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社区居民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状况及关系研究

2014-03-15 06:45:50刘艳高俊霞董银霞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唐山市人际总分

刘艳,高俊霞,董银霞

(1.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 唐山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唐山市社区居民社会支持与人际信任状况及关系研究

刘艳1,高俊霞1,董银霞2

(1.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2. 唐山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对唐山市几个社区的居民进行了调查,旨在探讨社区居民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存在的状况及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唐山市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水平处中等水平,并存在性别、收入稳定性、婚姻及子女状况的差异;(2)唐山市社区居民的人际信任水平处中等水平,并存在性别、收入稳定性及子女状况的差异;(3)高社会支持水平的社区居民与中等以下社区支持水平的居民人际信任水平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社区居民;社会支持;人际信任

个体从他人或社会关系网络中所得到的支持能够有效

地帮助个体解决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一些问题与烦恼。研究发现,个体的社会支持状况与其身心健康显著正相关;个体的社会支持在对其心理压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在消除个体心理障碍、增进个体心理健康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1]。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互动对象的言语或承诺的可信度具有一种概括化的期望。有研究表明,人际信任水平的高低与社会支持度有密切相关,人际交往中的互惠合作能够促进相互之间的信任,人际信任系统影响人际信任的行为过程。社会支持也影响个体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的状态。因此,可以通过向个体提供社会支持的方法,降低他们的依恋焦虑,改变他们依恋回避的状态,进而进一步改善个体的人际信任水平[3]。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取样方式,从唐山市4个社区进行随机取样,抽调了213名20-50岁之间的社区居民。回收有效问卷209份,有效率为98%。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基本情况(n=209)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以下两个量表对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及人际信任进行调研。

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由肖水源编制,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在计分统计中该量表采用4点评定法,总分越高,个人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高于40分,说明获得的社会支持资源比较充分,遇到困难时可以从周围获得支持和帮助;20~40分,个体可获得一定的社会支持,遇到困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支持和帮助;20分以下者缺少社会支持,遇到困难时较少得到支持与帮助。

2.《人际信任量表》

本量表由Rotter编制,用于测查受试者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口头和书面)陈述之可靠性的估计。其内容涉及各种处境下的人际信任,包括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采用五分对称评分法,原量表1分为完全同意、5分为完全不同意,计分为反向记分。为统计方便在使用时调整了反向计分题目的陈述方式,其计分方法也调整为,1分为完全不同意,5分为完全同意。故量表总分从25分(信赖程度最高)至125分(信赖程度最低),中间值为75分。

(三)数据处理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统计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社区居民社会支持状况分析

由表2可知,在社会支持量表的评分标准中社会支持总分在20~40位于中等程度,说明个体可获得一定的社会支持,遇到困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支持和帮助。从社会支持量表的10个子项目得分的集中离散程度来看,唐山市社区居民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来自朋友、邻居、家人的关心和照顾。但是当遇到急难情况时,得到的除家人之外的经济支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较少,而且在遇到烦恼时不习惯于主动向人倾诉。此外,唐山市社区居民较少参加团体组织的集体活动。

表2 唐山市社区居民社会支持得分情况(N=209)

表3 不同类型社区居民社会支持水平差异比较(F)

对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居民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不同性别社区居民在社会支持的朋友支持、经济支持、安慰关心三个方面以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总分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表现为,男性居民来自朋友的支持多于女性居民,并在过去遇到急难情况时,曾经得到的经济支持、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和安慰关心多于女性居民;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社区居民在社会支持的经济支持、客观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表现为,大专以上学历居民在遇到急难情况时,获得的经

