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晓怡 (淮北师范大学 235000)
王家卫电影中的“陌生化”现象
邬晓怡 (淮北师范大学 235000)
王家卫的电影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以致于有一种台词或镜头被冠以“王家卫”式。他独树一帜的风格给了观影者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让观影者游走在他构建的迷离而又唯美的影像迷宫中。他的影像迷宫之所以如此引人入胜,皆在于他对电影的“陌生化”处理。
“陌生化”;王家卫;审美体验;影像风格
“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一个有名理论,即认为艺术是使那些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陌生化,从而将人们对事物的自动感知提升到审美感知的高度。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中说过,1“正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体验, 感觉到事物的存在, 为了使石头成其为石头, 才存在所谓的艺术。艺术的目的是要使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手法就是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对事物的制作进行体验的一种方式,而已制成之物本身在艺术中并不重要。”1
换句话说,“陌生化”就是要将日常化的语言转变为文学化的语言,甚至是将日常化的生活转变为充满诗意的生活。虽然“陌生化”理论最早发轫于文学批评,但是后来波及范围颇广,影响到艺术的各个领域,其中就包括电影。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就如欧文.帕诺夫斯基说过,“如果法律强迫所有态度严肃认真的抒情诗人、作家、画家和雕刻家停止他们的创作,那么,一小部分公众会知晓这件事,还有数量更小的一部分公众将会为此深感遗憾。但是,如果电影也被列入其中,灾难性的社会影响就有可能发生。”它既有普通艺术形式的共性又有其作为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个性,因此不乏可以研究之处。纵观整个华语电影圈,王家卫是一个个人风格十分鲜明的导演,以致于有一种台词或镜头被冠以“王家卫”式。那么,王家卫的电影为何有如此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如此迷人的吸引力呢,本文将从其电影中的“陌生化”现象进行讨论。
电影台词可以说是文学语言在电影中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一部电影不可或缺的语言载体。根据我们的观影经验来看,大部分电影的台词都是中规中矩,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去的。然而,王家卫电影中的台词因了“陌生化”的处理却别有一番风味,让人观影后印象深刻。
恋人之间的絮语在他的电影中很少有直接正面的表达,多半是用充满诗意的台词传递出来。《花样年华》中,周慕云在临行前问苏丽珍:“如果多一张船票,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走?”周并没有用我们习以为常的表达方式去挽留苏,他没有说“我舍不得你”或者“我想和你在一起”,而只是淡淡柔柔地说了这么一句听似与表白无关的话,却将周对苏的百般不舍如重彩油画般绮丽美妙地展现给了观影者。《一代宗师》中宫二对叶问说,“叶先生,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宫二心里是有过叶先生的,但是碍于双方的身份从来没有道出这般少女心思。只是告诉他,我们的相遇是宿命的相遇。这样一种倾诉,表达的是一种细水长流般的情感,能在人心里留下不深不浅的痕迹。这样曲径通幽似的委婉精致的表达正是王家卫电影中恋人絮语的“陌生化”体现。
除了此类情爱类型片中较为常规的电影台词,王家卫电影中还有一类更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台词。这类台词通常与数字有关,且通常用来表达感情。王家卫用数字的精确和理智来反衬感情的暧昧和感性,在这种奇妙的碰撞中,观影者得到了与众不同的美感体验。在欣赏艺术的时候,我们与艺术的距离本就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太近便丧失了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无人间烟火气息,太远便不能引起观赏者的切身体会。王家卫的这类台词既能引起观影者的共鸣,却又将观影者推到一个恰到好处的距离,去获得独特的美感体验。
《阿飞正传》中,旭仔邂逅苏丽珍时是这样搭讪的,“十六号,四月十六号。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点之前的一分钟你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我会记住这一分钟。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分钟的朋友,这是事实,你改变不了,因为已经过去了。我明天会再来。 ”以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看,若一个男人邂逅一个女人并且想要上前搭讪,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表示好感然后留下联络方式。可是在《阿飞正传》中,旭仔却是特立独行的。他让苏丽珍盯着他的手表看了一分钟,接着说出了这段雾里看花似的话。然而这段话却有着非同一般的魔力,不仅深深地攫取了苏丽珍的心,也深深地捕获了观影者的心。我们不禁感慨到,在后现代社会的语境下,在城市的水泥森林中,人与人之间即便有着强烈的相互靠近和互相倾诉的欲望,也常会因为内心的封闭和防御机制而错失良缘。只有其中一方给另一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故事才有可能按照线性叙述的模式发展下去。