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玲
“十二五”是长庆油田大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油田公司“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实现五千万”的建设目标,要实现2015年油气当量5000 万吨,后期稳产20年,传统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的需要,要保证油田高效开发,只有走低成本、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实现油田减员增效和提高管理水平。长庆油田采油五厂所管辖的姬塬油田地质条件差,开发难度大,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油井数量越来越多,如何在低成本开发战略的前提下管理好数千口油井,实施油水井精细管理成为不二选择。
一、探索油井精细管理方法思路
1.充分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推广运用成熟的油井数据实时采集、油井工况诊断、油井远程控制、油井功图计算动液面及计产等数字化采油技术,以单井为生产管理基本单元,找准主要矛盾和问题,依据诊断结果制定日常管理的针对性措施和对策,形成精细化管理方法,实现在管理上的精细化,运行上的有序化,实施上的简单化。
2.完善两所、作业区、井区三级管理体系。井区技术人员作为油井管理的第一道关口,利用数字化数据采集系统,监测油井的工况,或者通过现场录取资料及时发现油井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作业区通过旬度测井资料,对比分析生产资料,对存在问题的油井,安排针对性措施,并监督执行,消除存在问题。
3.建立完善监督考核体系。将油井精细管理年度任务进行月度分解,做到年度有目标,月度有计划,定期有考核,同时,将考核结果与月度奖金直接挂钩,有力地推进油井精细管理办法的落实。
二、油井精细管理办法探索与实践
1.综合多种管理方式方法,提升油井管理水平。(1)充分发挥数字化生产指挥系统作用,强化油井预警管理,提高油井采油时率。具体实施主要如下:在油井预警管理中,站点值班人员按照两小时检查的要求,及时发现预警油井,将预警油井反映给井区技术组,技术组安排人员现场落实,如出现卡泵、断脱等问题无法现场解决的,将问题及时汇报给作业区技术组,技术组安排作业队伍进行上修,问题处理后再逐级汇报处理结果,解除该油井预警。
一级预警油井:主要为断脱、卡泵等故障,通过预警系统,实现了生产严重不正常油井迅速发现。2013年平均日处理一级预警井8口,年累计处理1850口左右,通过核实上修1100余口,实现了不正常油井的快速发现、快速分析和措施的高效落实,确保了全年油井“两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二级预警油井:通过单井工况信息,结合功图、载荷和产量变化,摸索油井结蜡、气体影响等规律,提前安排“六小”措施的实施,延长油井免修期,提高生产时率,全年共安排各类“六小”措施1260余井次。
三级预警油井:按照区块合理流压的要求,不断优化油井工作参数,提高井筒举升效率,挖掘井筒潜力。2013年共计优化1325口,其中三季度共计优化395口,日增油达到91.28t。
(2)以数字化监控平台为手段,根据油井产量实施“ABCD”分类管理。结合数字化平台中油井历史功图、生产动态曲线,实现产量波动井“当日发现,当日制定措施,当日效果分析”。
A类井(大于8t):作业区经理、书记负责,停井1h以上,必须向作业区经理、书记反映,说明停井原因、停井时间及处理方式,开井后第一时间向作业区经理反映。当A类油井需要检泵时,井区要落实检泵原因,必须在两小时内落实示功图、动液面、憋压资料上传工程地质室,经技术员分析后需要上修的必须在两小时内动力到达作业现场,作业区调度室要及时将生产情况向经理、书记汇报。必须在24h内完井,作业区主管技术副经理、作业区修井监督、工程地质室组长必须到现场做好监督工作。
B类井(5t-8t):作业区副经理负责B类井的日常生产组织,对于拉油井点要掌握单井点库存变化,及时组织拉油降库,确保低库位运行。及时掌握B类井生产动态、重点井组变化和工艺问题,及时制定相应措施,准确排除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B类井井筒不正常后井区技术员必须在两小时内落实井筒资料并上报工程地质室,工程地质室分析后必须在2h内动力到达现场。
C类井(2t-5t):主要由井区长、生产运行组组长、工程地质室组长管理。主要负责井筒管理、旬度试井资料的录取及旬度油井“六小”措施的制定及落实。认真分析油井动态分析、井筒分析,监控油井生产动态变化,当油井产液量、含水发生变化时,及时到现场录取资料落实。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制定下步措施。C类井井筒不正常后井区技术员必须在两小时内落实井筒资料上报工程地质室,工程地质室分析后必须在2h内动力到达现场。
