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中诗性语言的运用

2014-03-12 06:40冯雯妍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对象性诗性客体

冯雯妍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基础部,江苏建康 211800)

德育中诗性语言的运用

冯雯妍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基础部,江苏建康 211800)

传统语言观以对象性思维为基础,强调主客二分,突出表现在德育中科学语言的充分运用。然而,科学语言强调统一和标准,经常忽视个体差异,常常出现语言无法言说的窘境。现当代语言观以非对象性思维为基础,强调主客体的融合。诗性语言便是非对象性思维的表达。在德育中运用诗性语言,关注生活世界,让科学语言和诗性语言相结合,推动德育的发展。

德育;科学语言;诗性语言

语言观从传统转向现当代经历了一个过程。传统语言观以主客体二分的思维即一种对象性的思维为基础。传统的语言观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认为语言是人作为主体通过一个概念或定义去表达一个先在的客体。通过对客体的表述,客体具有的相关知识也就为人们所了解和掌握。在教育的过程中,知识的传递非常重要,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知识需要由老师传达给学生,而语言的表达功能正好可以运用于传递过程中,因此,语言在教育过程中大多被作为工具而使用。然而,单纯将语言作为工具使用,常常出现语言无法全部囊括所需表达的客体的全部,或者表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体的表达水平、表达程度,或带有较多的主观色彩。因此,是否存在其他能够言说世界的更好方式,这个问题受到大家的关注。在此背景下,跳出对象性思维的非对象型思维进入大家视野,而现当代的语言观就是建立在非对象性思维基础之上的语言观。现当代的语言观强调主客体的融合和统一,不认为语言是为了去表达一个客体而出现的工具。现当代语言观下的诗性语言便有了运用的机会。

一、对象性思维下的传统语言观

传统语言观以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为前提。传统语言观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语言是要去表述独立于语言的某个确定的对象或某个确定的概念。”[1]即:传统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要去表达一个既定的客观存在的东西,这个客体是先于语言而存在并且需要通过语言的描述才能展现的对象。它是在主客二分的前提条件下产生的,是传统的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运用。人作为语言的拥有者,是表达的主体,是说的主体,客观存在物是客体,是被表达者。这些均是传统语言观的基本观点。而传统语言观的集中体现就是科学语言的运用,因为科学语言主要就是通过语言来表达客体,传递知识。不可忽视,科学语言的运用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语言注重知识的传递,讲究精确性、实证性、量化。科学使人们求真,使人具有严谨的态度,而这些对人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科学语言简洁明确,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方法,这些都是日后知识运用的前提,是最基本的东西。然而,科学语言亦有缺陷,可以说科学的语言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工具性语言,工具性语言。通常都是以便捷、确定而明了作为其特征的。因此,概念的表达是科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语言似乎只剩下了工具性。倘若没有主体的表述,没有客体的待表述,语言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正是科学语言的缺陷和不足。

二、德育科学语言的运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的语言观在德育语言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突出表现在德育中科学语言的充分运用。教育者掌握了一套既定的学术化、规范化的语言。这种德育语言主要包含了关于道德认知、道德本质、道德功能等等内容。教师传达统一的精神,课堂上运用统一的教材,要求学生符合统一的道德标准等等,这种传统德育语言起到的成效也是显著的。比如,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传达,很快明白衡量道德与否的标准是什么,知道哪些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不仅在学校教育中这样,在社会教育中也是如此。社会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向每一个公民传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使人们按照标准要求自己,使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得到了提高,使社会更加和谐。然而,由于科学语言更加强调统一性、标准性,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时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现有道德水平的差异。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德育科学语言,并且使这种语言长期处于统治地位,而无视其他,那么这种教导就近似于近现代工业产业,会生产出统一标准的人。

