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风风雨雨,既会冲刷掉许多的记忆,也会使一些记忆更加鲜活。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可这并不妨碍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用智慧书写历史,用拼搏造就奇迹。
2003年来,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冶金集团”)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抢抓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行业调整优化的机遇,搏击市场经济大潮,经受住金融危机等严峻考验,一路砥砺奋进、铿锵前行,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崭新篇章,创造了云南冶金集团发展的全新时期。截至2012年,云南冶金集团金属总产量达到115万吨;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资产总额突破706亿元,连续12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和省属企业前列。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云南冶金集团始终把诚信放在第一位。正是依靠诚信经营的理念,云南冶金集团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稳健地历经风雨走向了光明。
云南冶金集团旗下的“驰宏锌锗”和“云铝股份”自上市以来,以诚信为本,不断提高公司发展质量。驰宏锌锗在2007年创下沪深股市有史以来每股收益率最高、股票价格最高和分红送股最高三个第一。从上市至今,云铝公司连续14年分红金额达到15.48亿元。两个公司连续多年实施“高分红、高配送”方案,为股民创造了源源不断的财富。驰宏被香港《大公报》评为“十二五”期间最具投资价值上市公司。云铝荣获了“成长上市公司百强”等称号。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大楼
诚则立天下,信则富万民。诚信是云南冶金集团一贯追求的精神品质。“十一五”期间,云南冶金集团累计营业收入超过745亿元、利税总额超过100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此外,云南冶金集团坚定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铝锭、铅锌、白银等产品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云南省名牌产品9个;下属多家企业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安全管理“三标合一”,云铝公司通过6个国际管理标准体系认证;参与标准制定修订近50项,树立起了良好的信誉、品牌及企业形象。云南冶金集团和所属企业多次获得全国优秀诚信企业、AAA级信用等级企业、诚信纳税企业等称号。
诚信至上、诚信天下。诚信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生产力,诚信让云南冶金集团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尊重。
“责任”是云南冶金集团的可贵品质和发展基石。“致远”是云南冶金集团心无旁骛的追求与抱负。责任致远是云南冶金集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终极使命。
长期以来,云南冶金集团以一种负责任的发展模式,瞄准先进、着眼长远,以一流的指标打造一流的企业,用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担负起国有企业的责任。在铝产业上,云铝股份引领技改潮流,成为节能环保典范,荣获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和中华环境优秀奖,是全国首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目前铝锭综合电耗已提前实现行业2015年13300千瓦时/吨的规划目标,达13000千瓦时/吨左右。随着新技术的推广使用,指标已降到13000千瓦时/吨以下。在铅锌产业上,驰宏锌锗自主研发高压酸浸、采矿膏体充填等先进的采选冶技术,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水平大幅提升,成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曲靖冶炼厂烟气排放优于欧Ⅲ标准,工业废水实现零排放,是世界铅锌冶炼企业中环保指标最先进的企业。在锰产业上,斗南公司新建成的20万吨技改工程采用5万千伏安大型电炉,是目前亚洲冶炼容量最大、装备水平最高的电炉,标志着在大炉型、高环保、低能耗方面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在钛产业上,新立公司致力于打造区域内最完善的产业链,被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3个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之一。已投产的8万吨高钛渣是亚洲第一条生产线。在硅产业上,冶研新材料公司已建成5万吨工业硅和3000吨多晶硅,其中多晶硅能耗和物耗优于国内平均水平,被评为全国化学工业优质工程,国内第一批取得行业准入,标志着发展新材料取得重大突破。
勇担社会责任的理念根植于云南冶金集团厚重的历史积淀,抒写着云南冶金集团的使命和义务,引领着云南冶金集团不断远航、走向深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改革发展征程中,云南冶金集团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战略超前的思维,面向世界的眼光、敢于争先的决心,在扩大开放中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开创了开放和谐、合作共赢、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近十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云南冶金集团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转变为扩张良机,积极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先后完成了上海美铝、昆明有色院、昆明重工等十余项兼并重组,加快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云南冶金集团国际竞争力。特别是2009年,云南冶金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汕头百联公司整体重组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国有与民营两个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合作,创新了省属企业的改革重组新模式。
