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晨
如今,班级干部管理可谓“乱象丛生”:孩子因为能够“管”别人而沉溺于“官瘾”之中;一些家长为了孩子有“官”当,使出浑身解数为孩子“跑官要官”;部分班级竟出现“全民皆官”的荒诞现象。
林林总总的“怪相”,究其原因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在作祟。这直接导致了一些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似乎只有当了官,管着一些人或事,人生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这种思想和做法,实则是封建思想的余毒。
那么,跳出“官本位”的怪圈,就没有可行的办法了吗?近日,武汉一小学取消“几道杠”的做法引发各方关注和热议。据了解,不仅是少先队干部取消“几道杠”,取而代之以志愿者的徽章,还数倍扩充了志愿者的人数。我认为,班级干部实质上是服务学生的一种称谓而已,绝不是用当官的“权力”去管多少同学的事情。这所小学,让学生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不愧是一种教育的革新、大胆的尝试。
当然,走出学生“官本位”的藩篱,绝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的是学校和家长从思想的根源上剔除“官本位”思想,从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入手,建立长期的有效机制,让孩子对责任和服务在心中生根,开花结果。期盼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这个行列,期盼教育改革从淡化“官本位”这方面来破题,期盼校园真正成为孩子们自由成长、全面发展的乐园,真正回到“人”的本位上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