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涛
我对比特币的关注至少要追溯到2010年。那时,我刚开始研究技术公益。作为互联网的信仰者,我一直在思考互联网究竟如何改变未来。
从媒体角度看,我们看到颠覆的是速度,改变的是渠道,自媒体前所未有地登上历史舞台;从电商角度看,我们看到颠覆的是渠道,改变和创新的是物流,速度带来商业模式的变化和洗牌。
但传统的国家治理并没有发生变化,国家的信用依然坚挺,最核心的金融货币依然掌握在国家和金融企业手中。而比特币的模式和游戏规则则会给互联网模式的信仰者以极大的兴趣和信心,相信互联网最终会席卷一切,完成世界范围的去中心化。特别是基于出现了挑战美元地位的非国家电子货币的可能,更让身边不少中国互联网的从业者为之着迷。
然而,投机实在来得太快了。从今年下半年快速涨到250美金后暴跌引发的关注开始,国内出现了比特币的热潮。
刚开始,我也是兴致盎然,特别是因长期关注网络安全犯罪取证,我特别关注涉及互联网金融的跨国攻击,所以对于可能危及比特币发展的活动特别警惕,常常在半夜还泡在一些国外的黑客聊天室。
很快,我就发现中国人疯炒比特币成为国外掘金黑客的热门话题。身边以及行业内不少高管、土豪热衷特热炒币。但各方面原因导致的算力疯涨使挖矿成了不划算的行为,结合我对比特币分布了解的情况,看到大量人民币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转入境外购买还不具备稳定支付的比特币后,我开始倍感焦虑。
2013年11月20日,我在微博上第一次公开发出这样的警示:比特币又一轮癫痫,凸显智慧与疯狂之间诡异的博弈,简单的完美总被贪婪和伪土豪席卷。今年的圣诞夜,可能会如互联网那波泡沫海啸的前夜,巨额资金“外流”以及传销团伙虎视眈眈的阴影之下,难免会有“专家”拍案惊起。互联网信仰者,请看好你们的钱包!借贷投机者,请保留附图广告。
我本是一个坚定的比特币持有者和信仰者,但在11月24日BTCCHINA被俄罗斯黑客脱库以及巨额比特币抛出的大单被曝光,加上29日比特币被炒至黄金价格,我也终于觉得无法再忍受这样的爆炒对比特币造成的伤害了,所以选择决然离场—要知道,我本将比特币看作一场伟大实验,准备用20年时间等候世界大同梦想的到来。
果然,12月初起,继中国监管部门出台《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否认比特币是货币之后,欧洲银行业管理局、印尼央行和挪威政府相继发出对比特币的风险警告,比特币价格迅速从高位回落40%以上。
必须承认,对于货币,我们的确不能拘泥于历史的束缚,尤其在这个互联网金融已经开始,资讯科技浪潮正在快速浸泡一切传统的时代,货币的突破,也许才是互联网去中心化超越国家意志的真正开始。
所以,理解比特币,需要理解货币;而理解货币,则需要逐步摆脱传统理论的表述形式,穿过时代,触摸货币的精神实质。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银行卡和信用卡的出现,以及电子支付的普及,纸币的使用日益减少。虽然“币”不会灭亡,但以“纸”为媒的局限却日益凸显,纸币退出历史舞台已成必然趋势。
而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跨国界经济活动渐趋频繁,但以国家信用为背书的纸币却不是超主权的,受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货币汇率波动剧烈且频繁,货币稳定性由于主权的差异性存在而受到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本只是黑客和极客青睐的比特币的出现让人振奋。
但是,比特币不仅现在不是货币,未来进化为货币的可能性也正由于当下的炒作而受到致命打击。
就普及性而言,绝大多数人连比特币是什么都不知道,更遑论普及了,而比特币价格被炒得过高,算力增长太快,导致现在购买矿机挖矿不足以支付矿机和电费成本,比特币的各种支付实现大多只是噱头,甚至被虚假解读(比如所谓加拿大开通比特币ATM提款机不过是一家公司将比特币的线上交易做成了一台线下的类ATM机的试验品而已)。
就稳定性而言,比特币也缺乏必要的监管以及对炒作的抑制手段,比特币价格高起高落,完全不具备价值表征和财富储藏的作用,围绕比特币的创业团队热衷开办交易所而不是致力于支付。同时,美国联邦调查局因为“丝绸之路案件”而成为拥有价值最大的比特币钱包,也是对比特币超越主权货币的梦想的巨大讽刺。
有人把比特币比喻成宫崎骏动画片《千里千寻》里的无脸男:他是个妖怪,他没有脸。
最初,无脸男性格内向单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可怕,但其实他内心善良。他希望交到朋友,得到别人的认可。不过无脸男不会说话,所以没人喜欢他。此时的无脸男,就和早期的比特币一样:中本聪创造出了比特币,可是没人关心,没人知道,他想让更多人认可比特币,怎么办?无脸男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给别人提供“金子”。比特币同样如此,它放弃了纯真,走向了商业化,成立了第一家比特币交易所mtgox,而比特币创立者中本聪也从此消失了。
但无脸男发现,别人对他的尊敬和追捧都是假的,他们真正关心的只是他手里变出来的金子,于是无脸男就把这些人全部吃了下去。有趣的是,被无脸男吃下去的人,竟然开始帮无脸男去“忽悠”新人了。
无脸男的隐喻也许恰恰真的是比特币的现实,某些早期的比特币参与者纷纷站出来忽悠新人入场,他们不再挖矿,而是热衷以“增强流通性”的名义开交易所或者替人买卖赚手续费,他们知道这是让比特币价格上涨的唯一办法。此时,他们的利益已经和比特币绑在了一起。
无脸男吃掉了无数人和食物,逐渐从一个小妖怪,变成了体型庞大的巨型妖怪,为了吃到更多食物,他变出了更多的金子。而比特币从最初几千万的盘子,变成现在几百亿的盘子,随着系统体积的增大,比特币的各类交易摩擦费用也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他要“吃”下去更多的下家才能维持正常运转。如果没有下家入场,这套游戏就难以为继了,而恰恰这时候,中国的各路神仙大师纷纷出现了。一个城乡差异巨大,实体经济面临转型,外汇尚有管制的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却快速成为了比特币最大的交易市场。
无脸男变出来的金子其实都是他的障眼法,本质是没有价值的“泥巴”。而至少在目前,比特币所提供给你的回报也是一种障眼法,你赚到的钱,本质是下家给你的,不是比特币给你的。
比特币目前最大的价值,就是比特币发行结束后,如果成为货币,在满足世界货币总量需求下,其价格可以满足国人“一夜暴富”的幻想,这还真比庞氏骗局不知高明了多少—这也是吸引他们入场的最有效办法。
所以,可能的一个悲催事实是,比特币被热炒,只是人们对纸币失望的一种另类表现。今天的信用货币体系的确需要加强货币节操和内在约束,但由此对比特币的货币进化寄予厚望,未免有些不切实际。
我相信,比特币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世界大同之梦的快速实现和互联网赌徒的狂欢,而是让站在进化前夜的人们在危机混乱中看清货币改革和互联网金融的方向—正视互联网金融取代传统金融的挑战、削弱霸权货币的体系影响、尊重微观群体的货币权力、满足信息时代的货币需求、体现平等多元的货币精神。
也正因如此,无论未来比特币如何演绎,比特币带来的寓意和启迪也不会随之消亡,互联网和人类文明结合的“世纪婴儿”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发出她的第一声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