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磊,葛幼松,2
(1.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2.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93)
皖北人口高输出地区农村格局重构的探讨
潘 磊1,葛幼松1,2
(1.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2.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93)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作为人口输出重点区域之一的安徽省北部地区引来了大规模的农民工返乡潮。这些返乡农民工与原来农村的留守群体成为重构农村格局的主力军。由此形成由农民自主建设农村的新现象,从而构建起“自下而上”的农村重构模式。因而,传统“自上而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与这一种“自下而上”的重构过程相结合,必将成为人口高输出地区农村格局重构的关键。
人口高输出;农村格局;重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农村改革以来,大量农民选择离开户籍所在地,流向东部沿海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这些流动人口,为东部沿海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推动了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从而出现“异地城市化”的现象。但与此同时,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农村格局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出,对中国传统农村结构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最突出的就是日益明显的农村“空心化”现象。
2010年8月31日,国家为了进一步指导中西部地区承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作为此战略的重要承载地,皖北地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承载了规模颇大的产业转移建设项目。以产业战略转移及其他相关因素为契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返回户籍所在地自主创业,或者在皖北地区承接转移的企业就业。这些返乡群体为皖北地区传统农村格局的重构带来了一定的动力。此动力所影响的领域不仅体现在人力资本的优化与提高上,而且更多体现在对原有新农村建设方法的冲击。这一现象表明了农村格局重构过程中“自下而上”力量的出现。
当前,很多学者已开始关注、研究人口流动对农村格局的影响,以及农村“空心化”的各种弊端,同时也提出了很多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学术界主要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1]2种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对宏观形成背景以及微观发展阶段进行研究。理论研究主要通过研究农村“空心化”形成机制,总结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空心化”的发展阶段。如王成新等[2]总结了村落空心化发展的3个阶段,阐明了村落向心力与离心力失衡、经济发展迅速和观念意识落后、新房建设加速和规划管理薄弱等3大矛盾是村落空心化的内在机制;刘彦随等[3]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综合性、动态性和区域性视角,侧重梳理并规范农村空心化现象形成机理与动力机制、空心化效应与响应机制,提炼并发展空心村演进的生命周期、代际演替空间模型等基础理论;龙花楼等[4]基于区域经济社会与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划分了空心村演化类型及类型区域。实证研究主要就具体的农村地区人口输出造成空心化问题,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方法,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如卢继宏[5]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基于全国第2次农业普查的相关数据,针对两代流动者的不同特点提出就业变化趋势以及公正政策的选择;罗小龙等[6]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中部地区乡村社会变迁进行研究。另外,人口高输出地区农村格局的重构问题,也存在不同的研究视角以及切入点。郭继远等[7]通过研究农村人口流动的原因,针对农村人才流失、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以及土地流转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张志胜[8]也提出只有重构农村社区认同,才能解决现阶段农村格局消解的问题。需要指出,多数研究都聚焦在留守群体上,而对于借助国家产业转移契机、吸引与鼓励返乡群体的层面却极少关注。作者选择安徽省北部农村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同时以返乡群体回乡工作以及自主创业这一“自下而上”的行为为研究视角,与“自上而下”的宏观技术手段相结合,研究人口高输出地区农村格局的重构现象与机制,从而提出相关策略建议以期推动农村地区的合理发展。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1.1.1 研究对象及资料来源
选择安徽省北部6个地级城市,即蚌埠市、淮南市、阜阳市、宿州市、淮北市、亳州市下辖的50个村作为研究对象(表1)。选择该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原因是2010年安徽省外出人口为76.65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2.84%,其中,皖北地区2010年外出人口达到640.02万人,占全省外出人口的73.01%,大部分外出人口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大城市,少部分在安徽省内大城市打工;安徽省全省农业人口占比为77.29%,皖北地区农业人口占比为53.62%,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外出从事非农产业(数据来自2010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表1 皖北调研村庄分布
