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实现

2014-03-14 02:11张涛
电脑与电信 2014年5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计算机

张涛

(湖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湖北 孝感 432100)

人文素养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实现

张涛

(湖北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湖北 孝感 432100)

计算机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应用科学,实验是这门课程学习的重要的基本环节。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客观现象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进行教学改革,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学的需要。本文以计算机实践教学为立足点,发掘计算机科学与实践方法中的人文内涵,探索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如何将人文思想融入其中。从而构建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的思想平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计算机实践教学;人文素养;教学改革

1.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快速、良好地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各部门输出了大量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人才,与此同时,大学生普遍的人文素养不高,缺乏科学精神的问题也日渐凸现出来。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正逐步渗透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当前,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方兴未艾,高校教育逐步向着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实验作为理论学习与创新的基本工具,向来为我们所重视。这不仅限于自然科学,在人文科学中实验的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然而,在笔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在科学精神上的不足[2]。由于思想上缺乏对未知知识探索的动力与方法,不肯动手,不会动手便成为他们的一个主要表现。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日常的实践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尝试通过实验教学,将人文素养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培养热爱真理,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2.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及现状分析

2.1 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要使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学以致用,切实强化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遵循连续性、层次性、系统性和开放性原则,构建了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

图1 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计算机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创新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其中,又将这些实验分为必做和选做,适用于不同专业层次的课程;按能力培养目标划分,构建一个相互依托、协调的多级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资源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思维能力,具备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实践教学既要保留基础训练,又丰富和完善综合计算机实验项目,增加综合创新性、设计性计算机新技术实验内容。同时,把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各种大学生竞赛等一系列鼓励学生从事科研和创新活动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体系[4,5]。

2.2 计算机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教育的日益普及,对大学生计算机文化教育的要求以及大学生自身对计算机知识的渴求程度都日益提高。且不说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现阶段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育,早已经不是简单的单一层次的普及性教育,不再满足于打字,文档排版水平。国家教育部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培养目标,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多个模块的课程教育体系,高校中课程建设的决策者们也根据专业的发展增添了许多跟计算机有关的课程[6]。

与此同时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把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与技术转化到实践教学中去,这就对计算机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的实践教学工作者根据学科特点与认知理论精心设计了我们的实验教学内容,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通过几年来在实践教学工作中的观察与思考,笔者对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总结出以下几点:

(1)缺乏足够的实验设备,计算机实验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的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内容主要都是以对理论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示例进行验证为主,缺乏具有创造性和设计性的实验。这种单一的实验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对实验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实验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大打折扣。此外,随着我国高校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设备也严重匮乏,很大一部分学校无法满足学生必备的实验教学需要。

(2)缺乏高素质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人员

高素质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人员是整个计算机实验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由于受到我国高校相关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从事实验教学的人员在高校中往往不被重视,即所谓地处于边缘地位,在职称评定、经济待遇方面也无法获得与其他教学人员的同等待遇,很多高校都未特别重视对实验教学人员的关注和培养。这种不重视也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目前我国高校的整个实验教学人员队伍的学历和素质几乎无法完全适应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3)缺乏充足的实验教学课时

由于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所需的实验设备较为缺乏,而学生的数量却逐年增加,致使很多高校都无法开设足够的计算机实验课时来满足学生的教学需要,或者,即使开设了相关实验课程,上课的学生人数通常也比较多,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另外,缺乏足够的实验教学课时也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计算机能力的提高。

(4)忽视青年学生性格特征

高校青年大学生,有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心,但同时缺乏耐心,大多数生活条件较为优越,所以吃苦精神不足,在困难面前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3.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3.1“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指的是学生接受教育是一个递进过程:学生先了解人文知识,然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行为,最后使学生具备强烈有社会责任感、高尚的人文情怀、高品位的人格素养、宽广的理性视野和多维的创新思维,最终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人文素质教育是学生成才的最基本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含义极其丰富的概念,解析的角度可以多种多样。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来

理解,也可以看作一种教育内容,还可以看是一种教育模

式。尽管上述“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虽有不同定义,但是殊途同归,那就是他们最终落在一个目标上,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由此,我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传授给学生人文知识,提高学生人文行为,最终使学生具备人文精神[7]。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拥有基本的人文情怀、具备一定的人文思想、规范人文行为、领悟人文精神,同时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开发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文献、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控制、思维、合作、追求真理和表达及表演的能力。

3.2 我国“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

尽管高校对从规模到质量的转变的认识更多地还停留在务虚上,具体贯彻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客观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但相对而言,高校在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至少迈开了人文教育的步伐,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高校教育在理念上人文教育的理念逐渐唤醒;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和人文课程合理设置初见成效;人文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水平有较大提高。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并不与高校现存问题矛盾,目前,高校存在比较有共性的问题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状况整体不高

许多学生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阅读表达、文字书写质量方面远没有达到大学生的应有水平。在学习兴趣方面,部分学生热衷于“考级拿证”、热衷于上网冲浪,热衷于流行音乐,热衷于卡通游戏,甚至沉湎于其中不能自拔,不想阅读经典名著、不会欣赏高雅艺术、不会沟通与交流。“据报道,某高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因个人意愿得不到满足,与用人单位毁约、煽动滋事,并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破坏单位电脑系统,致使机房运转陷入瘫痪状态,不仅损坏了学校声誉,更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据抽样调查,在心理素质方面,高校学生在心理方面的疾患或障碍也日益增多,不完善人格的学生走入社会,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社会发展也是不利的。”总之,高校学生整体人文素质偏低,人生价值则更趋于个人价值与利益满足,衡量标准与评价尺度认识模糊。

