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有权威、高效应的《德育读本》

2014-03-11 16:38毛志成
中关村 2014年3期
关键词:权威性读本国民

毛志成

从某种意义上说,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文明素养是高是低,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当代《德育读本》的权威性和产生的实际效应如何。权威性的、有实际效应的《德育读本》,是社会和人生的命脉之一。

基此,我们就不能不关注中国《德育读本》的编定问题,尤其是权威性和实际效应如何。

所谓权威性,当然首先指必须具有的“国定”性。但是真正的权威性,又必须以国民的笃信、笃行为基础。而真正产生实际效应,又只能体现为国民的主动化、自觉化、习惯化。

今天,我们真的编写出了这样的《德育读本》了么?我只能斗胆地说:尚未。

诚然,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德育大国,从儒学、道学、理学、仁学,直至清末戊戌变法之前一切以科举为主旨的读本或法定试题,十之八九都具有德育因素。而那些信条、教条、经言又大都是“务虚”性的,不具有“行为化”的品格,故而可信度、可行性都很低很差。

到了新中国,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二条规定,将“五爱”定为“全体国民的公德”。必须承认,这是从千百年旧道德跃升为新道德的质变。但在对道德的认识和解读上,也只是达到了“公约”、“条令”的水平,尚未上升到根本的道德原理、道德法则。

到了后来的极左年代,道德又成了政治的同义词,否定了道德的特殊属性。乃至使“文革”中大肆反道德、扑灭道德的行为甚嚣尘上,连启蒙式的德育读本也烟消灰散了。

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之后,使种种愚昧、野蛮等恶性行为受到了冲刷,功德无量。但随之也走向两个同样可忧的误区:一是使教育成为智育的同义词,引发的“知识爆炸”也同步“炸”掉了德育,致使德育成了社会的点缀品或陈设品,甚而造成了德育空白;二是由前时的“政治挂帅”一下子转化为“经济第一”、“功利第一”,致使物质利益成了首要圣物。这时的德育,在实际上也只能使道德趋于廉价,或变成一种表演以及“操作技巧”。

什么是道德?什么是德育?这个概念搞不准,其它一切都谈不上。

从根本上说,道德首先是个人品质和个人行为的体现。任何对从上、从众意识的依赖都不可能形成真正的道德。而德育主要指对道德行为的有效规范,尤其包括对人某种恶性的有效消除。在这一点上,我们实在应该倾听一下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的一句话:“与其说人性善,不如说人性恶更接近于唯物主义。”也就是说,识恶、弃恶是崇善、扬善的基础。落实到德育,就是首先强调什么样的事不能去做,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必须弃除,继之对美好的人和事(包括美好的心理和行为)予以执意地追求和仿效。只有这样做,才能强化德育的硬度。

真正使国民由衷接受、自觉遵从并习惯于使之行为化的《德育读本》,应使国民入深入实地懂得那一切条款的背后潜存的“为什么”,即道理何在。而且,讲出道理或引用的实例又必须是朴素的,是生动的。总之,不能停留在各种各样的硬性规定上或抽象的空言上。而且,一切道德(包括一切文明行为)都必须从“识耻”作为基本起步!在超离“识耻”的基础上,一切对“道德高标准”的宣讲都是华而不实的,也是虚假的。儿童的道德读物尤如此,尤其需要删除掉某些抽象的大道理(包括政治大道理),使他们从具体的小事上形成识耻求荣意识。

编写出有权威、有实效的《德育读本》,是一项全民共同参与的重大工程。最终使那样的读本不能成为狭义的官方读本,要成为有感化力的全民读本。endprint

猜你喜欢
权威性读本国民
雏燕
中国民藏北宋宫廷用瓷鉴赏(4)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一直难忘
高地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权威的证成困境及其解决——对《法律的权威性:基于实践哲学的研究》的评析
“全媒体”语境下党报更应坚守权威性
“请您回答”2010年第7期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