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历史时期国产喜剧电影创作风格初探

2014-03-12 14:20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200240
大众文艺 2014年12期
关键词:喜剧电影喜剧创作

张 丽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200240)

不同历史时期国产喜剧电影创作风格初探

张 丽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200240)

一部国产中小成本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创造的票房神话引人深思,不同历史时期的国产喜剧电影到底如何创作才能适应时代需要,满足观众喜好。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初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十七年”电影时期再到80年代及以后,国产喜剧电影创作在不同时期应结合当时的历史及文化状况,创作出符合民众需求、满足当下社会现象的作品。现将其做一定的梳理,以期能对当下喜剧电影创作有借鉴意义。

喜剧电影;创作风格;政治文化根源

引言

每一类型影片的产生都与一国的历史、民族特色和理性直观之外、感性形象之中隐含的特性有莫大关联。“直观地即理性”,作为具有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中国来说,电影的发展与社会政治文化传统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中国的农耕文明最能与普通观众直接对话的便是喜剧类型影片,它的或为普通民众喜闻乐见或为观者笑中带泪亦或是针砭时弊的特色,都带有鲜明的中国制造风格。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喜剧电影的风格也是各异,带有本时期的政治文化特色,而对于最富有代表性的喜剧作品文本的分析也折射出电影语言与这一最大众化的主题相遇后所发生的演进过程。

引发笔者再度对于中国喜剧类型电影的研究还是源于2012年底,由一部小成本小制作的国产影片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神话,即徐峥处女作《人再囧途之泰囧》。而对于这样一部由非专业导演出身带有实验性的电影成为整个中国电影市场最大的黑马,一举拿下10亿的票房,这个“惨烈”的现实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不啻当头一棒,更有宁财神在微博上直言:那些喜剧片大牛导演们,该好好洗洗睡了。而对于为何这样一部影片竟然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众说纷纭,批判者有之追捧者亦不少,其实综合看来莫过于因为徐铮尊重观众,口碑影响排片,其力量不容小觑。

一、默片时代:笑片闹剧

在电影诞生之初,作为一种杂耍的呈现形式,它大多是由夸张的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构成的,作为一种恒定的舞台剧模式,在最初面对创造性的摄影机和变化多端的机位之时,其实它是没有完全准备好的,电影早已不单是舞台剧和喜剧表演的复制品。正如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一书中对于有声电影喜剧片问题的探讨一样。无声片时期像卓别林为什么得以塑造能经久不衰的查理这个形象,是因为他独特的动作所传达出的肢体语言塑造了那样既滑稽又感人、既笨拙而又机灵、既善良而又狡猾的经典形象,这个头顶滑稽礼帽、身穿又肥又皱的裤子、走起路来支着一根滑稽的拐杖、迈开一双滑稽的船形脚摇摇摆摆像鸭子一样的滑稽人物一出场,不需要说话,只消他一出场,观众就已经可以乐开怀。而这也正是为什么步入有声片时代以后卓别林一直拒绝开口说话,不是他的嗓音不行,而是无论什么样的声音都不足以匹配这个人物固有的滑稽形象。

中国电影虽然起步较晚,但在默片时期和中国早期电影人都颇为喜欢喜剧。也已出现了具有喜剧片成分的电影,最经典的当属短故事片《劳工之爱情》,表现水果商向医生女儿求爱的故事,中间穿插了破坏楼梯跌伤赌徒为医生制造大批病人的噱头,最后医生把女儿许配给水果商,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这之前“明星公司”也出品了一部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第一步片长三本的短故事片《滑稽大王游华记》。该片表现美国著名喜剧演员卓别林来华后的笑料:追汽车、掷粉团、踢屁股和胖子打架、坐通天轿等,全片充斥着无聊的噱头。接着,明星公司又拍摄了短片《大闹怪剧场》以及几部短新闻片。而在20世纪20年代的当时,纯粹的打闹逗笑已经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作为早期电影的萌芽阶段,其实电影并未被看作一种艺术,而是把电影当成一种游戏、杂耍或者一个赚钱的工具。同样,也因此导致了这个时期的喜剧电影并没有太大的艺术价值。

