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研究生科学论文研讨课程浅析*

2014-03-12 23:04:08仇峰王满元龚慕辛
药学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中药学研讨导师

仇峰 王满元 龚慕辛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北京 100069)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研究生教育是个人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创新成果产生的重要时期。研究生队伍是一个国家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柱[1]。目前,中药学研究生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培养单位及学位点不断增多、培养范围逐渐扩大。但是,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基本是“专才教育”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中药学创新人才市场需求已经出现跨越中药学的传统二级学科视角,向多学科、多领域延伸[2]。比如,中医药文化旅游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缺失。北京是六朝古都,太医院、御药房均设立在此地,是名医云集、学派纷呈的地方。目前北京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中医药文化旅游市场,但是,由于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生学历人才的匮乏而制约了产业发展。

首都医科大学分别于2003年与2010年获批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科学学位以及专业学位授予权。多年来,在提高中药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2011年以前,首都医科大学中药学研究生培养采用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按照临床中药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资源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化学等二级学科方向组织课程和导师小组。该方式有利于研究生与专业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快速掌握本学科方向基本知识与技能。但是,该方式难以满足多样化培养中药学研究生的需求,难以提高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以及自我探索能力。新形势下,如何提高中药学研究生素质、加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认真分析研究生培养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参考兄弟院校的教改经验[3],在中药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增设了“科学论文研讨”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适合培养多学科、跨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

1 科学论文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科学论文学习的自主性不足

当前,多数研究生的科学论文学习很被动,鲜见研究生能将科学论文学习转化为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而主动、广泛、定期和深入学习科学论文。其表现在于:研究生的科学论文学习必须是由导师督促才能部分完成,比如大部分研究生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导师推荐的全部科学论文[4]。而针对学院而言,尚有许多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对自己专业不够熟悉,缺乏有效规范的阅读指导。这种情况导致其在研究方向和目标的选择上把握不够准确,科学论文学习存在盲目性。很少有研究生会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而广泛、自主地涉猎相关知识。同时科学论文的系统学习缺乏清晰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由于多数中药学研究生自身英语水平的限制,阅读外文科学论文的能力相对较差,导致很多研究生对于资料中所涉及的内容难以把握,无法抓住论文的核心和重点,致使看不懂,同时也造成厌学和消极的外文阅读心理[5]。

1.2 欠缺系统筛查从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6]

首先,缺乏系统而全面的论文检索水平。科学论文的检索和查阅是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直接决定了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掌握资料的丰富性和可靠性,从而影响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和效果。在以往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通常缺乏对论文检索和查阅方面知识的系统培养。即便在检索手段和资源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也很少有研究生对科学论文检索方法和知识作深入的了解。研究生最常见的通病就是直接通过网络,比如百度或谷歌等,随意而凌乱地查阅支离破碎的信息。

其次,缺乏系统整理论文的能力。科学论文的梳理和综述是研究生培养学术能力的基石,能否从众多的科学论文中遴选和精炼出有效的信息,对研究过程来说至关重要。而实际上,相当多的研究生在浩渺的科学论文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关的,哪些应该精读,哪些应该略读,他们并不了解;囫囵吞枣一通阅读后,他们分辨不清哪些是可以舍弃的,哪些则是需要细致整理加以分析的;分析后对科学论文也很难做到层次分明、精准有效的提炼。

再次,对科学论文的理解缺乏准确性,尤其体现在非母语论文中。准确无误地理解论文,一方面是治学态度严谨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研究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论文内涵理解的准确可以避免断章取义,使研究生的学术论文理据分明,言之凿凿。而事实上,在研究生的论文使用过程中断章取义的现象并不少见[7]。

2 科学论文学习与科研能力提升的途径

研究生阶段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手段是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聆听各类学术报告,以及大量地阅读科学论文。科学论文研讨课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查阅科学论文、汲取学科领域前沿知识的能力;研究生通过真正的研讨,既可以锻炼自己的立论与逻辑思维能力,亦可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论文研讨课还可以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提高研究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1 培养研究生科学论文学习的自觉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产生兴趣是提高研究生科学论文学习自觉意识的重要途径。阅读兴趣,一方面来自于导师的引导,在研究生初涉学科领域时,由于涉猎不深,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对自己的学科显得兴趣不足,这时需要导师将研究生引入学术殿堂,带入科研实践,向研究生昭示学术的魅力。

笔者在研究生科学论文研讨课的实践中,在科学论文的选取上给予研究生一定的指导:①选取中药学领域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中英文科学论文,供研究生查阅,这些科学论文应能反映国内外本学科或领域的最重要学术观点和最新成果,使得研究生接触到最权威、最重要的学术思想;②有意识地帮助研究生选取与当前时事热点相关的科学研究内容,比如每年度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科学家的相关论文,提升研究生对热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兴趣,帮助研究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③引导研究生学习导师的科学论文和与导师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论文,帮助一年级的研究生尽快熟悉导师的研究领域,尽早进入科研氛围[8]。

