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100)
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现状
刘梦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100)
土地综合承载力是一个区域土地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以及生态承载力的综合能力的反映.在回顾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其研究方法不够多样化、研究区域具有层次性但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研究对象较单一等特点,指出通过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是评价土地综合承载力的主流方法,并提出了提高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方法,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定性”与“定量”结合、拓宽研究范围等将成为研究新趋势.
承载力;土地综合承载力;土地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城市经济建设最基本的需求保障,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子[1].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2].但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尤其是1960年以来,世界人口飞速增长,人们对各种自然资源以及能源的过度利用、过度消耗,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耕地减少、森林被大量砍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人类日益增长的对土地的需求与土地资源的供需极度不平衡,人与自然“争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平衡面积有限的土地与无限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土地的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承载力”最早出自于生态学,用以衡量特定区域在某一条件下可维持某一物种个体的最大数量,1812年马尔萨斯(R.Malthus)提出人口与粮食问题的假说,此后关于承载力的研究就在经济学和人口学等领域相继展开[3].土地承载力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土地人口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以及土地综合承载力[4].土地综合承载力是在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念以及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提出后,对二者进行综合整理而得出的.
土地人口承载力概念的提出,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申元村(1990)认为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上,以土地利用不引起土地退化为前提,土地的生产能力所能养活的人口的数量[5];张安录(1994)认为土地人口承载力是农用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的生物产量与一定生活标准之比,广而言之,是农用土地资源的第一生产力及所承载人口的能力[6];郑振源(1996)认为土地人口承载力就是土地的食物生产能力所能供养的以营养水平表示的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7].
较多学者也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定义:陈百明(1989)指出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在未来不同的时间尺度上,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预期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以及土地资源所能持续稳定供养的人口数量[8];陈念平(1989)指出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指经济、文化、社会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在一定时期,能够承载的各类人类规模的限制及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土地资源[9];孟旭光(2010)指出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在一定时期、一定空间区域,一定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条件下,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人类各种活动规模和强度的限度,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具有多重目标[10].
在对土地人口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一些学者对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了定义:王书华(2001)指出土地综合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空间区域以及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条件下,土地可以承载的人类各种活动的规模和强度的阀值[11];曹月娥(2005)指出土地综合承载力是指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下,依据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以维护人类生态环境的良性(安全)发展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原理,土地资源可以承受的最大人口规模和城镇发展规模[12].因此,土地综合承载力包括:土地人口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和土地生态承载力3个方面的内容,其概念可以概述为: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条件下,在不超过土地所能够承受的各种人类活动的限度的前提条件下,所创造出的能满足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价值包括自然价值、社会价值以及生态价值.
2.1 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理论分析
2.1.1 国外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进展
国外最早关于承载力的研究始于1921年,Park和Burgess第一次在关于生态学的研究中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即一个区域的人口负荷能力可以根据该区的食物资源来确定[13].20世纪70年代是土地承载力研究上的一个大转折,70年代以前,“承载力”是生态学上的一个名词,具有较大影响的是福格特编写的《生存之路》以及威廉∙阿伦的计算方法[14];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资源、环境三者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地关系”也逐渐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联合国粮农组织在70年代进行了一项有关发展中国家土地承载力的研究,由此将关于土地承载力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其研究也逐渐趋于综合化[15];80年代初,一些学者开始进行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进行土地生产潜力估算,以各区域生态潜力之和,得出研究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影响较大的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的支持下以及Malcolm Sleaser教授的指导下,苏格兰皮特洛赫里资源研究所提出的提高承载力的ECCO模型[16];90年代,承载力的研究范围则已经逐步扩大为人类所生活的自然、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三方面,因此关于承载力方面的研究已成为众多人地理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
2.1.2 国内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进展
