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思想渊源
——儒、墨思想家论理想社会

2014-03-12 01:48周跃军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墨子孟子孔子

周跃军

(宜宾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7)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国梦不仅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梦,固然主要是指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实现复兴这一梦想,但实际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圣人先贤,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就已筑成了自己心中理想社会的美好蓝图。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天下大乱的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是“子弑父”“臣弑君”等犯上作乱的时代,也是战争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面对如此混乱的社会,以孔子、孟子、墨子等为代表的伟大思想家,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之上,为了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纷争的消弥和百姓的安居乐业,他们绘制了自己心目中以和谐、平等和人民安居乐业为核心的未来美好理想社会的蓝图,这亦即他们心中的“中国梦”。

一 孔子的“中国梦”

生活在春秋末年的孔子,面对充满战争和暴力、民不聊生、道德沦丧的社会而倍感忧虑,他考察了历史的不同阶段并作出比较,力图从历史的借鉴中寻求一条可行的出路。

孔子的“中国梦”就是建立一个以“和”“和谐”为基础的未来理想社会,即和谐社会。对于“和”,孔子继承并丰富了前人关于“和”的内涵,他基于“和实生物”的观点,力陈“同之不可”,提倡“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事理念和原则,把“和”作为人们立身行事的价值标准和理想境界。《论语·子路》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91的描述,就是说,君子所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有差异的互补、和谐和合作,而小人所追求的是无差异的雷同。“和而不同”就是坚守个人的信念与个性,尊重对方的差异性存在,与之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同而不和”就是泯灭一切个性、差异的绝对同一,要么混同一气、不讲原则;要么惟我独尊、排斥异己。

在此基础上,孔子阐释了自己心目中的和谐为基础的理想社会。在《论语·季氏》篇:“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1]107即百姓基本生活需求能得到满足,社会财富分配相对均衡,这是孔子建立和谐理想社会的基本思想。《礼记·礼运》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家,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又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显然,“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是孔子和谐社会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小康”社会只是现实目标,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才是理想中的和谐社会,也即孔子心目中的终极“中国梦”。孔子的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孔子特别强调“礼”的作用,推崇“周礼”,极力提倡“克己复礼”来改变“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局面,并重建正常合理的社会秩序。孔子比较了夏、殷、周三朝的社会生活特点,《礼记·表记》载:“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在孔子心目中,周礼的典章、制度、规范,以及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的秩序和伦理道德规范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反映了他对周代那种道不拾遗、民风淳朴、遵守礼节的安定、和谐秩序的憧憬和向往。

二 孟子的“中国梦”

作为孔子学生的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他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勾画出一幅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蓝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亩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也……”[1]137同时,孟子还设计出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387的和谐美好的社会图景,也即孟子心中的“中国梦”。孟子梦想中的理想社会是实现王道政治的社会,是政治清廉、经济发展并遵守伦理道德的社会。

孟子的理想社会的建立是以“民本”为前提的,相对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排序,孟子明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450,第一次把人民排在了社稷和君主之前。他认为在国家的统治中,人民应该处于最重要的地位,是国家、社会的主体。这一思想是对君民关系认识上的新突破,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新发展。从“民贵君轻”思想出发,孟子还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理,在《孟子·离娄上》中有“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2]415显然,孟子这一思想在战争频繁、民生凋敝的时期,对保护民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正因为如此,在孟子的理想社会中,民生问题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他认为未来社会就是人民有宅地,有固定收入,生活安定并得以保障的社会,若人民没有恒产和稳定的收入,会为了生存而不择手段地做出各种事情。在《孟子·梁惠王上》中,他提出:“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於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2]387-388但是,如果统治者贪得无厌、横征暴敛,人民依旧会居无定所,甚至家破人亡。为此,孟子提出了“省刑罚,薄赋税”[2]385“易其田畴,薄其赋敛”[2]446等内容。在减轻赋税的同时,还主张发展多种农业生产活动,保护生产力的发展;并要求从农、林、渔多方面发展农业,不侵夺农时,不影响鱼林的生长作息,按规律进行农业生产,人民安定富足。

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孟子主张发展商业和教育。提出了要“关,讥而不征”“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如此,就能使“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2]397,经济的发展才能使人民生活改善并达到小康。在经济安定的基础之上,孟子还主张对百姓施以人伦道德教育,他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通过教育,使大家懂得“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2]406的孝悌忠信的道理,这样,社会道德才能得到遵守,梦想也才能实现。

三 墨子的“中国梦”

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这时,旧制度早已废除,新制度却还未建成,社会仍然处于激烈的变化和动荡中,人与人之间不是互爱互助而是“执其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贼”,“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3]133,民生极度凋敝。在墨子看来,消弭祸患时弊,使社会安定和谐的根本在于“兼爱”“爱无等差”。这是墨子十大主张的轴心,是其心中“中国梦”的基石。