2.2 授课方式灵活、开放,与研究生积极互动

论文研讨课的科学论文学习是课程的内容,研讨则是课程的授课形式。就课程的授课方式而言,强调“研讨”,即以研究生讲解自己阅读的科学论文为主、教师引导点评为辅、研究生集体讨论的形式开展。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和引导研究生对专业科学论文的阅读和讨论,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研究型学习的氛围,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论文研讨课不仅要求研究生要阅读大量的科学论文,学会查找科学论文,而且还要积极参与课堂讲解和讨论。研究生除了阅读教师指定的科学论文外,还需通过网络或学校图书馆的国内外专业数据库来查阅与课程主题报告相关的科学论文资料。每一位学生在阅读、分析科学论文的基础上,写出科学论文学习报告,并制作出一份PPT用于课堂讲解。

每名研究生都需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是课程教学的最大特色。论文研讨课要求研究生自己去阅读、探究、讨论科研科学论文,并予以综合提炼,从中发现问题,甚至提出研究课题,这样就把学习、研究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研究生,使研究生成为真正的“研究生”,教师则从中进行点评指导。

2.3 研究生“值周组长”制度的建立

授课方式的灵活并不代表课堂松散无组织,有效的教学制度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建立研究生“值周组长”制度,搭建共同学习的平台,积极引导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科学论文研讨课程包括“讲解环节”、“讨论环节”及“点评和总结环节”。“讲解环节”由研究生“值周组长”在上课开始前对阅读过的科学论文进行15~20分钟的讲解,内容包括科学论文的主要观点、所应用的方法、结论、对该领域的贡献以及科学论文当中存在的问题等。“讨论环节”是针对上述讲解的科学论文,同学和教师提出疑问,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时间为15~20分钟。最后的5~10分钟是教师讲解的过程,做出总结和评定,包括指出科学论文讲解不足之处,补充涉及到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及相类似的应用方法等。总之,每一次授课前负责的教师都要做好细致的规划,课堂上也要随时掌控课堂节奏,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科学论文研讨课的作用。

3 完善的监督及评价机制

论文研讨课的实施,需要结合中药学研究生的特点,专门建立以科学论文学习为基础的学期考评制度。考评工作首先应建立研究生导师组,由导师组负责,主要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导师组的主要任务在于:一方面要为研究生设置严格而适合自己学术发展的科学论文学习方案;一方面还要对研究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解答,指导和引导研究生阅读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辅助研究生开拓出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兴趣点。

导师组还要阶段性地对研究生的阅读状况进行调查、考核并做出科学的评价,以便及时地调整研究生的科学论文学习方案。经考核后,对效果不佳、未能达到预期的研究生提出批评和改善意见;对研究方案不适合的研究生,导师组要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做到因材施教。

最后,制定详细的考评标准,通过多环节多步骤的考核评价体系,避免可能出现的个人主观评价差异。成绩评价从选题、PPT制作、课堂报告、课堂讨论、出勤、课堂后问题总结回复等多方面多环节给出,并且增加研究生打分环节,加强研究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责任感。

4 展望

科学论文学习对于中药学研究生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研究生的阅读状况并不令人乐观,阅读量的缺乏、阅读能力的低下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因此,医药院校完全有必要在中药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开设科学论文研讨课程,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科学论文学习的引导作用,增强研究生的自觉阅读意识,保证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但是,研讨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如何进一步提高论文研讨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评价标准的有效性,尚需教学管理者和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

[1]汤新华.美国的研究生课堂教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73-77.

[2]潘华峰,严艳,史亚飞,任金玲,程宾,陈楚杰,杨智辉.中药学研究生教育与就业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2):291-294.

[3]林龙飞,闫磊,杨培,尹兴斌,倪健.药学论坛在中药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药学教育,2013,29(1):36-38.

[4]于海阳,辛明军,祁晶.基于文献阅读研讨的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评价方法[J].计算机教育,2011,(2):81-83.

[5]曹丽莉,李娜琴,孙芳芳.研究生培养中设置“指导性文献阅读研讨”课程的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3,(6):220-221.

[6]张立军,董学军,于巍.论文科研究生文献阅读的现状及提高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173):157-158.

[7]王庆国,牛成群.文献检索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27(3):116-119.

[8]王林全.数学教育文献的学习与研究—兼谈研究生的文献阅读课[J].数学教育学报,2000,9(3):41-44.

猜你喜欢
中药学研讨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临床中药学学科简介
现代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9-28 07:01:04
V eraW an g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20
导师榜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东南法学(2016年2期)2016-07-01 16:41:40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爱情导师
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