本研究的资料来源除去各统计年鉴数据以外,均为现场调研访谈获得。
1.1.2 研究思路
通过对皖北地区50个农村的人口流动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关特征与问题,提出农村结构消解、改善农村留守人口基本生活、提高返乡农民就业水平的可行路径。
1.2 皖北农村结构消解特征
皖北地区农村结构消解情况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农村数量的减少上。皖北地区村庄数量由2003年的6.4万个下降为2011年的5.1万个,减少最多的是阜阳市、宿州市和亳州市,分别减少了5 999,3 450和2 050个,幅度达27%,25%和23%。而这一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输出。
1.2.1 农村留守、外出及返乡人口总量情况
农村留守人口数量锐减。调研的皖北地区50个农村,2012年总人口为21.18万人,其中留守总人口为12.9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61%。就单个村庄而言,有38个村庄留守人口比例不高于70%,10个村庄留守人口比重未达到50%(图1)。这一数据显示,在皖北地区有绝大部分的农村存在人口大量输出的现象,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差值较大。
图1 皖北地区农村留守人口的占比情况
农村外出人口占比大。调研的50个村庄, 2012年总计外出打工农民工约为8.3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9%。就单个村庄而言,外出打工率超过平均值39%的村庄有14个,其中纪伦寨村与徐圩村更是达到了90%与80%。外出打工率在30%~39%的村庄达到24个(图2)。
图2 皖北地区农村村庄外出人口的占比分布
农村返乡人口基数较小。调研时发现,每个村庄对于返乡人口的统计比较模糊,再加上在皖北存在很大范围的“农忙返乡”的情况,这一部分返乡农民工会在农忙结束后,继续返回打工所在地。因此,调研后期数据整理的时候,根据现场调研了解情况以及相关统计资料,将皖北地区50个村庄返乡情况进行了定性定量结合的界定分类。皖北50个村庄,返乡现象普遍存在的占4%,主要为小岗村与集美水寨村。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发展经验,村办企业以及红色旅游业都能够为当地农民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改革创新的传统更能为返乡农民提供创业的机会。集美水寨村拥有丰厚的资源,政府为留守农民和返乡农民都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和生存环境。返乡现象较多存在的占20%,这些村庄具有一定的创业优惠政策或者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返乡现象较少发生的占54%,这一部分占据了皖北农村较多的数量,主要是由皖北发展现状的局限性造成的。最后,几乎无返乡现象的占22%,这其中既有类似前岗村这样能够较好内部解决劳动力的例子,也有八岔村这样因为村内资源无力承载的例子(图3)。
图3 皖北地区农村外出人口的返乡情况
1.2.2 农村留守、外出及返乡人口年龄结构
农村留守人口年龄结构呈“哑铃状”分布。50个农村有46个有留守人口年龄统计。留守人口比重较小的村庄,年轻劳动力多选择外出打工,留守人口年龄结构总体呈现为“哑铃状”分布。留守人口为“老人儿童”的达到34个。另外12个村庄,由于其经济发展情况较好、产业门类较齐全等原因,留守人口占比较高,年龄结构分布较平均,属于“全年龄”分布(图4)。
图4 皖北地区农村留守人口的年龄结构
农村外出人口年龄结构青壮年集中。相对于留守人口年龄结构而言,外出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根据现场调研,有效数据为42个。其中打工年龄在20岁以上的达到42个村,在30岁以上的达到36个村,40岁以上以及50岁至60岁的分别为24个和22个村(图5)。皖北农村有很大基数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并且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返乡人口年龄结构两极分化。因为调查信息量的不足,对于返乡人口的年龄情况,更多的是在定性的层面上进行阐述。皖北地区返乡人口多为在外打工有一定经历的中老年劳动力。这类群体因为生理上的限制以及在外打工的时限,并且考虑到他们子女的就学、住房等客观问题,会有很大一部分返乡。另外,在外打工多年后的技术与经验的积累也会促使这类群体选择回乡创业或者为家乡做贡献。例如朱腰庄村部分返乡民工自主创业发展当地养殖场等。另外一部分返乡群体则为刚成年不久的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有一部分人在东部沿海城市高强度竞争中淘汰下来,并且承担不起高昂的生活成本,会选择返回自己户籍所在地,但是不会返回村庄从事农业劳动,而是选择在周边县镇继续从事非农产业。
1.2.3 农村留守、外出及返乡人口从业情况
农村留守人口从业情况兼业化明显。对于从业情况,有47个村有有效数据。从整体来看,农村留守人口存在就业“兼业”情况,单一务农现象相对较少,仅有17个村庄留守人口单纯从事务农,占36%。这一现象,一方面可以反映出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剩余农业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农民单纯务农收入相当有限,为了生计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也正是因为这一现象的普遍化,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向东部沿海城市。另外30个村庄或多或少出现兼业化的现象。其中,务农的同时通过打零工、做生意等方式增加家庭收入的村庄占28%;从事集体农业合作社的农村占13%;在镇区工业区或者县城工业区工作的占17%;在农村以及周边镇从事建筑制造业的占6%(图6)。
图5 皖北地区农村外出人口的年龄分布
农村外出人口从业情况传帮带集聚。皖北农民外出打工多选择长三角地区,多出现“传帮带”的现象。调研有效数据为48个村,其中80%的村庄其外出劳动力选择在长三角打工,13%的选择在珠三角打工,7%选择在本省打工。皖北外出打工群体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同质同类”现象。皖北农民工外出就业选择最多的为建筑类,例如草沟村、岗子村等村都形成了以自己村民为主的在外建筑施工队伍;其次则是加工制造类以及纺织服装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图7)。