同时,云南冶金集团坚持“扎根云南、立足国内、辐射周边、拓展海外”四个层次的产业布局,以参股、控股、合作开发等方式,积极参与国内外矿产资源的开发。“十一五”期间,云南冶金集团新增铅锌金属量300万吨、铝土矿近9000万吨、锰矿260万吨、钛铁砂矿265万吨、硅石990万吨,云南冶金集团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从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到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从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到东方之珠的香港,从北美州的加拿大到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南非,云南冶金集团用开放包容的胸怀与气魄海纳百川,用务实的举措收获似锦的繁花,用合作共赢的情怀和决心赢得了未来。
和谐是企业稳步发展的基石,是实现腾飞的根本保证。和谐,构建“和谐冶金”,犹如一张坚韧而有力的网,连接着云南冶金集团、市场和职工,托起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天地。
十年来,云南冶金集团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凝聚人、发展人,满足企业人的需要,体现企业人的价值,职工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持续增强。通过岗位实践和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素质。职工队伍呈现出学历层次提高、专业技术职务提高、技术等级提高和平均年龄降低的良好势头。目前,云南冶金集团在职职工超过3万人,拥有“国突、国贴”专家9人,“省突、省贴”专家73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00多人。通过发展解决就业、收入、住房等问题,与职工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改革改制过程中,不简单搞减员增效,不把包袱推给社会,而是以发展解决实际困难。“十一五”以来,新增用工超过1.3万人;累计捐助社会公益资金近1.5亿元;2011年在岗职工年均收入5.8万元;为职工建盖成本价住房近1.5万套。同时,云南冶金集团各级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围绕素质提升、搭建舞台和维护权益,深入开展导师带徒、创新创效、民主管理、思想引导等大量活动,先后组织14个工种的省级技术技能大赛。云南冶金集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中华慈善奖等称号。
在这片充满生机活力又满富激情的红土地上,云南冶金集团用大山精神倾情播洒着高原一样的情怀,谱写了和谐发展的华美篇章,演绎着和谐发展的真正内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现科学、和谐、跨越发展,必须依靠创新这把利剑。在云南冶金集团,创新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近几年来,云南冶金集团不断用创新思维主导各项工作,向创新要发展、向创新要效益,在创新路上踏歌前行。在战略发展上,从“求生存、打基础、谋发展”三步走的提出,到建设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国际知名矿业公司的构想;从致力于铝、铅锌、锰传统产业的发展,到进军钛、硅新兴产业,打造五大产业板块;从销售收入破百亿,到谋划千亿企业。这一切,无不彰显着战略性创新。在深化改革上,总部实施大部制改革,开展内控规范试点建设,开创云南省工业管理厅局改制为经济实体的先河,同时在省内创造多个第一:率先获得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第一批开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第一家获准设立企业财务公司;第一批内控规范建设试点等,这些“第一”成就了今天的冶金。在科技创新上,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等一批科研平台,投资3亿元建设试验研究基地,在美国设立科技公司,形成更加先进和开放的现代化科研体系。“十一五”以来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8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云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8项;获授权专利339项,其中发明专利89项;获5个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云南省中国驰名商标大户。在企业文化上,不断调整、更新、丰富、发展自身企业文化,构建了“一主多元、百花齐放”的云南冶金文化体系,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内聚人心、外树形象”作用充分显现。近几年来,云南冶金集团在云南省属企业中首次提出了加快实施文化活动品牌创新体系,为职工搭建起一个“人人享有出彩机会”的冶金文化平台,文化感召力、竞争力、发展力不断增强。
创新,让云南冶金集团穿越风霜血雨;创新,让云南冶金集团取得成就辉煌;创新,让云南冶金集团永远充满希望。
十年,一个个闪光的成就,叙说云南冶金集团从求生存到打基础,再到谋发展的嬗变。
十年,一个个辉煌的瞬间,述说云南冶金集团从求索到跨越,再到腾飞的升华。
十年,云南冶金集团以激情和智慧勾勒出了未来一幅宏伟的蓝图:2015年,云南冶金集团资产总额将达到千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260亿元,利税总额100亿元,把集团建设成为具有较高社会美誉度、较强市场竞争力和较大行业影响力的国际知名矿业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
大河流明月,山川带古今。历史在无限的荣光中永恒,未来在执著的追求中生辉。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冶金人必将以大山的精神、高原的情怀、勇者的气魄,奏响企业改革发展雄浑乐章,在辽阔的红土高原上谱写出时代最壮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