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师范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可以被表达为多种国际交易形式的增长,诸如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企业的国际化路径出现多元化。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投资成本,在国内组织生产,将产品出口;一些企业为了绕过关税壁垒和节省交通运输成本在东道国建立分支机构组织生产,将产品在当地市场销售;一些企业为了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生产要素在东道国建立分支结构组织生产,将产品运回母国销售;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实现大规模生产,集中在一个地方生产产品,在临近消费者的多个地方销售产品。虽然企业的国际化路径不同,但是节省要素成本、贸易成本、投资成本和实现规模经济是其中最重要的动因。
根据是否在国外组织生产和贸易方向,可以将企业国际化路径划分为两种类型: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引起研究者的广泛注意,研究的重心是企业如何在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进行选择。这期间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Mundell (1957)贸易投资替代模型、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及Johanson 和 Vahlne(1977)的渐进式国际化理论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将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划分为水平型直接投资、垂直型直接投资和出口平台型直接投资,这一阶段的理论研究成果非常丰富,Markusen、Helpman、Melitz 、Ekholm、Grossman和Yeaple等都作出重要贡献。按照理论基础的不同可以将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研究划分为三类:一是以新古典贸易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新古典贸易理论重要假定前提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二是以新贸易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新贸易理论重要假定前提是不完全竞争、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三是以新新贸易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新新贸易理论重要假定前提是企业生产率异质性、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
Mundell(1957)第一个在赫克歇尔-俄林框架中研究企业如何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之间进行选择。研究显示,在存在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如果直接投资企业始终沿着罗布津斯基曲线实施对外直接投资,那么这种国际直接投资就能够完全替代国际贸易。Mundell的贸易和投资替代模型论证非常严密,但由于该模型的前提条件非常苛刻,故在现实中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并不能完全替代。
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从技术角度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在产品创新阶段,将新产品安排在与企业能够有效快捷进行沟通的国内进行生产是有利的,大部分产品供应国内市场并通过出口贸易的形式满足其他发达国家的需求。在产品成熟阶段,企业到东道国设立生产工厂就有利可图。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产品生产技术已经扩散,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价格成为产品竞争的基础,这一阶段不发达国家在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为了降低成本,企业将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劳动力充裕的低工资国家。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最初的生产国将大规模减少或停止在本国生产该产品,国内消费依赖进口。
Johanson 和 Vahlne(1977)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一系列渐进决策的结果。企业国际化之所以有渐进的特点,很大程度是由于企业缺乏市场信息和由此引起的不确定性。随着海外经营经验的丰富和市场信息的完善,企业将由出口转变为对外直接投资。通过观察北欧国家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过程,发现其国际化行为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即最初与外国市场联系是从偶然的、零星的产品出口开始;随着出口活动的增加,企业掌握了更多的海外市场信息和联系渠道,出口市场开始通过外国代理商而稳定下来;再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海外业务的扩大,企业决定建立自己产品的销售子公司;最后,当市场条件成熟以后,企业开始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
20世纪80年代以前,新贸易理论的产业组织方法已经将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产品差异并入到传统一般均衡贸易模型之中。这些新模型提供关于国家之间贸易方向和贸易量的丰富预测。然而产业组织方法所研究的贸易企业在现实中大多是跨国企业,而大部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贸易企业是关于单个工厂的国内企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理论引入在多个国家拥有工厂的跨国企业。这些跨国企业常常被分成水平型跨国公司(在多个国家生产同样的产品和服务)、垂直型跨国公司(公司总部在母国,子公司在东道国生产产品,产品运回母国销售)和出口平台型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生产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销售)。
