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虚无》注我

2014-03-11 05:38
延边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萨特黑格尔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萨特大概是上个世纪被人们引述最多却又是被人们了解最少的人,很多人知道他是一位小说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但他首先是作为一名哲学家而存在的,想要了解他的哲学,必须认真研读《存在与虚无》一书。《存在与虚无》这本哲学巨著出版于1943年,标志着他的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体系的构建,也奠定了他在当代哲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冗长的篇幅和晦涩的语言让很多读者浅尝辄止甚至望而却步,但丝毫掩饰不了作者清晰的思路及严谨的论述方式。如果说,读书有两种“懂”,一种是读者极力钻进了该书,照作者的话了解,复述,化成了作者;一种是按读者的“原来”去“懂”作者的“原来”,那我只能说自己实在是功力不够,既化不成萨特,而且只能算是第二类的低级读者。下面就我对此书的内容谈谈自己的认知。

1 继承基础上的批判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体系受到多方面的启迪得以形成,其中受黑格尔、胡塞尔及海德格尔的影响比较大。

从理论来源上来看,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首先发端于黑格尔哲学。首先,萨特对于意识的描述即来源于黑格尔的不间断精神运动思想,二者都从意识内部活动出发来研究人的存在,并把人的经验视为朝向将来的持续运动;其次,萨特还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尤其是否定的思想,精神主体从自身分化出对立面,异化为所谓的客体,从认识自身到克服异化达到自我意识,正是萨特所得到结论“自为是其所是,又不是其所是”。但萨特却在继承黑格尔这一理论遗产的基础上予以批判,认为“自在”与“自为”是不可能实现统一的,进而否定了上帝,也否定了绝对和永恒,这与黑格尔所倡导的“自在”与“自为”的统一实现所谓的“绝对精神”分道扬镳了。萨特在吸收黑格尔哲学精神的基础上,还在胡塞尔那里找到了一条寻求现实主义之路,他一接触胡氏现象学就被其吸引并从中获得启发,开始从现象本身出发来研究人的存在。同时,萨特还继承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致力于实现现实处境中的意识本体论。

如上所述,《存在与虚无》这本著作以意识的内在矛盾为起点,按照现象学的方法,从人的存在这一基本问题出发来论证人的自由,致力于把胡塞尔的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合二为一,以此构建自己的现象学本体论,从根本上消除主体与客体、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

2 何谓存在和虚无

“存在”和“虚无”是萨特在这本著作中极力要阐明的问题,他所讲的“存在”是“自在的存在”,“虚无”是作为意识的“自为的存在”。

首先,他详细分析了两种类型的“存在”,即“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指的是客观外部世界,但它并不等同于处在其中的具体物质,它以各种现象显现,但又超越现象,并以充实、恒定和偶然的特性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萨特赋予“自在的存在”三个基本特征:“存在存在,存在是自在的和存在是其所是。”①“存在存在”意思是说它是纯粹和无条件地存在;“存在是自由的”表明它不以任何目的、不依赖于其他的任何东西而独立存在;“存在是其所是”指的是“自在的存在”不包含任何否定,它被自身所充满,是完全的肯定性,是既成的,与自身绝对等同。即是说“自在的存在”既超出于生成变化之外,又不从属于时间,没有过去、现在和将来,它就是它。比如,有个某物是一朵花,它固然实实在在存在那里,但它没有任何的规定性,它还与其他一切物体处于一种未分化的状态,还不拥有“花”的意义,它还不是一朵花,我们不能称其为花,它和其他一切物体一样都是某物。

那“虚无”又是什么呢?在萨特的语言里,“虚无”是“借来的存在”,是从“存在”那里获取存在的,是对“存在”的否定,是“存在”的裂缝和缺乏,而不是一般哲学意义上与“有”相对的“无”,与“存在”相对的“非存在”。和“存在”的内在规定性相反,“虚无”是自身的可能性,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是空虚和透明的,又是自为的,即“不是其所是,是其所不是”,意思是说“虚无”什么都不是,但却要成为什么都是。这句话本身没什么特别的含义,但是让人感觉说了等于没说,但是萨特进而给出解释:“虚无只有在存在的基质中才可能虚无化。”②这种在“存在”的内部与核心中以自身为基质并否定自身的“虚无”实际上指的就是人的“意识”。毋庸置言,“虚无”就是意识,意识就是“虚无”,意识的活动就是虚无化,是说它通过肯定来否定。比如,当我意识到一朵花时,我知道自己不是花,也就是说否定了我是花;当我意识到那里有一朵花时,花出现的背景被虚无化了,也就是说我通过虚化花的背景否定了它是其他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是“虚无”打开了原本不通透的存在。

