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等
摘要: 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出发,构建了基于投资者心理预期的投资性商品蛛网模型,运用现代经济控制论中的状态空间理论建立状态方程,对非均衡市场环境下投资性商品的价格运行系统实现稳定的条件展开分析。结果表明,非均衡市场环境下,市场对供需失衡的敏感程度位于一定区间内时,某一特定投资性商品的价格运行过程可实现渐近稳定;区间大小取决于投资者对预期收益的敏感程度以及供应商对商品前期价格的敏感程度,敏感程度越高,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越难趋于稳定。
关键词: 投资性商品;状态方程;蛛网模型;心理预期;非均衡市场
中图分类号:F014.32;F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2-0122-05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全社会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不断增加,我国国内的投资需求呈现不断上涨趋势。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具备投资属性的商品如股票、房地产等,其价格波动尤其是价格泡沫的产生、膨胀和破灭极易导致宏观经济的波动,引发系统风险,阻碍经济系统稳定运行,因此,对这类具备投资属性的商品价格运行特性值得研究。
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特性较具影响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6年Keynes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就描述了资产价格与企业投资行为和居民消费行为的关系,早期与此相关的研究多为定性描述或描述性统计分析,随着计量经济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发展,通过构建模型对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特性进行量化研究的成果逐渐增多,对此进行文献梳理可发现,绝大多数学者构建模型的出发点如下:一是通过构建模型分析投资性商品价格形成机理,较具影响的有国外学者Lintner等[1]
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Ross[2]提出的套利定价模型(APT)等,很多学者在此基础上结合特定投资品市场分析某一投资性商品的价格形成机理,如国内的孙培源等[3]、刘霖等[4]分别应用CAPM、APT模型对我国股票价格进行分析,近年来投资性商品价格形成的动态性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童光毅等[5]建立了半参数回归模型,并结合滞后分析和时序分析,分析房价的形成机理,刘华伟等[6]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研究了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等等;二是构建资产价格泡沫化测度模型分析投资性商品实际价格与基本价值发生偏离的原因及测度偏离度,如国外学者Blanchard等[7]建立了资产价格理性泡沫模型,该模型被认为是对泡沫经济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起点,此后非理性泡沫模型作为对理性泡沫模型的补充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Delong等[8]提出了噪声交易者模型(DSSW),王连华等[9]构建了扩展的噪声交易者模型从非理性交易人的角度论证了资产的价格与基本价值产生偏离的机理,方志耕等[10]提出了进化博弈链结构模型,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研究案例,讨论正常情况下和极端情况下采用噪声交易策略比例的博弈进化过程和进化稳定策略,并将这个动态比例过程扩展到改进的DSSW模型中,对上证股市非理性泡沫大小进行测算等等;三是构建模型对投资性商品未来价格进行预测,如国外学者Engle[11]提出的ARCH族模型,Terasvirta[12]提出的平滑迁移模型(STAR)被广泛应用于投资性商品的价格预测,国内学者苏治[13]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平滑迁移(STAR)模型和神经网络(ANN)模型对证券价格进行预测,程刚[14]等构建基于断点检验方法以及预测能力比较模型对原油期货价格进行预测。
上述研究成果针对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属性的量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单一运用某一种方法到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的趋势,现有研究在探析投资性商品价格波动的成因、价格波动偏离实际价值的机理及幅度、价格波动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已有较多成果,然而已有研究较多着眼于解析投资性商品价格波动的规律,较少去分析相应价格运行系统能否实现稳定以及实现稳定的条件,而此方面的研究对于更全面、深入了解投资性商品市场价格运行特性、寻找调控措施深层次的着力点等意义深远。基于此,本文拟构建模型对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系统实现稳定的机理进行深度剖析,为政府决策提供量化分析依据,整体思路如下:首先结合投资性商品特征构建模型描述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系统,本文将以经典蛛网模型为借鉴进行模型构建,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经济控制论中的状态空间理论,对价格运行系统的性能主要是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投资性商品市场价格运行实现稳定的条件,最后结合案例对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2 模型构建