国内关于土地承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研究成果却很丰富.韩书成(2009)从生态环境支撑系统、社会支撑系统、经济技术支撑系统以及水土资源支撑系统4个方面选取37个评价指标,采用多因素加权综合评价法将江苏省各县(市)进行土地综合承载能力分成高承载能力区、中承载能力区和低承载能力区,整体表现出从东南部>中西部>北部>沿海承载能力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异特征[17];王翠华(2010)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内涵出发,从经济承载、社会承载以及生态承载3方面选取了19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四川省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21个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差异较显著,川中、川东地区高于川西地区,建议将土地高承载区的产业向中、低承载区转移,对于不同的土地承载力障碍区应采用不同的土地利用策略[18];李蕾等(2010)从土地资源承载力概念入手,在生态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土地人口承载力4个方面选取17个评价指标构建深圳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深圳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3条提高深圳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建议:以综合视角推进城市更新,提高工业用地,优化用地结构与布局[19];李兰图等(2011)结合江苏省发展实际,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从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经济技术以及社会发展4个方面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对江苏省1994-2008年13个城市2008年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土地综合承载力总体在不断提高;2008年其土地综合承载力水平空间差异较大,呈地域相近性;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土地综合承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20];王小鹏等(2013)从自然承载支撑系统、经济技术承载支撑系统以及社会承载支撑系统3方面选取了23个评价指标,采用熵值法建立了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指标体系,从城市个体空间异化视角对兰州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特征及其机理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兰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21];陈婷(2013)从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的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社会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入手,选取了14个指标,构建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东兴实验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并探讨其人口适度增长、经济协调发展、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战略及对策[22];周瑞平(2013)从生态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和地质环境承载力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出呼和浩特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模糊评价法对其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分级,结果表明,综合承载力市区、土默特左旗和林格尔县最高,托克托县和清水河县次之,武川县最低[23].
2.2 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内容分析
目前国内关于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的文章并不多,研究内容主要有两方面:①对研究区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提高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建议;②关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分异差异研究,对研究区的土地综合承载力通过分区的方式进行比较,进一步得出研究区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对比,这样可以更具体地针对每一个所划分的小区域,提出相应的适合该区域提高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对策.
2.2.1 研究对象分析
就研究对象而言,较多学者选取的研究对象仅为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某一个方面: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人口承载力或土地生态承载力.吕宝(2007)根据绵阳市2010年远景目标对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计算,得出未来几年内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在生态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以及综合评价中都处于初级阶段,也通过计算得出了影响其土地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子,为绵阳市国土资源规划利用提供了依据[24];郭艳红(2011)以北京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均方差法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得出2004-2008年,北京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在不断上升,而资源建设规模承载力却不断下降,承载力较低,由此提出了4点提高北京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建议[25];刘政永(2013)以河北省邢台市为研究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了11个指标构建了指标体系研究其土地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邢台市的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为A级,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政策的相关建议[26];杨子生(1994)以大理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为研究对象,根据大理市1981-1990年的数据计算了其在不同投入水平下的人口承载量,提出了缓解大理市人地矛盾的措施和对策[27].
2.2.2 研究方法分析
就研究方法而言,多数文章从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以及生态承载力三方面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构建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标准数据,在确定权重时,选取了主观专家咨询法或者客观地层次分析法[18]、均方差法[28]、熵值法[21]、灰色关联度法[29]、模糊层次分析法[30]、主成分分析法[31],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对研究区的土地在承载力进行计算得分以此对改研究区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也有少数文章运用其他方法,如周杨慧(2011)根据系统动力学的原理来分析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系统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了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并以长沙市为例进行了验证分析[32];孙钰(2012)运用TOPSIS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研究[33];孙钰(2013)运用空间回归分析法对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研究[34].可见,GIS在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运用几乎没有,仅有少数研究人员如曹月娥(2005)[35]、孟祥飞(2009)[36]、张一(2011)[37]的毕业论文在研究土地综合承载力时运用了GIS技术或RS技术.
