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兴娟,郑 民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4199)
近代科学主义对中医发展的阻滞及对策研究
于兴娟,郑 民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4199)
近代科学主义导致的中医西化,阻滞了中医发展,究其原因是中医与西医在思维及治疗上的差异,两者只可借鉴,不可通用。中医的发展,必须继承传统特色,顺应自身特点和规律。提出从建设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思维、加强师承教育三个方面促进中医的发展,以期对当前中医发展有所裨益。
近代科学主义;中医发展;阻滞;对策
早在1943年,John Wellmuth 把科学主义定义为一种信仰,认为“近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以及近现代科学家们所描述的科学方法提供了获得各种真实知识的唯一可靠手段”[1]。当代著名的德国思想家Jurgen Habermas认为,科学主义即“科学对自身的信仰”,这种信仰使“我们不再将科学理解为仅仅是人类可能知识中的一种形式,而把知识与科学完全等同”。
近代科学主义者对科学盲目崇拜,把首创于西方科学家之手的近代物理、化学的观念与方法,奉为评价一切文化科学是非的至上信条和唯一标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被作为评价中医学术是非的标准。科学主义者否认中医的理论体系,认为中医只不过是一种经验疗法或者经验医学而已,且主张用西医的观念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医,认为这样做才可以使中医科学化,这就是持续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医西医化”[2]。
在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科学已取代儒学成为最高价值准则,中医也被笼罩在科学主义的阴影下。在中医教学、科研、医疗、管理等各个领域,以西医所依据的近代物理学、化学的观念与方法进行中医改造,致使传统中医理论和实践被曲解。
在科学主义影响下,中医基本“西化”。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项研究显示,各大中医院里中药饮片使用率,仅占医院全部用药的10%。2003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表明,几十年来全国95%以上的中医科研项目,是西化中医方面的课题,是用西医还原性科学来验证、解释中医。中医本科教育中,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是中西并行、西多于中的状况。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医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几乎全盘“西化”。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中医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90%以上是西医化研究[3]。
以科学主义名义改造中医,用近代西方科学方法及原则解释中医理论,将中医纳入到近代科学体系中,阻滞了中医的发展,导致中医思维方式消失殆尽,中医的诊疗技术倒退,套上了西医的思维枷锁。相当多的中医师用西医的思维方式思考中医的问题,离开西医的检查化验就不会诊病,对疾病的治疗不是“辨证治疗”,而是蜕变为“辨病治疗”,见到肝炎就开小柴胡汤、开转阴药,对中药使用的依据竟是西医药理研究。
中医与西医分属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两者认识事物的观点、方法以及研究过程完全不同。中医把人体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强调整体平衡,注重个体的差异以及人与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关系等。西医对人体进行不同的系统、组织、细胞、分子以至更小的层次研究,不关心整体,忽略了人体疾病与人的心理、环境等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2.1 中西医思维方式差异
思维是大脑的功能活动,当大脑对外界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认识的时候,表现出多种方式。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大脑活动形式称为思维方式,也称思维模式[4]。
西医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还原论,它要“见著知微”。西医把人体理解为组合系统,对人进行分解性研究,沿着人体的层次结构,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进而到量子水平,从宏观领域深入到微观领域,用生物学的、化学的、物理学的知识来解释生理、病理及药理现象。因此,西医研究的是人体自身某一层次的病变,强调疾病、强调治疗、强调个体、强调局部病变、强调生物性因素等。病因学说是建立在微观和病理解剖基础上,认为结构决定功能,诊断疾病要通过仪器诊断出微观的“病”,把病因归于病原微生物,治疗以对抗为主,如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过敏、抗休克等[5]。
中医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整体论,它要“见微知著”。中医把天、地、人、时的统一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即“天人合一”。疾病的发生与气候、环境、情绪、饮食起居等有密切联系,即所谓“三因学说”,这种病因学说是建立在宏观方法论基础上的。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是机体发病的主要病机;诊病采用“察外知内”的方法,通过五官、形体、舌、脉等外在变化,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舌诊、诊脉即是中医整体诊病的典型体现。中医谴方用药针对的不仅是疾病的局部病变,更着重从整体上调节人体机能,恢复阴阳气血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重视疾病的预防,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思维中重要的养生原则。
2.2 中西医治疗模式差异
西医注重辨病论治,同一种疾病通常用同样的治疗方法。病因大多归于具有特异致病作用的病原微生物,从微观角度观察机体的病理变化,治疗采用对抗原则,“杀菌抗毒”,并且动用一切技术手段,以清除局部病灶。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而忽略患者的个体性差异。
中医采用辨证论治,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治疗疾病。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可采取“同病异治”;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相同的证型,则采取“异病同治”的原则治疗,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现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中医治疗不是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的对症治疗,也不同于单纯的辨病治疗。
