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稳 曹宏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
□徐稳 曹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在文化全球化冲击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遭遇到风险。这种风险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中原创力薄弱;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世界共享”。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重视培育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重视文化生态的维护,以应对和解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安全 身份认同
从世界文明史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深远影响的世界四大文化系统之一,与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文化并列。它是一个精华与糟粕、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糅合并存的复杂体,同时也是当代新文化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库和精神家园,是中国、中华民族发展与进步的精神资源、物质基础和创新动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承载着中国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普遍认同。它既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也向世界表明整个中华民族、所有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是指中国人认为自己所属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和文化特性,不会在全球化大势下逐渐丧失或退化的一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的退化或丧失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遭遇到威胁。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共产党防御传统文化免于遭受威胁,使中国人强化民族认同,增强中国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能力也遭遇到风险。这种风险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中原创力薄弱;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世界共享”。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换中原创力薄弱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底蕴深厚,但在现代化大潮的涤荡中中国传统文化亟需创新性特别是原创性,这是传统优秀文化免受外来文化威胁最重要、最安全的途径。中国能否成为文化强国依赖于中国在多大程度拥有多大的文化原创能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原创能力的强弱程度将最终决定中国文化安全的程度。在这样的意义上,文化原创能力薄弱是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一个核心要素。也正是因为此,“成为‘文化帝国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实施文化‘入侵’和‘文化殖民化’的一个重要而且是危险的接口”①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9、219、221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能够称得上创新并受到世界关注的理论成果和艺术作品确实不多。在当今世界,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是:站在世界学术理论前沿的多数是西方学术话语。最鲜明的表现就是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变化显著,但是中国思想理论界对此没有与中国这样的大国相对应的反映,然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却影响深远。中国思想界一直以来还是停留在大量引进西方学术的层面,制约了中国思想文化原创能力的勃发。“言必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界的一种新的思想僵化和文化僵化,正是这种新的思想僵化和文化僵化造成了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原创能力的深层弱化,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失去了文化原创的应有动力。”②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9、219、221页。于是中国文化发展和学术研究缺失中国问题、中国眼光、中国角度、中国话语。西方的话语成为中国的话语,西方的视角成为中国的视角,使中国文化创新变成对西方价值观和话语体系的移植和传播。“自80年代以来的文艺思潮,被称为创新的部分,几乎全是对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种种形势、手法的袭用,从意识流、朦胧诗到泛性论表现,叙述主体的介入,无不如此。文艺批评的话题,从存在主义、接受美学、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一直到这里所说的全球化,全是西方话语,在这方面,中国最好的批评家也只是复述西方的话语而也。”③黄立志:《中国文艺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光明日报》1999年7月22日。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理论研究和文化成果创新需要有本土的眼光和思考、本土的叙事方式、本土的话语体系。过度模仿和依赖西方话语和理论成果是中国文化原创能力缺损的典型特征,既不能满足中国文化发展需求和中国人的文化需求,也已经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构成严重威胁,这是最严重的文化危机。导致中国文化原创能力薄弱的原因有四个:“一是有利于文化原创的政策环境尚未充分形成,不稳定的文化制度环境不利于文化原创动力的激发;二是全社会对文化原创的投入总量不足和持续性投入不足,短期行为和眼前利益无法催生原创作品所需要的较长时期的原始积累;三是文化原创的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创新能力一流而且稳定的创作队伍;四是对充实文化原创研究的科研人员的支持和激励力度不够,急于求成已经成为我国文化成果整体水平达到国际一流的一大障碍。”④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9、219、221页。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引领先进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原创能力提高的障碍所在。
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可以及时、足量、持续、稳定地获取所需文化资源的状态和能力,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维护和文化安全。传统文化资源安全问题与国家文化创新能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密切相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是面临严重危机:
