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军
(广东警官学院警体部,广东广州 510230)
皮划艇是奥运会金牌大户之一,共16枚金牌,其中皮划艇静水项目12枚。中国皮划艇运动的开展已有50年历史,皮划艇运动的发展历经周折,整体发展轨迹为波浪式上升。近年来,通过认真探索先进科学技术和训练方法,使运动员的成绩得以迅速提高,部分项目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皮划艇运动在人员、规模和普及程度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北京奥运会,女子四人双桨实现中国赛艇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杨文军和孟关良则延续了皮划艇在雅典奥运会创造的辉煌。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皮划艇军团“全军覆没”,战绩的确有些不尽如人意。中心领导说水上项目在伦敦奥运会上的表现和成绩,与中国队现在整体的实际情况还是基本相符的,这证明了我国皮划艇运动与世界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还是欧洲国家。(见表1)
表1 伦敦奥运会皮划艇奖牌分布榜
通过对中外皮划艇最好成绩的系列比较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皮划艇项目训练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过多关注多人配艇的训练,忽视个人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对有氧耐力训练在皮划艇多种竞速能力的基础作用,以及对皮划艇运动员其它运动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造成我国选手专项耐力水平低下;对皮划艇划桨技术感觉及划船效果关注不够,我们更多依靠上肢的皮划艇技术理念,与蹬腿、送髋、转体的皮划艇划桨技术理念有较大差距,导致我国选手的每桨功率和每桨船艇前进距离与国外优秀选手有较大差距。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皮划艇运动的发展存在着较多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成绩提高也存在着较大的空间。
在我国皮划艇运动的所有资源和矛盾中,教练员人才缺乏是核心矛盾。我国皮划艇从业人员(教练员、体育科技和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能够满足我国皮划艇运动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金牌突破的需要,是目前阻碍我们实现突破的核心矛盾。
目前我国皮划艇教练员个体所具有的科技知识和专业教学能力与我国皮划艇运动实现奥运会金牌突破需要的教练员群体所必须承有的多学科科技知识、教练能力、教练艺术有较大差距。
几年来从事皮划艇运动的教练员初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教练员队伍,这些教练员长期工作在第一线,为我国皮划艇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通过各种专业技术岗位培训,使其中部分行伍出身的教练员素质和专业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一些年轻教练员没有受到良好的系统高等教育,缺乏体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和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影响了我国皮划艇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成功的赛前调整应该是能准确地掌握超量恢复的原理,使运动员机能水平保持在最佳竞技状态。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行调整,只有通过调整(而且是充分的调整)才能缓解由于长时间持续大运动量训练而积累的疲劳,使体力得到恢复,从而收获到比持续训练中更为理想的成绩。这是在持续大运动量训练中不进行调整,直接参加比赛的做法所不能比的。因而,赛前调整不能因训练方法的改变而被减免掉,相反应对如何掌握调整时间的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伦敦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的比赛中,中国组合不但未能卫冕,甚至无缘奖牌。我们的队员本来挺有信心的,想在这次比赛中再创造一个奇迹。没有想到对手的实力会这么强,大家已经尽力了,但差距还是很大。但是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皮划艇队的训练存在一个相当大的短板,就是在赛前训练和状态调整方面仍存在差距。
在中国的主要体育科技期刊中,有关皮划艇项目的科研文献极少。国家体育总局的委管课题也较少涉及皮划艇运动项目。加之,教练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较差,使得多年来,我国皮划艇的运动训练一直停留在经验训练阶段,没有依托科技形成我国特色的皮划艇运动的系统的训练指导思想和训练科学方法体系。
