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广
摘 要:分析了乌底河源头上层高大林木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生长竞争、衰老和外部因子所致,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
关键词:林木;死亡;原因;上层
1 上层林木概况
乌底河源头位于逊克县新立林场最南端,面积约2万公顷。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人烟罕至,因此这里保留了近万株特大径阶树木。最粗的树木胸径达到一米,最高的树木达到三十米。这些树木以蒙古栎居多,约占80%,其余为白桦、兴安落叶松、黑桦、紫椴和色树,它们都进入了成熟或过熟年龄阶段。这些树木构成了乌底河源头林地的上层林木,形成了难得一见的复层林景观。然而,近年来,这些上层林木出现了逐年增多的死亡现象。
2 上层林木死亡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上层林木的死亡有很多原因,包括竞争、衰老以及病虫害、风倒、雷击等外界因子造成的死亡。
2.1 上层林木间的竞争
在林木竞争中能够存活下来的树木,其树冠逐年扩展,并占有越来越多的生长空间,而其他树木就会被压,这些被压树木由于不能维持正常生长而落后于上层林木,且趋于死亡。通常都是先落后于上层林木,然后被压而死。
受到剧烈的竞争而被压的上层林木,其死亡原因与下层林内较小的阳性树木的死亡是类似的。被压树木由于枝条缺乏顶端生长,其内部又逐渐木质化,同时树叶还掉落了,以此树冠萎缩。另外,树冠在受到大风吹刮,前后摇曳,造成摩擦,使那些原来就不能很好生长的树木,再受到这种机械作用,树木冠幅就更加削减。
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树木,总是会过早死亡的,因为它们不像林内的优势木那样,可以在不利的环境下生存一段时期。在竞争中死亡的上层林木,一般常集中在非常炎热且干旱的夏季,或是非常寒冷的冬季。
2.2 衰老
随着树木的长大,供养养分的根系末端与树冠顶部有效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把土壤水分和养分由根部输送到叶子的距离会越来越远,而光合作用产物往下输送到根部的距离也会越来越大。总之,树木越大,能量传送效率就越低。最后,当某一树种的某一个体长到只能维持生命,不能再生长的时候,它就不能再往高生长了。因此,任何树木在一定生境下的最小高度都是一定的,但不同树种的最大高度会有很大差异。即使同一树种的不同个体在利用一定生境条件的能力也有遗传性的差异。
当一棵树木达到最大高度时,其树叶供应树干所需养料的能力,就会有所减弱。因此树干形成层的分生细胞会越来越少和越来越小,因此整个机体的效能会日益减退。
树木达到最大高度时,其效能的日益低下,正与年老时生长下降的曲线一致。在老年期,树木逐渐变得越来越不能抵抗极端天气条件。这样下去,它迟早将衰退到一定程度,以至受某些病虫或外界其他侵害而死亡,特别是在极端干旱、潮湿、酷热或严寒的时候。
由上可知,随着高度的增长,树木会变成效能日益降低的机体。到了衰老期,树木失去了分生组织和原生质的活力,最终死亡。
2.3 外部因子
上层林木致死的原因,除了竞争和衰老以外,对许多树木来说,还是病、虫、气候等因子作用的结果。这些外部因子有时也侵袭健康而有生命力的树木,但有时只是侵袭那些因竞争和年老而趋于衰弱的树木,最后使之死亡。
在世界许多地方,许多高大树木常因雷击而死亡,这里也不例外。雷击是把一些残留孤立老龄的大树逐一消除的主要因素,在踏查中发现,已有十余棵年龄在二百年之上、树高达三十米的兴安落叶松因雷击致死。
风害也是使上层林木受损失的主要因素。不少高大树木因大风而折断或倒伏,直接致死;有的大树因风削作用,树冠仅残留极小一部分,濒临死亡。
病、虫对上层树木的危害无疑是最大的。虽然许多病、虫也危害健康的成熟林木,但大多数只侵袭衰弱的树木。当一棵树木处于衰弱状态时,就容易因某些机会和当地环境的影响而受到某些病、虫的侵害。当树木缺乏水分的时候,害虫常常容易在形成层和韧皮部产卵,因此树干含水量较低是树木衰弱而趋于死亡的特征。调查发现,危害兴安落叶松的害虫主要是小蠹和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蒙古栎的害虫主要是舞毒蛾、天目毛虫和蒙古木蠹蛾。病害则常常容易发生在树皮和木质部因火、水或风的作用而裂开,因而空气和水都容易进去的部分。本处主要病害有落叶松心材块状褐腐、针阔叶树干干基褐腐、桦杂斑混合腐朽、桦心材块状褐腐、落叶松癌肿病、栎干基腐朽等。
3 结束语
通过调查分析,乌底河源头上层林木死亡原因,是森林演替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尽管某些罕见的大树死亡,令我们心痛,但是我们不能人为去强加干预。如果我们强加干预,势必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比如喷洒农药,会对害虫有抑制作用,可能会对某些大树的死亡起延缓效果,但其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野生动物的危害,会远远超过它的益处。
曾几何时,参天大树几乎覆盖了所有山地,其林分的优良程度,要比我们今天视为珍奇的区区乌底河源头之林,不知要好上几百倍。由于人类的掠取和不善经营,使得这一切化为乌有。失去了,方知可惜。于是把培育复层林,当成我们林业人的追求目标,可惜我们一直没做到。培育一般水平的复层林,仅需七、八十年,是一代人的生命周期,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只要我们摒弃眼前利益,不再“拔大毛”,尊重自然,林奇木粹的生态景观就会重新呈现在白山黑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