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亚华
摘要: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流动的增加,我国大量少数民族离开民族地区流向大中型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缺失问题日益突出,并引发其心理健康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民族教育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为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健康成长,应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让更多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在当地就业,减少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子女的发生率;政府在少数民族流入城市应多设立民族中小学校和民族班;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所在学校、社区和村委会乃至整个社会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
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教育缺失;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2-0076-03
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传统社会的封闭状态,加速了整个社会的人口流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流动也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无论是少数民族地区城镇无业人口,还是少数民族农业人口,他们纷纷离开家乡向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寻找新的发展机会。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范围逐渐扩大到东南沿海地区和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深圳等经济文化发达的大城市。以北京为例,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北京市的外来少数民族迁入人口为32701人,占北京市总人口的0.3%。①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的外来少数民族已增至206169人,是1990年外来少数民族人口的6.3倍,外来少数民族人口数远远高于10年前。②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北京打工、经商的少数民族人口又比2000年增加近5倍。据有关专家调查,在来北京打工经商的人员中有1/10是少数民族。本文将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缺失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出现的问题
少数民族向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与汉族流动有所不同,他们所经历的困难远大于汉族人口。除了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外,他们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子女教育问题,而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给流动人口家庭造成了困扰,也给流入城市社会和流出地学校带来了困扰。少数民族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普遍面临教育缺失的问题。
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当前,无论是汉族地区还是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普遍引起社会的担忧。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向外流动时存在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同时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往往在流入地很难找到供孩子上学的合适的民族中小学校,因而他们大多数把孩子留在家乡,从而造成民族地区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2006年,共青团贵州省委组织课题组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调研,调查发现:贵州省部分农村15岁以下的儿童中,有近一半是留守儿童,且留守儿童人数呈增加趋势。吉林省延边地区的留守儿童人数同样惊人。据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妇联统计,截至2007年5月,该州6市2县共有外出务工人员99180人,其中有子女的打工人口为44518人;共有留守儿童31405人,其中父母在国外的留守儿童有21470人,在国内的有9935人;农村留守儿童有15441人,城市留守儿童有15964人。这些没有父母照顾的留守子女,主要由家里的老人或其他亲属托管。据贵州民族学院何彪教授、吴晓萍教授对黔东南地区留守儿童所做的调查显示,在贵州省8个村寨中的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指祖辈监护,主要由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的占66%、单亲监护的占14%,上代监护(指由孩子的亲戚、邻居等抚养)的占13%、同辈监护(指由哥哥、姐姐抚养或自我监护)的占7%。无论是老人还是亲戚,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效果不佳,孩子一般把老人的话当成耳旁风,其他亲属也往往只管孩子的衣食住行。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在失去了父母的呵护和关爱的同时,也失去了父母的管教和示范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些留守儿童作业没人过问,是否按时上学也无人问津,他们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业成绩下降,屡遭老师批评,结果是这些孩子普遍产生厌学情绪,逃学、与老师对抗成为他们的常事,还有的孩子甚至在学校打架斗殴,破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近年来,民族地区中小学校辍学率升高的原因多数不是孩子缴不起学费,而是一些留守儿童因为家庭教育缺失,无心学习,学业倒退。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性、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场所,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时间最长、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实践证明,留守儿童失去正常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的关心,仅靠学校一方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在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都容易导致孩子教育出现问题,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除了留守儿童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因在家乡无人照顾而随父母流动,成为随迁子女。这些孩子每天都有一定时间与父母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父母对孩子生活的担忧,但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很难在流入地区找到一所适合就读的本民族学校,“无书可读、无学可上”成为这部分孩子的一个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目前的户籍制度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产生不利影响。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城市的基础教育由市政府负责,农村的则由县、乡负责,适龄儿童按照规定只能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尽管一些城市如北京已经放宽了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可以享受当地孩子同等待遇,但大多数城市还是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严格设限,多数民族中小学不招收流动人口子女。这给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设置了障碍。第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分散居住的现实状况导致城市对其子女的教育管理不够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出少数民族聚居区后,分散居住在不同的城市。在这些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中,政府专门为少数民族举办的学校为数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需求,其他中小城市更难以提供相应的教育条件。这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愿望差异很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希望子女进入与自身文化背景类似的能够传授本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学校学习,但他们在流入城市找不到适合孩子的本民族学校或民族班。第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没有能力为子女入学提供高额赞助费、借读费。在一些城市,有个别少数民族的民办学校不设户籍限制,但招收流动人口子女要收取大量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大多属于低收入群体,他们的收入主要用来维持其基本生活,他们很难有能力为孩子的教育进行较大投资,高额的学费只能令这些普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望而却步。基于以上多种因素,这些随迁子女入学无门,辍学在家,小小年纪就随父母做小生意或打工。这种状况必然导致少数民族下一代的文化素质不能提高,生活质量下降,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命运也难以改变。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缺失引发的问题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缺失给这些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带来了心理健康等一系列问题,有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甚至走向了犯罪。