2.1 非均衡市场环境下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系统的蛛网模型构建
传统经济学中,对于商品市场价格运行系统常通过蛛网模型进行表述,本文在构建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系统时也将借鉴蛛网模型的研究方法。
经典的蛛网模型在构建过程中主要依据如下假定:一是商品本期的供给量(St)取决于前一期的商品价格(pt-1);二是商品本期的需求量(Dt)取决于本期的商品价格(pt);三是商品每一期的供给等于需求,而具备投资属性的商品与一般商品不同,其市场需求固然与商品本身价格有关,但受到投资者对商品未来心理预期价格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换言之,对于投资者而言,预期收益的大小更能决定其是否购买某商品,现实生活中市场不可能每期都处于供需均衡,更为常见的是处于供需不等的非均衡状态。因而,为更贴近投资性商品市场的实际情况,本文以非均衡市场环境为主要研究背景,考虑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对经典的蛛网模型做一些改进,设立假定如下:一是供应商对某一特定投资性商品的本期供给主要取决于该商品的前一期价格;二是投资者对某一特定投资性商品的本期需求主要取决于对该商品的未来一期的心理预期收益;三是某一特定投资性商品的本期价格由该商品前一期价格及前一期的供求关系共同决定。由此可得,反映非均衡市场环境下某类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系统的蛛网模型如下:endprint
摘要: 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出发,构建了基于投资者心理预期的投资性商品蛛网模型,运用现代经济控制论中的状态空间理论建立状态方程,对非均衡市场环境下投资性商品的价格运行系统实现稳定的条件展开分析。结果表明,非均衡市场环境下,市场对供需失衡的敏感程度位于一定区间内时,某一特定投资性商品的价格运行过程可实现渐近稳定;区间大小取决于投资者对预期收益的敏感程度以及供应商对商品前期价格的敏感程度,敏感程度越高,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越难趋于稳定。
关键词: 投资性商品;状态方程;蛛网模型;心理预期;非均衡市场
中图分类号:F014.32;F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2-0122-05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全社会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不断增加,我国国内的投资需求呈现不断上涨趋势。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具备投资属性的商品如股票、房地产等,其价格波动尤其是价格泡沫的产生、膨胀和破灭极易导致宏观经济的波动,引发系统风险,阻碍经济系统稳定运行,因此,对这类具备投资属性的商品价格运行特性值得研究。
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特性较具影响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6年Keynes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就描述了资产价格与企业投资行为和居民消费行为的关系,早期与此相关的研究多为定性描述或描述性统计分析,随着计量经济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发展,通过构建模型对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特性进行量化研究的成果逐渐增多,对此进行文献梳理可发现,绝大多数学者构建模型的出发点如下:一是通过构建模型分析投资性商品价格形成机理,较具影响的有国外学者Lintner等[1]
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Ross[2]提出的套利定价模型(APT)等,很多学者在此基础上结合特定投资品市场分析某一投资性商品的价格形成机理,如国内的孙培源等[3]、刘霖等[4]分别应用CAPM、APT模型对我国股票价格进行分析,近年来投资性商品价格形成的动态性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童光毅等[5]建立了半参数回归模型,并结合滞后分析和时序分析,分析房价的形成机理,刘华伟等[6]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研究了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等等;二是构建资产价格泡沫化测度模型分析投资性商品实际价格与基本价值发生偏离的原因及测度偏离度,如国外学者Blanchard等[7]建立了资产价格理性泡沫模型,该模型被认为是对泡沫经济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起点,此后非理性泡沫模型作为对理性泡沫模型的补充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Delong等[8]提出了噪声交易者模型(DSSW),王连华等[9]构建了扩展的噪声交易者模型从非理性交易人的角度论证了资产的价格与基本价值产生偏离的机理,方志耕等[10]提出了进化博弈链结构模型,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研究案例,讨论正常情况下和极端情况下采用噪声交易策略比例的博弈进化过程和进化稳定策略,并将这个动态比例过程扩展到改进的DSSW模型中,对上证股市非理性泡沫大小进行测算等等;三是构建模型对投资性商品未来价格进行预测,如国外学者Engle[11]提出的ARCH族模型,Terasvirta[12]提出的平滑迁移模型(STAR)被广泛应用于投资性商品的价格预测,国内学者苏治[13]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平滑迁移(STAR)模型和神经网络(ANN)模型对证券价格进行预测,程刚[14]等构建基于断点检验方法以及预测能力比较模型对原油期货价格进行预测。
