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克强
(宜宾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7)
小说人物塑造长期囿于性格的刻画,由于性格只是人格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只满足了短篇小说对人物的刻画作用;而作为优秀的中长篇小说,则很难全面、整体地塑造出人物形象。性格论限制了优秀的小说作家对人物整体人性的反映和对人物立体多维的描写。人格心理学的成熟和发展揭示了人格的整体性,确立了人格形象。所以小说人物塑造必须要从“性格刻画”提升到人格塑造,才能呼唤出能传之于世的精品力作。
我国心理学的研究是在近代以后引进西方的理论体系而建立的,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长期运用了“性格”一词来概括和包容人的心身组织。因此小说塑造人物,就主要是刻画人物的性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我们发现“性格”的范围太窄,是囊括不下人的丰富的身心机体的。今天,发展成熟的人格心理学告诉我们,性格只是人格构成的元素之一,而人格才是人的整体显现。美国人格心理学家杰里·伯格认为:“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1]3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则进一步明确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而且黄希庭首先强调人格是“整体的人”。[2]8可见,人格是人的完整的系统的显现,他(她)包含人的内心世界和相对稳定的外部行为。而性格只是人格构成的一个重要元素,或者是人格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所以,人格即是自我、即是个体。
人格不再仅仅是心理学的名词,而是现实的形象。武斌就提出了“人格:个人的整体形象”的命题,他在研究了人格的各种特性以后,认为:“人格的基本功能就在于使你成为一个具体的人。在这个意义上,‘人就是人格’”[3]32。人格心理学就是研究的现实人的人格,人格形象就呈现出人的整体性,这就确立了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形象。
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小说的功能就是通过对人物的塑造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国小说自明代以后,人物塑造或者人物刻画,就几乎被性格刻画所垄断。批判现实主义以后的“典型性格”论,长期成为现当代文学人物描写的圭臬。刘再复曾经梳理过中国小说发展的三个阶段:“(1)生活故事化的展示阶段;(2)人物性格化的展示阶段;(3)以人物内心世界审美化为主要特征的多元化展示阶段。”[4]33内心世界审美化只不过是在性格刻画的基础上,多了一个意识的反映。刘再复是不满意小说的人物塑造停滞在第二、三阶段上的,他在《性格组合论》中提出的“人物性格二重组合原理”,就是要想解决人物性格刻画的单一、僵化,把小说人物塑造上升到更丰富的高度。但限于当时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局限,刘再复就性格来提升性格刻画是无法解决人物塑造的整体性和丰富性的。首先是性格无法承受人的丰富性,把人性的诸多元素都强加在性格身上,而性格本身是一个单一元素,性格刻画又必须要集中描写性格,这就约束了作家对人物的丰富性的发掘。其次,典型性格刻画要求性格必须要有主导性,二重性格强调的是人物性格两极的矛盾组合,这就成为性格分裂了,与典型性格理论是极度矛盾的。继刘再复之后,要解决人物塑造的整体性和丰富性,那就是要借鉴人格心理学理论的成果,从人格形象塑造入手,提升小说人物塑造的品质。
其实在中西小说的发展史上,人们都在寻求对人物形象不同的表现方式。“魏晋风度”对当时笔记体小说的影响体现在人物的气质上。当时的小说很专注对人物的独特气质的刻画。明代李贽的“童心说”就强调文学要表现真实的性情,文章的风格是与作者的性情分不开的,“有是格便有是调,皆情性自然之谓”。他说:“性格清澈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舒缓;旷达者自然浩荡;雄迈者自然壮烈;沈郁者自然悲酸;古怪者自然奇绝。”[5]149同时代的袁氏兄弟也提出了“性灵”说,这些都超出了人物性格的范畴。金圣叹倡导“性格”论,但明清小说突出描写人物的性欲和情感的也不少,如《金瓶梅》和《红楼梦》。英国小说理论家福斯特就提出过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看法,试图把性格刻画和对人物的整体描写区别开来。他认为:“十七世纪时,扁平人物称为‘性格’人物,而现在有时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他们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如果这些人物再增多一个因素,我们开始画的弧线即趋于圆形。”[6]59很明显,福斯特把按照性格刻画的人物称为“扁平人物”,而把超越性格刻画、描写人物丰富性的人物叫做“圆形人物”,简言之,圆形人物就是运用人格塑造来创造的人格形象。