一是当代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对国家历史、传统经典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所谓的“现代阐释”其实正在消解经典和传统文化资源。比如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新版西游记》对经典片段“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设置为“白骨精三戏唐三藏”,周星驰版《大话西游》等等,表现出“对于经典的后现代式的嬉戏态度、盲目叛逆和反抗权威对正统道德观念构成挑衅”⑤刘彦武:《发展文化学》,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它们挑战着经典标准,淡化了意识形态。解构经典与维系经典其实涉及话语权和文化领导权由谁执掌的问题。传承优秀文化是靠经典和文化偶像来维系。如果一个民族的经典和偶像不断被颠覆,社会的道德底线和核心价值观也会随之荡然无存。普通民族珍视文化传统资源的意识和观念淡薄,文艺创作人员能力缺乏,这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更需要执政党的一些基层领导和决策人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当做中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最坚实的基础。在当代中国肯定个体选择的多样性和物质追求的合理性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可放弃社会公众共同遵守的法则和社会共同追求和理想。正好相反,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发展的首要课题是:在现代社会理性的基础上,建构和完善以富强、民主、和谐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被掠夺性开采和利用。在现代社会,以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属于人类共同文化财富,应该资源共享,任何个人、国家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开采、挖掘和利用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也不例外。但是西方国家在共享世界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往往衍生出文化霸权主义。他们往往是在占有和剥夺他国的文化资源的解释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的《世界文化发展报告》已经指出:“由于后发国家缺乏对本国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依赖于国际资本实现其文化遗产数字化,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格局中再一次成为文化资源的廉价出口国和文化产品的高价进口国,那么,他们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对自己文化的解释权,而是整个文化遗产的基本含义发生的变异,从而使一个民族迷失最基本的文化认同感,在文化的根部彻底动摇它存在的依据。这就构成文化资源安全问题。”①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32、232页。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世界共享”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世界共享”,但是问题不在于资源共享,而在于对资源内容的解释是否被人为地曲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被其它国家“共享”时误读、误用、滥用甚至歪曲,这是当今世界普遍而又不争的事实。
美国拍摄《花木兰》、《功夫熊猫》,日本竟然把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注册为游戏商标、韩国申请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等等,这是发达国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一种典型“掠夺性开采”。这是西方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普遍采用的一种文化发展战略,借此吸收和利用世界性的文化资源,激发本国的文化创新能力,实现文化强国战略。但是这却带来中国文化资源危机。美国版的《花木兰》为了让西方观众欣然接受,同时也为了创造票房收入,对中国故事《花木兰》进行重新艺术包装和现代思想挖掘,在中国历史元素中植入了西方个人主义精神传统和现代女权主义主张,和中国的《花木兰》故事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人更注重家庭生活、孝敬父母、精忠报国。“如果我们对‘《花木兰》’现象不能引起足够的警惕和高度关注,那么,我们的后代子孙在将来看到的对中国文化资源的读本,也许就都是‘美国版’的。”②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32、232页。美国对《花木兰》重新阐释仅是一个“典型案例”。将来,我们也许会看到美国版的《西游记》、《水浒传》等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藉以存在、区别身份的标志,是中华民族存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不能动摇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价值取向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既要合理保护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提高创新能力;又要具备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被“掠夺性开采”的能力,牢牢把握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和意义的阐释权。这是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能力的底线。
(一)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
安全是指“事物生存免受威胁或危险的状态”③陆忠伟主编:《非传统安全论》,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从这样的意义来看,所谓“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生存和发展免受威胁或危险的状态。也就是说,任何威胁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生存和发展,导致某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文化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都会使这一国家、民族或地区的人类主体产生“不安全感”。生存与发展是文化安全的核心问题。“对今天的中国而言,‘文化安全’主要是指人们认为自己所属‘国家—民族’的‘基本价值’和‘文化特性’不会在全球化大势下逐渐丧失或退化的‘安全感’。”④潘一禾:《文化安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文化之盛衰,民族之兴亡系之。”⑤《李大钊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页。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心理的维系下,在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支配性下,国家的统一性也才得以实现和延续。所以,文化安全是深层次的国家和民族安全,文化安全的丧失,国家的根基就会丧失。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安全防御,是指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免于外部威胁、侵害与内部的混乱、失序,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生存和发展,在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中保持强大的民族精神动力”⑥沈洪波:《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页。。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和“文化特性”,使之不会因为全球化的浸淫而退化甚至丧失。
在全球化进程中,维护文化安全,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增强民族传统文化自豪感,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共识。因此,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要提高中国共产党优秀传统文化安全的防御能力。