图6 皖北地区农村留守人口的就业结构
图7 皖北地区农村外出人口目的地的选择及就业结构
农村返乡人口从业情况实质突破较少。存在返乡现象的39个村庄中,返乡创业现象较明显的村庄只有4个,占样本数的10%。绝大部分皖北农村缺少创业所需的环境以及创业所需的起步资金,因而返乡创业相对较难。返乡选择在村庄内部企业或者周边县市镇企业工作的村庄有8个,占样本数的21%。返乡选择务农兼打零工的村庄占绝大多数,有23个,占样本数的59%。在皖北地区,绝大部分的农村缺乏集体产业,农村的产业用地指标也很紧缺,再加上务农收入是家庭留守成员主要的经济收入,绝大部分具有务农技能的农民工在返乡后会选择务农。但是,考虑到务农收入的有限、农业作业的时间性以及在外务工所积累的非农产业工作经验,返乡农民工会在农闲时候从事一些零工。返乡选择单纯务农的村庄有4个,占样本数据的10%。皖北是安徽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有一部分农村仍然是单纯依靠农业发展经济的。返乡农民工也会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因素、体力因素以及需要照顾在家的老人孩子,会选择在农村单纯务农(图8)。随着国家产业转移政策不断推进,皖北地区承载的产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县市以及乡镇为了发展自身经济,都会进行较大力度的招商引资,这样也为返乡的农民工提供了一个就近务工的基础。
图8 皖北地区农村人口返乡的就业情况
1.3 小结与讨论
调研结果表明,皖北地区农村人口总量仍然处于净输出阶段。皖北地区仍然处于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的阶段,农民单纯务农收入相对较低、土地流转现象不够明显,留守农村人口年平均收入在6 000元左右,很难维持正常生活需要。农村地区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单纯依靠农业很难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加上政策与资金上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外出农民返乡就业甚至创业的可能性。虽然安徽省在积极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但是现状成果不容乐观,很多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很滞后,村庄生活环境恶劣。而外出打工却可以为农民换来更好的生活,首先外出打工的年收入就远远超过留守农村的收入,例如从事建筑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农民工,平均年薪最高能达到29 000元[9];另外,在城市打工可以享受到城市提供的较好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国家户籍政策的改革以及对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推出更多的优惠政策,有利于农民工自身以及子女更快地摆脱贫困。
皖北地区农村从事产业门类较单一。目前,皖北地区农村留守人口和返乡人口从业门类多为在务农的同时配以打零工,打工地点也多选择在农村或周边县城工业集中区,受国家产业转移政策影响较小。这一方面反映了农民自身的乡土情结及传统思维,返乡后不会选择去较远的城市打工,而是会选择在家帮助务农的同时兼打零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宏观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解决留守农民以及返乡农民工的意愿,难以吸引留守农民以及在外农民工返乡。
缺乏政策引导与扶持平台。皖北地区返乡农民工多因为自身生理因素以及乡土情结选择返乡,返乡后也多为从事务农以及照顾在家的老人子女,选择自主创业的很少。这一现象的最大原因是农村地区自主创业缺乏国家的政策引导,启动资金筹措困难。即使选择自主创业,企业后续的融资前景很不乐观。虽然国家对于中小企业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但是鼓励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的扶持平台还处于起步阶段,效果仍不明显。
随着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不断重视,以及在外打工的农民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返乡创业将会逐渐普及,在农村出现了2种重构力量的汇集。一种是国家宏观层面对于农村建设的重视,在安徽省则体现为“美好乡村”的推广建设;另一种则是微观层面返乡农民将自己在东部沿海城市打工过程所积累的技术、经验带回户籍所在地,通过自主创业带领农村致富。作者将这2种力量概括为“自上而下”的宏观重构过程与“自下而上”的微观重构过程。
2.1 “自上而下”的宏观重构过程
目前,安徽省为了促进农村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发展,在2012年编制了《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下文简称为《规划》)。《规划》对于皖北片区的建设指引强调,皖北地区的美好乡村建设目标为将农村建设成为人口集聚、产业高效的新型农村社区。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农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道路硬化程度逐渐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垃圾集中处理普及率以及绿化覆盖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距离《规划》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在此次皖北地区调研过程中,主要从建设资金情况、道路硬化情况、绿化覆盖情况、自来水管网铺设情况、垃圾集中处理程度以及供电情况6个方面考察皖北地区50个农村美好乡村建设情况。其中,建设资金情况良好的村庄为17个,占34%。