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中国药典》中药材含量测定成分与其功效的相关性分析

2014-03-11 05:41周宗元王建陆小华
中药与临床 2014年5期
关键词:泽泻苍术药理作用

周宗元,王建,陆小华

·品种品质·

2010版《中国药典》中药材含量测定成分与其功效的相关性分析

周宗元,王建,陆小华

分析2010版《中国药典》中常用药材的“含量测定”项下所测成分,查阅近10年文献,总结归纳所选成分存在的有待商榷的问题,共选取7味代表药材详细讨论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临床功效的关系,以反映测定成分与功效不对应、测定成分相对不足、无测定成分等三大问题,期望能为《中国药典》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

中药材;测定成分;功效;相关性

2010版《中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是我国药品质量的法典,是我国境内药品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最低限度,也是检验和判断药品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具有法律性、规范性、科学性。随着理论的进步与现代化的发展,《药典》也在不断完善,仪器分析定性与定量方法成为控制质量标准的主流,特别是在质量控制方面进展相当大。但是,由于中医药理论与中药自身的特殊性,故在考虑中药质量控制时也有必要考虑其特殊性。如何体现“一药多效”、各成分的协同作用、成分与功效的关系以及成分的复杂性,是中医药工作者一直思考,也未解决的问题。就中药材来看,其含量测定的物质在诸多方面也有待商榷。笔者经过查阅文献,针对《药典》中常用中药测定成分的药理作用与相应功效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发现还存在诸多不妥之处。本文详细列举出7个典型代表案例分别说明测定成分与功效不对应、测定成分不够、没有测定成分。

1 测定成分与功效不对应

临床运用中药是运用其功效,然而《药典》测量的某些成分的药理作用与其功效相关性不大,如表1所示,本文在测定成分与功效不对应方面以苍术和川芎进行简单阐述,从而说明《药典》的欠妥之处。

表1 测定成分与功效不相对应

1.1 苍术

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之功效,其测定成分为苍术素。然而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与苍术功效相对应的药理作用主要集中在苍术醇与苍术酮,而苍术素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促进胆汁分泌方面。

付梅红[1]发现苍术主要研究集中在挥发油成分,含有效成分苍术醇(β-桉叶醇与茅术醇的混合物)、苍术酮和苍术素,还含有38种苷类化合物。苍术醇、苍术酮有较好的药理作用。胃肠功能方面,Nakai[2]等通过实验推测其有效部位苍术醇、苍术呋喃烃、苍术定醇等可能为引起的家兔胃排空速度减慢的物质基础;刘克敬[3]等发现苍术醇可兴奋结肠头端环形肌条的收缩活动,该作用可能有利于结肠内容物的混合和搅拌以及缓慢向尾端推送。保肝方面,有报道苍术酮、β-桉叶醇对小鼠肝脏中毒模型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还可止痛、镇静、抗病毒。实验表明,苍术酮对叔丁基过氧化物诱导的DNA损伤及大鼠肝细胞毒性有抑制作用[4,5],在止痛、抗病毒、中枢方面与苍术醇有类似作用。

以上表明苍术醇与苍术酮在苍术功效的发挥上起重要作用,而苍术素促胆汁分泌作用主要是利于消化。苍术非挥发性成分方面(如倍半萜苷类)研究得不多,国内尚未见报道。但目前仅从中医药理论来看,选择苍术醇和苍术酮作为测定成分更能说明苍术功效,当然也可与苍术素共同评判苍术,如张磊[6]设计出可同时测定茅苍术药材中苍术酮、茅术醇、β-桉叶醇和苍术素的含量方法。

1.2 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药典》以阿魏酸为其测定成分,现有对于川芎的药理作用报道几乎都是以川芎嗪为物质基础,只是其含量方面有争议,目前对川芎挥发油的研究有助于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阿魏酸能活血止痛、抑制血小板聚集及5-羟色胺的释放、阻止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抑制肝脏中羟戊酸-5-焦磷酸脱氢酶的活性,其钠盐抗心肌纤维化、减少与皮肤癌有关的胸腺二聚体突变效应、促透皮吸收等[7~11]。即使如此,阿魏酸也还不能很好解释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要说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血中气药”的特点,还需要川芎嗪对心脑血管系统及心脏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并且阿魏酸也非川芎的特征成分。但由于近年川芎嗪在川芎中的存在与否及其含量高低一直存在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川芎嗪是川芎药材质量评价的测定性成分,建立了测定川芎嗪含量的方法[12,13]。但文献报道的川芎药材中川芎嗪的含量(0.12~6240 μg.g-1)差异很大。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川芎中没有川芎嗪,即使有,其含量小于1μg.g-1,对评价川芎药材的质量没有意义[14~16]。