水平型跨国公司寻求通过服务当地市场来节省贸易成本,但与从事出口的国内企业相比却需要较高的固定成本。垂直型跨国公司从事国际贸易,寻求利用国际要素价格差异。垂直型跨国公司总部分布于熟练劳动充裕的母国,在非熟练劳动充裕的国家从事非熟练劳动的产品生产。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现实的发展,21世纪以来关于企业如何选择国际化路径有两个重要扩展:第一就是对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研究兴趣偏离单纯水平型和单纯垂直型的研究,重点研究企业如何在多种国际化路径之间进行选择;第二就是对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研究兴趣已经偏离仅仅是两个国家情形,研究在多个国家的情形下企业如何选择国际化路径(Grossman et al.,2006; Ekholm et al.,2007)。
Markusen(1984)认为,标准的国际贸易理论不能较好地解释跨国公司为何存在,而实证研究对这个问题提供一些启示,就是一个特定部门的跨国活动水平和那个部门总体经营的无形资产有很重要的联系。这些无形资产包括和产品的物质生产没有直接联系的研发、广告、营销和管理服务等,而无形资产和多工厂经营的范围经济密切相关,因为这些无形资产的生产在公司层面上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多工厂生产比单一工厂生产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这些无形活动可以集中于跨国公司总部进行,而生产可以在地理上分散,从而形成水平型直接投资。
Helpman(1984)的垂直型跨国公司模型从修正的标准贸易模型出发,经过严密的推理得出比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更加丰富的结论:贸易模式依赖于国家相对规模和要素禀赋的差异这两个因素,规模越小、资本禀赋相对充裕的国家,就会产生以该国为基地的跨国公司,它们向子公司出口制成品和无形的总部服务,进口食品,并成为制成品的净进口国,从而形成垂直型直接投资。Helpman (1984)的模型只考虑了总部服务的国际贸易,但在现实中,存在大量的中间产品的公司内贸易。Helpman和Krugman(1985)在Helpman(1984)的模型基础上,将中间产品引入到新贸易理论,将公司垂直一体化模型纳入到一般均衡的贸易框架,分析公司在一个以上国家进行生产的情况以及公司进行中间产品的公司内贸易情况。研究发现资本充裕的国家进口同质产品和最终异质产品的变体,出口中间产品和总部服务,并且这种出口是一种公司内贸易。垂直一体化跨国公司的存在打破要素禀赋相对差异和贸易量与公司内贸易份额之间的单调关系。按照Helpman和Krugman(1985)的模型可以预测到较多的国际直接投资应该流入到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但是事实上劳动力充裕的国家接受很少的国际直接投资。另外,在这个模型中,按照东道国GDP衡量的国家规模也被忽略。Zhang和Markusen(1999)建立一个模型解释规模小并且熟练劳动稀缺的国家接受直接投资量很小的问题。模型研究表明,当外国规模特别小的时候,直接投资与外国总收入之间的比例将下降,随着外国规模变小,工厂组装的产品必须有较大比例运输回本国销售。Markusen和Venables(2000)认为Helpman 和 Krugman (1985)模型存在技术的问题,就是研究依赖于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假定,这个假定限制参数值的范围。为了解决这个缺陷,Markusen和Venables允许正的贸易成本和跨国公司存在,研究发现,贸易成本的存在减少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参数空间范围并且产生与标准模型有差异的贸易模式;同时绝对和相对要素禀赋在决定贸易模式变得非常重要;在规模报酬递增的部门密集使用的要素国际间移动,导致经济活动的聚集效应,贸易成本的存在也使跨国公司的存在能够由模型内生的决定;跨国公司的存在,一方面替代贸易,另一方面产生新形式的贸易,跨国公司的存在倾向于减少经济体之间的实际要素价格差异。
有关研究显示,2003年美国跨国公司的海外制造子公司总销售额大约三分之一出口到美国,大约三分之二出口到第三国。以前的文献使用水平型直接投资理论解释海外子公司为当地销售而生产的现象,使用垂直型直接投资理论解释子公司产品出口到母国的现象,然而很少有理论解释子公司为出口到第三国而生产的行为,即出口平台型直接投资。Ekholm等(2007)使用一个三国模型,考虑以下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中间产品在所有地区之间的贸易成本都一样。当南方生产成本不高,中间产品贸易成本不高但是相对于最终产品运输成本还不是很低的情况下,企业将选择第三国出口平台战略;当南方生产成本很低并且建立工厂的固定成本非常高,企业将选择全球出口平台战略。第二种情形是高需求、高生产成本的两个国家形成自由贸易区,而低需求和低生产成本的国家位于自由贸易区之外。当南方生产成本不高并且建立工厂的固定成本非常高时,自由贸易区内部的北方企业将选择全球出口平台战略,自由贸易区外部的北方企业将选择第三国出口平台战略。
刘志彪(2002)研究公司的成本收益和市场结构构成要素对进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关税和运输成本比较低或者工厂最佳规模比较大时,出口可能就是最优的选择;如果海外工厂运营的固定成本比较小或者交易成本比较高时,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就是有利可图的选择。
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均建立在同一个行业内所有企业的生产率都是相同的这一假定基础之上。但经验证据显示,同一个行业内企业的生产率存在差异,即生产率异质性。Melitz(2003)首先用生产率异质性来解释企业在选择国内市场和出口时的行为差异。Helpman等(2004)将研究的范围扩展到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在出口和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上的差异。在一个多国多部门模型中,生产率异质性企业面临着选择采用出口还是水平型直接投资服务海外市场,不同的国际化路径需要的相对成本存在差异,出口需要较低的固定成本而水平型直接投资需要较低的可变成本。研究发现,生产率最高的企业进行水平型直接投资,而生产率较高的企业通过出口服务海外市场。后来的文献基本上都是对Melitz(2003)和Helpman等(2004)研究的进一步拓展。Grossman等(2006)在一个多国模型中分析生产率异质性、子公司固定成本、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交通运输成本、消费市场的地区构成对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影响。研究显示,在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无交通运输成本时,中间产品和海外组装固定成本的相对大小决定均衡路径选择。生产率低的企业选择固定成本最小的组织形式,而生产率高的企业选择可变成本最小的组织形式。当最终产品的运输存在成本而中间产品的运输不存在成本时,能够使用的组织形式依赖于最终产品运输成本的大小。当最终产品的运输成本非常高时,一些在南方生产中间产品的公司将选择靠近它们北方市场的区位组装这些产品。当中间产品运输成本非常高但是最终产品的运输成本比较小时,固定成本的下降将导致在南方进行一体化生产经营的公司比例增加。当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运输成本都很大时,固定成本的下降将导致在北方国家进行一体化生产经营的公司比例增加。