济支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相对于低学历的居民更多,客观支持及到支持的总分都显著高于低学历的居民;收入稳定性不同的居民在倾诉方式、参加活动的频率两个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表现为收入不稳定的社区居民在遇到烦恼时更能够主动诉说自己的烦恼以获得支持和理解,并对于团体的活动能够较积极地参加;不同婚姻状况社区居民除邻居支持、同事支持和参加活动三项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项均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已婚居民与家人居住的时间更多,能获得来自于家庭的支持力量和范围,在遇到急难情况时更能够得到来自于家人、朋友、同事等的经济支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以及得到的安慰和关心要远多于未婚的居民。而未婚社区居民在对支持的利用度上要远比已婚居民主动和积极;有无子女的社区居民在居住环境、邻居支持、家人支持、安慰关心、求助方式以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上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表现为有子女的居民相对于没有子女的居民能获得更多来自朋友、家人、邻居、同事等方面的支持,并在支持的利用上能够更加的主动。

(二)社区居民人际信任状况分析

表4 唐山市社区居民人际信任得分情况(N=209)

由表4中人际信任各维度上得分的平均数、众数和中数的值以及理论中值可知,特殊信任和人际信任总分得分略低于理论中值,普遍信任得分略高于理论中值。唐山市社区居民的人际信任水平接近该量表的理论中值,说明该地区人际信任水平中等。

表5 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人际信任差异比较(F)

表5数据显示,收入是否稳定和有无子女的社区居民在人际信任总分和特殊信任、普遍信任的项目中均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异。表现为收入稳定的社区居民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好于收入不稳定的社区居民;有子女的社区居民对家人及有直接关系的人的特殊信任水平显著高于无子女的居民,而普遍信任和人际信任总分却显著低于无子女的社区居民。不同性别的社区居民在普遍信任和人际信任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女性的信任水平高于男性。受教育程度和婚否在信任各维度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不同社会支持水平居民的人际信任差异比较

表6 不同社会支持水平居民的人际信任差异比较

表6数据显示,社会支持总分为中等以下(<40分)水平的社区居民与社会支持总分为中等及以上(≥40分)水平的社会居民在特殊信任和人际信任总分水平上存在显著及显著性以下的差异,均表现为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的居民人际信任水平相对于社会支持水平越低的居民低。

三、讨论

(一)唐山市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水平处中等水平,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否、有无子女以及收入是否稳定均在社会支持水平上显示出了差异性

一般认为,女性相对男性来讲是个弱势群体,容易从他人那里获得支持;另外女性在感情上的敏感和丰富,也使她们更能给予他人支持。相反,男性的角色给人以坚强、独立、感情内敛和具有竞争性的感觉,当男性遇到困难的时候,社会更多的是期望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而不是寻求他人的帮助。但是本研究却显示出男性更易获得来自朋友的支持,并在急难情况下相对于女性更能获得经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而且男性也更加能够获得配偶、同事和工作单位的安慰和关心。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男性相对于女性来说社会所赋予的责任更多,尤其是对已婚男性来讲,其肩负着个人职业的成长和家庭经济走向,其面对的事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更多,因此他们也更需要休息和可依赖的港湾。同时,男性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也更容易建立一种互惠互助的关系,人际网络相对于女性来说更加多元化,其拥有和可获得的支持渠道更多。此外,男性同性之间也更容易建立一种生死协作的关系。大专以上学历的居民相对于低学历的居民拥有的支持更多,这是本着利益互惠的原则,当一个人能提供给其他人更多的资源和帮助的时候,其将来所可能获得的资源和支持就会越多。已婚居民在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及支持总体状况均明显好于未婚居民,尤其是有子女的居民。这是因为已婚居民和有子女居民责任感更强,拥有更大的和更多的社会网络。他们会为了家庭和孩子更多地寻求和获得经济和情感性的支持,并能够更多地给他人提供社会支持。他们更多地依赖社会支持,更愿与家人讨论他们的问题,从家人处获得帮助他们也感到很满意,因而更多的社会联系对已婚居民更有价值。而未婚居民由于随着成长其独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想要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但是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家庭,他

