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孩子
本期嘉宾:曹洁
资深心理治疗师,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师。创办儿童教育机构,致力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在儿童心智测评、亲子关系等方面有丰富经验,长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育儿沙龙、亲子讲座和夫妻共同成长工作坊。
今年秋季开学前的一段时间,接连有女大学生遇害的事件发生。我所在的学校里,很多送新生入学的家长因为放心不下孩子,迟迟不肯回家。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我们该怎样保护孩子?
近一段时间,女大学生遇害的新闻集中爆出来,在震惊和心痛之余,我们需要对养育问题做一些反思。
为什么受害者集中在女大学生身上?我觉得这和我们当下的教育单一化、应试化有关系。对成绩的重视、升学的压力,让考试和升学成了众多家长和孩子唯一关注的事,诸如生活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被学校和家长忽视了。等孩子上了大学,父母觉得终于完成了一项大任务,对孩子的管束开始松懈,但一直被保护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还很单纯,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完全与年龄不匹配。对外界潜在危险没有辨别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很差,让别有用心者乘虚而入。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过惯了被关注、被宠爱的日子,在现实中与人建立关系时,往往会遭遇挫折,不太顺利的时候她们就容易通过一些虚拟的渠道去认识朋友。情感缺失的她们在与陌生人交往时没有防御意识,很容易上当。
在这些事件被频繁曝光之前,很多人都不认为坐黑车、见网友这些事存在多大的危险。甚至新闻出现后,在一项测验中,还有很多女生会上陌生人的车,这种安全意识的淡漠是最可怕的。
对孩子来说,相比成绩,甚至是今后的成就,健全的人格最重要。作为父母最首要的就是要在养育过程中,告诉他们生命是最珍贵的,无论什么情况下,保全生命最重要,这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
我儿子的小学课本里,已经不提倡关于见义勇为的内容了,自己都不会游泳,还跳进水里救人的做法并不可取。
国外很多国家都不会给学生们灌输见义勇为这样的观念。暑假里,我和儿子去澳洲旅行,当地某学校就正在讨论这样一个话题——要不要帮助陌生人。
他们会告诉孩子,当你展示友善这一面时,要对当下的情况有个明确的判断。首先,观察这个人是否真的需要帮助,如果你直觉上认为有不利于自己安全的因素,那么可以拒绝。此外,在助人时,要保证自己是安全的,并且要衡量是否有这种能力施救,如果没有能力,应该求助他人或报警。
对所遇到的情况进行判断,当然也是一种能力。这让我想起心理学领域的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找了不同国家的孩子,然后让一些陌生人向他们问路。之后,询问这些孩子问路人的特征。结果,亚裔国家的孩子几乎都说不清楚。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孩子能说出留胡子、有痣等明显特征,甚至还发现“他看上去很着急”等信息,在被陌生人搭讪的时候,他们有观察和防备的意识。
我想,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除了安全意识外,还和教育情况相关。比如,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倾向于学习数字、汉字、字母等理性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偏重于归纳、总结,而国外很多国家的教育倾向于开发右脑,重视画面、颜色、图形等方面,是发散性的思维,所以孩子在观察和创新方面有所长。
我曾经给一个性犯罪的少年做咨询,他专门找穿短裙的女孩儿下手,因为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暗示和刺激。女孩子们要尽可能减少自身可能存在的刺激源,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遇到侵害时,底线是最大限度地让人身不受伤害。以前有调查称,在灾难发生的时候,亚洲人的存活率相对较低,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放不下的东西太多了,什么东西都想带走,耽误了宝贵的逃生时间。
我所在的学校,鼓励学生们在假期出去实习或者打工,之后完成体验报告,而且可以拿到相应的学分。这样既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也拓展了他们生活的宽度,让他们在社会中增长见识,积累经验。
无论家庭和学校,最好都能给孩子提供更多互动和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和身边的人交往。感受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也就能减少对虚拟网络世界的依赖。
自救能力需要培养。在侵害发生的时候,需要冷静和智慧。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透露自己的弱势,比如手机没电或没信号,没有人接应等,尽量不在危险中刺激可能伤害到自己的人,比如与他争执等。
防范意识更重要。对潜在的危险有所认识,身处陌生的环境时,能有意识地观察,并有所警惕。如果约见的是陌生人,尽可能不约在夜晚,尽量选择公共场所而不是偏僻的地方,最好结伴而行,有所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