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
摘 要:苯醚甲环唑与赤霉酸、尿素、磷酸二氢钾混合,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兑水喷施,对小麦保绿延衰增产作用明显,千粒重增加4.15~6.16g,小麦增产50.80~80.36kg/667m2,增产率为8.99%~14.22%。小麦成熟时茎、叶为绿色,穗为鲜金黄色,秆青籽黄。
关键词:小麦;保绿;延衰;增产;集成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27-03
小麦的田间管理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茎、叶、穗是小麦主要光合器官,也是产量形成所需干物质的主要来源[1],叶光合对穗产量的贡献率为37.62%~55.49%,旗叶为13.14%~20.73%[2],茎鞘对穗产量的贡献率为15.90%~38.46%[3],穗光合对穗产量的贡献率为13.86%~48.26%[4]。
传统的小麦田间生产管理大都注重在苗期至小麦灌浆前期进行,而小麦进入灌浆中后期农业生产上不再进行延续管理,其植株各部分生理功能呈逐渐衰败趋势,小麦根的吸收、运输能力及茎秆的运输能力越来越差,土壤中的N、K、P等营养物质不能有效的运输到小麦的上部,使得小麦灌浆需要的营养物质缺乏。茎、叶、穗抵抗各种病害的能力均下降,叶片的叶枯病、叶锈病、上部茎秆的秆锈病及穗的颖枯病发病加重,使小麦茎、叶、穗的光合作用能力、茎的运输能力及其抗逆能力下降,制约了小麦正常生物量的积累,导致穗小粒瘪、千粒重降低,影响了小麦产量的提高。
目前,对小麦灌浆中后期进行保绿延衰增产技术集成研究较少,为探索小麦灌浆中后期保绿延衰增产技术,对原料选用配比、喷施时间、喷施量、喷施次数对病害防治效果、茎杆、旗叶、麦穗色泽情况、千粒重及其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述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作物和品种 冬小麦,品种为淮麦22。
1.2 试验药剂 (1)25%苯醚甲环唑乳油(绩溪农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售);(2)4%赤霉酸乳油(广东省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售);(3)98%磷酸二氢钾(安徽省文胜肥业有限责任公司,市售);(4)46%尿素(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售)。
1.3 试验地环境和栽培条件 本试验在临泉县杨桥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进行,试验地为砂姜黑土,肥力中等,土壤pH6.46,土壤有机质含量16.84%。前茬作物为玉米,试验地小麦长势整齐一致,试验地管理与当地农业生产实践相一致。
1.4 试验设计 试验设8个处理,处理1为苯醚甲环唑有效成分5g/667m2;处理2为苯醚甲环唑有效成分7.5g/667m2;处理3为醚甲环唑有效成分10g/667m2;处理4为赤霉酸有效成分1.2g+46%尿素400g/667m2+98%磷酸二氢钾100g/667m2;处理5为处理1+处理4;处理6为处理2+处理4;处理7为处理3+处理4;处理8为清水对照。每处理重复4次,共计32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20m2。
1.5 施药方法 按试验设置的用药量,先称量出各处理区用药量及用水量,再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由空白向低剂量处理、高剂量处理逐个进行,不同处理间施药前均用清水洗涤喷雾器。采用SX-LK16型手动喷雾器,工作压力0.2~0.3MPa,喷片孔径为0.9mm。667m2用药液量为45kg对照喷等量清水。此期间如有蚜虫发生进行喷药防治,不进行其他病害防治。
在小麦籽粒形成初期和乳熟初期喷药,喷药时间与次数为:(1)小麦籽粒形成初期(2013年5月2日)喷药1次;(2)小麦籽粒乳熟初期(2013年5月10日)喷药1次;(3)小麦籽粒形成初期和乳熟初期(2013年5月2日、5月10日)各喷药1次。
1.6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1.6.1 病害调查 调查旗叶、茎秆、颖壳发病度,施药当天在施药前调查病害发生基数,5月18日调查药效。每小区随机选有代表性的五点取样调查,每点调查20株,每株调查顶部旗叶叶片,旗叶绿叶度以叶片为调查单位;茎绿叶度以叶鞘、麦茎为调查单位,以叶(茎秆、颖壳)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叶锈病、秆锈病、叶枯病、颖枯病的分级方法(以叶片为单位):
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叶片(茎秆、颖壳)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叶片(茎秆、颖壳)面积的6%~15%;5级:病斑面积占整叶片(茎秆、颖壳)面积的16%~25%;7级:病斑面积占整叶片(茎秆、颖壳)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叶片(茎秆、颖壳)面积的50%以上。