刘再复是这样解读福斯特的,他认为性格单一的人物是“扁形人物”,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称之为“圆形人物”。圆形人物是否具有复杂性格呢?关键是如何理解复杂性格。复杂性格如果说是一个人具有的多种性格,显然是说不通的,这样的人是不太可能存在的。如果说是指某一种性格内在的多极性、矛盾性,那么这个人就是性格分裂的人,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我们前面提到了性格只是人格构成的一个重要元素,按照黄希庭的说法,就是“个人后天形成的道德行为特征”。它是人的稳定的涉及伦理道德的心理品质以及这些内在品质在言行上的体现。人格是涵盖人性的所有方面的,所谓的圆形人物,就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物,也就是从人格的多方面来塑造的人物。人格塑造就不仅是从人的性格,而是还要从人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等方面来描写、塑造人物。
我们倡导人格塑造,是小说人物塑造的提升,并不排斥性格刻画的存在或对人物某些品质表现的存在。短篇小说主要是对人格元素的个别凸显。如散文化的小说,它是对人物的感情的渲染和集中体现;性格化的小说,就是对人物的性格特征的突出。人格塑造对小说描写人物提出更高的审美要求。中长篇小说,尤其是优秀的长篇小说,就应当要从人格塑造的全景视野来塑造人物。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就是鲁迅先生立足高远,在现代文学的开篇竖起的人格塑造的一面旗帜。阿Q的形象产生了90余年了,其形象意义的丰富的内涵,至今还没有小说的人物形象能超越的。评论者们用性格论分析阿Q,至少不下于20多种相互矛盾的性格存在于阿Q身上。林兴宅试图用系统论来解释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矛盾性,但是又与典型性格论的主导性统一性相抵牾,于是他又提出了“两重人格”解读。虽然他注意到了人物的人格问题,但仍然把人格混同于性格,没有很好地解决阿Q的人物形象塑造问题。鲁迅弃医从文,就是要立志医治国民的劣根性,所以他的小说一开始就是从人格的高度和广度来塑造人物的。阿Q的多种表现特征,就是他丑陋人格整体多种要素的表现。阿Q的身份,是农村中的泼皮、无赖与懒虫,即流氓无产者;他的精神胜利法,妄自尊大又自轻自贱、外强中干,体现出他的精神病态;他的争强好斗、霸道,一遇强者便忍辱屈从,具有奴性的懦弱与卑怯,是他的性格和意志的特征;狭隘保守、排斥异端和造反,是他的动机和价值观的体现;质朴愚昧、率真任性和圆滑无赖,是他的气质的表现;他揪小尼姑的脸,要和吴妈睡觉,是本能的需要;他正统卫道、趋炎附势、盲目趋时,是世界观在作祟;麻木健忘、安于现状是他对现实的态度。可见,从人格塑造来分析人物,阿Q就是一个既丰富又完整统一的形象。
现实人格是文化的积淀,是在一定的族群文化、地域文化、社会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每一种文化场域内的群体人格,都有相同的人格特征,也就是说人们在心理上、行为上都有共同的特性。人格的共性化,黄希庭称之为“群体人格”:“人类文化造就了人性。同一民族、同一阶级、同一群体的人们有相似的人格特征,文化人类学家把同一种文化陶冶出的共同人格特征称为群体人格或众数人格。”[2]11杰里·伯格也认为不同的文化影响下的人格有其共同性:“个体主义文化包括大多数西欧、北美国家,他强调个人需要和成就。这种文化影响下的人们喜欢把自己看做是独立自主和独一无二的。相对而言,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们更愿意把自己纳入一个大的群体中,比如家庭、宗族或者国家。他们更愿意合作而不是竞争。他们更倾向于在集体取得成就而不是个人取得成就时满足。”[1]290
美国人类学家V·巴尔诺较早研究过人格的共性化问题。他提出了“基本人格类型”和“国民性”的概念,认为每一个民族或每一国国民,都有共同的人格结构,即社会人格。这种社会人格是在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哈梅德·阿马尔就专门研究过埃及的席尔瓦人,发现了他们胆怯、封闭和顺从的种族共性,而这一社会人格共性,是席尔瓦人在其文化传统和文化环境的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席尔瓦人习惯用惊吓的手段教育孩子,实行男女有别和年龄分层,强调对老人礼貌、尊敬,所有这一切都导致了席尔瓦人顺从的人格特征。[7]52本尼迪克特更是明确提出:“任何群体的绝大多数个人都按照文化的形式塑造而成。换句话说,绝大多数个人都可按照他们生于其中的社会的造型力量来塑造。”[7]59按照她的观点,她把原始人类分为“日神型”、“酒神型”和“妄想狂型”。“日神型”人格共性是节制、中和、热衷礼仪和社会性高于个性;“酒神型”的人格共性是崇尚个性与竞争,嗜好心醉神迷,偏执而富于权威幻想;“妄想狂型”的人格共性则是生活隐秘、执拗冷酷、鬼鬼祟祟、反复无常而疑神疑鬼。
武斌对中国现代人格研究后指出,传统文化塑造了民族的“基本人格结构”,但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现代化提供了新文化的人格设计,现代中国人的人格塑造处于“过渡”或“转型”期。“‘过渡人’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他的‘过渡’性质。‘过渡人’兼有‘传统人’与‘现代人’两种人格品质,但是这两种人格品质并非平起平坐、相安和谐,而是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的态势,即‘传统人’的人格品质渐渐弱化,‘现代人’的人格品质渐渐增强。”[3]279所以,“过渡性”是中国现代人格的基本共性,在此之下,武斌还列出了12种具体的特征:诸如顾及他人向尊重自我的转化;顺从他人向自主独立和支配欲的转化;服从权威向平权性的转化等。也就是说在中国现代人格结构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传统向现代人格转化的过渡性特征。
中外人格心理学家的研究确认了人们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人格特征,这就是人格共性。这些共性的形成与族群或国家的文化传统、习俗、地域以及社会制度形态密切相关。