(二)提高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文化安全的防御能力
1.培养中国文化主体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情感,塑造了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规范,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决定着中国人的民族认同和价值认同的一致性。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所以,一是在主张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中国共产党要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具有的活跃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普遍的指向的先秦原生性文化。二是克服功利化的文化思维模式,确认纯文化的文化思维,不要把文化看做是外在于人的手段。人不能成为可以外在于文化、可以凌驾于文化之上的‘主体’,因为这样的主体不过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意志的代名词。这种对待文化的工具理性态度会助长文化的政治工具化、物役化,会导致主体意识的沦落,独立人格的丧失,就意味着主体创造过程的切断,也就意味着文化重构的僵滞。三是不要简单粗暴对待文化变革,不要任意撕裂与扭曲文化传统。传统文化当然不是想穿就穿、想扔就扔的衣服,任何人为的否定、决裂都会让它发生畸变,文化教育也要挣脱急功近利、流于表面的泥潭。唯有如此,才能重建文化主体意识,重构中国当代先进文化才具备了必要的可能性。
2.培育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贯穿于民族延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的一种持久性的根本精神,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并且绵延不断的一种历史传统,是促使民族繁衍生息、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表现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以及民族成员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自我归属感,具有自我维系和统摄的能力。中国共产党人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抗震精神”等也是这种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精神。面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存在、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国共产党必须把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和党的思想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和任务,积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这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国际竞争力和战斗力,有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3.重视培育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
传统文化是身份的象征,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既从该民族的语言、习俗、历史经验、宗教信仰等传统文化中吸取资源,又体现民族的共同的“集体记忆”,体现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反映了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其特性一旦形成,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比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更不容易改变。正因如此,身份认同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种高度一致和强烈的身份认同,不仅为我们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为维护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提供了切实的价值基础和“支援意识”,也使我们在危难之时积聚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巨大力量,从而看到了民族的前途和希望。这也是近代中国屡遭侵略而未亡、历经磨难而不死的根本原因。
4.重视文化生态的保护
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且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维护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生态的和谐方面具有其他文化形态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功能。如同自然生态可能会遭到破坏一样,文化生态也会招致破坏而失衡。文化多样性的丧失是文化生态失衡的主要表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种类越少,其再造和繁衍的生命力就越弱,维护文化安全和抵御文化侵略的能力就越差,不仅仅会导致文化危机,更重要的是会导致丧失文化主权乃至国家主权。在全球化浪潮中,特别是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许多极有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根基,失去了原有的创造力,有的甚至悄悄地远离我们并永久地消失了。这意味着文化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正是文化霸权的威胁,导致了文化发展的极不均衡,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安全和未来发展趋势构成严重威胁。英国学者汤林森指出:“当人们发现他们的生活和生计越来越不受母国的机构制度的影响时,未来使他们得到安全和稳定的文化归属感也进一步被吞噬。”①[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从这个意义上讲,抵御文化霸权,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维护良好的文化生态,既是维护文化安全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发展权的需要。
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外来文化冲击和内部资源流失的双重困境。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免于遭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内部资源的流失,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处于安全状态,在此基础上,形象生动地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不仅活在中国大众的心中,而且能够走向世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现实力量。
责任编辑:宋雪玲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体系研究”(12YJA71007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研究”(13JDSZK0028)、山东师范大学教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徐稳,女,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曹宏,女,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济南 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