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21D:致命威胁还是夸大威慑

2014-03-10 04:52奥托·科雷谢尔
航空知识 2014年3期
关键词:弹道导弹东风航母

奥托·科雷谢尔

“东风”21D导弹的确能够对航母战斗群构成威胁,但有时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有些过头了。在历史上,已经有无数武器系统被描述为“规则改变者”,自称可瘫痪当时的主要武器系统。石头城堡成为火药的牺牲品,综合防空系统被隐身技术攻克。新型武器系统也许可以带来极大的不对称优势,但它们往往被证明是短命的,因为总是有能够压制新技术效果的反制措施出现。

航母梦魇

90多年来,航母一直是美国最强大的力量投射工具。现在,一些人预测航母会在中国“东风”21D反舰导弹的攻击下灭亡。这种中程弹道导弹采用了末制导技术,许多防务分析人士称其能够打击核动力航母,使舰载机成为坐以待毙的靶子。反航母论者以“东风”21D的存在为由,要求大幅裁减航母舰队,并宣称航母已经过时。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这么看,美国军方的主流观点仍认为现在给航母宣判死刑还为时尚早。

“东风”21D导弹是中国“东风”弹道导弹家族的新成员。来自中国的相关信息显示,“东风”21D导弹与其他“东风”导弹的区别在于,这种导弹加装了再入段飞行器,且配备可使之击中移动目标的合成孔径雷达和光学传感器。

采用两级固体燃料的“东风”21D射程在2 000至3 000千米之间,其常规弹头至少足以对航母造成“任务杀伤”,即一次直接攻击可导致一艘航母无法执行舰载机起降任务。在真实的战场上,解放军可通过“东风”21D导弹齐射使航母遭到重创,然后再通过后续海空打击击沉航母。

“东风”21D能够在航母舰载机作战半径(非空中加油)之外发起攻击,因此其也成为中国发展“反介入”能力的核心装备。在中国军事战略中,它可有力阻止美国海军干预台海冲突,或是中国与其邻国因东海、南海岛屿纠纷发生的冲突。中国研发“东风”21D的初衷源于1996年,当时北京试图通过武力展示影响台湾选举,美国随后派出两个航母战斗群进入台湾海峡。“反介入”战法自此被作为解放军军事理论的重点来研究,相关武器平台的研发也迅速上马。在解放军目前的“反介入”能力中,战术弹道导弹被置于优先地位,包括数百枚短程、中程弹道导弹被计划用于压制驻日本本土、冲绳、韩国乃至关岛的美国驻军。

防务分析人士对有关“东风”21D导弹的报道似乎总是兴趣浓厚。美国新安全中心负责亚洲项目的高级主任帕特里克·克罗宁曾于2010年写道,中国反舰导弹能力的出现,特别是“东风”21D导弹,代表着冷战后第一种有潜力阻止美国海上力量投射的能力,而且其反舰导弹有可能是专门为对付美国研制的。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吉原俊井也曾在2010年指出,“在美国靠近中国大陆到足以发动反击前,中国就能够针对美国发动攻击,美国海军不再是其自二战结束以来无可争辩的海洋主宰者。”

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罗伯特·盖茨也曾在2010年美国空军协会年度会议中指出,中国在网络及反卫星作战、防空及反舰武器、潜艇及弹道导弹方面的投入可能会威胁美国的兵力投射能力,以及美国为其太平洋地区盟国、军事基地、空中和海上资产提供支援的通道,甚至威胁到支持上述各军事枢纽自身的正常运转。

是否部署有争议

“东风”21D导弹给美军构成的威胁果真有那么严重吗?美国一部分高级指挥官似乎相信这种导弹已经构成现实威胁。

自2010年开始,中国出版物开始报道“东风”21D导弹已经部署,时任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指挥官罗伯特·威拉德同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东风”21D导弹显然已经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现任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塞缪尔·洛克利尔三世2013年春季曾在国会听证会提到:“我们认为设计用于摧毁美国航母的新型反舰导弹已经部署”。在另外一次听证会上,美国国防情报局局长迈克尔·弗林,在非保密年度中国威胁评估中也指出,中国部署的1 200枚弹道导弹中,包括“数量有限但却不断增多的常规中程弹道导弹,包括东风21D。”

不过,也有几位防务分析家认为,部署并不一定等同于武器处于战备状态。而且,“东风”21D导弹的实际效能也需要进一步分析。弹道导弹要想击中1 500千米或更远的机动目标,就必须明确目标位置,并具备高精准度。当航母战斗群以高达30节以上的航速不断变换坐标时,是很难被上千千米外发射的弹道式武器击中的。

要准确定位一艘航母,中国就需要动用其可搜索上千千米远目标的超视距雷达。不过,超视距雷达的远程搜索精度存在很大误差。中国在太平洋上空至少还有三颗侦察卫星,它们配备有合成孔径雷达和光学传感器,它们的确能够精确定位航母坐标;此外,中国的远程侦察机或攻击型潜艇也能够提供航母坐标。然而,侦察卫星因为有运行周期,很难实时监控航母并将其坐标实时传输给作战系统;而在冲突时期,巡逻飞机或潜艇则必须突破由E-2C预警机、F/A-18拦截机以及潜艇和驱逐舰组织的多层防御体系后才能接近航母,该类侦察平台的可靠性比卫星更差。

如果中国掌握了航母的精确坐标,“东风”21D的攻击流程就可以启动——处理数据、准备导弹、预装攻击程序、发射导弹。导弹依靠惯导系统射向目标大致海域,进入再入段后接收侦察平台传回来的目标坐标修正信息,导弹变轨机动,直到目标进入末制导雷达捕获范围后,在最后阶段依靠弹上雷达主动攻击目标。