现实人格的共性存在,决定了小说人格塑造的共性化原则,即小说人格形象必然反映着某一类人格的共性化的东西。
吴功正说过:“小说的基本审美范畴是典型人物的塑造。小说家对于生活的反映、解释、说明,审美感情的寄托、审美理想的表现,是通过实体感很强的典型形象的塑造来完成,并进而以美感形式来满足欣赏者的审美需要。”[8]165人格塑造的共性化,说明了通过个别反映一般的可能性。小说通过人格形象的塑造来反映普遍的人类本性,揭示出一般的人类具有的特性,从而使个别的人物形象具有了更宽广的人类本性的负载,使读者能通过阅读人格形象,去更好地感受人、认识人、把握人。我们正是通过阅读阿Q,感知到中国20世纪之初那个风雨动荡的变革的年代,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通过阅读李凖的《黄河东流去》中的徐秋斋,我们感知到了在抗日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民们所具有的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坚韧不拔的民族人格。
前面说过,人格共性的形成与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传统、习俗、地域以及社会制度形态密切相关的。因此通过小说中人格共性的揭示,可以沟通和展示与人格形象密切相关的文化传统、社会习俗和社会环境,使小说起到反映现实生活的巨大作用。在小说美学中,就是“典型环境”的描写,也就是恩格斯强调的:“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人格心理学对人格共性的研究和揭示,更直接和充分地解释了人格共性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并且从文化的角度,更加丰富了“典型环境”的意义和小说环境描写的美学范畴。
过去的小说美学提出的典型人物的塑造原则仍然适合于人格塑造。所不同的是,传统的典型人物塑造是强调典型性格的刻画,如吴功正说的:“罗丹认为,‘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是美的。’作为形象美学,其主要课题是谈论性格,有性格才是美的典型。”[8]205在人格心理学发展的今天,性格刻画是以点代面,已经不能完全表现人的全部,不能代表人的整体。而人格塑造是对人的整体反映,所以典型人格的塑造,才能从个别的整体反映出族群或某一类人的整体,才能描写出人的丰富性、深厚性和广泛性。遵循人格的共性原则,典型人格形象的塑造,就是要充分反映某一族群或群体普遍存在的人性,揭示出这一群体共有的优或劣的品行,从而使小说人格形象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陈忠实的《白鹿原》成功塑造了朱先生、冷先生和白嘉轩等儒家理想文化人格形象,这三个人物都表现了儒家文化的仁义本质,体现出人格的共性。朱先生恪守仁义、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一身清廉、浩然正气;冷先生救死扶伤、深明大义、调解纠纷;白嘉轩坚守仁义,几十年挺直腰杆做人,维护乡规民约,殚精竭虑造福乡里。他们表现出的人格共性,就是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所熏染出来的人性。
人格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同时也是指个体的存在。人格的整体性告诉我们,人格是指个体的心身的有机组织,是一个整体运作的社会存在;人格具有独特性,是个体的存在,每个人的人格都有自己的特点,其心理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人类学家克拉克洪说过:“所谓人格,是贯穿于一个人从生到死之间,存在于主要的过程和外在行为的延续中,一贯显示的机能性形态和行为。”[3]30这就说明了人格是生命个体的存在,按照武斌的命题,就是“人格:个人的整体形象”。“同样受到文化的教化,不同的个人人格却会显示出各自的特殊性。人格总是多元的、个人的。”[3]58现实人格,就是以个性化的方式存在,构成人与人的差别,构成林林总总、精彩纷纭的人类社会。高尔顿·奥尔波特说过:“人的鲜明特征是他独有的。过去不曾有、将来也不会有一个人和他一模一样。”[1]2
通过个别反映一般,这也是小说家反映现实生活的原则。小说家感受生活,总是从个别形象入手的。现实人格为小说家提供了完整的个体形象,正如明荣与堂刻《水浒传》中《〈水浒传〉一百回文字优劣》所说的:“世上先有淫妇人,然后以杨雄之妻、武松之妻实之;世上先有马伯六,然后以王婆实之。”周立波强调要熟悉人,艾芜强调要研究人、抓住最能表现性格的那一点,王汶石强调要熟悉具体形象的个性特征。同样,小说人格塑造的个性化原则,就是要求小说家要关注具体的个体的人格,所不同的是,不仅仅要关注人的性格或者情感,还要关注包含个体人格形象的整体和全部要素。这样,进入小说家视线的就不是人物的局部特征,而是人格形象的全部要素特征。所以,小说家关注的个体人格是更全面地反映了人的各个方面,更加个性化的个人。
人格塑造的个性化原则,还强调审美感知的独特性,小说家要善于感受到人格的独特性,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到的人格要素的差异。丁玲就曾说过,作家在生活中不仅要看见旁人能看见的东西,还要看见旁人看不见的东西。人格塑造所提供的审美对象比起性格刻画来,就丰富得多了,决定人格差异和个性化的元素也就丰富得多了。世界观、价值观、感情、品性、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与差异,都可以凸显人格的个性,塑造出个性化的人格形象。