们渴望与人、社会建立联接,以便获得更多的资源以利于个人的发展和情感依恋。因此,未婚居民会主动从朋友处获得支持并也能给予他人支持,他们在支持的利用度上会更加主动。

(二)唐山市社区居民的人际信任水平中等,并存在性别、有无子女和收入稳定性的差异

杨中芳认为,中国人的信任主要是人际关系导向的,从人际关系中取得对他人的信任是中国文化、历史的延伸[4]。有研究也指出,中国人的人际信任是一种针对与特定个人的亲近、熟悉程度所衍生出来的信任。这种信任主要是建立在“人情”基础上的。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更注意情感层面的交往,更容易受情感的支配。而男性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更注重理性的判断,分析现象和关系更加客观,也更加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男性的普遍信任和人际信任总分要低于女性居民。有子女的居民家庭概念比无子女的居民更饱满,对家庭的归属也更加明确,其对与自己有血缘或裙带关系的人的信任要高于无子女的居民;而无子女的居民则对所有与自己有共同利益和相同信仰的人的信任相对于有子女的居民要多些。收入稳定的居民的特殊信任水平和人际信任水平显著高于收入不稳定的居民。收入稳定的个体往往伴随着稳定的家庭环境,稳定的人际来往;而收入不稳定的个体的职业相对比较自由与灵活,与不同的群体交流的机会更多,接触到更多消极的社会现象,各种不确定因素比较多,造成个体的心理防御比较强,信任程度比较低。王绍光和刘欣[4]认为,人际信任的发生应该决定于两个因素:失信的可能性以及失信带来的损失的承受能力,因此可以从个人拥有的自认量上来分析信任中的风险直觉。即一个人掌握的资源越多,越愿意信任他人,反之,则越不愿意冒险信任他人。

(三)高社会支持水平居民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低于低社会支持水平的居民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研究证实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有益影响。社会支持通过对于缓冲压力事件对身心状况的消极影响,保持与提高个体的身心健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首先,它可能作用于压力事件与主观评价的中间环节上。如果个体受到一定的社会支持,那么他将低估压力情境的伤害性,通过提高感知到的自我应付能力,减少对压力事件严重性的评价。其次,社会支持可以提供问题解决的策略,降低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减轻压力体验的不良影响。社会支持越强其心理保健功能越明显,同时也会增强心理应激反应。高水平社会支持的居民相对于中等以下社会支持的居民会主动降低对外界压力评价,从而降低压力体验的消极影响。因此,高社会支持水平的居民在看待外界事物时更加理性、客观、全面,很少感情用事。他们能够公正地对待社会上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认为是社会发展阶段必经的过程,在个人的发展和对社会有效资料的利用中较少受负面现象和负向情绪的影响。

四、结论

唐山市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水平处中等水平,并存在性别、收入稳定性、婚姻及子女状况的差异。

唐山市社区居民的人际信任水平处中等水平,并并存在性别、收入稳定性、婚姻及子女状况的差异。

高社会支持水平的社区居民与中等以下社区支持水平的居民人际信任水平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1] 张羽,邢占军.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7,30(6):1436-1438.

[2] 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7(5):1175-1177.

[3] 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1-21.

[4] 王绍光,刘欣.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2(3):23-39.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The Study on Tangshan City Community Residents’ Social Support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Status and Relation

LIU Yan1, GAO Jun-xia1, DONG Yin-xia2
(1. School of Education,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dministration,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Tangshan City’s residents of the community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social support scale"and "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ty residents’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social support.The results show that social support of Tangshan City community residents’ level is in the medium range.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gender, level of education, income stability, marriage and children statu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 levels of social support of community residents and community residents below average support level of interpersonal trust level.

community resident; social support; interpersonal trust

C912.6

A

1009-9115(2014)04-0106-04

10.3969/j.issn.1009-9115.2014.04.029

河北省科技厅课题(12456122),唐山市科技局项目(12140216a),唐山师范学院文科基地项目(2013c04)

2014-03-06

刘艳(1975-),女,河北唐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

猜你喜欢
唐山市人际总分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
唐山市
唐山市还乡河水污染综合治理
唐山市
搞好人际『弱』关系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中等数学(2018年8期)2018-12-01 00:48:55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2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剑南文学(2015年2期)2015-02-28 01:15:20
一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一)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