二、有声电影初期到三四十年代:搞笑——讽刺、反思

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它不单单是对无声电影的有机延续,而是另外一种完全独立的艺术形式。喜剧类型的影片如果想更好的和电影发展时代相融合,其创作便急需更高水平的调整和进步。首先喜剧故事情节必须要能贴近观众,具有普适性和共鸣性,既娱乐又能发人深省,这是对编剧们的一大挑战,既要有足称经典的台词,又要有喜剧的包袱,最后还能上升到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次对演员的要求也更高,他们的表演不仅可以驾驭台词的情绪,还要能引起“演”外之意,同时还要以一种现实主义、朴实自然的表演方法进行创作。而这时发轫的左翼电影运动扭转了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这个时候的那些经典影片因其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新的内容、新的风格,拓展了一个崭新的民族审美领域,促使中国电影开始寻求在时代与民众中的地位,并且从此确立了把电影艺术置身于时代洪流中的观念。中国电影的这一艺术定位,造成了中国电影面向现实、面向群众的基本风格和银幕上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美学特征。

喜剧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艺术样式,早在20年代就已出现,《庄子试妻》就带有某种戏剧化的因素,《劳工之爱情》则可看作是中国喜剧的最早尝试之作。及至三十年代,则开始出现较为成功的讽刺喜剧《都市风光》和《狂欢之夜》等。如果说三十年代的喜剧电影都是将喜剧作为一种搞笑的商业噱头来招徕观众的话,那么,40年代的喜剧电影则是把喜剧作为一种政治讽刺手段来与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斗争,如张骏祥编导的《还乡日记》《乘龙快婿》就是带有闹剧色彩的讽刺喜剧。由陈白尘编剧、郑君里导演,完成于1948年的影片《乌鸦与麻雀》是一部充满感人力量的讽刺杰作,影片通过一个隐喻的故事,既表现城市市民群众在革命形势鼓舞下不畏国民党的欺压奋起而斗争的生动图景,又反映和透视出畸形社会种种荒谬的现象。剧作构思巧妙,情节流畅,风格活泼,讽刺辛辣。首先影片具备了传统“影戏”所重视与强调的社会教化功能,其次在时空表现上,以较大的叙事段落,在戏剧性场面中展开故事来完成影片的表意任务,并把影片语言的时空结构构成用于展现这些戏剧性的段落场面,最后影片在象征与隐喻这个维度上也对“影戏”的美学观念作了继承与发展。这部影片在战后电影发展中是一座意义非凡的丰碑,外国评论家也曾称它为一部“值得和世界优秀影片一起展出的影片”,是“令人惊叹的”“极优秀的杰作”。这部影片的诞生是四十年代电影人的主体个性与时代、历史意识关系的整体表达,是包含着这一代电影届知识分子集体劳动的成果,同时也是“昆仑”的电影艺术家们关注时代,由内在与外在、集体和个体而成的艺术创造和选择的表征。影片遵循中国传统电影主流美学原则——“影戏创作观”的要求,同时又加以丰富和提高,最终使之成为一部戏剧化电影的光辉典范。

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市场中,像“文华”等民营电影公司,主创人员大都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电影创作不是以社会批判见长,而是带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知识分子气质,和《乌鸦与麻雀》那种直接表现社会政治与现实的暴露性讽刺喜剧电影不同,“文华” 公司制作的喜剧大都是一种风格喜剧电影,作品没有那种强烈的政治讽刺色彩,而是以喜剧的风格反映当时的日常生活,表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想,歌颂善良、正直、互助、友爱等美德,同时也讽刺和揭露一些社会上的歪风恶习。作品大都结构巧妙,人物形象比较生动,对话幽默风趣,形成喜剧电影别样的风格。这个时期对风格喜剧电影的创作尝试当属《假凤虚凰》,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出啼笑皆非的喜剧故事。全片以征婚启事为开端,巧妙地通过一系列偶然的阴差阳错的生活细节,展示世俗的折磨,具有温情讽喻效果,对当时以金钱和权势为荣耀的社会现状和蔚然成风的小市民的攀比、欺瞒习气不无嘲讽与批判,对坦白、真诚、政治与互助等美好品德作了热情的肯定与呼唤。