与我国其它优势项目相比,长期制约中国皮划艇运动发展的关键是我们没有在项目发展战略、训练与竞赛体制和国家队选拔、训练三个层次进行综合的、系统的体系构建工作。即缺乏进行中国皮划艇运动体系制胜、战略制胜和创新制胜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换言之,就是我国皮划艇运动一直缺乏在深入研究项目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当代社会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优秀成果,通过探索与实践、提高与创新,构建起体系完整、结构系统、研究深入、操作性强的中国皮划艇科学化训练理论与实践体系。
改革开放以后,皮划艇运动有较快发展,竞技水平也有较快提高。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市及解放军、行业体协等设置了皮划艇项目并参加全国竞赛,部分省市建立了三级训练体系。但一线运动员总数不足500人,二三线运动员800人左右,在青少年中没有普及这项运动。
加强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的目标管理和项目管理,从过去“项目部、运动队分离”向“部、队合一”训练竞赛管理模式的转化。确立奥运夺金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进度训练和管理计划,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诊断,通过反馈的信息进行系统性调节。
充分发挥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优势,想尽办法落实全国一盘棋的项目发展指导思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继承我国体育界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国家队的榜样和尖刀班作用,依托科技进步,贯彻战略制胜、人才制胜、科教制胜和体系制胜、创新制胜的中国皮划艇突破构想,认真落实“一个核心”、“两个机制”、“三个保证”、“四个狠抓”的中国皮划艇管理模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皮划艇科学化训练、竞赛体系。
运行模式: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举国体制,从科学化训练需要出发,统一组织攻关科研课题,采取集约化运行模式。不仅要实现运动成绩的大幅度提高,而且还要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聘用世界皮划艇运动强国(德国、匈牙利、加拿大等)的教练来华执教国家队,配备两至三名国内有潜力的年轻教练协助其开展工作,全面了解、学习和借鉴世界皮划艇运动的先进训练理念和方法,为构建中国皮划艇运动专项训练体系奠定基础。同时,邀请外国强队或优秀运动员来华共同训练,以便帮助我国运动员尽快找到正确的技术感觉和提高训练能力。
目前,静水项目澳大利亚人马丁和俄罗斯人维克多分别担任女子皮艇组主教练和男子划艇组主教练;激流回旋项目法国人拉米·维克多担任男子双人划艇主教练。通过竞聘让中心了解教练员对项目及运动员的熟悉程度,这给里约奥运周期的备战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静水和激流回旋两个项目的国家队已经集中,开始为备战2014年釜山亚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进行冬训。
实施竞赛制度改革,建立年度分站赛制度,形成一年四站比赛;建立全国运动会周期席位制,将参加全运会的席位分布到每年的年度比赛中;加大各地在备战全运会过程中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式,改变集中投资为多年持续投资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在年度成人和青少年比赛中增设长距离项目比赛,改变过去以短距离为主的比赛项目,利用竞赛的杠杆作用落实训练指导思想。
在城市运动会上增设项目的比赛,调动和吸引更多地区、更多单位和更多的运动员参加皮划艇青少年比赛;组织全国春季冠军赛和锦标赛及秋季冠军赛,营造更好的竞争氛围和实战环境;利用全国性的多赛制制订程序化参赛模式,提高参赛的科学计划水平,为参加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作好准备。
图 运动员运动目标营养状态诊断与监测系统
围绕专项训练,全面展开系统的目标性营养干预,初步建立动态的国家优秀皮划艇运动员目标营养状态的监测数据库;围绕重大比赛及奥运选拔赛前后的身体和营养状况作重点监控,检验实战时强烈应激下运动员的营养措施与实战能力和身体各系统机能的反应,为比赛时体能的最佳状态的营养调控提供参考;初步建立优秀皮划艇运动员目标营养状态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和网站,加快信息的传递和经验的交流。
皮划艇运动员目标营养状态诊断和监测软件系统的研究与建立,必须围绕组成营养状态的主要成分进行,同时考虑到其它的影响因素和必要条件,方能实现科学、全面、综合的诊断,进而实施监测。为此,研究需建立由若干子系统所组成的大系统(见图),进一步数据库的分布、功能网站的布局也主要是基于这个系统,并通过此系统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本系统的建立将大大加快优秀皮划艇运动员训练科学化的进程,提高训练质量和效果,为实现"奥运争光计划纲要"提供科技保证。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潜在的社会效益也将是巨大的。
