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有毒动物药材,创新药物分子资源及揭示中药药理药效机制

2014-03-16 15:10:38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功能蛋白质组学学科组
科学中国人 2014年7期
关键词:物质基础抗血栓多肽

赖 仞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天然药物功能蛋白质组学学科组

动物中药是我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中医学认为其属于“血肉有情之品”而备受重视。

有毒动物中药药材在传统药物研究和利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国内对多数有毒动物中药药材具体活性成分和作用机理的研究甚少,主要制约瓶颈在于其成分复杂、难于分离纯化和进行结构识别。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熊郁良、张云、肖昌华、王婉瑜等研究团队成员长期研究传统有毒动物中药药材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建立了相应的活性分子资源库,研发了诸多创新药物,逐步建立起“基于生物生存策略的有毒动物中药功能成分定向挖掘技术体系”。

该技术体系的特色在于:1)理论创新:以有毒动物生存策略作为发掘功能成分的理论指导;2)技术创新:蛋白质组学结合药理学手段跟踪功能成分分离纯化;3)集成创新:创建基于生物生存策略的有毒动物中药功能成分定向挖掘技术体系,识别其实现生存策略的物质基础,揭示这类中药药材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通过该技术体系,他们从以下15种有毒动物中药药材中(眼镜蛇、眼镜王蛇、五步蛇、烙铁头、竹叶青、蝮蛇、中华蟾蜍、大蹼铃蟾、无指盘臭蛙、绿臭蛙、华西雨蛙、滇蛙、黑带蛙、大胡蜂、虻虫)识别了与镇痛、止血、抗血栓、降压、抗癌、抗菌、抗氧化、抗风湿性关节炎、免疫调节等相关的活性分子,揭示这些药材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从分子水平直接证明这类中药的有效性;同时也识别了一些导致过敏、出血等相关副作用的物质,为安全利用这些药材提供了指导。

这一系列工作为这类药物的中药现代化和创新药物研发打下坚实基础,获得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产生了良好的科学、社会和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

1)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这些中药药材的具体有效成分。他们已从这些药材中识别了800余种功能分子(包括抗菌肽、舒缓激肽、速激肽、抗血栓肽、蛋白酶抑制剂、蛋白酶、铃蟾肽、抗氧化多肽、免疫抑制剂、磷脂酶、蜂毒肽、神经毒及皮肤修复肽等),并解析了其结构、作用靶点和机制;

2)有效分子群的辨识为这些中药药材标准的制定、炮制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3)识别这些中药药材中过敏原等巨毒副作用的物质,为分离去除这些药材中的毒副作用物质提供了方法,并为此类中药中毒诊断与防治提供了思路;

4)部分动物毒素来源的活性分子已经被开发成为临床药物或正在开发,包括眼镜蛇多肽神经毒素多肽、尖吻蝮蛇蛇毒凝血酶、胡蜂毒素多肽、牛虻抗血栓多肽、蜈蚣多肽等;

5)发展了蛇毒、蜂毒中毒救治方法,为救治蛇毒、蜂毒中毒病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显著:近年来共发表SCI论文超过200篇,获得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2013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基于生物生存策略的有毒动物中药功能成分定向挖掘技术体系”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猜你喜欢
物质基础抗血栓多肽
抗血栓药物相关出血的评估有了最新专家共识
家庭医药(2023年3期)2023-05-30 09:02:21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防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
抗血栓压力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红花二米粥能抗血栓
饮食保健(2020年7期)2020-04-30 08:44:46
路伟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努力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广西莪术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血栓作用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4
爵床抑制肾炎细胞增殖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
中成药(2018年4期)2018-04-26 07:12:36
高多肽含量苦瓜新品种“多肽3号”的选育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09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胎盘多肽超剂量应用致严重不良事件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