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温州中学 洪秀善
从当前文言文的教学现状来看,为了应对各类考试,大部分教师似乎重“言”胜过重“文”,在日常教学中普遍地重视对“文言知识”的讲授和总结,甚至有些文言文教学从未涉及到文本的细部,笼统地理解一下文章的意思就算是把一篇文章教完了。文本的教学价值千差万别,如果都按照翻译——串讲——总结这样的模式,那么势必造成文言文教学的低效化,所以要充分释放出文言文本的教学价值,就要立足于对文言文的语言的品析与鉴赏,在字里行间品读出文言文的言语意味,形成对文言文的独特的语感体验,通过内化文本语言而全面把握其精髓。在日常教学中被我们忽略的文言文本的文字的罅隙里,却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品味语言来释放文本的教学价值呢?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本千差万别,有的文章生动活泼,言简意丰;有的文章辞采华丽,文思缜密;有的文章平淡自然,余味悠长;有的文章枯燥无趣,却有着深刻的哲理;有的文章晦涩难懂,却真实地讲述了古人之妙思……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这取决于按照学情特点,按照教学目标,依据教材安排和每一篇文章的不同特点,在文字的罅隙里能够释放出多少语言的“意味”。
抛开单纯的文言知识讲授,从具体生动的语词中去探求每篇文章的宏观的情境、情感、结构、写法。在教授《〈指南录〉后序》一文时,可以仔细推敲18个“及于死”和前后议论中的3个“死”,共21个“死”连用的表达效果。词性意义不同,每一个“死”描绘的情景不同,带给读者的感受也不同。其急促的短句,反映了其所处环境的恶劣紧张;其连续的铺排,凸显了南逃过程的险象环生;其悲壮的议论,昭示着矢志南归的一片丹心。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文言文本中发现更多的值得品味的精彩语言。
比较能增强对文本的理解与阐发的直观性,在教学中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伶官传序》中有这样一段: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这一段中两个长句一写兴盛,一写衰败,运用对比方法,总结历史教训,阐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前面写庄宗系燕父子、杀梁君臣胜利归来,还矢太庙时的意气风发,“可谓壮哉”!而与此相对,又写到后来天下大乱时的士卒溃散、君臣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作者写凯旋时的踌躇满志,笔势激越,情调昂扬;写败亡时的仓皇失措,笔势迂回,情调低沉凄怆。因表达的内容不同,语言和情感也发生了一扬一抑、大起大落的变化。而且文章句式骈散结合,多使用对称的词语,就更突出了前后盛衰对比的特点。特别是这一段话中的两个虚词“哉”“也”不能互换,如果在教学中抓住这样的虚词变换位置进行比较,表达效果自会一目了然。
古今中外数不清的作者,用词汇的琼浆浇灌至真至纯的情感,用文字的精妙演绎至善至仁的故事,用语言的色彩描绘至美至艳的风景。但是没有相应的语言训练,这种语言的魅力很难直接转化成学生的语感。在教授《论语》时,单讲一章章内容,学生远远不能感受到《论语》中孔子的形象特点,枯燥的说教还会引起学生得反感。聪明的教师就会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语言训练达到对孔子形象的升华性认识。如有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语言训练:阅读设计:察言观色读孔子。表述框架: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论语》的某些章节可以看出。依照文本内容,对孔子的神态举止做出合理的想象。
参考示例:附加声调使之鲜活、赋予神情使之鲜活、增加动作使之鲜活、添加心理使之鲜活、设置情境使之鲜活等。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来源于孔子的日常生活,如能把其中的生活情景还原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到一个鲜活的孔子形象,那么他们对这些文章的感受可能会更真切具体,学习的收获可能会更多。
文言文中有很多生动可感的古人形象,如果都能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语言训练将一个个形象还原出来,这样的文言文教学课堂该是多么鲜活有趣啊!
由于文言文距离现代语境遥远,文中很多情景在现实社会已经不存在了,课堂上学生对这种情境的理解就增加了困难。此时不妨转换语境,找到相同或相似的语境去描摹,能够使学生置身情境、缘境明情。例如用《谏太宗十思疏》的口吻去表达《陈情表》的内容,会产生什么效果?一是对祖母的拳拳真情与对帝王的诚惶诚恐的两难境地,一是名臣诤友对帝王苦口婆心。转换之时,就是学生领悟之际。不同的情境的转换,有的行得通,有的行不通,行得通则同类两通,行不通则两相对立,由此每一篇的动情处,动情之原因也会纤毫毕现。
通过语言品析挖掘出文言文本的语言意味,释放出“这一篇”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这也只是在内化文本语言的教学中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文言文本尽管千差万别,但从教学角度来看,有很多的共性,所以要善于把对文言文本的语言意味的挖掘放在整个高中教学体系中,整合成规律性的、可以呈现的教学价值,在这一挖掘和整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教师的教学技能。真正优秀的教师是善于从运用过的教学方法中总结出规律性的方法为以后的教学服务。
教学价值的类化整合取决于分类,分类标准不同,文本的教学价值的内涵不同。
从文本特点的角度:如同类文本可以是同类叙述、抒情文本(文体),同类象征文本(手法),同类序言文本(应用文体)、同类史传文本(文体)、同类思想文本(文化思想)等等。
从解读方法的角度:文言知识梳理法、比较法、品味法、批注法、诵读法、语言品析法、艺术技巧归纳法等。
从不同的课型的角度:诵读课、赏析课、评价课、习题课等。
从不同学情的角度:如《琵琶行》基于学情就可以产生下列不同的教学内容:初步理解课文——欣赏文中的音乐描写;深入理解性——知识分子怎么可能以如此平等的心态去看待一个社会底层的艺妓琵琶女呢;探究评价性内容——如何看待中国的贬官文学。这三种教学内容都具备很高的教学价值,如何取用依据不同学情而定。
从教材编排的角度:当高中新课改提倡语文课两节连排,以“板块——专题——模块”的结构方式突破“一篇一课”的程式时,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还是像以往那样一篇篇课文逐一去教,势必违背新课改的初衷。既然新的教材体例结构突出了每个专题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特点,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专题的整体性,特别是在耗时巨大的文言文教学中,更应发挥教材体例的整体性优势。如在必修五第五单元“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中,第一板块“心连广宇”两篇文章《逍遥游》《兰亭集序》共同呈现“人如何认识宇宙万物,超越个体有限的存在和经验的世界”的主题,教学中我们既要根据每一篇文章的特点找出文本中独特的教学价值,又要结合专题将两篇文章中共性的东西加以整合,形成对同类文本的多角度把握。再如《六国论》不同教材编排,它的教学价值也不一样。选修教材中的《六国论》列于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我们如果把这篇文章放到选修课中,就应该由讲清“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转移到讲透“这样的结构是怎样来的”。着眼点由文章的状态转为文章的生成过程,使学生明白作者的思维结构是如何规定文章的结构的,从而体会本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
文本的类化整合涉及文本解读、教学实践的方方面面,整合得越细微,越能够接近教学的价值意义。
综上所述,当课改的脚步越来越走进新的道路,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涨的时候,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文言文教学传统的落后的僵化的教学模式,从改变对教学文本的处理开始,细致品析文本,在文字的罅隙里,释放越多的文言文本的教学价值,也越能彰显教师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