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的技术水准与世界的差距是巨大的,仅仅就技术而言我们就很难具备与世界高水平抗衡的能力,因此,技术的训练科学化是摆在我国皮划艇界的一件大事。技术问题的主要症结是源于对技术生物学原理的匮乏和技术教学的方法不当,技术攻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文献、与国外著名教练的交流和对大赛比赛录像剖析,提炼、概括当代世界优秀皮划艇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测试仪器对我国不同项目优秀皮划艇运动员的全程技术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的测试和分析,找出目前我国优秀运动员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技术合理化和技术训练科学化的解剖学研究;重点是提出符合中国运动员形态特征和生物力学特征的技术模型;进行水上高强度训练情况下技术关键环节的研究;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设计运动员技术改进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优选;优选方案运用于技术训练实践,比对一般性模型进行运动员的个性化技术改进;多人艇技术的组合效应生物力学分析和实战模型的研究。优秀皮划艇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合理结构的研究;皮划艇运动员一桨功率的研究。
随着竞技体育的极值化,单一手段和方法的生物学改造是十分浮浅的,需要利用丰富训练手段和不同的负荷强度组合来进行深入的、全面的、综合性改造过程,这是竞技状态形成和巩固的强力手段,由于竞赛频次的增加,需要从全新的视角来分析竞技状态形成的新规律和新机制。所以,多种负荷手段实施效益化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实现金牌的实践意义,拟从几个方面进行攻关:
系统归纳总结世界范围内的皮划艇负荷方法手段的结构体系;对高强度有氧训练方法体系的研究,提出不同训练阶段和不同训练年龄的组合性方法;探索高密度竞赛条件下竞技状态形成、保持、提高的规律和方法学支持系统的研究;进行主导性大赛竞技状态形成的立体化准备模式的研究。
水上中心2013首次举办了全国性皮划艇激流回旋青少年训练营,共有来自全国10个省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07名运动员、教练员及科研管理人员参加了集训。通过训练,使参训运动员不仅在专项基本能力和专项基本技术方面有很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对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专项理论知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竞技能力的快速提高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2014年各省市队伍会更重视青少年的培养。目前中心有三个后备人才基地,分别在四川米易、贵州下司和广东河源,这对于青少年培养很有帮助。
皮划艇静水项目也在今年7月对各省市皮划艇项目的规模、基础建设、竞赛组织、竞技水平、教练员队伍、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研,并成文《皮划艇静水项目后备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已上报总局。加大我国皮划艇项目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是水上中心的重点工作。国家队体系更加合理,我国皮划艇项目发展前景利好。在2016年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争金夺银,为我国皮划艇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崔大林.皮划艇项目训练科学化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2)
[2]曹景伟,等.皮划艇项目短期内实现奥运金牌零突破的系统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
[3]焦飞舟,李旭光.国内外皮划艇项目最好成绩比较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2(1)
[4]严石.伦敦奥运会皮划艇单人艇决赛成绩分析及其启示[J]. 湖北体育科技,2013(5)
[5]张博.我国皮划艇激流回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2(4)
[6]陈树武,薛亮.对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国内外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1(6)
[7]邵玉萍,徐尊华.皮划艇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视角——核心稳定性训练[J].四川体育科学,2013(3)
[8]冼傍娣.皮划艇科学训练管理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
[9]刘爱杰,袁守龙,等.我国皮划艇科学训练的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6)
[10]刘爱杰.雅典奥运会我国皮划艇实现历史性突破的核心启迪[J].山东体育学学报,2005(2)
[11]许应荣.第28届奥运会中国皮划艇比赛状况及未来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学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