就川芎嗪的含量而言,在川芎发挥功用时不可能占其主导作用。因此,川芎嗪也不能作为测定成分。可见,目前对川芎中单一成分研究都不能说明川芎的功效,尚须进一步研究寻找合理的具有可控性的测定成分,有效部位或浸出物可能会更好的控制其质量,如刘洪玲[17]等人建立了川芎挥发油中α-蒎烯、胡萝卜烯醇、川芎内酯、藁本内酯、棕榈酸5种成分的GC-MS特征指纹图谱,有望为川芎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 测定成分相对不足

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通过其所含化学成分的协同作用而发挥功效,检测中药中某一单一成分并不能体现其整体疗效。《药典》中多数中药材以单一成分用于衡定质量的优劣,这样对于整体功效来说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表2,列举的2味中药便是如此。

表2 测定成分不足的中药

2.1 山茱萸中的环烯醚萜总苷

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山茱萸具有抗菌、调节免疫、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抗艾滋病、强心等重要的药用价值[18,19]。《药典》中测定成分为马钱苷。马钱苷具有免疫调节、增强记忆等作用,是山茱萸环烯醚萜总苷中的一种;而环烯醚萜总苷具有免疫调节、降血糖、抗凝血、改善记忆等作用。对比其临床应用的范围,显然后者是更能全面的体现山茱萸的总体功效。王世军[20]总结分析表明,目前已发现环烯醚萜总苷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若加以深入研究,有望开发为用于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药物。

《药典》中选用的测定成分有单一成分、多指标成分、有效部位及浸出物等。由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性,可根据各个中药的特点,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含量测定。《药典》中的半枝莲,含量测定除了要求含野黄芩苷还规定了含总黄酮;淫羊藿规定了含淫羊藿苷还同时要求含总黄酮。根据前文所述,对于山茱萸,有效部位进行定量测定,以此评价其质量更加合理。

2.2 泽泻中的24-乙酰泽泻醇A

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药典》以23-乙酰泽泻醇B为测定成分,实际上,24-乙酰泽泻醇A的功效也不容忽视。在药理作用方面,泽泻醇A-24-乙酸酯(即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是泽泻的利尿成分[21];降胆固醇的主要活性成分为24-乙酰泽泻醇A及泽泻醇A、B、C的醋酸脂,尤以24-乙酰泽泻醇A降脂作用最强[22]。对比泽泻的临床应用,将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共同作为泽泻的测定成分,更具合理性。刘红昌等[2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的方法,使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泽泻的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由此观之,对于泽泻的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的双指标也存在其可操作性。

3 无测定成分

《药典》的标准是药材质量的风向标,指导企业以及医疗机构对药材进行审查,没有检测测定成分会扰乱药材市场,影响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如表3所示,现行药典中有相当一部分药材无测定成分或少有检测成分的方法。近年对这一部分药的研究逐渐深入扩展,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可以提示药材检验的测定成分。

表3 无测定成分物质

3.1 白及

白及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联苄类、菲类及其衍生物,此外,还含有少量挥发油,粘液质白及甘露聚糖以及淀粉(30.5%),葡萄糖(1.5%)等[24]。最近几年,白及药理研究主要是以提取物和多糖表现。彭芳[25]研究表明,白及多糖具有抗溃疡、抗消化道出血、预防肠黏连等药理作用;正丁醇提取部位和水溶性部位具有止血作用主要有效部位[26]、白及溶胶给家兔灌胃,对术后肠黏连有明显预防作用[27]、白及乙醇提取物对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及人型结构杆菌有抑制作用[28]。“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的发挥与上述药理作用密切相关,然而发挥药理作用的具体物质基础尚不明。因此还需进一步研究其有效物质基础,建立白及的质量检测测定成分。

3.2 茯苓

梁学清[29]总结茯苓相关研究发现茯苓具有利尿、免疫调节、保肝、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其中金琦[30]等研究发现茯苓利尿消肿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茯苓素,茯苓素具有和醛固酮及其拮抗剂相似的结构,体外可竞争醛固酮受体,体内逆转醛固酮效应而不影响醛固酮的合成,茯苓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羟甲基茯苓多糖有增强免疫功能、抗癌、保肝等作用。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功效与上述药理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将茯苓素、羟甲基茯苓多糖作为茯苓的质量控制是值得考虑的。