1.6.2 安全性、旗叶、茎秆、麦穗色泽调查 喷药后1d、4d、8d,观察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麦收前1d观察旗叶绿色、茎秆绿色及麦穗色泽情况。每小区随机选有代表性的五点取样调查,每点调查20株,每株调查旗叶的叶片、茎秆、麦穗。旗叶绿色标准(以旗叶叶片为单位):自叶基部至叶尖有1/3及以上绿色,就判定为该叶为绿叶。茎秆绿色标准(以茎秆为单位):自旗叶叶耳部至倒2叶叶耳部有1/3及以上绿色,就判定该茎秆为绿秆。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防治效果与分析
2.1.1 小麦籽粒形成初期喷药1次效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各处理在小麦籽粒形成初期喷药1次,对淮麦22的叶锈病、秆锈病、叶枯病、颖枯病防治效果均较差,其平均防治效果均在32%以下。说明在小麦籽粒形成前中期时喷施,由于时间较早对小麦后期保绿延衰作用较差或不起作用。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与赤霉酸、尿素、磷酸二氢钾混合,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兑水喷施,对小麦保绿延衰增产作用明显,千粒重增加4.15~6.16g,小麦增产50.80~80.36kg/667m2,产量增加百分率为8.99%~14.22%。小麦成熟时茎、叶为绿色,穗为鲜金黄色,落黄好看。
小麦灌浆中后期保绿延衰增产集成技术为:在小麦籽粒形成期至乳熟期,苯醚甲环唑有效成分用药量5~10g/667m2、46%尿素商品用量400g/667m2、98%磷酸二氢钾商品用量100g/667m2、赤霉酸有效成分用药量1.2g/667m2,混合兑水45kg,均匀喷雾1~2次,喷药后6h内如果遇雨再补喷。
参考文献
[1]李秀菊,职明星,石晓华,等.小麦穗光合对不同花位籽粒及颖壳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6,26(5):l46.
[2]谢连杰,田奇卓,李娜娜,等.冬小麦开花期光合源构成及其对穗粒重的贡献[J].华北农学报,2008(1):93.
[3]王超,田纪春,钱兆国,等.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不同光合器官与子粒产量的关系[J].山东农业科学,2011(3):25-29.
[4]田纪春,王延训,唐绍磊,等.不同类型超级小麦不同光合器官与子粒产量的关系[J].山东农业科学,2005(4):12-14.
[5]黄国洋.农药试验技术与评价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责编:施婷婷)
摘 要:苯醚甲环唑与赤霉酸、尿素、磷酸二氢钾混合,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兑水喷施,对小麦保绿延衰增产作用明显,千粒重增加4.15~6.16g,小麦增产50.80~80.36kg/667m2,增产率为8.99%~14.22%。小麦成熟时茎、叶为绿色,穗为鲜金黄色,秆青籽黄。
关键词:小麦;保绿;延衰;增产;集成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27-03
小麦的田间管理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茎、叶、穗是小麦主要光合器官,也是产量形成所需干物质的主要来源[1],叶光合对穗产量的贡献率为37.62%~55.49%,旗叶为13.14%~20.73%[2],茎鞘对穗产量的贡献率为15.90%~38.46%[3],穗光合对穗产量的贡献率为13.86%~48.26%[4]。
传统的小麦田间生产管理大都注重在苗期至小麦灌浆前期进行,而小麦进入灌浆中后期农业生产上不再进行延续管理,其植株各部分生理功能呈逐渐衰败趋势,小麦根的吸收、运输能力及茎秆的运输能力越来越差,土壤中的N、K、P等营养物质不能有效的运输到小麦的上部,使得小麦灌浆需要的营养物质缺乏。茎、叶、穗抵抗各种病害的能力均下降,叶片的叶枯病、叶锈病、上部茎秆的秆锈病及穗的颖枯病发病加重,使小麦茎、叶、穗的光合作用能力、茎的运输能力及其抗逆能力下降,制约了小麦正常生物量的积累,导致穗小粒瘪、千粒重降低,影响了小麦产量的提高。
目前,对小麦灌浆中后期进行保绿延衰增产技术集成研究较少,为探索小麦灌浆中后期保绿延衰增产技术,对原料选用配比、喷施时间、喷施量、喷施次数对病害防治效果、茎杆、旗叶、麦穗色泽情况、千粒重及其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述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作物和品种 冬小麦,品种为淮麦22。
