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琴
(新疆水文水资源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地下水库是以实现水资源地下调蓄和实现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为目的,是地下水人工补给—地下储水—人工开采的统一体。地下水库的根本作用是在丰水期或用水量少的时候,将地表余水储存于地下,枯水期再将这部分储存量开采出来利用,同时为下一次储水腾出空间。地下水人工补给系统是地下水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人工补给技术是地下水库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
美国从19世纪末期便开始进行地下水人工补给的实践,在调节水资源供需平衡方面提出了“水银行”概念[1],到2002年7月,美国正在运行的ASR系统共有56个,而建成的系统则在100个以上[2]。我国在地下水人工补给方面的研究进行得较晚,但也取得了不少进展。我国大规模开采利用地下水从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3-5]。1977-1982年间,河北省南宫县进行了地下水库试验研究工作,它是我国最早的相对完整的大型无坝地下水库[6]。北京市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公司于1981-1983年间,在北京近郊约1 000 km2范围内开展了大量水文地质调查、回灌试验以及室内模拟实验进行了各种水文地质参数的测试,取得了近百万个数据,通过模型研究,论证了控制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和进行优化调蓄的方案[7-8]。山东、辽宁等省从90年代开始,在山东龙口、青岛、烟台、大连等地相继兴建了有坝地下水库工程,起到了防治海水入侵和拦蓄地下入海潜流的作用[9-17]。
新疆地处干旱内陆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一般河流流程短、流速快,径流年内配极其不均,水质良好但是泥沙含量大。要使地下水库长期稳定运行,必需研究一套快速高效、经济可行并且能够长期运行的地下水补给系统。本文对台兰河现有河床的渗透补给能力进行实验研究。
台兰河流域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境内,地理位置在东经80°21'44〞 ~81°10'44〞,北纬 40°41'44〞 ~42°15'13〞之间,台兰河发源于西南天山托木尔峰南麓,上游由大台兰河、小台兰河在距山口前8 km处汇合后称台兰河(图1),出山口后,由西向东汇入支流塔克拉克河,最终流入台兰河山前洪积扇地带,流向自北向南,为一典型内陆河,该河为一独立水系,全长90 km。台兰河含沙量较大,年均悬移质含沙量为3.93 kg/m3,年均输沙率为91.3 kg/s,年均输沙量为288万 t。
图1 台兰河流域水系示意图
台兰河河水流经位于山前倾斜平原的现代河床时,河水中所含大量的泥沙等悬浮物,一部分在入渗过程中沉积到河床地层中,一部分随河水带到下游。洪水期河水流速大,河水冲刷河床,将部分淤积物带走,枯水期河水流速小,河水中的悬浮物又沉积到河床中,在长期水流作用下,冲刷和沉积达到动态平衡。在水动力作用下,尽管沉积物对河床地层透水能力有一定影响,但是依然长期保持一定的透水性。河床透水性受地层、水源条件的控制,差别很大。能够比较准确地测验出现代河床的透水能力,将会为台兰河地下水库人工补给方案比选提供重要依据。
在现代河床选择实验河段,在实验河段起点和终点建立测验断面。选择的实验河段尽量长,且流量可控、中间没有水体汇入和流出,见图2。为避免河槽蓄水量对实验精度的影响,尽量保持实验时段流量稳定。河床水域面积是计算透水能力的重要参数,其量算精度要高。
图2 实验河段示意图
采用流速仪法和堰板法进行实验。对于流量比较大的实验河段,可采用流速仪法测验断面流量。此方法可以不改变河流原始流态,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实验河段的渗漏量占径流量的比例较小,测验误差对实验精度影响较大。采用堰板法测量断面流量,需要改变河流原始流态,控制上断面流量,使下断面流量足够小,以增加上、下断面流量差,提高实验精度。为避免原有河床流量减少后河床淤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迅速调节上断面流量至实验设计流量并保持稳定,上下断面流量均稳定后,开始正式实验。
采用流速仪法实验时,应同时监测测验断面水位,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过程中测验人员、测验方法、测验仪器都保持不变。
采用堰板法实验时,为提高测验精度,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安装堰板。实验过程中控制且保持上断面流量稳定,使下断面堰板流量尽量小,见图3。
2011年8月9日选择台兰河一段现有河床实测河床损失水量。选择河段长度990 m,平均河面宽8.8 m,水域面积8 712 m2,在河段上下端设置上、下监测断面,采用流速仪实测流量,建立临时水尺监测水位。
实验时段河水水位呈下降趋势,见图4。根据实测的水位及流量数据,建立上断面、下断面水位与流量相关关系,见图5、图6。
图3 堰板法测流照片
图4 实验上、下断面水位变化过程图
图5 实验上断面水位与流量关系图
图6 实验下断面水位与流量关系图
通过上下断面实测河水平均流速,计算出上下断面之间径流传播时间,上断面计算时段选择为11:40-18:40,下断面计算时间选择为12:00-19:00,相差20分钟。计算时段水位下降,河槽蓄水量减少292.1 m3。经计算,实验河床补给强度为0.241 m/d,见表 1。
