育部,湖南岳阳 414000)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将女性主义和翻译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为翻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传统译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充分尊重译作的主体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翻译领域的良性发展。但是这种颠覆传统定式的翻译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以一种辨证的眼光去看待。在具体的翻译中,要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推动翻译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

传统译论;翻译策略;女性主义

自古以来,社会对女性存在很大的偏见,认为美女贻误国家,比如商朝的妲己、西周的褒姒、唐代的杨玉环等,女性地位也比较低下,这与传统的翻译在文学中的地位方面(翻译处于文学的最底层)具有很大的一致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翻译领域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掀起“第二次妇女运动”,从而兴起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将女性主义和翻译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为翻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一、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概述

女性翻译主义理论,又称为“女权主义翻译理论”,属于西方国家的一派译论,主要的代表人物有Sherry Simon、Luise von Flotow等,在“第二次妇女运动”的大背景中产生,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女权主义,二是翻译理论,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体。该理论凭借自身特点,即鲜明的政治话语,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流行于北美一些国家。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形成原因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传统社会中,女性较之男性来讲,地位非常低下,认为是“红颜祸水”,而男性则被认为是社会的主导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即使女性是语言的使用者,也只能居于男性之下。女性需要从语言角度出发,以语言为工具,在社会中重建女性角色,而翻译与语言两者之间息息相关。因此,女性主义和翻译两者的结合就显得非常自然。另一方面,由于人们一直将“翻译”看成是“原著”的附属、不真实的模仿,从这种程度上来讲,它和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具有相似之处,只有男性才是主导社会的群体。译者在翻译中,不论采用何种手段,力求接近原文、还原原文,但译文同原著相比,仍然还是一种从属的地位,被看作是“二等公民”。因此,女性主义翻译,可看作是女性主义与翻译的一次“结盟”,两个“弱者”的结盟,加强了两者的力量,对颠覆传统定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观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消除翻译领域对女性的歧视现象,主要包括翻译研究以及翻译实践;其二,对译文和原文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界定,强调二者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其三,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是一味地讲究语言技巧,而是要包括文化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问题。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形成之后,对传统译论进行了批评,开创出很多新鲜的研究领域,充分尊重译者的主体地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翻译领域的健康发展,与当时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具有一定的契合度。但是,这种翻译理论在话语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某些偏激因素,比如“剥夺、劫持”等,所以给人一种“矫枉过正”的感觉。因此,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在对“忠实”的对象进行定义时,女性主义译者认为不再是作者和读者,而是要忠于“写作方案”。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任何一个流派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方案来进行创作,那么翻译俨然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译文也就随之失去了可信度。另一方面,女性主义译者经常在同一个文本中,主观掺入了很多的文字游戏,没有考虑到广大读者的阅读能力,尤其是那些阅读能力不是太强的读者,在阅读译文的时候,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样,翻译的文化桥梁功能没有得到良好发挥,客观上不利于翻译的健康发展。

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传统译论的颠覆

从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形成来看,它试图颠覆传统译论,从而有效推动了翻译领域的文化转向。

法国的一位修辞学家——Gillers Menage认为,译文就像“lesbelle infidels”,前一个词指的是“美丽的”,后一个词指的是“不忠的”,这两个词在法语中,均表示“阴性”。因此,在西方意识形态中,翻译就存在一种性别隐喻,译文和女性一样,在社会中的地位十分低下,翻译在文学领域的地位非常低下,犹如社会将女性看成是“红颜祸水”,女性、翻译家一直都处于边缘化状态,不被重视。

在传统翻译观中,始终认为原文和译文之间是一种“主仆关系”,前者永远处于主导地位,因为它是第一创作,后者只是对前者的一种模仿或者是被动传递;原文是神圣权威,不容人们对其进行侵犯;译文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忠于“主人”;就好像前者代表的是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男性,后者就好比是男性的附属,指的是“女性”,他们甚至将女性看成是“红颜祸水”一样。因此,社会一直认为译者的价值远远低于创作者。我国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还将原作比作“处女”,而将译作比作是“媒婆”,这种理论在翻译界流传非常广泛。长期以来,译者在对原文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原文予以绝对的服从,不能侵犯原文的神圣地位。但是,在女性主义翻译观中,对这一传统翻译观进行了颠覆,它认为翻译也是一种“生产”活动,而并非是“再现”,并且认为传统翻译观中存在一些问题,即“将翻译单纯地看成一种静止的活动”,从而严重忽略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传统的“原著中心论”使得翻译活动变得非常机械,缺乏旺盛的生命力。事实上,译者属于翻译主体,在原著与读者之间起着一种纽带的作用,具有多种角色,比如他是原著读者,也是原著的阐释者,同时还是译文的作者,具有三重身份。翻译活动是作为一种“生产”的方式而存在,在翻译的过程中,原著的作者同译者之间,并不能发生共时性的交流,而仅仅是通过语言这个唯一的媒介来交流,因而译者的主体性发挥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在具体的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还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艺术创造力、语言能力等。翻译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属于不同文化间的介入和调和。译文是对原文的一种话语重构活动,从而让原作可以在异域中得以生存发展。

综上可以看出,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原文和译文之间并不是一种“主仆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共荣。因此,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了传统翻译理论的对原文与译文关系的界定。