上述研究成果针对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属性的量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单一运用某一种方法到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的趋势,现有研究在探析投资性商品价格波动的成因、价格波动偏离实际价值的机理及幅度、价格波动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已有较多成果,然而已有研究较多着眼于解析投资性商品价格波动的规律,较少去分析相应价格运行系统能否实现稳定以及实现稳定的条件,而此方面的研究对于更全面、深入了解投资性商品市场价格运行特性、寻找调控措施深层次的着力点等意义深远。基于此,本文拟构建模型对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系统实现稳定的机理进行深度剖析,为政府决策提供量化分析依据,整体思路如下:首先结合投资性商品特征构建模型描述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系统,本文将以经典蛛网模型为借鉴进行模型构建,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经济控制论中的状态空间理论,对价格运行系统的性能主要是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投资性商品市场价格运行实现稳定的条件,最后结合案例对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2 模型构建
2.1 非均衡市场环境下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系统的蛛网模型构建
传统经济学中,对于商品市场价格运行系统常通过蛛网模型进行表述,本文在构建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系统时也将借鉴蛛网模型的研究方法。
经典的蛛网模型在构建过程中主要依据如下假定:一是商品本期的供给量(St)取决于前一期的商品价格(pt-1);二是商品本期的需求量(Dt)取决于本期的商品价格(pt);三是商品每一期的供给等于需求,而具备投资属性的商品与一般商品不同,其市场需求固然与商品本身价格有关,但受到投资者对商品未来心理预期价格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换言之,对于投资者而言,预期收益的大小更能决定其是否购买某商品,现实生活中市场不可能每期都处于供需均衡,更为常见的是处于供需不等的非均衡状态。因而,为更贴近投资性商品市场的实际情况,本文以非均衡市场环境为主要研究背景,考虑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对经典的蛛网模型做一些改进,设立假定如下:一是供应商对某一特定投资性商品的本期供给主要取决于该商品的前一期价格;二是投资者对某一特定投资性商品的本期需求主要取决于对该商品的未来一期的心理预期收益;三是某一特定投资性商品的本期价格由该商品前一期价格及前一期的供求关系共同决定。由此可得,反映非均衡市场环境下某类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系统的蛛网模型如下:endprint
摘要: 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出发,构建了基于投资者心理预期的投资性商品蛛网模型,运用现代经济控制论中的状态空间理论建立状态方程,对非均衡市场环境下投资性商品的价格运行系统实现稳定的条件展开分析。结果表明,非均衡市场环境下,市场对供需失衡的敏感程度位于一定区间内时,某一特定投资性商品的价格运行过程可实现渐近稳定;区间大小取决于投资者对预期收益的敏感程度以及供应商对商品前期价格的敏感程度,敏感程度越高,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越难趋于稳定。
关键词: 投资性商品;状态方程;蛛网模型;心理预期;非均衡市场
中图分类号:F014.32;F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2-0122-05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全社会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不断增加,我国国内的投资需求呈现不断上涨趋势。然而历史经验表明具备投资属性的商品如股票、房地产等,其价格波动尤其是价格泡沫的产生、膨胀和破灭极易导致宏观经济的波动,引发系统风险,阻碍经济系统稳定运行,因此,对这类具备投资属性的商品价格运行特性值得研究。
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特性较具影响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6年Keynes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就描述了资产价格与企业投资行为和居民消费行为的关系,早期与此相关的研究多为定性描述或描述性统计分析,随着计量经济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发展,通过构建模型对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特性进行量化研究的成果逐渐增多,对此进行文献梳理可发现,绝大多数学者构建模型的出发点如下:一是通过构建模型分析投资性商品价格形成机理,较具影响的有国外学者Lintner等[1]