三、“十七年”电影时期:轻喜剧——理性揭露与温情歌颂相结合

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诞生,同时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电影的社会属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受着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革,电影作为经济文化的产物,所有生产环节必然受到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的影响。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国电影史上亦称为“十七年电影”的辉煌时期,电影更加注重写实,给民众启迪教化,针砭时弊、干预现实生活的讽刺喜剧大量诞生,如《新局长到来之前》、《球场风波》《未完成的喜剧》等。此类影片多选取生活中的巧合、误会、偶然等戏剧化因素制造笑料,以理性化的讽刺态度揭露社会不良现象与工作作风,给予道德范畴内委婉节制的批评。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国庆献礼片这一阶段的轻喜剧影片也很受观众欢迎,它们与1956年前后出品的《新局长到来之前》等讽刺性喜剧不同,内容并不重在揭露时弊,相反走的是“温情歌颂路线”,被称为“社会主义新喜剧”。代表作是《五朵金花》和《今天我休息》。《五朵金花》描写了白族青年阿鹏巧遇副社长金花,两人互生情愫,约定来年相见,但第二年金花并未赴约,于是阿鹏走遍苍山、洱海去寻找,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充满喜剧效果的事情,最终找到了正确的金花。影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人们高涨的社会主义热情,塑造了阿鹏、金花们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也与其他艺术样式一样,被要求“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与时代“共鸣”,所以“十七年”导演群的作品,不可避免的出现时代所赋予的共同特征,如强烈的政治观念和阶级斗争意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艺术上明显的说教倾向等等。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不少人提出来“社会主义概念今天是否完全适用?今天是否应该有些新的喜剧原则代替传统的喜剧原则?”这样的问题。有的文章还就“歌颂性喜剧”概念的提出引发了“正面的喜剧性格”“正面的喜剧形象塑造”等观点,甚至还有文章明确提出“喜剧必须是喜剧。”

四、近现代时期:风格多样化,现实与荒诞共存

80年代初,中国电影题材的多样化带来了影片样式、风格的多样化。这一时期的喜剧电影主要是轻喜剧样式的《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这也是农村喜剧电影题材的重大突破,《喜盈门》放映几年,票房高达六亿人次。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这当中,农民观众占绝大多数。对于影片中提出的农村发展起来之后出现的问题的解决之道,符合中国观众,尤其是农村观众的传统审美习惯。因此,《喜盈门》才赢得了众多的观众。我们很显然地从赵焕章的三部农村片中看到了传统的戏剧美学原则对其人物塑造,故事发展,喜剧风格的决定性影响。那个时期的电影语言是丰富的,是贴近老百姓的,更有生活气息的,更有人性味的,也是很艺术的。喜剧电影在渐渐发展的近现代,已经有了本质的重要突破,创作呈现较繁荣的景象,风格样式多样,创作思路各具特色。

近现代另一大市场便是贺岁喜剧片的衍生,带来了喜剧电影的多元化发展道路,既有荒诞的现实化又不乏现实的荒诞化,都是对具有荒诞特征的事物进行表现,产生具有强烈戏剧张力的形态。不论是《非诚勿扰》这一类的现实主义爱情喜剧片还是像《让子弹飞》这种在完全荒诞时空背景为舞台之下的表现,创作者们都是想要达到一种让观众乐,而又发人深省的效果。那些过分张扬大思想和价值观的电影反而很难赢得观众的青睐,尤其是现代年轻人最排斥电影向他们灌输某种思想。所以才有了《泰囧》这样的票房奇迹。

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变革的时代往往催生艺术创作的繁荣,历史发展演变下的民族和社会现状都是电影艺术的肥沃土壤,生于斯长于斯,喜剧电影如何更好的为观众喜闻乐见,这是创作者们必须思考的重点,在借鉴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国产喜剧电影作品不论是荒诞的现实化的创作思路,还是现实的荒诞化的创作思路,其本质都是在当代中国化的后现代语境下为电影创作寻求全新的价值。媚俗和迎合大众趣味不是当下国产喜剧电影的发展趋势,更不是其安身立命之根本,只有关注社会现实,把真实地展示当代的社会文化、社会现象,客观地描写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作为自己影片的主旨的时候,国产喜剧电影才能迎来真正的腾飞之日。

[1]罗艺军.《试论社会主义的电影喜剧》.电影艺术,1961.2.

[2]朱天.《喜剧漫谈二则》.电影艺术,1961.03.

[3]王璐,杨璐.《荒诞的现实化与现实的荒诞化——中国当代喜剧电影两种创作思路初探》.当代电影,2011.09.

张丽,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研究生二年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

猜你喜欢
喜剧电影喜剧创作
杯具们的喜剧
《一墙之隔》创作谈
爆笑喜剧
喜剧世界
2017年法国喜剧电影回顾展开幕在即
回眸2015中国电影:喜剧电影改朝换代
创作随笔
动作喜剧电影周
创作心得
喜剧电影中的表演风格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