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2014-03-13 00:47张大华
语文天地 2014年8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因材施教审题

张大华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往往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命题统一,指导统一,批改标准统一,评讲统一。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挥,而且泯灭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分层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作文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现有的作文水平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再根据不同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对作文的兴趣程度进行因材施教,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作文需要分层教学的原因

1.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

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存在差异,有的学生语言天赋比较高,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能得体、清晰、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往往词不达意,语言啰唆,思路不清,遣词造句能力比较差。

2.素材积累的差异

有些学生不仅喜欢阅读语文课本,还广泛阅读各种课外书籍,并且善于观察生活,是生活的有心人。这样的学生写作时只要调动脑海中的资料便能做到信手拈来,下笔千言。而有些学生天生不喜欢阅读,或者阅读时只追求情节的趣味性而不注重语句、材料的积累,他们拿到文题后愁眉苦脸、绞尽脑汁也无从下笔。

3.学生教育环境的差异

城镇学生作文能力大多明显强于农村学生,重点学校的学生作文能力强于非重点学校的学生,来自教学能力较强的语文老师班级的学生,作文能力强于教学死板僵硬的教师的学生。另外,家庭环境的教育也存在差异。有的家长鼓励孩子阅读、写作,而有的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语文学习,注重数学和英语的补习、培训。

二、多维分层,是教学的主要特征

1.学生分层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写作档案除了存留学生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以外,还应有关于学生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及典型案例分析的记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只有建立档案,老师才能对全班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有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组,A组是按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即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B组是按略高于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即作文能力一般的学生,C组是按较高要求(能发挥学生特长)进行教学的学生即作文能力较强的优良生。学生分组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学习情况及时调整。

2.目标分层

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所确定的目标也应该是不同的。优良生的作文能力较强,往往能够流利的叙事,因此,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中心明确、语句的通顺、条理清楚的基础上,而应鼓励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鼓励他们将视野投向更广阔的天地,要求他们的作文有新的立意、新的构思、新的材料。跟优良生相比,中等生的作文能力明显较弱,对他们的作文目标要求做到文从字顺,表达清楚,中心明确,结构合理,有真情实感,然后在此基础上再逐渐提高要求。对那些基础很差的学生,只要他们能够正确的组织好句子、语段,少写错别字,少出现病句,能写出基本框架,有明确主题,能让老师或其他同学看懂或明白。

3.因层指导

(1)选材分层指导。三组学生对作文取材的把握能力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A组同学审题、取材能力强,写作前不宜多加辅导,否则会束缚他们的思路,而B、C两组的学生往往审题模糊,思路狭隘,取材陈旧,对于这两组学生宜通过集中指导引导其审题、取材,先求切题,再求新颖。

(2)写作分层指导。通常在写作时可以这样去做:由A组学生先行自主完成写作任务,教师批阅后挑选1~2篇评讲。评讲有两个目标:一是面对B、C两组,通过范文具体指导本次习作的要求如何落实;二是针对A组学生,在谋篇布局、取材立意、语言文采等方面进行指导。这样的指导,三组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所获。

(3)修改分层指导。A组学生先写目的就是要发挥他们的示范和榜样作用,他们的作文可以在组内讨论,自改、互改相结合。B组学生请A组学生协助修改并提出意见,C组学生由教师面批个别辅导。这样既锻炼优良生的修改能力,提高其理性认识水平,又利于针对薄弱学生重点突破,在培优辅差上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4.评价分层

对学生作文结果的评价要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达成的要求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而在同层次的学生中,只要他肯努力,有进步,就能得到很高评价。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一个极重要的评价方法不能忽视,那就是在一定阶段内作文水平进步大的同学,要及时调整组别,这样的调整,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极大的。

实践证明,因材施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因材施教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三招”学会审题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七分审题三分做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