2.2.3 研究区域分析
就研究区而言,从大小尺度来分可分为两类:①大尺度:城市群与省份——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市,北京、天津、河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云南省、四川省、湖南省;②小尺度:城市——兰州市、深圳市、呼和浩特市、长沙市、西安市、天津市、泉州市.可见,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的区域并不是很广,还有较多区域都没有学者进行研究,而该内容的研究对于了解一个区域的土地、人口、资源三者的关系,解决人地矛盾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一个区域的土地综合承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2.2.4 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就评价指标体系而言,各学者以土地综合承载力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指标不尽相同.王书华等(2001)在研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综合承载力时,从经济技术支撑系统、社会支撑系统、生态环境支撑系统和水土资源支撑系统4个方面选取了30个指标[11];李建成等(2007)在研究泉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时,从人口压力、资源支撑、技术支撑、经济支撑和区际支撑等5个方面选取了16个评价指标[38];王翠华等(2010)研究四川省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时,从经济承载、社会承载和生态承载3方面选取了19个指标[18];岳大鹏等(2010)在研究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时,从环境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以及自然承载力4个方面选取了16个评价指标[28];陈钰等(2011)在研究黑龙江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从水土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4个方面选取了20个指标[39];孙钰等(2012)在研究天津市辖区土地综合承载力时,从资源环境约束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力、土地交通运载力和科技文化驱动力4个方面选取了23个评价指标[29].可见,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同学者侧重的方面不同,但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人口、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等与土地息息相关的方面,多集中在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生态承载力以及水土承载力4个方面.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在考虑数据易获取性的同时,应尽可能地对研究区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做出真实评价.
目前关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研究文章并不多,对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①概念、含义不够明确.对于土地综合承载力还没有完整的定义,学者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这些见解都没有达成统一,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不同.②研究内容不够系统.目前对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文章不多,但有很多学者对土地的资源承载力、土地的人口承载力进行研究,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对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在选择指标时有一定困难;数据的获取有一定难度,因此多选择采用专家咨询法补充数据的获取.③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完善.由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定义不是很明确,导致在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研究上,对于指标的选取有一定差异,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较成熟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就生态承载力而言,在生态薄弱的研究区可能选取的指标会更多,在相对于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应更注重其余经济指标或者社会指标.④研究方法还不够多元化.对于指标权重的确定,有比较多的方法,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方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均方差法、模糊层次分析法等,运用多倾向于层次分析法和均方差法;而整篇文章的数学方法还不是很多,都是选取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可以在研究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数学方法上有所突破,尝试运用其他数学方法进行研究计算.
土地综合承载力包括的内容以及所选取的指标而言,可以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提出提高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方法:
(1)加快发展经济的步伐.经济是土地综合承载能力提高的重要保证,各项建设活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要继续保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土地的经济承载能力.
(2)控制区域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缓解人地矛盾.随着人口较快的增长,应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在适度人口的范围内发展经济,提高人口素质,保证有利于提高土地综合承载能力的各项措施都得到切实执行.
(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使土地得到有效的利用,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人口的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地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情况下,应该把对土地粗放经营的模式转变为集约利用土地,更有效地利用土地,发挥出土地最大的生产潜力.
(4)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城市.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政府应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推行清洁能源的使用,初步建立生态工业体系;加强各区域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环境较差的区域进行综合整治,在保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各项生产建设.
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在理论、方法上还不是很成熟,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在今后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中的应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在准确把握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概念的基础上,用数据对其进行定量研究,这样才能准确了解一个区域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而制定出有利于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重视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理论研究,目前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理论研究还不是很成熟,大多数文章仅对其中一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而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于评价指标的选择更是差异显著,并没有一个完备的标准来界定其指标体系;实地调研与理论相结合,既要学习其他学者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也要对所研究的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这样得到的结果更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土地综合承载力是土地人口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和土地生态承载力三者的有机结合,重视一个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对于推动该区域的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因此应着眼于提高每一个区域的土地综合承载力.