仍然有33个村庄的建设投资资金到位程度不高,缺乏财政上的支持,美好乡村的建设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另外,在美好乡村规划的实施管理上,也有很多农村缺乏后续资金,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资金不到位,很多设施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摆设,例如前李村就提出路灯更换资金不足,2年后将会因为缺乏蓄电池而成为摆设。在道路硬化方面,具有较高硬化率的村庄达到23个,占46%。道路建设是基础工程项目,道路硬化是所有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绿化覆盖方面,达到较高水平的村庄为19个,占38%。绿化是农村生态建设、宜居程度的一个重要表现,直接影响到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调研过程中,村民对于村庄绿化的诉求也相对较高。在自来水管网铺设方面,已建成和在规划建设管网的村庄达到24个,占48%。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皖北地区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在使用井水供水。在垃圾处理方面,处理集中化程度较高的村庄达到23个,占46%。垃圾集中处理也是直接影响农村生活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在电网铺设方面,皖北地区农村基本实现了电网铺设标准,达到92%。皖北地区调研的50个村庄,6项指标均达到的为11个,仅占22%;6项指标达标率低的(仅有1项达标或者0项达标)为18个,占36%。这一数据也表明,皖北农村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建设进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2.2 “自下而上”的微观重构过程
相较于宏观层面的美好乡村建设过程的统一规划建设,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出现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则是一种微观层面的“自下而上”的自主发展模式。返乡创业是区别于返乡就业的,返乡创业更侧重于引入先进生产技术、先进管理模式的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很多学者已经关注这一“自下而上”的力量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王民强等[10]认为返乡创业为农村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建设资金,孕育了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韩金虎等[11]认为,返乡创业提供了更多的农民就业渠道;江琳[12]提出,返乡创业是提高城市化质量的有力保障;张秀娥等[13]也提出,返乡创业是农村发展的内生力量。总体而言,可以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义归纳为: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良性地解决农民工和留守农民的收入问题;自主创业给农村注入新的生产技术、新的企业管理模式以及新的发展方向;自主创业为农村的建设提供了更加充足稳定的资金来源,为农村建设注入了更强大的活力。
安徽省具有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传统,例如小岗村一直贯彻“凤还巢”的鼓励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但是,在此次皖北调研过程中,这一“自下而上”的过程普及程度不是很高,很多农村的农民工返乡后多停留在返乡务工的程度,自主创业现象不明显。政策扶持力度的不足、资金投入上的短缺以及创业技能培训上的缺失都是造成皖北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难的重要原因。
2.3 2种途径的契合点与优化建议
自上而下是对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环境的全面规划,聚焦于居住环境、基础设施的打造,可以提升农村地区对户籍人口的吸引力;自下而上是从农民(特别是返乡农民工)需要角度出发对发展环境的优化,聚焦于就业岗位、发展前景等方面。而相对于物质环境的整治与规划,发展环境的提升对改善农村发展情况、吸引剩余劳动力等方面作用巨大,但操作难度较大,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上而下2种发展途径的协作。
国家宏观财政投入与社会资本投资相结合,着重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现阶段皖北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第1个问题就是资金筹措难。虽然,在外打工可以积累一定的发展资金,但是仍然不足以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更缺乏流动资金。要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宏观财政扶持是关键的。从设置专项资金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到优惠的借贷政策,再到税收政策上的优待条件都会给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极大的支持。与此同时,积极利用农民的乡土情结,促进返乡农民工进行合作,在政府设置的类似“返乡创业园”发展企业。
宏观规划过程中,将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安徽省已经完成了《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的编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问题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在空间问题上,以集约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为基础,合理安排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发挥产业集中化优势,共同应对市场竞争。在产业发展上,在区域产业链上,要考虑农民工返乡创业产业的衔接问题,要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门类选择提供参考信息。在公共政策方面,应设置绿色通道,简化农民工企业申报流程,起到政策鼓励的作用。在公共服务方面,应该考虑到返乡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子女就学需求、医疗保障以及社会保障等问题,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基础。在基础设施方面,继续完善村庄以及创业园区内的道路、用水、用电等设施建设。