“虚无”规定了“否定”,“否定”又反过来规定了否定者,“虚无”的人道化由此而来,正如萨特所言“人是虚无由之来到世界上的存在。”③处于“存在”与“虚无”之间的“存在”——人,不再像“存在”那样为了“存在”只需是,而是要显现出不是某种东西。比如,一把椅子生产出来后就永远是椅子,再不会有别的可能;而人则不然,人永远就是他的可能性,人是还未造成的事物。这一悖论导致对自由的否定定义,自由的本质就是否定性,就是虚无化的能力。弄清楚了这些,我想借鉴金克木老先生讲过的一个案例来解释一下自己所理解的《存在与虚无》这本书到底说了些什么。说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甲说我的相貌和我自身并不一样,他不能透过衣服看见我的裸体,更看不见我的内脏和内心,所以说我有两个我,一个是衣服包裹着的我,一个是不变的我(比如人性);乙说他所知道的我就是显现的我,扒掉衣服,解剖了还是显现出来的我,何必假定有个见不到的我呢;丙说我不论是一个还是两个,总有这么一个人。那人是什么,甲是人,乙就不是人吗?甲怎么能算是乙呢?而且既有显现,必有照见,不然怎么知道显现呢?照见者还要有照见者,成为无限了。而且一个为主体,一个为客体,怎么会统一变成一个人呢?因此,我们要从此前进考察“人”是什么。避开了主体和客体,又碰上了肉身和意识。这个意识是不是虚无呢,又怎么虚无化的呢?这些问题就是这本书所要说明和回答的,而它的终极目的是则要问出“我”这个“人”是谁?

3 人即自由——选择的自由、思想上的自由

物和人固有存在的二元性被萨特用“存在”和“虚无”这对范畴予以替代,并据此把这个世界划分为“与自身完全统一的自在的存在”和“永远达不到自身的自为的存在”两个领域,这里实质上指的就是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思维。萨特正是基于对自在与自为关系的描述,意识运动过程的描述进一步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存在先于本质”,据此论证了《存在与虚无》的中心论题,即人的绝对自由。

首先,应予以明确的是,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论证的自由本身就是人的存在,而不是人追求的东西。比如我们用现在的行动赋予过去以意义,则自由是行动的前提条件。因为我们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是一个面对自我的在场,并不是我们自身,自由作为我们存在核心中的虚无,在我们向外超越的过程中迫使我们不断地朝自身应当是的方向改造,不再像“自在存在”那样纯粹地“是其所是”。正如萨特所说,“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使人得本质成为可能”④,他所强调的是人就是自由,而不是把自由理解为人的本质。“人命定是自由的”据此成为萨特自由理论的重要名言,这句话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是人无法决定自己来不来这个世上;二是只要来到这个世上就享有绝对的自由,且理应为自身的一切行为负责。换句话说,与生俱来和无法逃避的自由就是人所谓的宿命,这与其说是一种幸福,倒不如说是一种痛苦吧。可见“自由”在萨特眼里并不是光辉、神圣的代名词,只是一个他用于分析其存在哲学理论的工具。