1.2 试验药剂 (1)25%苯醚甲环唑乳油(绩溪农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售);(2)4%赤霉酸乳油(广东省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售);(3)98%磷酸二氢钾(安徽省文胜肥业有限责任公司,市售);(4)46%尿素(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售)。
1.3 试验地环境和栽培条件 本试验在临泉县杨桥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进行,试验地为砂姜黑土,肥力中等,土壤pH6.46,土壤有机质含量16.84%。前茬作物为玉米,试验地小麦长势整齐一致,试验地管理与当地农业生产实践相一致。
1.4 试验设计 试验设8个处理,处理1为苯醚甲环唑有效成分5g/667m2;处理2为苯醚甲环唑有效成分7.5g/667m2;处理3为醚甲环唑有效成分10g/667m2;处理4为赤霉酸有效成分1.2g+46%尿素400g/667m2+98%磷酸二氢钾100g/667m2;处理5为处理1+处理4;处理6为处理2+处理4;处理7为处理3+处理4;处理8为清水对照。每处理重复4次,共计32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20m2。
1.5 施药方法 按试验设置的用药量,先称量出各处理区用药量及用水量,再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由空白向低剂量处理、高剂量处理逐个进行,不同处理间施药前均用清水洗涤喷雾器。采用SX-LK16型手动喷雾器,工作压力0.2~0.3MPa,喷片孔径为0.9mm。667m2用药液量为45kg对照喷等量清水。此期间如有蚜虫发生进行喷药防治,不进行其他病害防治。
在小麦籽粒形成初期和乳熟初期喷药,喷药时间与次数为:(1)小麦籽粒形成初期(2013年5月2日)喷药1次;(2)小麦籽粒乳熟初期(2013年5月10日)喷药1次;(3)小麦籽粒形成初期和乳熟初期(2013年5月2日、5月10日)各喷药1次。
1.6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1.6.1 病害调查 调查旗叶、茎秆、颖壳发病度,施药当天在施药前调查病害发生基数,5月18日调查药效。每小区随机选有代表性的五点取样调查,每点调查20株,每株调查顶部旗叶叶片,旗叶绿叶度以叶片为调查单位;茎绿叶度以叶鞘、麦茎为调查单位,以叶(茎秆、颖壳)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叶锈病、秆锈病、叶枯病、颖枯病的分级方法(以叶片为单位):
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叶片(茎秆、颖壳)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叶片(茎秆、颖壳)面积的6%~15%;5级:病斑面积占整叶片(茎秆、颖壳)面积的16%~25%;7级:病斑面积占整叶片(茎秆、颖壳)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叶片(茎秆、颖壳)面积的50%以上。
1.6.2 安全性、旗叶、茎秆、麦穗色泽调查 喷药后1d、4d、8d,观察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麦收前1d观察旗叶绿色、茎秆绿色及麦穗色泽情况。每小区随机选有代表性的五点取样调查,每点调查20株,每株调查旗叶的叶片、茎秆、麦穗。旗叶绿色标准(以旗叶叶片为单位):自叶基部至叶尖有1/3及以上绿色,就判定为该叶为绿叶。茎秆绿色标准(以茎秆为单位):自旗叶叶耳部至倒2叶叶耳部有1/3及以上绿色,就判定该茎秆为绿秆。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防治效果与分析
2.1.1 小麦籽粒形成初期喷药1次效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各处理在小麦籽粒形成初期喷药1次,对淮麦22的叶锈病、秆锈病、叶枯病、颖枯病防治效果均较差,其平均防治效果均在32%以下。说明在小麦籽粒形成前中期时喷施,由于时间较早对小麦后期保绿延衰作用较差或不起作用。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与赤霉酸、尿素、磷酸二氢钾混合,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兑水喷施,对小麦保绿延衰增产作用明显,千粒重增加4.15~6.16g,小麦增产50.80~80.36kg/667m2,产量增加百分率为8.99%~14.22%。小麦成熟时茎、叶为绿色,穗为鲜金黄色,落黄好看。
小麦灌浆中后期保绿延衰增产集成技术为:在小麦籽粒形成期至乳熟期,苯醚甲环唑有效成分用药量5~10g/667m2、46%尿素商品用量400g/667m2、98%磷酸二氢钾商品用量100g/667m2、赤霉酸有效成分用药量1.2g/667m2,混合兑水45kg,均匀喷雾1~2次,喷药后6h内如果遇雨再补喷。
参考文献
[1]李秀菊,职明星,石晓华,等.小麦穗光合对不同花位籽粒及颖壳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6,26(5):l46.
