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中西医发展模式探讨

2014-03-11 06:28林巧媚邓正明
医学与社会 2014年3期
关键词:共生西医医学

陈 峰 林巧媚 邓正明

福州市第一医院肛肠科,福州,350009

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政策,中西医双方都为中西医结合做了许多努力并取得了众多成就,但关于中西医间关系、中医是否科学、中西医能否结合及如何结合等问题,始终争论不息,甚至不时还传出否定中医、要求废止中医的呼声。本文从生物学的共生角度出发,认为共生理论所主张的协商与合作、互利发展,是缓和中西医矛盾及分歧并将双方观点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途径。

1 共生理论的引入

共生(Symbiosis)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概念,是由德国生物学家Anton deBery 于1879年提出的,原是指不同种属生物生活在一起的一种状态[1]。随着共生概念的发展,已经逐步应用到社会、经济、生态等其他众多的学科领域。袁纯清博士运用共生理论研究小型经济,提出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认为共生是共生单元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其中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共生环境是指共生关系即共生模式存在发展的外在条件。在这3个要素中,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重要外部条件,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共生系统[2]。本文认为,中医和西医虽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但它们研究对象都是人体与疾病,因此中西医除了在医疗资源、病人群之间存在着竞争,还在思想理念、方法等方面存在矛盾,而这些矛盾的根源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会激化,如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废止中医的事件;另一方面虽然中西医研究对象相同,但是二者毕竟是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的手段诊疗疾病,也存在着许多相通互补之处,如果中西医能立足于对方观点来看问题,避免按自身的理论来相互攻击、评判对方,更多的考虑双方相同之处,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双方理论的融合和发展,就可以形成稳定的共生关系。

2 中西医共生性分析

如果将中西医视为一个共生系统时,中西医师就构成了一个个的共生单元,中西医师之间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决定了共生模式;疾病群、社会人群的体质、生活习性及国家政策等构成了中西医的共生环境。

2.1 中西医的共生单元分析

中西医师是构成中西医共生体的基本能量生产和医疗实践活动单位。一切对疾病的诊疗活动都是离不开医师与患者的交流环节,从患者就诊到医师询问病情,利用所掌握相应的医学理论与各种技术进行诊疗,直到最后患者病情的恢复。在这个过程中,医师对中西医理论的认可程度,直接影响了诊疗方案与患者的态度,但中西医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认识与研究的方法不同,导致许多西医排斥中医,认为中医是经验医学,不存在理论体系,西医只要吸收它的临床经验即可,因而难以了解、接受中医。同时,许多自身是学中医的医师,在所谓社会新思潮影响下,对本学科也没有信心,无心研究中医,导致有理论和经验水平的中医人数越来越少,中医整体水平低下,这些状况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医的萎缩,加上中医本身的所具有直观和思辨的特点,难以与当今科学接轨,致使中医发展更加缓慢,无法适应当今医学的发展,从而使共生状态难以维系。因此,实现中西医良好的共生状态,要提高中西医师的共生程度,这就要求西医医师应避免对中医怀有偏见,双方对中西医理论都要有相当程度的认识,了解中西医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才能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病情,相互配合,采取更好的诊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只有产生实际的效果,才能增强彼此信任与信心。

2.2 中西医的共生环境分析

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境。中西医共生系统的共生环境,从宏观角度来看包括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疾病环境、人文环境等,从近百年的中国医学发展史,可以清楚看到中医的兴衰、中西医的共生度与当时所处的大环境息息相关;从微观角度则有医院环境、社区环境、医院领导、当地群众对中医的认识及态度等,影响着本区域的中西医共生关系,可以说共生环境决定了中西医的共生程度和合作效率。中西医的发展与共生环境是相互影响的,如应用抗生素、预防接种等方法来防治疾病,使以往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急慢性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取而代之是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3]。反之,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也对社会伦理、人文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在彼此相互作用中,中西医对共生环境的变化都会产生一定的应对反应,以利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时要注意协调好中西医间关系,有利于中西医的共生,尤其在当今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更为重要。

