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萍 (抚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 344000)
从观演关系看当下戏剧的生存之道
王曙萍 (抚州市艺术创作研究所 344000)
伴随着经济、文化、交通、传媒技术的日益发展,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全面的几近彻底的现代性变革,戏剧所赖以生存的生活基础、文化土壤正在一步步分崩离析,而观众与演员的关系更是存在着深刻的危机。
现代戏剧生存发展传媒技术
尽管现在仍有很多戏剧爱好者,但是如果将“观众”这个词所指的对象扩大到所有现有和潜在的消费人群之后,恐怕只能承认观众和演员关系是比较冷淡而脆弱的。当代戏剧不再是平民百姓首选的娱乐项目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某些戏剧已经成了一定层次文化生活的象征,它们出现在各大城市的剧院和高等院校。自然这是一种高要求和自律化的体现,但是仍给当代戏剧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阴影。
现场观众是戏剧存在的前提条件,没有现场观众戏剧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戏剧的灵魂在于现场观众与演员的交流。良好的观演关系将极大提高戏剧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而不良的脆弱的观演关系将无法支撑戏剧的长远发展和传承。
然而,影响观演关系的因素有哪些呢?
1.戏剧的单一化不能迎合观众口味的多元化。单一的戏剧文化已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大众流行文化已经在戏剧文化中占据不可代替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大一部分戏剧变成了变相的宣传教育工具。人们注重的更多是它的教育意义而对于娱乐性的需求很少。不言而喻,这样的戏剧其表现形式就显得有单薄和枯燥了。
2.创新性不足和时代感缺失。任何文化艺术的发展都会有高峰和低谷,当然戏剧也不例外。戏剧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戏剧是一个展示人性美,理性的复杂的美、文学美,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它需要剧作家根据现实生活描绘的生活艺术,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的魅力。戏剧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精神产品,所以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就成为突出的时代的一个标志。
3.过于追求艺术化。现在的戏剧大多在追求成绩,为了获奖而去进行商业化的创作,这就往往把观众抛在一边,于是舞台越来越大,明星越来越多,台词越来越难懂。结果花了钱拿了奖,但是其演出的场次却屈指可数。这样就大大削弱它的市场占有率了。
4.观众与演员交流少,限于单向传播。演出方包括演员,编剧,处于主导、主动的位置的是投资和运营商,而观众是完全服从,无源定位,执行过程是演员表演的单通道信息的受众流动,当演出结束,演员与观众的结束。演员和听众之间的关系可以被描述为“我就站在你的桌子下”“我给你看”“我请你离开”。特别是,演员和观众的分区中的演出是非常明显的,演员们只能在舞台上,演员“玩”的空间。观众无法进入太空,但观众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是“观”的空间,演员也是无法进入的空间。两者之间的分割从前台,帘线,脚灯。两个空间是相当不同的。物理空间上的距离,也使演员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在某种程度上。
简言之,中国当代戏剧没有真正市场化,没有形成长期的、稳固的观演关系。戏剧创作人员更多地是为了戏剧而戏剧,不是为了市场而戏剧。由于我国的国体和长久的宣传等原因,从上至下似乎所有人都不愿意承认市场化或进入市场化。人们认为市场化就是向金钱屈腰,就不可能会有好的文化作品。事实上,笔者认为,戏剧如果仅作为内部交流所用,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它必定是要面对广大观众的,以呈现它所要表达的观念和情绪。面对广大群众,并不意味着戏剧创作的低俗化,只是在台词上需要更为通俗一些,言简意赅,寓意深刻。至于观众能够领悟到多深,能想到多远,这是取决于观众自身的文化水平。阳春白雪固然有涵养,但是毕竟曲高和寡,也不见得能比下里巴人能喻教更多人。
要改善观演关系,又有哪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呢?
1.避免单一化。中国有句俗话,“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话充分说明了任何事物要想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长久地生存必须“多样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戏剧发展也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要积极采取作品创新和市场扩展活动,这样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通过对观众、专家学者、推销人员和演出市场调查公司的市场,调查收集作品创意并筛选优化创意,从而使戏剧多元化。同时还要回到戏剧本身,按自已的特点去进行创作,摆脱传统的戏剧模式,去开拓新的观念,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吸其精华,剔其糟粕,勇于超越,敢于超越。
2.贴近民众接地气。戏剧不是文学,而是演出,这是无疑的。观众是戏剧的一个组合体,没有观众戏剧也就不能称其为戏剧了。戏剧的工作人员在埋怨观众不懂得戏剧内涵的时候,也应反思一下,要多研究老百姓的审美标准和心态,要平民化、大众化。另外戏剧不是要将生活与艺术分开,而是要将艺术与生活重新连系起来,所以创作者们要注意作品的现实化和艺术化兼顾。
3.市场化。要把戏剧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做好市场营销,把演出剧团作为文化企业,建立完整的经营理念,变创作与演出的“政府主导”为“市场主导”。让观众成为需求市场上的消费者,让 “买单”权掌握在观众手中。
4.发展小剧场戏剧。不断兴起的小剧场戏剧模式形成了“观众参与、观演互动”新型观演关系,且成果令人惊喜。首先,小剧场可以不断缩短观众和演员的物理距离。这样可以消除观众在观剧时旁观态度,加强他们的代入感。通过废除舞台、挪开一切障碍来消除演员和观众间的距离,这是必要的。其次,小剧场可以缩小观演双方的心理距离。小剧场戏剧实际上是将戏剧艺术的“共享”特质在一个“小”的剧场空间里鲜明化、尖锐化了。戏剧存在的前提与基础是现场观众戏剧的魅力在于现场观众与演员的活生生的交流。观众不仅作为信息接受者同时还能够给以反馈。再次,小剧场还可以让演员根据观众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在台上的表演,同时也能了解到观众对自己表演的反应。《绝对信号”的表演,蜜蜂显示6分钟的独白,复杂的内部,是铸造成观众喜欢的话,告诉听众。因此,观众的情绪立即引起,表现了强烈的戏剧效果。著名导演胡卫民看“绝对”的信号表示说,“在剧院里,这样的效果将不出来”。在这个“被关闭的观众。“绩效沟通,当表演者往往不出大气层。
的确,良好的新型的观演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能使观演关系进一步固定化。从临时关系、一次性关系、不确定关系变化为长期关系,这种良好和谐的渐变式关系能够使戏剧对观众有强烈而持久的吸引力,在文化市场上稳定并培养自己的观众群,更有利于了解需求、提高戏剧创作和演出水平。这才是中国当下戏剧的发展目标和希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