选择符合实验条件的四条叉河河段进行实验,在河段起点和终点设置三角堰。根据流速仪法计算出的补给强度计算出上断面设计流量。调整上断面流量为设计流量并保持稳定,开始记录上下断面流量,下断面面流量由大到小逐渐稳定,实测上相断面间水域面积,上下断面流量稳定8小时后,实验结束。有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时段上下断面之间有足够的流量差,这样就保证了实验精度,见表2。4个河段河床渗透能力在在0.124~0.357 m/d 之间,平均为0.243 m/d。
表1 流速仪法测流结果
表2 堰板法测流结果
流速仪法与堰板法实测现代河床渗透能力比较接近,以堰板法测验结果为最终结果,即台兰河现代河床渗透能力为0.243 m/d。
地下水库取水区位于小阿吉里克沟内,小阿吉里克沟是台兰河的重要支流,受人工控制,近年来没有大量过水,只要恢复小阿吉里克沟水量,就能增加地下水库库区的补给量。采用人工方法,修建必要的水利工程,将大阿吉里克沟的水引入小阿吉里克沟。对现有小阿吉里克沟河床进行整治,使其有效河床宽度达到275 m。人工补给实验区到地下水库取水区直线距离3 km,以地下水库向上游500 m至3 000 m处为人工补给区,长度2 500 m。每年丰水期补给120天,年补给量可达2000×104m3。
采用河床补给法作为人工补给工程的推荐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长期运行。(2)操作简单。控制闸门流量使河水在几个平行的河床中流过即可。(3)运行费用低、不需要清淤。长期的冲刷和沉积达到动态平衡。(4)不需要设置拦水工程,按现有地形坡度,保持流速即可。(5)给悬浮物留出路,悬浮物带到下游地下水库下游的大、小阿吉里克沟汇合处。
通过本次实验得出台兰河现代河床渗透能力为0.243 m/d,结合河床补给法的优点,可以得出台兰河地下水库人工补给采用现代河床方案是可行的。
[1]British Geology Survey,Elucidating the hydro geologic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aquifer storage and recovery in the UK[R].2002.
[2]张丽君.美国《区域和全国尺度地下水系统调查》[J].国土资源,2002,(1);52 -53.
[3]Hunt.B.1999.Unsteady stream depletion from groundwater pumping,Groundwater 37,No.1:98-102
[4]Zlotnik.V.A.and H.Huang.1999.Effect of shallow penetration and streambed sediments on aquifer response to stream stage fluctuations(canalyticalmodel),Groundwater 37,No.4:599 -605
[5]张学真.地下水人工补给研究现状与前瞻[J].地下水,2005:25-66.
[6]李文果,郭维东,方明.利用地下蓄水层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探讨[J].排灌机械,2002(6):29-31.
[7]Butter.J.J.V.A.Zlotnik and M.S.Tsou.2001.Drawdown and stream depletion produced by Groundwater,Groundwater 8,No.5:5-10
[8] Jenkins.C.T.1968.Techniques for computing rate and volume of stream depletion wells,Groundwater 6,No.2:37-46
[9]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地下水库建设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2005.04.
[10]赵天石,杨绍南.建设地下水库是大连市开发水资源的重要途径[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4):37 -39
[11]杜汉学,常国纯.利用地下水库蓄水是吉林省新的有效治水途径[J].吉林地质,2000,19(2):88 -94
[12]宫辉力.郑州市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地下水库调蓄方案[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1999,7(4):372-378
[13]张蔚棒,沈荣开.地下水文与地下水调控[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10.
[14]李道真,李呈义,刘培民,等.滨海平原地下建库供水开源防止海水入侵技术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1997,28(8):15 -17
[15]刘青勇,耿树德,董广清,等.土河流域防治海水入侵的拦蓄补源及调度技术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1997(8):18-20
[16]李呈义,李道真,刘培民,等.八里沙河地下水库拦蓄调节地下水技术试验研究[J].山东水利科技,1995(2):1-5
[17]吴忱,王子惠.南宫地下水库的古河流沉积与古河型特征[J].地理学报,1982,37(3):317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