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聪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610059)
葛维 (中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280)
凌东明,马云胜,管亚伦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库尔勒分院,新疆 库尔勒841000)
吴丽颖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大港分院,天津300280)
柯克亚油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凹陷南缘的背斜带中,属于柯克亚褶皱带。该背斜带处于昆仑山山前,近东西向延伸,轴线呈雁行式排列,大致成3排。由于昆仑山褶皱带的影响,近山的一排构造多为长轴背斜,向盆地内侧2、3排构造逐次变缓。柯克亚构造属于背斜西端第2排构造[1,2]。柯克亚背斜是底部构造层隆升和水平侧向挤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水平作用力的力源主要来自南方[3]。为弄清构造特征以促进勘探突破,笔者通过构造演化特征﹑地震属性特征﹑烃类检测综合分析对柯克亚卡拉塔尔凝析气藏的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
柯克亚卡拉塔尔组灰岩顶面构造为近东西向的长轴背斜 (见图1),2翼不对称,北陡南缓,构造主体范围内由东南至西北方向共发育3排小构造,这3排小构造与几个近东西走向的断裂尤其是近东西向的逆断裂关系尤为重要。
图1 卡拉塔尔组灰岩顶面构造图
乌拉跟组沉积前,工区东南向西发育一向西逐渐抬升的低洼条带,该条带上KS102井附近发育一北东-南西向平台,其他区域均比较平缓 (见图2 (a))。克孜洛依组沉积前,工区中南部近东西向的条带开始抬升,而其南北2侧沉降 (见图2(b))。在西河甫组西八段沉积前,工区中南部近东西向的条带继续抬升 (见图2(c))。在西河甫组西二段沉积前,工区中部近东西向的长条状隆起已经初步显现 (见图2(d))。现今构造为近东西向的长轴背斜,这说明卡拉塔尔组顶面构造形态是继承性的。
过KS102井南北向帕卡布拉克组沉积前 (即中新世晚期)地震剖面如图3所示。帕卡布拉克组沉积前 (即中新世晚期),柯克亚背斜构造仅仅初具雏形,此时深层的油气不能在卡拉塔尔组保存。过KS102井南北向现今地震剖面图如图4所示,上新世晚期~第四纪,柯克亚背斜构造基本形成。这一时期也为卡拉塔尔组油气充注期[4-6],而多条南倾北掉的隐伏逆断层能对油气形成有效的封堵[5],形成卡拉塔尔组油气藏。
图2 卡拉塔尔组构造演化图
由东南至西北方向过3排小构造且过KS102井的地震剖面如图5所示。受断层控制由东南至西北方向3排小构造特征明显。根据前人研究成果表明,该区的油源来自南部[6],油气充注的过程中,南部的构造比北部的构造优先获得油气,同时,从目前生产情况分析3排受断层控制的小构造比较可靠 (第3排即KS1井区已经证实[7,8]),那么第1排小构造获得油气的可能性较高。
图3 过KS102井南北向中新世晚期地震剖面图
图4 过KS102井南北向现今地震剖面图
图6为卡拉塔尔灰岩段均方根振幅属性图,第2排小构造附近为弱振幅区域,第1排、第3排小构造附近为强振幅区域。图7为卡拉塔尔灰岩段波形聚类属性图,工区范围内波形特征基本分为3类,即强振幅区域、中振幅区域、弱振幅区域。从图上看,第2排小构造附近为弱振幅区域,第1排、第3排小构造附近为强振幅区域。从该区4口钻井的油气性分析,KS102井、柯深1井和柯深101井位于强振幅区域与强振幅波形特征区域,这3口井均为油气井,而柯深103井位于弱振幅区域与弱振幅波形特征区域,该井为空井。
图5 南东北西向过3排构造且过KS102井现今地震剖面图
图6 卡拉塔尔灰岩段均方根振幅属性图
图7 卡拉塔尔灰岩段波形聚类属性图
由此可以认为,卡拉塔尔灰岩段均方根振幅属性图与波形聚类属性图上强振幅区域为优质储层区及油气富集区,结合构造考虑,第1排、第3小排构造附近的强振幅区域最为有利。
图8为利用Geocyber软件对卡拉塔尔组进行了烃类检测方面研究,为全子波重构数据联井频率衰减剖面图,剖面中低频部分出现波谷 (负值),反映出地震讯号在穿过目标层时高频能量的衰减,代表富含油气,而在低频部位出现波峰 (正值),则反映出地震讯号在穿过目标层时低频成份相对减少,代表油气富集少[8]。从中可以看出,第3排小构造 (KS102井、KS1井、KS101井附近)、第2排小构造(KS103井南)、第1排小构造 (KS103井南稍远)处为波谷高频衰减特征,为含油气响应。而KS102井、KS1井、KS101井均为油气井[9],从而认为这3排小构造均为富含油气构造。
图9中频率衰减分为频率衰减大值区域、频率衰减小值区域。频率衰减大值区域代表油气富集,频率衰减小值区域代表油气富集少[10]。从图9中可以看出,第2排小构造附近为频率衰减中值区域,第1排、第3排小构造附近为频率衰减大值区域,这说明了3排小构造中第1排、第3排小构造附近油气更加富集。
图8 全子波重构数据联井频率衰减剖面图
通过对卡拉塔尔组进行构造、断裂演化、烃类检测和叠前道集属性研究后认为,构造主体范围内由东南至西北发育3排比较落实的断块小构造,其中第1排和第3排小构造储层物性好,而第3排小构造已被柯深102等井证实富含油气,第1排小构造油气勘探潜力较大。
[1]邱宗湉 .柯克亚凝析油气田的基本特点 [J].新疆石油地质,1984(3):68-78.
[2]李华启,姜在兴,邱隆伟,等 .柯克亚凝析气田中新统西河甫组季节性河流沉积特征研究 [J].新疆地质,2003,21(1):69-73.
[3]杨举勇,梁文豪,肖又军,等 .塔里木盆地山脉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4]何登发,陈红英,柳少波 .柯克亚凝析油气田的成藏机理 [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24(4):28-32.
[5]赵靖舟,李启明 .塔里木盆地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6]杨晓明,王加佳 .和田构造带断裂特征及其对柯克亚地区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1996,18(1):13-18.
[7]陈俊湘,尹军平,张拥军 .柯克亚背斜油气藏形成条件 [J].新疆石油地质,1996,17(3):219-224.
[8]何剑,王振宇,孙崇浩 .柯克亚地区卡拉塔尔组沉积特征及演化 [J].断块油气田,2009,16(6):13-16.
[9]陈海清,范金源,贺保卫 .地震资料解释新技术在柴达木岩性勘探中的应用 [J].石油地球物理探,2008,43(Z):78-85.
[10]孙家振,李兰斌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教程 [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