《重庆森林》中警员223有一段内心独白,“我们最接近的时候,我跟她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我们在恋爱中可能最多能记住一些难忘的细节,或者给一些日子冠以特殊的纪念意义,却很难回忆起在哪个具体的时刻陷入了爱河。而王家卫却用精确到小数点的数字概念来衡量两个陌生体在情感空间中的距离,用精确到小时的时间概念来计算两个陌生体在情感空间中的变化,如此特别,给观影者带来了震撼的心理效果。阿菲也有一段内心独白,“其实他不是没有来,只是走错了地方。那天晚上,我们大家都在加州,只不过我们之间相差了15个钟头,现在是他那边早上11点。不知道今天晚上8点,他会不会记得约了我呢?”阿菲与警员663约好晚上8点在“加州”见面,那是他们都喜欢去的一个酒吧。然而阿菲却去了真正的美国加州,警员663则在“加州”独自等待了一晚上。这本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在阿菲的独白中却变得落寞而又美丽,只因他们曾经邂逅相逢而又擦肩而过。城市人的孤独症在这种自言自语式的独白中被剖析得淋漓尽致。
王家卫用数字建构了一个诗意的迷宫,让观影者能暂时脱离实用世界进入电影世界,用一种婴孩般的眼光去打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生活场景,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体验。
王家卫的电影中常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镜头,它们通常将普通的生活场景变形处理,2这样就使读者对已熟悉的事物产生陌生感,从而延长对之关注的时间和感受的强度,增加审美快感2p46最经典的“陌生化”镜头莫过于《重庆森林》中阿菲偷偷潜入警员663的家中所做的一系列事情。她虽爱慕警员663,但是却羞于开口,于是采取了“田螺姑娘”式的表达方式。她趁着警员663不在的时候,潜入他的家中,为他打扫房间、给鱼缸灌水、扔掉他衣橱里前女友的衣服、因找到他一根头发而快乐地尖叫起来。然而等到他们真正见面的时候,阿菲又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这种特殊的处理方式,不仅没有让观影者觉得夸张,反倒让观影者耳目一新。对异性产生爱慕之情本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的着眼点也经常局限于二者相见时产生的火花,往往忽略了各自归家之后的默默思念以及由此思念引发的一系列行为。王家卫恰好捕捉到了这种细微的情绪。我们会因为听到他的名字而感到肉体的痛苦,看到他的笔迹而发抖,为了在街上遇见他而改变自己的行程。当我们普通观影者这种十分私人化的做法被放大到银屏上,且经过了更为戏剧化和唯美化的处理之后,突然让我们感到熟悉而又陌生。这便给了观影者一种美感错觉,好像自己泛善可陈的私人生活也可以变得艺术化起来,由此更能从心里真正地接受这种艺术。《2046》中,对王静雯的刻画始终集中在她那双红色高跟鞋上。她有一个日本男朋友,却因为距离不能相见。这时观影者可能会期待一个王静雯悲伤的脸部特写镜头,然而王家卫再一次打破了这种惯性思维。他用近乎手提摄像似的方式,用摇摇晃晃的镜头去跟随王静雯那双来回踱步的红色高跟鞋。那双红色高跟鞋便已经隐匿了足够多的秘密和情绪:日本男朋友送给她这双鞋后便回国了,她只能天天穿着这双红色高跟鞋来回踱步来缓解焦灼的思念和求不得之苦。尽管情感表达是这样的婉转和含蓄,却有不亚于杜鹃啼血般的美感。
除了爱情这一元素,王家卫的电影中还有许多探讨个人在高度商业化的现代社会中的内心问题的镜头。这些镜头经过他的“陌生化”处理后,变得与众不同。正如尼采说的,3“艺术家不应当按照本来的面目看事物,而应当看得更丰满、更单纯、更强健,为此在他们自己的生命中就必须有一种朝气和春意,有一种常驻的醉意。”3我们有时候都不得不猜测,这些卓尔不群的想法的出现,是不是因为王家卫内心常驻了一个陶醉于感性的狄俄尼索斯。
如《花样年华》中,周慕云来到吴哥窟,不是欣赏风景也不是走亲访友,而是找了一棵树,对着树洞倾吐自己的秘密。看到此番此景,观影者也不由悲从中来。一个人何以寂寞至如斯地步,要对着一个树洞倾吐自己的心事。只不过从没有人会料想到在电影中看到孤独的男主角,千里迢迢去往一个地方,只是为了找个树洞宣泄情绪。这样一种不合常规的镜头,使得我们的代入感受到了阻碍,延长了我们的接受时间,打破了原有的欣赏习惯,从而获得了独特的审美快感。又如《重庆森林》中,警员663独自一人在家时,会与家中的生活用品进行对话。他对着一块肥皂说,“你知不知道自己瘦了很多啊?整个都扁了,何苦呢,要对自己有信心嘛。”又对着一条湿漉漉的毛巾说,“我叫你不要哭嘛,哭到什么时候呢?做人要坚强点嘛。”接着对一件皱巴巴的衬衣说,“是不是很寂寞啊?才几天啊,用不着弄成那样子嘛。来,我给你点温暖。”说完便动手熨衬衣了。普通观影者最多在童年时候有过与玩具对话的经验,随着年龄增长,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往后的岁月中不再可能有这种经验了。因此,在电影中看到一个成年人用充满真切关怀的语气与生活用品对话时,不免有一刹那的讶异,尔后才能慢慢接受,接受之后便能体会到一种落花流水般畅快的美感。这一缓冲的接受过程,便拉长了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也延长了审美过程。“陌生化”理论的重点其实就是放在读者的审美感受上。审美感觉的过程越长,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陌生化手段的实质就是要增强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拉长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这在电影中也是一样的。
正是这些“陌生化”了的电影台词和镜头,使得王家卫的电影在中国乃至世界独树一帜。王家卫的狄俄尼索斯式的感性表达,更让观影者领略到别有风味的王氏特色。这便是“陌生化”处理后的台词和镜头在王家卫电影中散发的独特魅力。
注释:
1.[苏]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10.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6.
3.[德]尼采著 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350.
邬晓怡,(1991.10-)女,江西 萍乡,学习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