[2]谢连杰,田奇卓,李娜娜,等.冬小麦开花期光合源构成及其对穗粒重的贡献[J].华北农学报,2008(1):93.
[3]王超,田纪春,钱兆国,等.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不同光合器官与子粒产量的关系[J].山东农业科学,2011(3):25-29.
[4]田纪春,王延训,唐绍磊,等.不同类型超级小麦不同光合器官与子粒产量的关系[J].山东农业科学,2005(4):12-14.
[5]黄国洋.农药试验技术与评价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责编:施婷婷)
摘 要:苯醚甲环唑与赤霉酸、尿素、磷酸二氢钾混合,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兑水喷施,对小麦保绿延衰增产作用明显,千粒重增加4.15~6.16g,小麦增产50.80~80.36kg/667m2,增产率为8.99%~14.22%。小麦成熟时茎、叶为绿色,穗为鲜金黄色,秆青籽黄。
关键词:小麦;保绿;延衰;增产;集成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27-03
小麦的田间管理对小麦的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茎、叶、穗是小麦主要光合器官,也是产量形成所需干物质的主要来源[1],叶光合对穗产量的贡献率为37.62%~55.49%,旗叶为13.14%~20.73%[2],茎鞘对穗产量的贡献率为15.90%~38.46%[3],穗光合对穗产量的贡献率为13.86%~48.26%[4]。
传统的小麦田间生产管理大都注重在苗期至小麦灌浆前期进行,而小麦进入灌浆中后期农业生产上不再进行延续管理,其植株各部分生理功能呈逐渐衰败趋势,小麦根的吸收、运输能力及茎秆的运输能力越来越差,土壤中的N、K、P等营养物质不能有效的运输到小麦的上部,使得小麦灌浆需要的营养物质缺乏。茎、叶、穗抵抗各种病害的能力均下降,叶片的叶枯病、叶锈病、上部茎秆的秆锈病及穗的颖枯病发病加重,使小麦茎、叶、穗的光合作用能力、茎的运输能力及其抗逆能力下降,制约了小麦正常生物量的积累,导致穗小粒瘪、千粒重降低,影响了小麦产量的提高。
目前,对小麦灌浆中后期进行保绿延衰增产技术集成研究较少,为探索小麦灌浆中后期保绿延衰增产技术,对原料选用配比、喷施时间、喷施量、喷施次数对病害防治效果、茎杆、旗叶、麦穗色泽情况、千粒重及其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述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作物和品种 冬小麦,品种为淮麦22。
1.2 试验药剂 (1)25%苯醚甲环唑乳油(绩溪农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售);(2)4%赤霉酸乳油(广东省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售);(3)98%磷酸二氢钾(安徽省文胜肥业有限责任公司,市售);(4)46%尿素(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售)。
1.3 试验地环境和栽培条件 本试验在临泉县杨桥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进行,试验地为砂姜黑土,肥力中等,土壤pH6.46,土壤有机质含量16.84%。前茬作物为玉米,试验地小麦长势整齐一致,试验地管理与当地农业生产实践相一致。
1.4 试验设计 试验设8个处理,处理1为苯醚甲环唑有效成分5g/667m2;处理2为苯醚甲环唑有效成分7.5g/667m2;处理3为醚甲环唑有效成分10g/667m2;处理4为赤霉酸有效成分1.2g+46%尿素400g/667m2+98%磷酸二氢钾100g/667m2;处理5为处理1+处理4;处理6为处理2+处理4;处理7为处理3+处理4;处理8为清水对照。每处理重复4次,共计32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20m2。
1.5 施药方法 按试验设置的用药量,先称量出各处理区用药量及用水量,再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由空白向低剂量处理、高剂量处理逐个进行,不同处理间施药前均用清水洗涤喷雾器。采用SX-LK16型手动喷雾器,工作压力0.2~0.3MPa,喷片孔径为0.9mm。667m2用药液量为45kg对照喷等量清水。此期间如有蚜虫发生进行喷药防治,不进行其他病害防治。