三、传统语言观向现当代语言观的转换

传统语言观仅仅重视语言的工具功能,希望语言可以说明一切需要说明的客体。但是主体、客体千差万别,语言常常无法面面俱到,更何况主体是思维的动物,主体无法真正全面客观地表达客体,传统语言的局限性越发突显。其实,对象性思维之外仍存在着非对象性思维,对象性思维不应永远独当一面。非对象性思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当代的语言观便随着非对象思维地位的提高而得到了重视。

现当代语言观以非对象性思维为基础,强调主客体的融合。现当代的语言观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从语言中显现一个整个的‘世界’,语言是整个‘世界’的展露口,或者换句话说,从这样的语言中可以展现,敞开一个世界。”[1]可以这样理解:语言要揭示的是一个世界,让世界在语言中得到一种敞亮。这里所指的世界不是传统对象性思维界定的那个有待人们去发现、去改造的世界,而是将人置于其中,通过人的存在而显现的世界。过去那个被言说的“世界”只是世界的一部分而已。世界还有很多无言之言,比如四季的更替,昼夜的交接,这些看似简单的自然现象其实蕴含了宇宙的规律。而这些无言之言恰恰是传统的语言观所忽视的。现当代语言观不认为语言仅是一种工具。新的语言观更关注整体,它不像对象性语言一样“就事说事”,它更关注事物背后的整体。这个整体是主客合一的整体,强调了主客体的融合。人无法从世界中独立出来,人无法与事物分割开。语言所要说的不仅仅是眼前的,还有背后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主客体融合的整体。能够完成这一使命的便是诗性的语言。

四、诗性语言的内涵

诗性语言简言之就是人的语言和物的语言的结合,是一种强调物语的语言。海德格尔认为语言将物保留于存在之中。“倘没有如此这般的词语,那么物之整体,亦即‘世界’,便会沉入一片暗冥之中,包括‘我’,即那个把他所遇到的奇迹和梦想带到他的疆域边缘,带向名称之源泉的‘我’,也会沉入一片暗冥之中。”[2]“如此这般的词语”便是诗性的语言。倘若没有诗性的语言,那么人类自身也就将长期处于困惑和无解之中。语言是为了让物展现,诗性的语言只是物语借人的嘴说出来罢了。

诗性语言在维柯的《新科学》问世后得到广泛的关注。维柯认为诗性语言是各种语言的源头。他认为原始人浑身具有旺盛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是用诗性语言言说的诗人。诗性语言往往被理解为一种情感,它是与科学语言相对立的语言。洛斯在继承了维柯的思想基础上,将语言加以区分。“这一意见预示了华兹华斯的主张,即‘诗就是情感’,是与‘事实或科学’相对立的。”[3]这样便把诗性语言和科学语言相区别。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诗性语言是人的情感表达,诗性语言充分表现了人的感觉和想象。

诗性语言不同于非诗性语言,不仅仅关注在场者也关注后面的不在场者,它将在场与不在场,显现与隐蔽相联系而非相对立。这是诗性语言的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所谓在场的,就是那些可以听见、看见、感受到的东西,他们清晰得展现在你的眼前。比如说,介绍梅花时在你眼前就会放着一枝,你可以这样形容它:红色的,五瓣花瓣,微微有点香气。这些便是在场的。所谓不在场的,就是那些此刻你无法直接听到、看到、感受到的东西。比如,梅花盛开在寒冷的季节,它不惧风寒,不惧风雪,“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眼前的梅花是经历过风雪的打击才开放得如此美丽。而这些你是看不到的,需要你通过想象那样的场景才能感觉到。然而,这些又是与梅花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诗性语言就是将在场与不在场结合。其实诗性语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表现,对于塑造完美人格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国的“比德”就是诗性的表现。“比德”强调在物中体味自身,反观自身。提到玉便会联想到一种崇高纯粹的人格,在体味的过程中便可以反观自身,期望自己也能具备这样的特征,于是起到了塑造人格的作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诗性语言关注自然的无言之言。自然虽不能不开口说话,却以自己的方式对人诉说。这种诉说是无言的,需要人去体味。比如,立于自然中,体味自然的韵味和节奏,感受生命的节奏,将自身融于其中,体味万物的和谐,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塑造完美人格。