3.3 钩藤

钩藤的茎枝中含有多种吲哚类生物碱,主要有效成分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汪江涛[31]总结钩藤碱和异钩藤碱药理作用发现它们在对心血管发面可降压及舒张血管、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大鼠心血管相关核团中c-fos的表达、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脑保护发面钩藤碱有钙拮抗剂作用,能降低脑内NOS的活性,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皮质神经元内钙超载有抑制作用。能调节脑缺血大鼠纹状体内和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及代谢物的含量。静脉注射可抑制实验性静脉血栓及脑血栓的形成[32]。另外它们对外周神经有抗炎作用,调控相关基因通道的作用。此等药理作用表明,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有极其好的优势,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阐释钩藤“息风定惊,清热平肝”功效,那么提示它们可以作为药典测定成分。

4 讨论

综上,《药典》中含量测定成分的选取主要基于一种或几种成分或有效部位的含量测定成分,然而不一定是直接与疗效相关的有效成分,未充分考虑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作用,各个成分相互协调作用。而我国中药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在化学成分和活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中药中的某一或几个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来鉴别药材的真伪,评价其质量的优劣,从而控制中药的质量[33]。分析成分类型主要有单一成分(有效成分或特征成分)、多成分、有效部位、浸出物。单一成分作为中药材测定成分的较多,但是有些药材的测定成分既不是有效成分(或者不能很好表现其功效的成分)也不是特征成分,这部分药的质量控制对于临床应用以及相关部门的检测存在巨大的不足。测定浸出物的应用比较少且模糊。多成分控制是较好的控制方法,一方面符合“一药多效”,另一方面考虑多靶点、多组分效应,这种方法在药典中较多,随着药典的改进,诸多药材逐步采取此种方式,也将解决测定成分不足的问题。由于中药种类繁多,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当有些中药中有效成分或测定性成分含量很低,为千分或万分之几,甚至十万分之几,用以控制和评价药物质量不够理想或者其有效成分研究还不够明确时,除测定其单一专属性成分含量外,还同时对其有效部位进行定量,以此来评价中药的品质,如半枝莲、淫羊藿。因此,以目前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笔者认为,多成分、有效部位检测更有助于中药质量控制,更有利于文中提到几类问题的解决。

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从以前的外观形态到现在的内部物质基础的测量是现代的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药材的成分始终不能代表其整体。只是,由于目前的理论思维以及方法手段的限制,使得用成分来控制药材质量成为主流。以后中医药的发展中能否提出更好的思维方法早已是中药的重大难题,这需要众多科研工作者的付出。同时,在以后控制中药质量时我们更应考虑中药的功效,以有效的保证中药质量,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本文也存在诸多不足,对于某些问题可能探讨的不够深入,比如测量测定成分的成本和测定成分在提取分离中的变化;未考虑现实资源等。另外,《药典》中的其他问题还未讨论,如:同一植物不同药用部位的药材,测量测定成分一样(如桂枝与肉桂);药材有测定测定成分,而炮制品无测定测定成分(如姜半夏与法半夏),诸多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1] 付梅红,朱东海,方婧,等.苍术的化学、分子生药学和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9,24(20):2669.

[2] NakaiY, KidoT, HashimotoK, et al. Effect of the Rhizomes of Atractylodes ancea and its constituents on the delay of gastric emptying [J]. JEthnopharmaco,2003, 84(1): 51.

[3] 刘克敬,谢冬萍,李伟,等.陈皮、党参等中药对大鼠结肠肌条收缩活动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4(1):34.

[4] 陈炎明,陈静,俞桂新.苍术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4):95.

[5] 詹丹丹,张颖.浅谈苍术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12,25(3):459.

[6] 张磊,欧阳臻,赵明,等.苍术中苍术酮、茅术醇、β-桉叶醇和苍术素的同时含量测定及其聚类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6):725.

[7] 严米娅,欧阳静萍,周艳芳.阿魏酸钠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J].武汉大学学报,2006,27(2):148.

[8] 欧仕益,包惠燕,蓝志东.阿魏酸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1,24(3): 220.

[9] Murray JC,Burch JA, Streilein RD,et al.A topical an-tioxidant solution containing vitamins C and E stabilized by ferulic acid provides protection forhuman ski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J]. J Am AcadDermatol,2008,59(3):418.