张天顶(2008)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分析异质性企业如何选择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在某个特定产业内的生产效率,同时也要考虑到贸易成本、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的固定成本以及技术转移的成本。研究发现只有那些生产效率最高的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来满足国外市场需求,那些生产效率最低的企业则只会在本国国内市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介于两者之间的企业选择出口进入国际市场。高国伟(2009)从异质性角度研究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研究发现生产率最高的公司选择混合型直接投资,生产率较高的公司选择垂直型直接投资,生产率较低的公司选择水平型直接投资,生产率最低的公司通过出口满足外国市场的需求;发展中国家工资的增加会使选择国内生产的公司增加,选择垂直型直接投资的公司减少,选择水平型直接投资的公司增加,选择混合型直接投资的公司减少;运输成本的增加,会使选择垂直型直接投资的公司减少,选择混合型直接投资的公司增加;生产过程中中间产品的密集度增加,会使选择国内生产的公司增加,选择垂直型直接投资的公司减少,选择水平型直接投资的公司增加,选择混合型直接投资的公司减少。
现有的文献主要从生产成本、市场规模、贸易成本、固定成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生产率异质性等角度研究企业如何选择国际化路径,这些研究对人们深刻认识企业国际化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目前的理论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包括:
第一,现有的研究模型非常繁多,每个模型都有自己的假定,研究的角度也不尽相同。这些模型很难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中研究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且缺乏对不同国际化路径下的国家福利分析。
第二,已有的研究模型大多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函数主要变量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使得绝大部分模型不能得到完全的解析值,使研究结果不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目前的理论研究虽然整合了要素禀赋、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生产率异质性等问题,但是关于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动态理论还没有建立起来。
【参考文献】
[1] 高国伟.异质性与混合型国际直接投资[J].南开经济研究,2009(6).
[2] 刘志彪.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基于产业经济学的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3).
[3] 张天顶.出口、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的异质性研究[J].南方经济,2008(3).
[4] Ekholm K,Forslid R and Markusen JR.Export-Platfor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7,5(4):776-795.
[5] Helpman E.A Simpl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4,92(3):451-471.
[6] Helpman E,Melitz MJ and Yeaple SR.Export versus FDI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4,94(1):300-316.
[7] Helpman E and Krugman P.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Increasing Returns,Imperfect Competition,and theInternational Economy[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5.
[8] Johanson J and Vahlne JE.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firm:A model of knowledg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oreign market commitmen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77,8(1):23-32.
[9] Markusen JR.Multinationals,multi-plant economies,and the gains from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4,16(3-4):205-226.
[10] Markusen JR and Venables AJ.The theory of endowment,intra-industry and multinational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0,52(2):209-234.
[11] Melitz MJ.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2003,71(6):1695-1725.
[12] Mundell RA.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7,47(3):321-335.
[13] 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2):190-207.
[14] Zhang KH and Markusen JR.Vertical multinationals and host-country Characteristic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9,59(2):23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