个性化是小说人格塑造的最基本的原则,或者叫最高审美原则。小说描写人物,其立足点必须是个别的、单独的个体。黑格尔十分强调艺术的个体性,他认为人的个性里包含着许多力量,“但是这些力量所包含的普遍性必须在具体的个人身上融会成为整体和统一体。这种整体就是具有具体的心灵性及其主体性的人,就是人的完整的个性,也就是性格”[9]294。在黑格尔时代,人格心理学还不很发达,这里的性格应该是人格。黑格尔认为性格有两种,一种是抽象的单一的性格,一种是生动具体的性格。“戏剧人物必须显得浑身有生气,必须是心情和性格与动作和目的都互相协调的定型的整体。”[10]265很显然,生动具体的性格,就是把“一切都融贯成一个整体”的个性化人物,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人格形象。黑格尔的《美学》奠定了文学艺术的基本审美原则,所以小说的人格塑造必须是个性化的,是包含着人的整体要素的个别形象。前面说到,朱先生、冷先生和白嘉轩,都是《白鹿原》中的儒家理想人格形象,但是三人的人格个性却是十分鲜明的。朱先生饱读诗书、关中大儒,表现出高风亮节和大义凌然;冷先生乡间从医,表现出仁慈中和;白嘉轩一族之长,维护宗法家族制度,表现出腰杆挺直、固执坚硬甚至冷酷的个性。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有共同的文化底蕴,但是他们的性格特征、心胸气度、处世方法等的不同,就构成了他们人格形象鲜明的个性。
人格心理学告诉我们,现实人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伯格说:“人格是稳定的。我们可以跨时间、跨情境地来审查这些稳定的行为方式。”[1]3人格一旦形成,就具有时间的持续性,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其人格自我都不会改变;人格的稳定性还表现在尽管环境发生变化,成熟的人格特征也具有一致性,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格的相对稳定性,是在一般或通常情况下的大多数的状态,所以说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一个成熟的人格,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自己的人格特征;或因为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人格特征。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指人格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人格的相对完整性,决定了一个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环境里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这既是一个人成长需要的持续的动力,也是他人对其完整认识的客观存在。
现实人格的稳定性,给小说家发现人、感受人、认识人和塑造人格形象提供了客观依据。在常态人格形象的塑造中,我们也强调同传统的性格论一样的“整体性”。刘再复说:“性格二重组合原理,一方面要求作家应当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另一方面又要求性格的整体性,即在性格的二重组合中保持一种统治的定性,一种主导性格运动方向的主导因素。”[4]112吴功正把典型性格称之为“性格系统”,也强调性格系统的“主导指向性”和“内在统一性”[8]224。在反映人物的完整性、一致性上,我们与传统性格论是相同的。但人格塑造强调人物形象的稳定性,是指人格自我身心的统一与完整,是指人格的各要素在一定时期内和不同环境里的一致性;而不是单指性格。人的复杂是指人格的复杂,而不是性格的复杂,一个人是不可能有很多种性格和矛盾的性格的。
小说人格塑造的稳定性原则,就要求在塑造人格形象的过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不同的情境里,要保持稳定和统一。这样,才能创造出完整的而不是碎片化的形象;创造出统一的而不是前后不一、相互矛盾的形象。当代文学中人格形象塑造比较成功的,有都梁的《亮剑》,作品中的李云龙是一个具有鲜明的英雄人格形象。智勇双全的英雄品质、鲜明的性格特征、英雄主义的气概、英雄的仁义胸怀、英雄的情怀、英雄的气节等构成他的英雄人格。从他参军到最后举枪自尽,这些人格的品质都伴随着他的成长,最后以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的英雄壮举,完成了英雄人格的塑造。
人格心理学强调人格的稳定性,但不是绝对认为人格是一成不变的。黄希庭指出:“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排除其发展和变化。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指较为持久的一再出现的定型的东西。”[2]9在通常情况下,普遍的常态化的人格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或一生都不可能有较大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也是如此。但这只是相对的,现实人格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能具有动态性。
人格的自我选择会导致人格的变化。人格的主体性,决定了人格具有自觉性和自主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人格理论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超我就是人格升华的最高形态。人的主体性推动着人格的自我选择和超越,在人格成长过程中,人格的自我选择促进着人格的良性发展。贝克说:“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决定能力的存在,是一种自由的存在。因为存在着自由意味着不为其给予的本性所束缚,而具有超越本身的自我的能力。”[3]3正是人对人格类型和人格倾向的自觉选择,决定了人格的发展动态性。
