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而“死亡教育”,则是通过直面死亡问题来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而让儿童尊重和爱护生命,它是传统幼儿园教育中缺失却又是对幼儿的生命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我认为在幼儿园阶段的“死亡教育”既不能缺失也不能教之过正,适合幼儿认知水平和情感发展的“死亡教育”才是正确的“死亡教育”。
那么,通过什么载体,什么教育手段,和怎样的教育态度引导幼儿正确面对死亡?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我认为:
一、以绘本阅读为载体,让幼儿初步感知死亡
绘本作为一种以图画为媒介表达故事内容的读物,是孩子通向阅读的一个窗口。以绘本为载体,向孩子呈现“死亡”这一现象,是幼儿正确感知死亡的良好途径。绘本可以通过对故事、图片的精心编排有计划地、科学地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从而减少现实生活中面对死亡事件的紧张气氛。如绘本《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讲布鲁诺面对爷爷的死亡,经历了疑惑、痛苦与悲伤,最后他终于明白,心中的爷爷继续活在自己的记忆中。《一片树叶落下来》着重描写了“生命的意义”,传递的信息表达出树叶的生长是有限的,但是生命是永恒的。通过绘本阅读在认知上先拓展幼儿对死亡的理解,让幼儿由浅入深建构认知过程,适当引发其对“死亡”正确的、初步的感知。
二、利用自然角和生活中的偶发事件引导幼儿正确面对死亡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这里有发芽结果,花开花落,也有生命的戛然而止。因此,以植物和动物为主的自然角,应该成为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体验学习正确面对死亡的有效通道。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刘彤在《亲历美国幼儿教育(之三)》中对于死亡教育有这样一个案例值得在一线工作的我们探讨和思考:一只孩子们心爱的兔子突然死亡,黛尼尔老师给家长写了这样一封短信:
致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
我很难过地写信告诉你们,我们班可爱的叫玫瑰的兔子昨天死了,兔子玫瑰死于肺炎,这是一种肺部感染,大夫说这种病很难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值得庆幸的是,它在医院里没有承受任何的痛苦和不适,当宠物在医院里死后,护士会把尸体埋葬,宠物的死是令人伤心的。
我们将在明天集合后告诉孩子们玫瑰的死讯并邀请他们参加一个讨论会,我们还会与孩子们一起制作一本关于玫瑰的纪念册,追忆与玫瑰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和表达对它的思念。
在最近一段日子里,有些孩子可能会经常提起玫瑰! 有些孩子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请您体谅孩子的情感表现。当然,我们也会及时与您分享学校的一些讨论内容和我们制作的玫瑰纪念册!
诚挚的祝福!
黛尼尔老师
2002年9月
一封简短的书信却向我们展开了美国幼教工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待死亡的态度。通过有准备的葬礼让孩子接受逝去,通过思念,理解并排解孩子对于逝去的恐惧和忧伤。在整个过程中让孩子体会那是过去的事情,以后再也不会发生在同一只小兔身上,并且一起悼念接受小兔死掉的事实,经历这个悲伤的过程后,才能重新适应一个没有小兔的环境,真正接受小兔不在了的事实。在亲历死亡的过程中从绘本故事的对“死亡”简单的理解转化为进一步了解现实生活中 “死亡”意义和生命存在的价值。初触“死亡”的孩子,周边环境以及成人对于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于“死亡”正确的理解和面对。
三、正确掌握“死亡教育”的度,忌“不及”或“过之”
1.“不及”的“死亡教育”让幼儿轻视生命,漠视死亡
由于在我们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里,“死亡”二字一直是一个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的教育忌讳,大人们在对孩子谈起“死亡究竟是什么”时,要么闪烁其辞有意敷衍,要么就是诸如化蝶高飞、破茧重生之类的美好童话。在这种教育下,孩子对于死亡很难有一个正确、科学的认识。
教育的空缺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在充斥着电子游戏中“生命”重生的环境中,儿童从楼上一跃而下想成为“奥特曼”,青少年不堪重负跳楼自杀等一篇篇报道,凸显“死亡教育”的“不及”,想象和现实混淆的年龄特点使他们或是相信生命是可以“重新开始”的,不了解生命的不可逆性;或是没有感知生命的可贵,继而产生对他人失去生命的冷漠和对自己拥有生命的轻视。这样的“生命价值观”在幼年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会让整个人生对生命的态度产生影响。
2.“过之”的“死亡教育”让幼儿惧怕死亡,失去生活的乐趣
在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面前,学前儿童的“死亡教育”开始有了萌芽的环境和土壤。我们开始意识到,“死亡教育”是对幼儿的生命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
看过比较系统完整的案例《比比和朋友》后,很多国家开始引用这个案例,并且不断添加新的活动课程,有参观墓地、参加葬礼、感受自然灾害、追忆失去的亲人等一系列活动。然而过于血腥的历史图片和烈士遗骸对他们产生强烈刺激,因为这种刺激可能会掩盖应该得到的正面教育。孩子开始惧怕死亡,担心自己会死,担心所爱的亲人会死,惧怕黑暗等等焦虑的情绪开始产生。就如在我实际的教育中因为害怕女儿因为无知而不珍惜生命,我总是直面、客观地和她讨论“死亡”,大班时她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死亡”的意义,从植物、动物的死亡了解生命的不可逆性,她珍惜自己的生命、用她自己的语言来解释是:“死了就不可以吃到甜甜的蛋糕,不可以玩滑梯了。”尽管如此,她还只是“死亡”表层的讲述者,不是“死亡”情感的参与者,偶尔也会伤感甚至思念逝去的宠物和花草,但是新鲜的事物总能排解她的负面情绪,重新热爱生活,充满活力。可是,在参加两次她热爱的亲人的葬礼后,在认知发展逐渐深入、理性后,她开始惧怕死亡,也许幼年时期从概念上理解的“死亡”,现在她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了,并且发现原来死亡离自己很近。独处时或者夜深人静时她总是和我讲述她对于“死亡”的恐惧。其实,对于“死亡”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是恐惧的,但成人认识到这是客观规律,不能改变,只能接受,并且通过其他方式排解对死亡的负面情绪,变得更加热爱生命。可是有些幼儿甚至儿童没有强大的心理防御来挡住对死亡的恐惧,皮亚杰认为幼儿的思维的特点之一是“泛灵论”,认为世界上的每个东西都是活的,人总是活的,死亡只是深睡。他们会担心死去的人是否舒服、是否饿了、冷了或很孤单。
从我的理解来说也许通过故事或者参与宠物的生长和死亡的整个过程陪伴来理解死亡,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而暴露的、直面的面对“死亡”,很多视觉上、心理上、感情上的冲击不是每个幼儿都能承受的。正如台湾高雄师大教授、教育学博士张淑美,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一文中指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因此张淑美认为,幼儿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要让孩子知道人生就是条路,路边有很多有趣好玩的风景,但所有的路都有尽头,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路走完,所以要好好保护自己,走得越久越好,争取能在有限的道路里看到无限风景,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不用害怕,这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死亡”。
参考文献:
[1]王丹娟.美国儿童死亡教育及其启示.科教文汇,2009(1):91
[2]刘彤.亲历美国幼儿教育(之三)——幼儿园的死亡教育.早期教育,2004(11):2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