D类井(小于2t):主要由作业区技术员、井区技术员负责管理。负责井筒管理、旬度试井资料的录取及旬度油井“六小”措施的制定及落实;认真分析油井动态分析、井筒分析,监控油井生产动态变化,制定下步措施。严格落实“资料录取管理制度”,产量发生变化时及时加密录取油井单量含水资料,分析变化原因。
(3)应用油井宏观控制图管理技术,加强油井动态管理。通过研究,将数字化系统报表系统与油井宏观控制图软件进行格式规整,实现了数据共享,可以根据区块合理流压和泵效界限,建立宏观控制图软件模板,将数字化功图量油日报直接导入油井宏观控制图软件,为油井挖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实现了计产结果与工况的相互验证。
2.突出“高频井、低效井”治理,提升油井治理水平。(1)加强高频作业井治理。清防蜡措施:由于每口井的产量、含水、蜡质等不同,结蜡特点也各不相同。依据数字化监控平台监控出的油井结蜡周期,建立油井清蜡预警,采用串联式超导热洗为主,化学清防蜡、刮蜡杆机械清防蜡为辅的清防蜡工艺技术治理结蜡井。
防断脱治理:定向井杆柱采用三级组合,即∮22+∮19+∮22并按照长冲程、低冲次、小泵径的原则,根据油井的生产情况,合理调整生产参数,减小震动载荷和惯性载荷,延长抽油杆的使用寿命。endprint
防偏磨治理:根据井斜位置及井斜变化,绘制井深曲线图,在图上根据井斜及狗腿度,确定出扶正防磨区,修井作业时对管柱组合进行优化和调整。并合理匹配抽吸参数,低产井间开,减少管杆,扶正工具的磨损。需要下泵深度在大于30。的井段时使用大斜度泵。
清防垢治理:油套环空加阻垢剂:结垢油井每天投加一次;油管杆结垢严重的油井采取增下防垢器;在检泵作业时,对结垢严重的油管杆进行物理除垢或更换。
防气治理:三叠系油藏的油井,安装定压放气阀,控制合理的套压;气油比高的油井,功图为气体影响时,使用防气泵等防气工具;根据地层压力和饱和压力,确定合理的生产参数,控制流压,防止脱气造成泵气锁或油层堵塞。
同时实施参数优化,低产低效井治理,推广井组超导热洗清防蜡工艺、自润滑防偏磨油管、油管扶正器等新工艺,全年共计治理4394井次。通过治理检泵周期延长15天(521天↑536天);抽油泵效稳定在38.0%。此外根据生产动态,对地层压力保持较好的长1及长2等油藏的潜力油井,实施挖潜增效,对耿117、耿43等油藏的低产低效井,实施集中治理,累计完成油井措施142口;日增油103t,治理效果较好。
(2)加强低产低效井治理。一是坚持油井生产参数动态管理,不断优化生产参数,确保合理流压,提高抽油泵效。按照“长冲程、低冲次、合理泵径”的要求,开展参数优化,优化井平均泵效提高3.5%;通过对部分油层物性较差,无措施增油潜力且无参数优化空间的油井,积极探索低产井液面恢复规律,实施油井间开。二是开展系统效率测试优化调整,优选机采设备,实现节能降耗。2013年共进行系统效率普测1400口井,通过对1250口有效测试井统计,平均地面效率 50.38%,平均井下效率36.03%,平均系统效率21.11%,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通过利用《系统效率最优化软件》,对全厂477口油井进行系统效率优化,通过现场优化调整,平均系统效率由调整前的14.79%上升到18.79%,平均系统效率提高了4.2%;推广使用Φ25mm、Φ28mm小泵径抽油泵,全年推广465台,抽油泵效提高3.1%。三是坚持地质工艺相结合,分析低产原因,调整开发技术政策,适时措施引效。今年在耿116区块,加强低产井综合治理,实施油井措施15井次,平均单井日增油1.5t/d,治理效果较好。
3.建立油井精细管理考核体系,严格油井精细管理过程管理。一是每年初,在公司各项指标计划下达后,对全厂油井管理类指标及治理目标进行分解,将压力传递给各作业区,营造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氛围。二是每季度,在工程例会上,对各作业区指标完成情况,高频井治理、低效井治理等进行评比考核,适度奖惩,形成抓两头促中间的局势。三是在年底,系统总结各作业区在油井精细管理上的经验及存在问题,谋划来年油井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油井管理水平。
三、取得的效果
1.生产效率有效提高。运用数字化管理原来为双管流程,双容积计量, 4-10天人工切换流程,计量一次产量,数字化平台则10分钟自动计算一次产量;原来为10天人工测试一次功图,工况人工分析,现在每10分钟自动测试一次功图,工况自动诊断,实时判识油井运行状态,异常报警。
2.员工素质整体提升。精细化管理强调按照标准完成工作,在依照标准作业程序、资料录取规范等开展各项工作时,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3.管理水平普遍提高。在油井预警管理、油井ABCD分类管理的进程中,单井精细化管理的实践进一步提高,有效促进了单井现场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长庆油田公司采油五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