时间(时代)和文化环境的变化导致人格的变化。黄希庭谈过,人格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表现方式会发生变化;对个人有决定影响的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发生变化,其人格特征有可能发生变化,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文化环境的变化。武斌说:“文化变迁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的结构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人格,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价值观念和态度倾向,也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3]69比如在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环境中,“孔融让梨”是美好的谦让的人格特征。中国的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晓这个故事,但如果这个小朋友移民到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环境中,他的谦让的品质可能就会慢慢消失。
疾病对人格的挤压会导致人格发生变化甚至发生人格扭曲和人格病态。疾病分为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严重的生理疾病会导致人格的变化,比如由积极的人生态度转变为消极的人生态度(即进取型人格变为颓废型人格),心理疾病更会促使人格发生病变,成为病态人格。尤其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负担和精神压力加重,发生精神疾病的群体正在扩大和低龄化,使得社会不得不关注这个抑郁的或自闭的或精神分裂的或人格分裂的群体。
文学是通过个别反映一般,所以小说关注生活的焦点是个体化的。小说反映生活的视线,更多的是个别的人和事,人格的发展动态性,虽然不是普遍的,它是特殊的或者个别的,但这正是小说家所喜欢的。小说家喜欢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而是动态中的发展变化的事物。此外,小说也不是单纯地反映生活,它还有作家的审美想象和艺术创造。小说家的想象和创造,赋予了艺术人格更多的发展变化的丰富性。
与性格论的丰富性不同的是,人格的发展性原则,给小说人格塑造扩展了另一个人类群体,这是在过去的创作和理论批评受到长期忽视的群体,即病态人格群体。其实病态人格早被鲁迅所关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在将近一百年前,就塑造了一个在封建礼教、家族和社会的压迫下,一个青年知识分子患上迫害狂的精神病患者。病态人格群体,也是文学需要关注和反映的群体,文学必须要正视这个群体的存在,让社会了解他们、关爱他们。这就需要文学的阳光首先温暖到他们。可以说人格理论开拓了作家的视野,而小说人格塑造方法的建立是小说在创作方法上的一大掘进。莫言《蛙》的艺术成就,最重要就在于他以人性悲悯的大手笔描写了特殊时代背景下,姑姑人格扭曲的悲剧。姑姑处于人如草芥和以人为本的两大时代背景的文化冲突中,其人格从人变为工具再回复到人,巨大的价值观的冲突,内心的煎熬,使得她从一个冷酷的“杀手”,蜕变为恐惧报应的忏悔者。小说中,姑姑的人格发展轨迹,不是静止无变化的,而是动态地发展着的,这就是人格塑造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美]杰里·伯格.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2]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上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3] 武斌.人格的选择[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1.
[4] 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5]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下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 [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苏炳文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7] [美]V·巴尔诺.人格:文化的积淀[M].周晓虹,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8] 吴功正.小说美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
[9] 伍蠡甫编,蒋孔阳.西方文论选(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10]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