[1]丁赏.杭州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 2012.
[2]计琳.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评价与预测方法研究及实例[D].天津:天津大学,2012.
[3]傅鸿源,胡焱.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5): 27-31.
[4]黄万常,周兴.土地承载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综述[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0):100-103.
[5]申元村.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理论与方法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1990,5(4):21-26.
[6]张安录.湖北大别山区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J].生态农业研究, 1994,2(2):43-51.
[7]郑振源.中国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1996, 10(4):33-38.
[8]陈百明.我国的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研究:以黄淮海平原为例[J].自然资源,1989(1):1-8.
[9]陈念平.土地资源承载力若干问题浅析[J].自然资源学报,1989 (4):372-380.
[10]孟旭光.国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2010.
[11]王书华,曹静.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1):129-133.
[12]曹月娥.基于GIS的新疆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5.
[13]Park R F,Burgess EW.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M].Chicago,Illinois: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1921.
[14]谭波.长株潭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15]程莉.江汉平原土地承载力区域差异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16]胡光伟.湖南省“3+5”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与提升对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17]韩书成,濮励杰.江苏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9,29(5):146-150.
[18]王翠华,冉瑞平,魏晋.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承载评价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2):30-31.
[19]李蕾,郭文华,张迪,等.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以深圳市为例[J].国土资源情报,2010(11):34-38.
[20]李兰图,陈文宽,孙丽娜.江苏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差异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1):12-16.
[21]王小鹏,雒占福,贵立德.兰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异化特征及其机理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5):14-17.
[22]陈婷,覃炳醒.广西东兴区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J].沿海战略与发展,2013(7):44-46.
[23]周瑞平,吴全,于艳华,等.呼和浩特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区域差异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3,42(5):590-597.
[24]吕宝,王成瑞,周亚红.绵阳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4):489-492.
[25]郭艳红.基于均方差分析法的北京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J].资源与产业,2011,13(6):62-66.
[26]刘政永,孙娜.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698-2701.
[27]杨子生.大理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之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6(1):40-45.
[28]岳大鹏,董群方.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6):513-516.
[29]孙钰,李新刚,姚晓东.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9):106-113.
[30]熊伟.湖南省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J].湖南有色金属,2008,24(4):41-45.
[31]倪超,雷国平.资源枯竭型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2):164-173.
[32]周杨慧,朱红梅,张玉平,等.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个案分析:以长沙市为例: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3):23-28.
[33]孙钰,李新刚,姚晓东.基于TOPSIS模型的京津冀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J].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11):71-80.
[34]孙钰,李新刚.基于空间回归分析的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以环渤海地区城市群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5):128-137.
[35]曹月娥.基于GIS的新疆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5.
[36]孟祥飞.基于GIS与Vensim软件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37]张一.基于RS/GIS的鄂西山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以湖北房县为例[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1.
[38]李建成,瞿理铜.泉州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分析及评价[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6):71-74.
[39]陈珏,雷国平,王元辉.黑龙江省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差异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3):267-270.
【编校:王露】
Overview of the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LIUMeng
(CollegeofGeographyand ResourcesScience,Sichuan Normal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100,China)
The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refers to the economic carrying capacity,soci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a region's land.Based on a review of the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research,its characteristicssuch as themonotone researchmethod,the incomprehensive contentdespite the hierarchical regional research aswellas the singleness of research objectwere summerized,pointing out that the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index system is themajormethod to evaluat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land.Themethod of improving the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prospection of the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were discussed,and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new trend is to combine the“qualitative”with“quantitative”and to broaden the range of research was given.
carrying capacity;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land sustainabledevelopment
P962;F301
A
1671-5365(2014)12-0041-05
2014-05-11修回:2014-06-05
刘梦(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水资源与水环境
时间:2014-06-27 16:33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1.1630.Z.20140627.1633.006.htm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