(2)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缺乏计划性

尽管有相关文件在方针上明确规定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但不少院校却不具体落实在工作中,其表现在实施中的无计划性。学生在校人文素质教育无统一教学安排,并且学时少,安排随意性大。人文素质教育往往没有系统的课程开课计划,如果人文素质课与专业课教学有冲突的时候,人文素质课又处于从属地位,一般先保证专业课的教学,这使得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学无法在教学时间上得到保证。

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诸多高校都是一些选修课和零碎的讲座,而且彼此间缺乏关联,缺乏相互联系与渗透,缺乏整体优化,更难说具备课程的体系化。

(3)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行为的规范和人文精神的塑造,这三个方面应是构成一个完整体系,而且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但是,现今大多数高校在实践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仅仅是人文知识的传授,而人文行为的规范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几乎没有,这就使得人文素质教育在内容上缺乏系统性,这样要实现人文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就不太可能了。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从《意见》中可以看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应属于人文素质知识的传授内容。由于存在因人设课,又因课程开设是以选修课和专题讲座课的形式,所以在知识传授的内容上就很难做到统一安排,使得人文知识的传授内容缺乏系统性。人文素养的培植和人文形态的塑造环节,多被认为是学生自己的事,学校在这方面缺乏具体活动的安排。

4.计算机实践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实现

4.1 课程整合要符合人文教育素质要求

高校的人才教育目标不仅要体现专业技能、职业技能,更要重视学生全面、完整地发展,培养高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健康向上的人格,促进高校学生全面综合地发展。

利用与发现计算机教材中的人文观念,联系实际生活发掘人文精神。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发展都离不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所以任何学科教材内容中,都包含着人文精神的内涵,高校教师能否从书本中发现这些人文精神内涵,让它与本学科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且在本课教学内容中能顺其自然地传授下去,能否在讲课过程中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课堂中去做到“润物细无声”,这个才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所在[8]。例如把计算机科学奠基人—阿兰.图灵在数学和计算机方面的巨大贡献和他对科学的探索精神贯穿于教学内容讲解,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熏陶大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执着追求精神。因此,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结合课程进入课堂教学是计算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基础。

4.2 人文素养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融入

计算机实践教学在导入人文科学精神与素质教育方面有其一定的优势。这是因为:如果跳出技能培养的视角,从实践教学中的两个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实践的客体——计算机是人类思维模仿的角度来观察,其存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有别于其它学科的实践环节。

如前文所述,人文素养的体现包括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等诸方面。计算机实践教学具有较好的精神层面交互的能力,所以通过我们教育者的设计,在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兼顾文化素养教育并非不切实际的空谈。如:

(1)使用一些文化经典、历史知识素材作为实验的内容材料,进而将文字与题目背后的文化知识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一个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引起对传统历史文化的重温与再识。

(2)在实践性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现如今重大科学难题都需要依赖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才能攻关完成。所以在当代社会中,不仅需要当代大学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而且更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所以计算机实践教学设置就是培养团队精神的理想选择。在高校计算机实践课程中不但要培养大学生们的个人动手能力,更要加强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

(3)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人文”本身不仅仅是知识体系,也是一种精神体系。在自然科学领域,创新是其最重要的体现。创新为国家的兴旺发达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创新也是一个民族成长、进步的源泉。所以,在实践课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中的实践成果课堂中向同学展示,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4)计算机网络实践中培养大学生奉献精神、自主精神。在计算机网络中,网络的本质就是资源共享。网络是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建立的,因此在进行网络课程时要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对自己进行管理”、“自己为自己做主”。由依赖到独立的蜕变,使人的潜能和主体能动性得到提升。以上只是一个粗浅的实践方法设计与分析,难免挂一漏万,但这种以科学实践教学来推动人文素养的养成也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尝试。

5.结论

随着高校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学生人文教育也必将越来越受关注,如何真正实现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提高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将成为高校教育现阶段的重点问题。科技教育中人文思想往往容易为教育者所忽视,在填鸭式的教育之后发现事倍功半。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仅是让人认识历史,了解文化,更重要的是一种对受教育者人性中自身价值的实现,一种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计算机的实验教学要求学习者认真完成每一步操作,努力探索一种新的实践方法,追寻最终的正确的实验结果。这正与发挥人的自由自主精神,不断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理想的人文精神相吻合。本文提出在计算机实践教学过程中将人文思想、人文素养有意识地融入到具体的操作与设计中来,这样的实践模式避免了学生已有偏见的误导,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同时使受教育者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完善自己人格,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有序向上的社会。

[1]侯端正.浅谈计算机中心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J].昌吉学院学报,2002,(12):88-89.

[2]张涛,尹孟嘉.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与探索[J].福建电脑,2007,8:187,205

[3]屈赟,张文静,郑娜.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15(2):106-107,110.

[4]李郁峰,陈念年.建设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培养应用型人才[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8):172-174.

[5]温武,黄立胜,郭旭鸣,丘凯伦.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100-103.

[6]张涛,计算机实验教学中人文思想的融入[J].实验室科学,2007,8:187-205.

[7]李小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4:3.

[8]杨明泽,高校计算机教学中人文教育培养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4:193.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ities in the Computer Practice Teaching

Zhang Tao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Xiaogan 43200,Hubei)

Computer is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cience,while experiment is the important and basic part of computer learning. The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human-oriented,starting from the objective phenomenon and following the objective law,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need of teaching.This paper takes the computer practice teaching as foothold,digs the humanistic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practice,and explores how to integrate the humanistic thoughts in the computer experiment teaching,so as to build a positive interaction thought platform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to promote students' humanities manners.

computer experiment teaching;humanistic;teaching reform

张涛,男,河北保定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应用。

湖北工程学院2011年度教学立项,项目编号:2011037。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