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有才口述 岑德杰整理
梧州第一桥
——桂江一桥建设略记
范有才口述 岑德杰整理
桂江一桥举行通车典礼时的热闹场面
1969年10月,历时3年的梧州桂江一桥竣工通车。这条横跨桂江、飞架梧州东西区的桥梁,结束了梧州无桥的历史,开创了梧州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它为梧州经济和交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至今这座历经了四十多个春秋的大桥依然坚实,成为梧州人民力创优质工程的象征。
1969年以前,梧州的交通十分落后,河东区和河西区的交通往来靠一条用几十条小木船连接辅设而成的,只有几米宽的木板桥——抚河浮桥,或是靠乘船往返。每到洪水暴涨时节,抚河急流冲击,浮桥也得撤离疏洪。这时候工厂企业不能正常开工,群众的生产生活也受很大影响。因此,梧州人民都十分盼望能建造一条稳固的大桥。每年的人代会,代表提出的关于建桥的议案不少。
“四清”运动开始后,市委的主要领导带队去南宁搞试点,我也是工作队的成员之一。当时的梧州市委书记梁成业在南宁汽车总站蹲点搞“四清”时,与我谈过他的建桥思路,并有意识地将我安排在区交通厅设计院,一边搞“四清”工作,一边进行建桥、铺路的勘测考察活动。“四清”试点工作结束后,市委任命我为市城建局副局长。
1966年春,梧州成立了梧州大桥筹备处,我兼任筹备处主任。全市人民对建梧州大桥的热情和积极性十分高涨,当时市营造厂的副厂长宋平,写了一封血书给市委副书记王延福,表示要求参加大桥建设的决心,因而宋平被任命为筹备处副主任。在筹备建桥过程中,市委曾开过多次会议进行研究,提出过多个建桥方案:一是建石拱桥。石桥原材料不缺,施工技术简单,自己能够做,但运输量大,建桥设备不落实。二是建铁索桥。梧州桂江两岸都在高山坡,架设铁索桥是个好办法,施工也方便,但使用的钢材量大,不容易解决。三是建钢筋混凝土桥。这桥当时已是主要桥型,但耗钢材也多,投入资金大,中央和自治区是不可能批准的。
我那时因为接触桥梁机会多,特别是对新型的双拱桥,思想上已开始酝酿了,而自治区交通厅设计院大桥组的行家们也向我推荐这类桥型。这种桥型已被交通部总结推广,我区已在红水河都安洪渡建了一条长跨双曲拱桥,且南宁市郊水塘江正在兴建一条50米跨度的双曲拱桥。这种桥型既节约资金,又节约钢材,因此我提出要建双拱桥的建议。当时建桥总投资300万元以下的,可由省一级审批,300万元以上的须经国务院批准。根据梧州市当时的经济情况,建桥的造价投资只能低于300万元。
市委经过认真反复讨论后,一致通过采用双曲拱桥桥型方案,由自治区交通厅设计院负责大桥图纸的勘测设计。大桥设计图纸从勘测、设计到最后图纸的逐级审核通过,前后用了约三个月的时间。当时南宁已建成的邕江大桥,受到某些领导的批评,认为搞得过宽,因此设计梧州市桂江一桥时有一定的思想顾虑。最初设计人员设想的桥宽是9.5米,我提出9.5米太窄,不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最终争取到设计桥宽为14.5米。
正当设计方案上报自治区计委审批之际,传来了南宁市郊水塘江刚建成正在拆棚架的一座仅两墩50米跨度的双曲拱桥,出现坍塌压死人的消息。这给大桥的建设敲了警钟,也给大桥的设计和建设者们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
我亲自带人到南宁事发处深入调查了解坍塌的原因,弄清楚坍塌完全是由于桥墩施工基础质量差的原因造成,与桥型及其他没有关系。我向市委常委详细汇报了调查的情况后,最后市委常委统一了意见,坚定了建桥的信心。
1966年的9月份,自治区计委批准了梧州市建桥方案。为筹集建桥的资金,我再次上南宁请示当时的自治区计委主任何忌,由于1966年项目计划已安排完,何忌主任答应一定在1967年的计划给予安排,并建议梧州大桥先借钱动工。
得到区计委的承诺后,经市委同意,梧州大桥筹备处向郊区政府借支了50万元,于1966年10月份开始动工建设桂江一桥,并成立了大桥建设指挥部。当时的副市长杨林亲任指挥长,我和宋平任副指挥长。大桥由本地施工队进行施工,城建系统的尹家骥、严立民、黎林等工程师,自始至终一直在工地指挥施工。
大桥施工时,时值“文革”两派武斗期间,一度影响大桥的施工,后由当时的“支左”部队和“抓促指挥部”出面与两派协商,从不影响大桥的施工建设大局出发,两派约定不在大桥的施工场地搞武斗。因此,这段时间大桥的正常施工基本得以保证。
总长470米的大桥,从1966年10月24日开工到1969年9月30日竣工通车,工程总决算为264.5万元,历时整整三年。全市共有23万多人次参加大桥工地的义务劳动,还有人为此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责任编辑:傅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