墨子在《兼爱上》中说:“圣人以治天下为事业者,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3]130显然,要从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必先探寻乱之根源。墨子经过考察社会现状,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皆起不相爱”[3]131。所谓“不相爱”就是专爱自己,不爱他人,为了自己个人私利而不惜去损害他人的利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实现心目中的梦想,墨子主张用“兼相爱”来代替“交相恶”,用“爱无等差”来代替“爱有差别”。但是,墨子之主张兼爱,却并不排斥“利”,还总是和“利”密切联系起来,如“兼相爱,交相利”“兼而爱之,从而利之”“爱利万民”等。墨子认为,爱人即为利人,利人即为爱人。爱中有利,利中有爱,这样,人人都可从兼爱交往中获得益处。“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3]134。以这种宽容、理解、尊重的态度去善待他国、他家和他人,“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主家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3]134。“天下之人皆相爱”就不会出现倚强凌弱、以众劫寡、以贵傲贱、以智欺愚的现象。墨子认为,通过“兼相爱”“爱无等差”的传播和推广,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疾病得治,死丧得葬,最终建成“乱者得治”[3]225的和谐安定的幸福社会,也即实现他心中的“中国梦”。墨子批判了儒家等级森严的“爱有差等”的观点,认为儒家主张的“亲亲有杀”“尊贤有等”是“大逆”,同时又冲破了道家那种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狭隘地域界限,让天下人互通互爱、互利互惠、互谅互敬。为此,墨子从政治和经济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和设想:

政治上,主张尚贤与能,公平竞争。墨子生活的时代,仍然是任人为亲的世袭制,普通百姓难以获得平等地参与国家社会生活的管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对此,墨子强烈呼吁必须彻底打破血缘宗亲继承制,不分亲疏贵贱、任人为贤:“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3]112-113。同时,墨子强调,在选拔贤能之人时,要“举公义、辟私怨”,要抛开个人恩怨好恶,选拔德才兼备又真心为百姓办事的人为官。在中国历史上,墨子是第一个明确主张打破宗法继承制,实行“任人唯贤”选拔原则的思想家,其目的是为墨家所代表的“农与工肆之人”参政议政、管理国家提供理论依据。

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崇俭戒奢。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耕与织是国家和人民主要的财富来源,“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3]214。圣王不是通过“外取地”的战争来使国家获得利益,而是通过“发令兴事、使民得财”的途径。所以,墨子主张仁人之治天下,要“率百姓以农”“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3]95。强调人人都要从事生产劳动,反对不劳而获。认为只有每个人都努力劳动,天下的财富才会充足,社会才能稳定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他还规劝农民增加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主张通过早婚来增加劳动人口。也正是鉴于生产力低下,社会财富之不足,墨子从“兼相爱,交相利”出发,主张通过“节用”“节葬”“非乐”等手段来达到“国家富,财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这一理想社会的经济目标。针对社会上那些王公贵族奢侈浪费,敛财作乐、大兴土木、厚葬久丧、乃至大动干戈、耗财害民的不良现象,墨子主张要像古代圣王那样,在诸如饮食、服饰、宫室、舟车、丧葬等方面,“制为节用之法”,任何超过限度的消费就是奢侈,而奢侈浪费是“亏夺民衣食之财”“不中万民之利”[3]209,并告诫统治者“俭节则昌,淫佚则亡”[3]104。而今,墨子的这一思想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四 余论

早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们,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从各自的角度描绘了自己心中的“中国梦”:和谐、平等、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尽管限于当时的时代条件,他们的梦想无法实现,是“乌托邦”式的空想。但他们的这些观点和主张,经过历代政治实践和教育传播,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遗产,成为当今中国梦最早的思想渊源之一。他们的许多观点和主张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子所主张的“和为贵”“和而不同”的观点,在今天中国这个因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而导致的矛盾与不满有不断激化趋势的社会,它能在相当程度上化解社会矛盾,弱化人与人之间因利益差异而带来的冲突,从而达成社会各方共赢的局面。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理论基石。同时,这一思想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人的主观创造性和积极创新精神,挖掘人的潜能,在社会竞争中努力实现人尽其才,进而为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发挥积极作用。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等主张(尤其是墨家光辉伟大的实践行为)不仅为中华民族树立了崇高的道德规范,而且也彰显了人类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从而尊敬、爱护和关心天下所有的人,以此推动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这在当今社会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盛行,崇尚物质享受的背景下尤显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对墨家学说作了高度评价:“把普遍的爱作为义务的墨子学说,对现代世界来说,更是恰当的主张,因为现代世界在技术上已经统一,但在感情方面还没有统一起来。只有普遍的爱,才是人类拯救自己的惟一希望。墨子的爱比孔子的爱更为现代人所需。”[4]

参考文献:

[1] 崔钟雷,等.论语:孟子[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0.

[2] 赵定宪,赵腾译注.四书通译[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3] 水谓松.墨子[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

[4] 转引自孙君恒.墨子的经济理论与市场经济模式[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

猜你喜欢
墨子孟子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磨刀不误砍柴工
“墨子号”与墨子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Revisiting the Problem of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betwee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Confucian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