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 欣 张慧敏
(哈尔滨金融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人数在逐年上涨,随之而来的就业问题困扰着社会大众。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当代大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大量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平,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然成为单位招聘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解决国家就业问题的新途径。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在空闲时间利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技能为社区或单位提供服务。个性化服务是指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职业分析和生涯规划、提供商务礼仪培训等面向社会实践的服务,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大学生能力不足的问题,还为以后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生接受社会实践个性化服务,从实践的角度来说是课堂教育的延续。[1]社会实践个性化服务是引导大学生锻炼能力、接触社会的有效途径。
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真正的参与到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在适应单位工作的同时,增强未来就业的能力。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简称 PDS),是指增强学校与周边社区机构密切关系,建立合作、共享的双赢关系,在部分社区机构,如企业单位、慈善机构、医院、学校,创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业余课堂实践基地,学校利用学生空余的时间定期组织大学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社会服务活动。社会实践基地构建的越稳定,学生的就业能力在短时间内提升的越快。“专业发展学校”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大学生能力不足的问题。目前,PDS已成为美国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类大学生,开展实习和实践活动的主要基地。[2]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模式,建立类似的机构来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社会实践培训,从而解决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就业困难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大量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平,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而社会经验的习得有以下几条途径可以解决。
积极挖掘周边社区资源,促进各大高校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合作,在其周边地区形成一股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思想创新与进步,积极组织学生与社区之间的服务活动,努力使学校也成为社区的一份子,积极的发挥社会建设人才与教育的强项,开发利用并不断丰富和强化教育环境。给年轻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周边环境与生活,培养学生的工作与生活上的责任心与积极性。这样做也能调节高校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在培养学生社会生存能的同时也能让周边社区感到一丝温暖。
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一方面,对个人而言,参加社会实践是学生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一个过程。在每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将结合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记录自我成长历程,归纳并总结自己的所见所闻。另一方面,对于学校来说,可以将社会实践作为一个考核项目进行,对活动中有意义的想法、方案、进程等收集和整理汇编,收集学生的实践报告进行专业分析,并建立激励和奖励制度和措施。比如可以将学分评比加入社会实践中,表彰先进的个人或团体,把社会实践与推优评优结合起来等等。[3]只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学生需求和心理状态,才能为学生就业及成才铺平道路。促进长期与短期结合,社会实践作为学生校外活动的重要内容,把长期的寒暑假大规模学生队伍和短期双休日节假日融合起来,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社会实践方向,让学校与社会活动之间保持连贯、传承和未来可持续性。
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选择与其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及气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换个角度说,这些因素是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和选择未来职业时着重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在选择社会实践之前,首先需要对参与者的各方面作出客观全面地职业分析、定位,选出适合其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可以更加完善其未来职业的规划。大学生必须要从自身的兴趣、特点出发规划自己未来职业,找到一个最能散发自己光芒的地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事业。可以看出,最初工作和实践活动的选择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职场发展。
第一,构建实践基本框架,创新实践活动内容。各大高校应当建立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的管理机构和体制,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分门别类的制定实践计划,全面广泛的开展大学生实习任务,发挥年轻一代的新生力量。大学生社会实践应被学校作为一项教学任务,为学生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详细地分析社会实践的种类,让学生了解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从而正确选择最适合其专业的社会实践,并定期进行校级检查和评比,加入到教学考核中。师生合作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未来就业增加砝码的同时,也使学校对社会发展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第二,加强社会经济关注,科学地建立活动基地。高校要想真正开展社会实践方案,不仅需要其他高校的积极支持,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经济支持。持续、安全的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必不可少,因此高校要积极与周边城镇、企事业单位等单位沟通,利用其有利资源进行合作,构建适合对大学生专业知识实际应用的社会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并不只是能进行大学生实践的机关,而是一个能同时进行教育与锻炼的场所,充分培养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在大学生学有所成回报社会的同时,又能增强当地的社会发展。
第三,提高社会重视程度,建设健全有效的审核体系。高校的各级党团组织应鼓励、支持、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各方力量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自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应当落实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的相关评定工作,从学生的自我评估与提升、实践活动所获得的成绩、产生的社会效益、对提升本学校知名度所做出的贡献等方面着手,充分利用自身便利条件和社会资源,帮助学校的社会实践工作得到不断提升和进展。
总之,社会实践让大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生活,在毕业后可以更快的融入工作环境,还使学生对自己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为以后的求职之路做准备。大学生是社会的新鲜血液,大学生群体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而社会实践正是推动这一切的关键之力,选择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实践,能让大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升自身的素质与专业能力。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与自我历练才能成为适应社会、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
[1]苗佳.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2).
[2]雷蕾,钟文芳.浅谈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3).
[3]许青.社会实践与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8(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