在传统译论中,不论是在翻译研究层面还是在翻译实践层面,“忠实”观念根深蒂固,这种“忠实”成为保障传统的关于“翻译是否可能”的重点概念之一。但是,在翻译的“忠实”背后,实际上忽略了多种多样的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其中,最显著的就是这一概念意指的“双重贬抑”结构,而恰恰是由于这种结构的存在,使得女性主义者有了介入翻译领域的机会,就像要否定“红颜祸水”这一结论一样,因此,女性主义就将它作为颠覆的对象。在这种“双重贬抑”结构下,其实就是将女性放在男性的统治之下,从而制造出一种无声音、被忽略的“另类历史”。因此,女性主义者对其进行批判,从而将隐藏在“忠实”概念下的男权意识形态暴露出来,这与Sherry Simon所提倡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相符合,即辨别并且批判社会对翻译、女性这两者的看法,要求人们尊重女性和翻译,反对将这两者贬至文学、社会中的最底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必须从翻译入手,调查出它被女性化的这一过程,而且还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动摇维系女性与翻译二者联系的权威机构,并且对其进行重写、重构,赋予不同的内涵和内容,从而更好地服务女性性别认同与翻译“生产”。

当女性主义译者认识到,传统译论隐藏在“忠实”概念背后的是两种观念,即男权意识形态以及性别隐喻(这两者均都存在严重的歧视与暴力倾向)。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解构“忠实”,并且对其进行改写,动摇这种“千年神话”,这既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的第一目标,同时也是她们实现政治议程的第一步骤,即采取有力的措施,在概念层面上,批判、颠覆、重写传统话语,从而与翻译实践中的各种语言测试活动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让语言实现重新性别化,在翻译中突出女性性别意识,让之前一直被压抑、被埋没的声音发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主义者重新对“忠实”做出了她们的定义,即认为在翻译过程中的忠实,不是忠实于作者,也不是忠实于读者,而是要始终忠实于“写作方案”,这里的“写作方案”是一项作者与译者双方都参与其中的方案。因此,这里的“写作方案”与“性别、政治”具有密切的联系,并且成功取代了“文本”的地位。诚然,这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了传统的“忠实”原则,为传统翻译理论所不容,认为它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

三、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翻译策略

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大胆质疑传统翻译观中关于译者的“隐形”问题,从而要求对翻译的主体(译者)进行重新界定。女性主义译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翻译的过程中提倡“重写(rewriting)”的这种翻译策略,在翻译相关文本时,应该以女性主义为具体的价值取向。一般来讲,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采用的翻译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种。

所谓添加(supplementing),它指的是由于原作语言与翻译语言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清楚地表达原作的具体含义,译者对其中产生的差异进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主体从自身的信仰、性别立场出发,对所需要翻译的文本进行创造性的改写。比如在法语和英语的翻译过程中,在单词“one”中,将字母“e”以粗写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来达到突出法语词性的目的。再比如在单词“HuMan”中,将其中的字母“m”以大写的“M”来表示,用来指示原作中所隐含的男性中心主义等。女性主义译者采用这种翻译策略,充分体现了她们对原文本的一种有意识的干预。

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将这种翻译策略看成是翻译的常规,主要的作用是对原文的创作背景、主要意旨进行解释,或者是对翻译过程进行描述,有的女性主义译者甚至还采用日记的形式,详细记录了对原文的整个翻译过程。Sherry Simon认为,这种解释、记录行为,最终就是让人们看到她们的女性身份,明确说来,凸显她们的女性主义者身份。一方面,可以让人们了解在翻译过程中,她们每个人的具体感受,既有挫败,又有亲和力。另一方面,这种翻译策略还能阐明某些资源文本,即出于政治的或者是想象的目的,在文本中利用“语法性别”的一种文本。

这种策略指的是女性主义译者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从个人的观点出发,参照自己的主观意图或者是喜好,对那些原著文本中的某些观点(指与女性主义观点相违背的观点)进行改写的一种策略。因此,在这样的翻译策略中,由于个人主观上的原因,在实际的翻译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误译现象。

四、结语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女性主义和翻译的有机结合,是翻译领域新的研究视角,其形成之后,打破了传统译论定式,既颠覆了原文和译文之间的“主仆关系”,又重新对“忠实”做出了她们的定义,即认为在翻译过程中的忠实,不是忠实于作者,也不是忠实于读者,而是要始终忠实于“写作方案”。这一理论充分的尊重了译者的主体地位,推动了翻译领域的健康发展。但是,这种翻译理论在话语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某些偏激因素,过分的忠于“写作方案”,也让翻译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译文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劫持”与“改写”也让翻译的文化桥梁功能没有得到良好发挥。

[1]项红梅.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贡献和局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99-100.

[2]胡婵.女性主义翻译对传统译论的解构及其局限性[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42-44,53.

[3]吕晓菲.女性主义翻译观对传统译论的颠覆与改写[J].文学教育:下,2012(11):84-85.

[4]胡佳文,张鹏蓉.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颠覆性意义及其局限性[J].华章,2012(5):78.

[5]胡月月.谢莉·西蒙的女性主义翻译“忠实”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5):122-123.

(责任编校:张广宇)

On Rebellion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by Fem inism on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LIYi1DAIRi-xin2,3

(1.DepartmentofForeign language,Hunan VocationalCollegeofScienceand TechnologyChangsha,Hunan410000;
2.School of Economics,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65;
3.Humanistic and Quality Department,Yue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ueyang,Hunan 414000)

Feminism translation theor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n translating process by combining feminism with translation,itbrings a new 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Feminism fully respects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ion,which,to a certain extent,is better for a sound development.However,feminism also has some certain limitations,while translating,we should use some skillful strategies,such as,supplementing, prefacing and footnoting,hijacking and so on.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translation strategies;feminism translation theory

H 059

A

1672-738X(2014)05-0097-04

2014-08-08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女性主义翻译观对传统译论的发展及叛逆的研究”(12WLH21)。

李奕(1968—),女,湖南长沙人,英语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翻译研究。

戴日新(1976—),男,湖南平江人,2012级经济学博士,英语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翻译研究。

猜你喜欢
女性主义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满足欲望,自我选择——西方的“生活方式”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