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Ross[2]提出的套利定价模型(APT)等,很多学者在此基础上结合特定投资品市场分析某一投资性商品的价格形成机理,如国内的孙培源等[3]、刘霖等[4]分别应用CAPM、APT模型对我国股票价格进行分析,近年来投资性商品价格形成的动态性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童光毅等[5]建立了半参数回归模型,并结合滞后分析和时序分析,分析房价的形成机理,刘华伟等[6]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研究了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等等;二是构建资产价格泡沫化测度模型分析投资性商品实际价格与基本价值发生偏离的原因及测度偏离度,如国外学者Blanchard等[7]建立了资产价格理性泡沫模型,该模型被认为是对泡沫经济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起点,此后非理性泡沫模型作为对理性泡沫模型的补充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Delong等[8]提出了噪声交易者模型(DSSW),王连华等[9]构建了扩展的噪声交易者模型从非理性交易人的角度论证了资产的价格与基本价值产生偏离的机理,方志耕等[10]提出了进化博弈链结构模型,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研究案例,讨论正常情况下和极端情况下采用噪声交易策略比例的博弈进化过程和进化稳定策略,并将这个动态比例过程扩展到改进的DSSW模型中,对上证股市非理性泡沫大小进行测算等等;三是构建模型对投资性商品未来价格进行预测,如国外学者Engle[11]提出的ARCH族模型,Terasvirta[12]提出的平滑迁移模型(STAR)被广泛应用于投资性商品的价格预测,国内学者苏治[13]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平滑迁移(STAR)模型和神经网络(ANN)模型对证券价格进行预测,程刚[14]等构建基于断点检验方法以及预测能力比较模型对原油期货价格进行预测。
上述研究成果针对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属性的量化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从单一运用某一种方法到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的趋势,现有研究在探析投资性商品价格波动的成因、价格波动偏离实际价值的机理及幅度、价格波动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已有较多成果,然而已有研究较多着眼于解析投资性商品价格波动的规律,较少去分析相应价格运行系统能否实现稳定以及实现稳定的条件,而此方面的研究对于更全面、深入了解投资性商品市场价格运行特性、寻找调控措施深层次的着力点等意义深远。基于此,本文拟构建模型对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系统实现稳定的机理进行深度剖析,为政府决策提供量化分析依据,整体思路如下:首先结合投资性商品特征构建模型描述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系统,本文将以经典蛛网模型为借鉴进行模型构建,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经济控制论中的状态空间理论,对价格运行系统的性能主要是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投资性商品市场价格运行实现稳定的条件,最后结合案例对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2 模型构建
2.1 非均衡市场环境下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系统的蛛网模型构建
传统经济学中,对于商品市场价格运行系统常通过蛛网模型进行表述,本文在构建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系统时也将借鉴蛛网模型的研究方法。
经典的蛛网模型在构建过程中主要依据如下假定:一是商品本期的供给量(St)取决于前一期的商品价格(pt-1);二是商品本期的需求量(Dt)取决于本期的商品价格(pt);三是商品每一期的供给等于需求,而具备投资属性的商品与一般商品不同,其市场需求固然与商品本身价格有关,但受到投资者对商品未来心理预期价格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换言之,对于投资者而言,预期收益的大小更能决定其是否购买某商品,现实生活中市场不可能每期都处于供需均衡,更为常见的是处于供需不等的非均衡状态。因而,为更贴近投资性商品市场的实际情况,本文以非均衡市场环境为主要研究背景,考虑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对经典的蛛网模型做一些改进,设立假定如下:一是供应商对某一特定投资性商品的本期供给主要取决于该商品的前一期价格;二是投资者对某一特定投资性商品的本期需求主要取决于对该商品的未来一期的心理预期收益;三是某一特定投资性商品的本期价格由该商品前一期价格及前一期的供求关系共同决定。由此可得,反映非均衡市场环境下某类投资性商品价格运行系统的蛛网模型如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