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itz
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2011年。当时我在北京外经贸大学,跟一群美国学生一起学中文。8个月之后,我又回到旧金山继续学业,但是在中国学习的这段时间已经让我对东方文化产生了兴趣。两年后,当我从旧金山大学毕业,我告诉自己“这是我的生活第一次有了自由,我可以去我想去的任何地方,我要令我的人生改弦易辙”。刚好一个挪威的老朋友打来电话,“我刚才观光了重庆,挺有意思,是一个真正具有中国文化的城市,在这里我们可以更好的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你想不想跟我一起去重庆?”虽然我没去过重庆,但听说重庆人口基数很大,城市也很大,菜很辣,还有女生很漂亮,一想到这些,自然就无法拒绝。来到重庆的第一天,我们就觉得当初的决定是对的。从机场出来,在出租车上我看见到处都有摩天高楼,巨大的山,两条宽江,人山人海,城市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我自认自己是一个有“旅历”的人。小时候经常陪爸爸出差,他是一位作家,他的作品被译为各种语言版本在不同的国家签售,因此,我们去了南美洲和欧洲一共二十多个国家,都挺有意思。但是,这些国家或多或少都让我觉得和美国有相似之处。在全世界,美国文化无处不在。比如,大家都会看美国电影,喝可口可乐,更别提英文的广泛运用了。所以离开美国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找到一个完全不像美国的地方。
第一次来中国的8个月,北京没能满足我的期望,而且北京的气候我不太喜欢。但刚来到重庆,我就觉得自己的愿望实现了,尽管我才踏足这座城市只有几个小时。我发现,重庆是活的,是千变万化的,而且很有个性,有着自己的节奏和态度。
到重庆两天之后,我们就在朝天门找到了公寓。当时朝天门有一个巨大的工地,问了本地人,他们说这个地区要完全更新,要建100层的楼,还要开设新的客运港口,四五年内全部都会建好。听到这样的话,让我不得不惊叹重庆的变化速度。那天以后,我天天来看新的工地,新的建设项目,每一天都会发现变化。我甚至想,如果过几天再来,有可能会不认识它。
来重庆几个星期后,我认识了Chris Mclaurin, 一个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的人。他告诉我他在和重庆惟一的一支美式橄榄球队合作,帮助他们学习橄榄球。我立刻表示,想一起帮助这支球队,因为我的橄榄球知识肯定比他们要丰富,而且我也热爱这项运动,只是没想到在重庆也会有橄榄球,这让我很兴奋。从那时起,我们坚持每个星期训练两次。因为我们每周都花这么多时间一起,有着共同的爱好和目标,很快,我的中国队友成为我在中国的好哥们儿。通过他们我学会重庆人的风格、姿态和一点方言。他们告诉我重庆人很努力,也很幽默,热情、好客。我喜欢和哥们儿三五相约,喝点小酒,享受生活。我现在已经算半个重庆人,我非常赞同他们的态度,努力工作,尽情玩乐。通过橄榄球,我们跨越了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我们运用肢体语言和图片,传递橄榄球的知识和战术。我们互相学习,我学他们的语言和文化,他们学习怎么玩橄榄球,两全其美。
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已经离不开重庆了,这里就是我的家,它和我的故乡一样舒服。城市景色很漂亮,人人都友好。在重庆生活,每天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充满着新鲜,这就是我喜欢这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