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玲
(内蒙古师范大学 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
词汇当中,除了许多独立运用的词,还有一些固定的词组为一般人经常使用,也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和词汇的组成部分。它是“和民族文化传统及民族的语用心理和语用需求相关的一种富于美学素质、定型定义、习用性很强的现在的短语或短句”,熟语的范围相当广,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歇后语、格言等,是汉民族语言宝库中的精华,极大地丰富了汉民族的语言词汇。熟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负载的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一面镜子,通过语言可以折射出一定的文化现象和民族心理,让我们了解一定时期的文化背景信息。本文要讨论的熟语文化研究,主要以巴盟地区为研究的地理范围,以熟语为研究对象,探析其折射的文化现象。
语言与文化的形成和演变经常会打上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痕迹,人们的生产生活经验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巴盟地区是内蒙古的西部地区,巴盟全称巴彦淖尔盟。巴盟阴山北麓是广阔无垠、一望无际的高平原,俗称乌拉特草原。巴盟地区特殊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展现给我们的是不同的文化特征。透过巴盟地区的熟语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巴盟地区的特有文化:饮食文化、农业文化、地域文化。
民以食为天,吃被人们看作是生活中头等大事,“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千事万事,吃饭是大事”都是说“食”是人民生活中的首要事件。所谓的“饮食”,除了“食”之外还包括“饮”,酒文化在巴盟地区也是非常受重视的,一个地区的熟语反映了一个地区和时期的饮食文化。
1.“食”文化。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土地广阔的农业大国,不同地区的人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有反映自己特色的食物和菜肴,巴盟地区位于内蒙古的西部地区,全名巴彦淖尔市(过去称巴彦淖尔盟,简称巴盟),正处于河套平原,上千年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造就了河套地区独特的饮食文化。猪肉烩酸菜、面筋、焖面、河套硬四盘、酸粥等,成了巴盟地区特色的饮食。所以就有了一些与这些特色食物有关的熟语,反映了巴盟地区特有的“食”文化:
(1)猪肉烩菜粉条子,山药圪旦糕挠子,一挖一勺子——河套人讲究的饭菜,常用来招待客人。
(谚语)
(2)肚浅皮、打碗面子——值喽不住喝煮(比喻经不住折腾)。
(歇后语)
(3)酸不过江米罐子,亲不过老婆汉子。——比喻夫妻最亲,后河套人都爱吃酸粥。
(谚语)
(4)白面提成饽饽,羊肉搓成沫沫,两手一捏,醋蒜一握,往嘴里一搁,一咬满嘴油乎乎。
(谚语)
2.“酒文化”。在中国古代“饮”方面的文化除了“茶文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酒文化”。酒的产生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产的产品剩余,一些含糖的物品经过长期的堆积,在一定温度下发酵成酒。从古至今,无论是婚庆宴飨,还是招待亲朋好友都离不开酒。“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这句话表明河套地区在农业经济占主导时期因自然条件的优越十分富庶。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八百里河套物产丰饶,百姓民风淳朴,人民热情好客。巴盟人请人吃饭绝对是“无好酒不成宴”,留下了许多关于酒的熟语,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人们的研究对象:
(5)咸菜一盘,喝个没完。炖肉一盆,喝到天明。
(谚语)
(6)猫儿喝烧酒——够呛。
(歇后语)
(7)吃肉不喝酒,不如喂了狗。
(谚语)
(8)风不愁雨不愁,就愁巴盟灰烧酒,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潮驼(醉鬼)说潮话。
(顺口溜)
巴盟地区是内蒙古的西部地区,由于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长时间接触融合,形成特有的农业文化。与此同时,与农业文化相关的谚语和俗语应运而生:
(9)春风不刮地不开,秋风不刮籽不来——春秋风大,刮春风时,地正在消通,刮秋风时庄稼正在结籽。
(谚语)
(10)清明前种胡麻,九股八圪叉,清明后种胡麻,至死不落花——股叉多则结籽多,不落花则未成熟。
(谚语)
(11)秋分的糜子寒露的谷,霜降的黑豆没生熟——指出三种作物的收割期。
(谚语)
1.反映天气节令、地理信息。人类社会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展开,语言与文化经常会有这样的烙印,人类要生存,首先得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当地的天气和气候。在天气节令、生产生活、地理信息方面巴盟熟语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征。例如:
(12)一九二九冻烂碓臼,三九四九拉门叫狗(只能开个门缝叫狗,言冷)。
(谚语)
(13)五九六九消开井口,七九八九沿河看柳(看柳,谓河畔的柳树开始泛绿)。
(谚语)
(14)圪低圪洞——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一般形容道路。
(成语)
(15)立夏不起尘,起尘活埋人。
(谚语)
(16)霜降阴不开,立冬封死海(指河套封冻的时间:霜降以后,背阴处结冻就不会消了;立冬时,海子封冻)。
(谚语)
(17)有奈出自没奈,赤脚板板跑到佘太。——无可奈何。佘太地处巴盟偏远地区。
(谚语)
2.反映生产生活经验和民族心理。熟语符合艺术逻辑,遵循艺术事实。一般词语必须符合显示生活的事理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遵循逻辑规则。而熟语却遵循人的情感和想象的逻辑,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这种超越现实,看上去与客观现象不符的语言现象却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
(18)猪八戒啃猪蹄子——自产自销
(歇后语)
(19)狼吃鬼——没影儿的事
(歇后语)
(20)耗子来例假——多大点事
(歇后语)
以上的熟语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我们都能理解,能体会,因为它是一种艺术夸张,它符合逻辑,符合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
不同的熟语与不同的文化背景都是一一对应的,如传统文化的道德与修养谚语的对应,农业文化与农谚的对应,古代神话故事、历史典故、寓言故事都与成语相互对应等等。不同地区的熟语也与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映衬,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军事文化和中医文化;少数民族的特有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都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这种对应关系说明熟语的形成和文化背景中的制约关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1]姚锡远.熟语文化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03).
[2]武占坤,张莉.论熟语的民族气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1(04).
[3]王岩.试论“熟语文化”[J].前沿,2006(10).
[4]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人文世界背景[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5]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6]王岩.汉语熟语文化学研究的现状和构架[J].汉字文化,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