其次,要指出的是萨特认为“当人们在采取行动的时候,他是在进行选择,而且是自由地选择。”即是说对于自身的行为和本质,个人依据自己的意志可以不受任何束缚地自由地选择。正是这种选择上的自由,在他看来,每个人的一生就是不断选择自己本质,人通过绝对自由的自我行为选择,创造了其自身,没有规定人必须走哪条道路,也没有人性的一般标准要求人予以遵循不可。但他进而论述自由和处境二者之间是不可剥离的,离开处境谈论自由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在一定处境中生活的人的自由必然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那么思想选择的绝对自由是唯一留存的绝对自由。“自为的存在”不同于“自在的存在”,正是由于人是具有思想和意识的动物,这种思想和意识上的自由就成为人固有的自由。这种自由并不考虑能否获得什么样的具体成果,也不关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得以实现,只是一种主观的抉择,正如他在著作中讲到“自由不是取得人们想取得的东西,而是由自我本身决定,换句话说,成功与自由之间毫无关系。”⑤可见,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够随心所欲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在思想上却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所面临的各种可能性,即人即使没有办法改变既存的事实,但是可以绝对自由地选择对待事实的态度,并对事实做出自己的理解和注入个人的意义。进一步说,正如“懦夫使自己成为懦夫,英雄使自己成为英雄”,一个人的人生定位和追求的过程都是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所以萨特讲到“自由是选择的自由,而不是不选择的自由,事实上不选择就是它选定不选择的一种选择”⑥。

4 人的存在就是争取自由的存在

萨特在论证了“人命定自由”后,认为人的实在就是介入到一个自由的计划过程中去,并设定了“存在”与“自由计划”之间的关系类型。人不断追求变成属于自身又构成自身的“自在”。“自为存在”这个“自在存在”的裂缝导致“自为”朝着“自在”的方向发展。而作为意识的“虚无”在不失去自身透明性和可能性的同时具有“自在”的充实性和确定性,也就是说“自为的存在”——人,希望自身是“自为”的,同时又是“自在”的,希望从一种欠缺的存在变成完善的存在。这在萨特那里被称为“上帝”的理想,他认为,上帝意味着“自在”与“自为”的理想的统一,并宣称“表明了人的实在的最可理解的基本谋划的,就是人是谋划成为上帝的存在。”即人是一个要成为上帝的“自为的存在”。那上帝只有一个吗?生活在社会处境当中的人,是受种种可能性限制的,人的存在和他要成为的自因之间并没有一把标尺,倒是人为了自因的存在而把自身虚无化,由于人的自因各不相同,因此每个人要成为的上帝当然是不同的,致使每个人的虚无化过程也就各不相同。进而言之,人类不存在所谓的统一价值,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都是一个道德上的主体,都是各种价值依赖的那个“存在”,人的“存在虚无化”的存在就是争取自由的存在。

不过,萨特在论述“自在”与“自为”的关系时就说明了“自在”与“自为”无法合二为一。人存活在这个世上,至死达不到自在,也永远难以觅到自在的宁静,化身为上帝或追逐上帝的脚步不过是个虚无的概念,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意义。“自为”指向着自由,“自在”设定了确定,“自为的自在”永远只能是望尘莫及,人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正如萨特所言,“一切的发生就好象世界、人和在世的人只能够实现一个失败的上帝。”人由此只不过是一种“无用的激情”。即使如此,他却告诉人们人的可贵之处即在于明知最后的结果是失败,但还是要勇敢地显现并不断证明自身的存在,这个世界虽然让人绝望,但还是希望人们能从“虚无”出发去超越自身,去创造希望,去争取自由的存在。就像海明威《老人与海》里的老人,敢与大海相争相斗,即使一无所获,但他已经令人尊敬。

结语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推崇自由,颂扬选择,突出拒绝和反抗,反对怯懦和消极无为,在当前社会推进民主化进程、增强民族自信、追求有尊严生活的历史浪潮中无疑具有借鉴意义。回顾这种过去了的哲学,犹如后院里吹出的一股清风,给我们带来清爽感觉的同时又顺带吹散我们眼前的迷雾。一个人既然已经认准了目标和方向,明白了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就不要再悲观和彷徨,不要再犹豫和张望,勇于去追求渴望的人生,勇于去探索梦往的地方。要做就做真正的自己,点燃生命的激情,让它为自己而熊熊燃烧。

【注释】

①②③④⑤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第27、52、60、495、483页.

⑥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梁勇宽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第24页.

【参考文献】

[1]萨特.存在与虚无[M].北京: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

[2]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梁勇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柳鸣九.萨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萨特黑格尔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自因还是自为?*——萨特自因理论探究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萨特的电影剧本创作与改编述评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
《在冰山里》的存在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