这套攻击流程极为复杂,技术难度极大,可靠性也很成疑问。已退休的美海军上校、原“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舰长、现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资深专家范·托尔就指出:“东风”21D如果真具备了通常理解下的初始作战能力,为什么却从未看到过任何有关中国利用该系统成功打击海上移动目标的实弹攻击试验?如果这样的简单作战模式都没有试验过,又有什么理由相信其已经可以摧毁被护航舰艇、战斗机和电子战系统及其他防御手段重重保护下的核动力航母?对于证明导弹系统是否已经具备实战能力而言,试射显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东风”21D经过实弹试射的唯一报道源自台湾《旺报》。该报称卫星图片显示,位于戈壁沙漠的一个长200米的白色平台出现了两个弹坑,可能是由“东风”21D试射造成的。不过范·托尔指出,即便这真是由“东风”21D造成的,其攻击对象也并非移动目标。

美国国防部年度中国军力报告指出:不清楚中国是否有能力收集精确坐标信息并将之及时传输到发射平台,成功打击第一岛链外水域的目标。这一结论得到了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研究员巴里·瓦茨日的赞同,在2013年8月发布的一份题为《精确打击的演变》研究报告中,瓦茨日援引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2011年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的话称,“东风”21D导弹“仍然处于研发阶段”。

试图切断“杀伤链”

远距离打击海上移动战舰的难度原本就已经很大,可以合理假设,目前美国海军已经开始进一步加大这样做的难度。而且不只是美国海军,整个美军都在“空海一体战”概念的指导下,针对“东风”21D及中国其他“反介入”能力研究应对手段。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乔纳森·格林纳特上将,以及其他高级军事领导人则很少提及“东风”21D,以免承认美国把中国当成假想敌。据格林纳特将军的发言人称,格林纳特上将不接受有关“东风”21D的采访。不过,他间接提供了大量有关军方如何应对这种武器系统的资料。

2013年5月16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表由格林纳特将军和美国空军参谋长马克·韦尔什三世上将联合撰写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措辞是谨慎的,两位将军指出,“空海一体战”概念并非针对某个特定对手,因为随着尖端武器技术变得更容易获得,“反介入”能力正在全球扩散。文章认为,反制“反介入”作战的关键是切断敌方作战系统的“杀伤链”——“空海一体战可通过以下措施击败威胁:首先,切断敌方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侦查系统;其次,摧毁敌方武器发射装置(包括飞机、舰艇以及导弹发射场);最后,击落敌人已发射的武器。”作者还分析道,要成功击败美军,敌人必须完成一系列动作,敌方的侦察系统必需定位美军,数据链必需向武器发射平台传输目标信息,武器必须发射并被引导至美军。其中的每个环节都很容易被阻滞或切断,而且由于每个环节都必须配合作用,所以美军只要切断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可以,不需要摧毁整个“杀伤链”。2011年9月30日,时任美国空军作战、规划及需求副部长的赫伯特·卡利斯勒中将指出,美国空军已经把“(中国的)杀伤链拆分到了极点”。现在,卡利斯勒是美国太平洋空军总司令。

航母如何摧毁东风21D

格林纳特和韦尔什提到美军无需“打击被部署在内陆的装置”,这里显然是在说位于内陆的发射场。这一看法或许表明美军已承认大部分中国弹道导弹都已被部署在机动发射车上,其中就包括“东风”21D。在1991年的“沙漠风暴”行动中,尽管出动了大规模空中打击力量以及特种部队,但美军仍未能成功发现伊拉克的移动导弹发射车,自然也未能阻止伊拉克从境内向沙特阿拉伯美军基地发射“飞毛腿”导弹。然而,20年之后,空中与天基侦察平台的能力已今非昔比。

格林纳特2013年4月23日的博文还详细阐述了电子战手段的重要性,他指出“利用电子干扰可以阻止敌方雷达发现我方,杀伤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发现目标。一旦打破这个环节,敌方就很难完成其他环节。”美军可利用机载或舰基干扰装置阻止超视距雷达发现航母战斗群,并可以利用电子、激光、网络或动能武器“致盲”中国的侦察卫星。如果这个环节失败,那么美军可利用其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或其舰载电子战系统,干扰“东风”21D上的弹载雷达系统。除主动干扰外,护卫航母的驱逐舰还可以发射各种诱饵,诱骗导弹攻击漂浮在空旷海洋上的假目标。

由于“东风”21D是一种弹道导弹,因此美军已装备或正在研制的各种反导系统将承担硬杀伤重任。2012年接受记者采访时,格林纳特指出,美军可能会在“东风”21D的飞行轨迹上部署多道防线。例如,美国陆军部署在冲绳的THAAD陆基反导系统,或美国及日本“宙斯盾”舰艇上的“标准”-3反导系统均具备较强的反战术弹道导弹能力。截至2013年9月18日,在针对中短程弹道导弹进行的33次拦截测试中,“标准”-3成功拦截了27次。

更具革命性的激光反导系统也在加紧研制中。针对伊朗的导弹威胁,美国海军计划在波斯湾试验固体激光武器,其曾在测试中击落过巡航导弹。作为最后手段,航母可利用自身的点防御系统“海麻雀”改进型导弹和”拉姆“近防导弹拦截“东风”21D。

猜你喜欢
弹道导弹东风航母
东风Honda全新XR-V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航母召唤,舰载机返航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航母爱出糗
我爱航母
在航母上起飞
基于分解协调法的弹道导弹突防效能控制优化
关于东风四号要不要取消的一场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