五、诗性语言在德育中的运用

在德育中,诗性语言的运用是很重要的。道德教育仅靠一味地灌输说教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科学语言强调告知、知晓,而诗性语言更加强调人自身的感悟、感受,诗性语言更能够让人融入其中,感受事物的同时感受自我,从而真正达到心灵的共鸣。诗性语言的运用更能够使道德教育从冷冰冰的道德说教中解放出来,让人感悟不可言说的内容。这不仅仅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更有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同时,诗性语言的运用更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被动者,更是道德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第一、诗性语言的运用应多培养学生的非对象性思维。让学生从主客二分的圈子里跳出来体会主客体的融合,体会人与自然、人与物的融合。这种主客体的融合可以理解为马丁·布伯的“我-你”的关系。这种态度是一种不把外在世界看成利用对象的态度。“凡称述‘你’的人都不以事物为对象。因为,有一物则有他物,‘它’与其他的‘它’相待,‘它’之存在必仰仗他物,而诵出‘你’之时,事物、对象皆不复存在。‘你’无待无限。言及‘你’之人不具有物。”[4]“只有到了主客不分的天地境界的人,才能与人、与物达到真正和谐相处”[5]。例如,可以在德育课带学生接近自然、融入自然,从自己的内心感受自然的规律,从而感悟生命的周期和规律。此时,无需教师的过分讲解,只需一定的引导,学生便能体会其中的含义,便会跳出“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思维,而尊重自然、热爱自然。

第二、诗性语言的运用可以充分利用直观启发。“直观启发比较容易调动人们的各种感官去接受外部传来的信息,能够使抽象的理论因获得生动真实的立体感而引人入胜”[6]诗性语言照顾到人的感受,这种直观的感受产生的情感共鸣有时比说教的效果更大。例如,带学生去博物院参观历史文物,让学生在文物的沧桑中感受历史的流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引导学生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感悟它所处的年代,从而使学生自然萌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第三、诗性语言的运用应更加关注生活世界、贴近生活。德育现在已经渐渐从完全的科学世界中逐步走向生活世界,这一点在德育研究中已有了一定的论证和实践。人们开始关注生活世界,强调生活世界中的德育,呼吁德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因此,关注生活,关注世界的诗性的德育语言也应当在德育中得到发挥。德育关注人,关注人的生活,希望人们生活得更好。所以,在德育中,应当在肯定科学语言的同时强调诗性语言的重要性,将可言说和不可言说相结合,让科学语言和诗性语言相结合,更能够推动德育的发展。

[1]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海德格尔.语言的本质.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马丁·布伯.我与你[M].上海:三联书店,1986.

[5]孙迎光:诗意德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6]孙迎光: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责任编校:马余平)

Research on the Poetic Language Used in M oral Education

FENGWen-yan

(Departmentof Basic Education,Jiangsu Jiankang Vocational College,Nanjing,Jiangsu 211800)

Traditional view of language based on objective thinking,is widely used in moral education,it is outstandingly performed in the widely use of scientific language in moral education.While the scientific language emphasizes uniformity and standardization,ignores differences,which always come to dilemma that language can not be expressed.Contemporary view of language based on non-object thinking,emphasizes the integrat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The poetic language is the expression about the non-object thinking.The use of the poetic language in moral education,concerning about the living world,combining scientific language and poetic language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ofmo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scientific language;poetic language

G 711

A

1672-738X(2014)04-0079-03

2014-06-05

江苏省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3SJD710005)。

冯雯妍(1982—),女,江苏兴化人,思想政治教育讲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对象性诗性客体
诗性想象:英国当代女性小说之超验叙事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论马克思的对象性意识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形与影的诗性纠结——庄晓明的诗与诗评
回到给予性与现象本身——论马里翁对对象性和成已的回应与批评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探析餐饮业服务人员素质框架的构建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