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离开父母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有的甚至仅仅是兄弟姊妹在一起相依为命而没有任何监护人照看。他们缺乏父母的呵护和照顾,在心理健康上存在很多问题。他们无法理解父母的离开,寄人篱下、孤独失落、被父母遗弃的感觉时常困扰着孩子幼小的心灵。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教育和关爱,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的孩子变得孤僻、冷漠、忧郁、自卑、脾气暴躁、没有礼貌,与其他亲属、同学、老师关系紧张,有的甚至变得仇恨父母、仇恨社会、仇视他人。雷瑾在贵州省进行访谈调查发现,有近1/3的留守儿童以为父母抛弃了他们,性情变得孤僻,与其他孩童在一起时会感到自卑,认为别人都看不起他们,嘲笑他们。③
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以及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留守儿童长期不能与父母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和照顾,缺乏稳定和谐的家庭关爱,不但与父母的感情变得疏远,而且一部分留守儿童还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和心理障碍等精神疾病,从而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更多的伤害。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虽然跟随父母一起生活,能够享受完整的家庭生活,没有被父母遗弃的那种感觉,但是他们却遭遇到了跨文化不适应的心理问题。他们被迫从熟悉的民族文化环境中突然进入另一个非常陌生的文化环境中生活并接受教育,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冲突使他们无所适从。
他们在流入城市没有条件进入单一的民族学校或民族班就读,大多数不得不选择普通中小学接受教育,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有很大差异。所以,他们往往被同学们视为新鲜事物或异类而被边缘化。有的少数民族子女不会讲汉语或汉语表达能力较差,无法与老师、同学沟通,听不懂课程内容,从而导致其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成绩很差,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这种心理和文化上的不适应,使一部分随迁子女产生心理扭曲,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辍学子女不健康行为及犯罪问题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辍学子女的不健康行为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严重伤害。从上面所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随迁子女,都很难获得正常的教育,他们面临的不是家庭教育缺失就是学校教育中断,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就业以及整个人生来说都是重要缺憾。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缺失将使得他们在未来很难改变命运,没有上升到中上层社会的更大空间。但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大量辍学对他们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非常不利。作为未成年人,他们理应在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但是他们大量辍学,其生活状态堪忧。一些孩子在家无所事事,又不到务工年龄,忙于打工和做生意的父母没有时间照管他们,他们只好流入社会,有的离开父母到别的城市打工,有的在社会上混日子。在没有成人监护的情况下,他们小小年纪目睹了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心理受到刺激或打击,产生一些不健康思想。有的受坏人引诱吸毒,有的染上了传染病或慢性疾病,有的女童被拐卖或参与卖淫,他们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崔文香等对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儿童普遍出现不良饮食行为、步行违规行为、骑车违规行为、不安全游泳行为、自杀倾向及自杀行为、网络成瘾行为、不健康性行为等。④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辍学子女犯罪问题给流入城市带来困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无论是在家乡或在流入地辍学后出现的身心健康问题不仅困扰着他们的家庭,而且由此产生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也困扰着所流入的城市。20世纪8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打工者和经商人员遍布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到2000年后,这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子女很多已经长大成人。这些人在辍学后过早涉入社会,虽然其中大部分人通过打工经商稳定下来,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误入歧途,他们或不辨是非,或仇恨社会,或被生活所迫,或被坏人利用,加入犯罪团伙而不能自拔。据调查,在山西太原、河南商丘等地,在一些由新疆少数民族辍学少年组成的盗窃团伙成员中,其最大的不过18岁,最小的仅有几岁。他们分布在商场、市场、街头巷尾和马路两边,扎行人自行车胎、抢包、抢钱,有的甚至持凶器抢劫。还有一些辍学少年在流入城市打架斗殴、行凶伤人,对流入城市的社会治安造成威胁。
三、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由于少数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比不高,与汉族流动人口相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数不多,但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及其相关问题却不容忽视。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将成为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极大隐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致力于问题的解决。
1.国家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通过招商引资和民族地区政府投资以及国家财政开发性扶贫支持等办法,在民族地区多创办与当地经济、文化优势相适应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并对少数民族农民进行各种职业技术培训,吸引少数民族劳动力在当地就业。少数民族劳动人口如果能在本地打工就业,获得收入,改善生活境遇,一般就不会再把孩子舍弃在家或拖儿带女外出打工经商。他们就可以给孩子一个稳定、温暖的家庭生活,使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不缺失,让孩子安心在学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学业成就,减少心理健康问题和中小学生辍学率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通过发展民族经济减少民族地区劳动力人口流动,是有效解决留守儿童与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及相关社会问题的治本之策。
2.政府部门要重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城市政府应对少数民族流入城市人口加强管理,特别要及时做好义务教育适龄儿童登记工作,统一管理,根据登记人数,在就近的公办中小学增设民族班或单一民族班,对少数民族子女入学取消户籍限制和赞助费、借读费等,让他们真正享受拥有流入城市户籍人口子女的同等入学待遇,保障他们平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3.学校、社区和村委会对少数民族留守儿童要多关心
当地政府和学校要多设立针对留守儿童的爱心组织,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和关爱,帮助他们学会理解父母、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通过勤奋学习来改变命运。学校和教师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下降不要歧视或漠视,应该多鼓励、多帮助,做好他们的心理辅导工作,让这些留守儿童感觉学校就是他们的家,老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同学就是他们的兄弟姐妹,让他们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4.全社会都要关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和心理问题
随迁子女所在的普通学校也要关心少数民族学生,尊重他们的文化和生活习惯,主动耐心地教授他们汉语,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学校还要发动全体同学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各种帮助,鼓励他们大胆参加集体活动、学会和其他同学做朋友,在集体活动中,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沟通过程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逐渐融入主流文化,从而达到降低随迁子女辍学率的目的。
注释
①王春玲:《新时期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4页。
②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司:《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458页。
③雷瑾:《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心理问题和现象》,《生活教育》2010年第5期。
④崔文香、杨丽慧、徐大成、赵红姬:《延边地区农村留守人口存在的健康问题及对策分析》,《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第2期。
责任编辑:浩淼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