[10] Staniforth V,Huang WC, Aravindaram K,et al Ferulic acid, a phenolic phytochemical, inhibits UVB-induce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in mouse skin via posttranslational mechanisms[J]. J Nutr Biochem,2012,23(5):443.

[11] 毕建云,刘善新,靳光乾,等.阿魏酸透皮吸收研究综述[J].中药材,2013,36(6):1028.

[12] 曹阳,王铁杰,王玉,等.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川芎中川芎嗪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 2005,25(3):278.

[13] 鲁建武,曾俊芬,宋金春.HPLC 法同时测定复方川芎嗪胶囊中阿魏酸和川芎嗪含量[J].中国药师,2008,11(7):814.

[14] Yan R, Li SL, Chung HS, et al. Simultaneous quantifcation of 12 bioactive components of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by high-performa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2005,37:87.

[15] Yi T,Leung K.SY.Lu GH,et al.Simultaneou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major constituents in Ligusticum chuanxiong using HPLC-DAD-MS [J]. Chemical& Pharmaceutical Bulletin,2006,54:255.

[16] Chan SS, Li SL, Lin G. Pitfall of the selection of chemical marker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medicinal herbs [J].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2007,15: 365.

[17] 刘洪玲,于良生,纪恒胜,等.川芎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药房,2012,23(43):4101.

[18] 杨晋,陈随清,冀春茹,等.山茱萸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研究[J].中药材,2005,36(12):1780.

[19] 潘小华,赵池,叶小兰.山茱萸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9,20(30):2398.

[20] 王世全. 山茱萸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J].临床信息,2010,23(12):4867.

[21] Cha JD ,Moon SE,Kim HY,et al.Essentil oil of Artemisia capillaris induces apoptosis in KB cells via mitochondrial stress and caspase action mediated by MAPK-stimulated signaling pathway [J].J Food Sci,2009,74(9):75.

[22] 尹仁杰,吴继洲.泽泻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3,22(5): 295.

[23] 刘红昌,杨文钰,陈兴福.四川道地药材泽泻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质量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07,32(18): 1844.

[24] 任华忠,何毓敏,杨丽.白及化学成分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09,5(2):134.

[25] 彭芳.白及多糖注射液药代动力学研究[R].苏州大学,2010.

[26] 陆波,徐亚敏,张汉明,等.白及不同提取部位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5, 21(5): 330.

[27] 王蒨,李东华,李继坤.白及胶对体外培养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形态及活性的影响[J].2007, 29(8): 752.

[28] Michinori K, Noriko S, Miho Y, et al. Application studies of Rhizoma Bletillae (rhizomes of Bletilla striata) on atopic dermatitis [J]. Nature medicine, 2003, 57(2): 55.

[29] 梁学清,李丹丹,黄忠威.茯苓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32(2):154.

[30] 金琦,曹静,王淑华.大剂量茯苓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况[J].浙江中医杂志,2003,38(9):410.

[31] 汪江涛,丁伯平.钩藤碱和异钩藤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224.

[32] 姜伟,张丽.钩藤的药理作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 15(21):3013.

[33] 李萍,齐炼文,闻晓东,等.中药效应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天然药物,2007,5:1.

(责任编辑: 胡慧玲)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n the relevance of determination term and functions of TCM in Pharmacopoeia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0)

ZHOU Zong-yuan, WANG Jian, LU Xiao-hua //(Pharmacy Colleg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State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Systematic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Co-founded by Sichuan Province and MOST, Chengdu 611137, China)

Referring to the literature in recent 10 year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termination ter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Pharmacopoeia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0), then summarizes and classifes some problems. To illustrate three main problems: determination term is not exactly equivalent to the fun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the number of index component is not enough and the lack of index component, the author carefully discusse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functions by selecting seven TCM for each problem, hoping to offer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next edition of Pharmacopoeia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CM;determination term;functions;relevance

R 284

A

1674-926X(2014)05-002-04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教育部中药材标准化重点实验室 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四川 成都 611137

周宗元(1991-),男,大学本科,从事中药药理与临床 Tel:18202877576 Email:zhouzongyuan129@163.com

王建( 1959- ) ,女,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jianwang08@163.com

2013-12-30

猜你喜欢
泽泻苍术药理作用
泽泻到底“毒”不“毒”
UPLC-MS联用同时测定建泽泻中8种三萜类化学成分
苦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HPLC测定苍术中的3种成分研究
长江流域春季设施栽培东方泽泻和川泽泻花薹的产量与品质
苍术行情疲软运行
枇杷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一碗苍术饮,整夏都安康
瑞香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