3.1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通过规范有效的宣传,增强民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和了解,引导社会大众选择中医,扩大社会对中医药的认知度,突出中医药的地位。
(1)培养中医药文化专业队伍。中医药文化是一种具有专业性的文化,中医药从业人员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等无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
(2)加强中医药文化的正面宣传和普及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来开展“中医药文化大讲堂”活动,扩大中医中药影响,提升群众对祖国传统医学和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
(3)举办群众性中医药文化活动。如开展“养生体育”活动,如五禽戏、八段锦、养生气功和武术表演赛,挖掘中医特色治疗技法,如推拿、刮痧等[6]。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药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3.2 培养中医思维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自觉地产生并有效地指导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思维方法[7]。中医思维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不同于西医的思维方式,是中医学赖以生存和创新发展的基石,也是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源动力。
(1)调整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目前的课程设置都是中西医学课程穿插混合进行,由于中西医思维方式的不同,为避免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形成造成障碍,可调整目前的课程设置,调整中西医的开课顺序,甚至取消某些西医课程。
(2)开设中医思维方法课程。中医思维方法的形成与拓展方面的知识是构成中医学基础和桥梁课程的核心之一。中医思维课程内容包含中医思维发展概况、中医思维模式的形成、中医临床思维的特点及应用[7]。
通过中医思维方法的学习,了解中医治疗的思维和方法,剖析中医名家、经典医著的临床经验、实战个案,从中医理论到临床实践等各方面学习掌握中医思维特点,由思维模仿到娴熟运用,其临床诊疗水平会发生质的飞跃[8]。
(3)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思维的基础。中医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的发展,受中国传统的哲学文化底蕴影响,特别是道家思想,对中医药学和医药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9]。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熟读中医经典。中医经典是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是中医精华所在。熟读经典著作,对于领悟中医的理论体系、感受中医的诊疗特点、培养中医的思维方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继承和发展中医的主要途径。
(5)积极运用中医思维。现代科技检查手段的过分使用导致医生的辨证论治能力下降,无法培养正确的中医思维。医生要重视提高自身临证思维水平,且在临床带教中,除了要传授基本临床理论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在科研上积极运用中医思维,按照中医自身的规律,建立中医特色动物模型、中医特色实验方法、中医特色的实验指标,避免中医研究西医化。
3.3 加强师承教育
师承教育是中医传承的重要形式,以师承家传为主要形式,以跟师临证、口传心授、理论与实际密切配合、注重临床实践为主要特点。王琦教授在《师承论》一文中,将古代中医师承分为业师授受、家学相传、私淑遥承等多种,认为师承之教以“诵、解、别、明、彰”为其法,受业师或家传之学熏陶,以多诊识脉、恒于临证为基础,通过揣摩、领悟而积累医学知识[10]。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经验医学,没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没有名师指点,很难体会到中医理论的精深奥妙。
(1)师承名医是中医成才的捷径。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口授心传,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老师的思维方式、临床经验,较快领会和掌握中医的精髓,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大大缩短成才的周期。
(2)师承教育是继承中医的有效方式。通过跟师学习,学生继承了老师学术经验、技术特长,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得到了有效传承,解决老中医后继无人问题。
发展中医,需要回归中医的本来面目,走出科学主义阴影,在继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顺应自身特点和规律,可以适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现代中医辨证体系,但绝不可以在科学主义指引下走西医的发展道路。中医与西医,只可借鉴,不可通用。
[1] JOHN WELLMUTH.The nature and origins of scientism[J].Franeiscan Studies,1945:309-316.
[2] 李致重.实现中医复兴梦的战略步骤与任务[J].中国软科学,2013(5):3-4.
[3] 李致重.中医形上识[M].香港:奔马出版社,2005:245.
[4] 贾英民.从中西医思维方式比较看未来中医学的发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341-342.
[5] 张艳萍.从中西医思维差异谈中医院校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8):69.
[6] 杨卓欣.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2):92.
[7] 梁天坚.从重视中医思维谈中医人才培养[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3(3):89-90.
[8] 彭勃.关于中医学基础课程设置的思考[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5):3.
[9] 李瑞霞.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药教育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0,51(9):86.
[10] 王琦.师承论[J].中医教育,2006,25(3):65-68.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3-11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课题(2013-142)
于兴娟(1976-),女,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医教学及临床。
R2-03
A
1673-2197(2014)12-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