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技能综合培训力度,解决农民工创业起步问题。返乡的农民工携带了多年打工的先进经验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的生产技术,但是如何从生产者转变为创业者成为制约返乡农民工走出创业第一步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政策上,要完善和落实返乡农民工的再培训政策,地方政府设置培训机构、完善培训师资的建设以及鼓励农民工参与培训。
考虑到短时间内,皖北地区仍然会处于人口净输出的阶段,为了更稳定地度过这一阶段,必须调整好农村现有产业结构,使得留守人口拥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返乡创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为了重塑中国农村传统的乡土经济结构,首先应该重塑农村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考虑到皖北地区很多农村仍停留在小农经济时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程度还不够高的现状,为了稳定农村留守群体,提高留守群体的生活水平,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梳理第一产业结构,更好地将生产与市场对接,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样才能为下阶段的返乡创业提供良好基础。
费孝通先生在其著作《江村经济》中提到,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并不是纯粹的农业经济,而是一种“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中国农民单靠农业生产是不足以维持生活水准的。现阶段,结合皖北地区的现状特征,解决农村重构问题的第1步则是恢复农村“农工有机混合”的产业结构,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升级,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积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民收入结构。第2步,则是结合国家政策扶持,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更为便捷的创业途径,稳定农村劳动力结构。第3步,则是在现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工作以及自主创业,形成良性的“城市、农村人口流动”系统。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不断推进与深入,中国传统“城乡二元制”格局必将瓦解,城市与农村之间资源、人口的流动也将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我国现阶段“畸形”的城市化过程也将得到纠正。
[1] 董青青,范迪军.我国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5):15-20.
[2] 王成新,姚士谋,陈彩虹.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5(3):257-262.
[3] 刘彦随,刘玉,翟荣新.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J].地理学报,2009(10):1193-1202.
[4] 龙花楼,李裕瑞,刘彦随.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J].地理学报,2009(10):1203-1213.
[5] 卢继宏.农村流动人口就业的趋势及公共政策选择:以四川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1(8):111-113.
[6] 罗小龙,田冬,杨效忠.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出地乡村社会变迁研究:对山西省中部地区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12(10):1210-1213.
[7] 郭继远,张照阳.人口流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6(18):155-156.
[8] 张志胜.人口流出背景下欠发达农村的社区建设:困境与出路[J].中国发展,2012(1):56-60.
[9] 李小玉.当前我国农民工收入现状及提升路径[J].企业经济,2012(12):148-152.
[10] 王民强,潘锦云.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从产业发展角度[J].特区经济,2010(4):190-191.
[11] 韩金虎,严良军,丁杰.“返乡创业潮”引领新农村建设:江苏省兴化市“返乡创业潮”蓬勃发展引发的思考[J].中国劳动保障,2006(7):28-29.
[12] 江琳.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性及政策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3(14):56.
[13] 张秀娥,孙中博.农民工返乡创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解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0-13.
(责任编辑:张才德)
K 901
A
0528-9017(2014)03-0439-07
文献著录格式:潘磊,葛幼松.皖北人口高输出地区农村格局重构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4(3):439-445.
2013-12-19
潘 磊(1988-),男,江苏泰兴人,硕士生。E-mail:chaorenpl@163.com。注:文章部分数据来自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皖北项目组(2013年)。