2.3 中西医的共生模式分析

共生环境、中西医之间的力量对比及共生程度决定了中西医的共生模式:①寄生模式:寄生是一种生物寄附于另一种生物身体内部或表面,利用被寄附生物的养分生存。当中医处于绝对弱势,中西医师的共生程度低,中医只能依附西医而生存,借用西医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进行研究,并抛弃与之相冲突的自身理论,企图获得西医的认可,在寄生模式下,不但中医不能获得独立发展,还会不断地被西医同化,直至逐渐消亡,因为所牺牲的与西医相冲突的部分往往就是中医的特色与精华,并且中医为了获得西医的认可,不合理地运用西医的理论诠释自身,如把清热解毒简单理解消炎、抗感染或补法就是提高免疫力等,不但使社会对中医造成一定的误解,也对西医产生不利的影响。②偏利共生:这种共生模式只对其中一方有益,却对另一方没有多大影响,只是带动对方去获取利益。在这种模式下,虽然中西医都在发展,但中医处于被支配的从属地位,以西医发展为主,研究模式表现为脱离中医药理论,用西医的方法研究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如中药方剂的有效成分分析等;偏利共生的模式,短期内中医也会获得发展,但从长期来看,中西医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中医的消亡也是时间的问题。③互惠共生:互惠共生的特点是双方都获利且存在利益交流机制,根据利益在共生单元之间的分配比例是否一致,可分为对称性互惠共生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如果中西医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共生程度高,就能逐步实现这种较为理想的共生模式,中西医在独立发展基础上,有意识地增进双方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解决医学难题,不但能实现在共生的基础上借鉴或吸取彼此成果来发展自身,还能使中西医结合成为中西医互惠共生的自然结果,而不是人为强加给中国医学的政策。由此可知,当前这种中西医结合模式只是在中西医共生程度低、处于寄生或偏利共生模式下为发展中医所采用措施。

3 中西医共生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虽然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出现许多曲折,但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中医事业得到了发展,中西医的共生环境也逐步改善,早在新中国首届全国卫生大会上,“团结中西医”就确立为卫生工作三大方针之一;卫生部在1980年制定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此后又相继提出“促进中西医有机结合”、“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等政策,这些方针政策为中西医良好的共生环境提供了基础,但也须清楚认识共生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共生单元性质和共生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西医是当今医学的主流,借助了现代科学的先进理论与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而中医发展相对缓慢,这种中西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上对中医存在“不科学、落后”等偏见及过分强调经济效益的医疗商业化模式,政府又对中医的“简、便、廉、验”的优势重视不够,从而导致现阶段中西医的共生模式大多属于非对称互惠共生,且在一定程度上偏向于寄生模式模式,这对中医长期发展很不利的,如不加以纠正,必将进一步加剧中西医间不平衡性,形成恶性循环,可能造成中西医共生模式倒退回以偏利或寄生模式为主,最终导致中西医共生关系解体。

面对中西医发展不平衡状况,建议实行不对称发展模式,即重点发展现代医学疗效欠佳,而中医具有确切疗效,能与西医形成互补的特色专科。另外,除了在理论与临床中加强中西医的双向联系与合作外,还应注意社会人文上结合,中医药学具有厚重的传统文化的沉淀,贯穿许多文化因素[4],对中医的社会需求及医师诊疗水平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在强调中医与现代科学接轨的同时还应注意普及、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社会人群对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同时努力消除阻碍中西医共生各种不良因素,尤其警惕“伪中医”,打着中医旗号的虚假或夸大其词地做广告和宣传,在群众及西医中间造成极大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中西医之间理解和沟通。在西医处于主导地位的当今社会里,中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理论与临床疗效,树立正确的共生理念,让更多西医及社会群众认识中医、了解中医,建立多层次的沟通、协调机制,努力使未来的中西医的共生模式向对称性互惠共生发展。

[1]V.Ahmadjian, Symbiosis an introduction to biological association[M].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1986.

[2]袁纯清. 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改革,1998(2):102.

[3]姜乾金. 医学心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王莹莹,杨金生. 传承文化,创新医术[J].医学与哲学,2012,33(4A):68-69.

猜你喜欢
共生西医医学
医学的进步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