在小麦籽粒形成初期和乳熟初期喷药,喷药时间与次数为:(1)小麦籽粒形成初期(2013年5月2日)喷药1次;(2)小麦籽粒乳熟初期(2013年5月10日)喷药1次;(3)小麦籽粒形成初期和乳熟初期(2013年5月2日、5月10日)各喷药1次。
1.6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1.6.1 病害调查 调查旗叶、茎秆、颖壳发病度,施药当天在施药前调查病害发生基数,5月18日调查药效。每小区随机选有代表性的五点取样调查,每点调查20株,每株调查顶部旗叶叶片,旗叶绿叶度以叶片为调查单位;茎绿叶度以叶鞘、麦茎为调查单位,以叶(茎秆、颖壳)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百分率分级,叶锈病、秆锈病、叶枯病、颖枯病的分级方法(以叶片为单位):
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叶片(茎秆、颖壳)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叶片(茎秆、颖壳)面积的6%~15%;5级:病斑面积占整叶片(茎秆、颖壳)面积的16%~25%;7级:病斑面积占整叶片(茎秆、颖壳)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叶片(茎秆、颖壳)面积的50%以上。
1.6.2 安全性、旗叶、茎秆、麦穗色泽调查 喷药后1d、4d、8d,观察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麦收前1d观察旗叶绿色、茎秆绿色及麦穗色泽情况。每小区随机选有代表性的五点取样调查,每点调查20株,每株调查旗叶的叶片、茎秆、麦穗。旗叶绿色标准(以旗叶叶片为单位):自叶基部至叶尖有1/3及以上绿色,就判定为该叶为绿叶。茎秆绿色标准(以茎秆为单位):自旗叶叶耳部至倒2叶叶耳部有1/3及以上绿色,就判定该茎秆为绿秆。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防治效果与分析
2.1.1 小麦籽粒形成初期喷药1次效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各处理在小麦籽粒形成初期喷药1次,对淮麦22的叶锈病、秆锈病、叶枯病、颖枯病防治效果均较差,其平均防治效果均在32%以下。说明在小麦籽粒形成前中期时喷施,由于时间较早对小麦后期保绿延衰作用较差或不起作用。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与赤霉酸、尿素、磷酸二氢钾混合,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兑水喷施,对小麦保绿延衰增产作用明显,千粒重增加4.15~6.16g,小麦增产50.80~80.36kg/667m2,产量增加百分率为8.99%~14.22%。小麦成熟时茎、叶为绿色,穗为鲜金黄色,落黄好看。
小麦灌浆中后期保绿延衰增产集成技术为:在小麦籽粒形成期至乳熟期,苯醚甲环唑有效成分用药量5~10g/667m2、46%尿素商品用量400g/667m2、98%磷酸二氢钾商品用量100g/667m2、赤霉酸有效成分用药量1.2g/667m2,混合兑水45kg,均匀喷雾1~2次,喷药后6h内如果遇雨再补喷。
参考文献
[1]李秀菊,职明星,石晓华,等.小麦穗光合对不同花位籽粒及颖壳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6,26(5):l46.
[2]谢连杰,田奇卓,李娜娜,等.冬小麦开花期光合源构成及其对穗粒重的贡献[J].华北农学报,2008(1):93.
[3]王超,田纪春,钱兆国,等.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不同光合器官与子粒产量的关系[J].山东农业科学,2011(3):25-29.
[4]田纪春,王延训,唐绍磊,等.不同类型超级小麦不同光合器官与子粒产量的关系[J].山东农业科学,2005(4):12-14.
[5]黄国洋.农药试验技术与评价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责编:施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